方復全

中國科學院院士

方復全,男,漢族,1964年10月出生於安徽省桐城市青草鎮,數學家,幾何拓撲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2017年),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8年),首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數學系講席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幾何分析”教育部創新團隊負責人。

人物履歷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初中畢業后,方復全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安徽省桐城中學。
1983年,畢業於安徽省桐城中學。
方復全(6張)
1983年9月,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工學院)應用數學系。
1986年3月,破格提前畢業,留校任教至1988年。
1988年9月,以同等學力考入吉林大學博士研究生。
1991年6月,獲吉林大學理學博士學位。
1991年6月至1993年4月,在南開大學數學系任博士后。
1993年5月至1994年4月,在德國美因茨約翰內斯古滕貝格大學(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ät Mainz)數學系任博士后。
1994年5月至1995年9月,在南開數學所任副教授。
1995年10月至1996年6月,到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Gesellschaft)做訪問學者。
1996年7月至1997年6月,到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Scientifiques)做訪問學者。
1997年7月至2000年8月,在南開數學所任教授。
1999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2000年9月至2005年8月,在南開數學所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06年9月至2014年12月,任首都師範大學科技處處長。
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任首都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
2016年5月至2019年7月,任首都師範大學副校長。
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物理學部)。
2017年12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
2018年1月,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任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掛職)。
2018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任免信息


2016年7月,任首都師範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學術兼職


方復全教授工作照
方復全教授工作照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主持人,
科技部973計劃“核心數學中的前沿問題”核心成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主持人,
北京市教委重點項目主持人,
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第二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委員。

生平經歷


方復全教授多年來主要從事黎曼幾何與微分拓撲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國際領先水平的重要科研成果。2003年,他被評為天津市第四屆“十大傑出青年”。
方復全
方復全
方復全出生在安徽省桐城縣的一個貧窮鄉村裡,他的父親因解放前做過縣城裡的小官吏,“文革”時期被扣上了歷史反革命的帽子,連番的批鬥和人格的侮辱,使方復全的父親過早地離開了人間。那時候的方復全,年僅5歲。1976年,方復全小學畢業了,但終究因為父親的歷史問題,沒能上中學。小小年紀的他中途輟學,依依不捨地走出了充滿朗朗讀書聲的教室,回到了清貧的家中,幫母親干起了農活。一年多務農的生活,使他有了一雙本應不屬於那個年齡人擁有的雙手,手上的皮掉了一次又一次,生活雖然飽受磨難,卻沒有泯滅他再次求學的渴望。終於,在多方努力下,方復全到了鄰鄉的一所中學里借讀。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使他更加發奮用功,刻苦鑽研,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他喜歡上了數學,特別是對平面幾何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為了學習數學,他常常用省下來的錢去買數學書來讀。3年的時光,就像流水一樣匆匆逝去了,最終,方復全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安徽省重點中學——桐城一中。
在桐城一中的這段日子,方復全不放棄每一個學習數學的機會。他除了學習應該掌握的數學知識外,還自修了華羅庚的高等數學引論、高等代數複變函數等很多大學數學課程。因此,在華中科技大學就讀本科學位,本應4年畢業的課程,方復全僅僅用兩年半的時間,便很順利地就修完了所有課程和學分,拿到了學士學位,提前畢業。這在當時是毫無先例的,然而,他做到了。1988年,方復全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吉林大學數學系博士研究生。由於成績突出,使本沒有碩士學歷的他,被吉大破格錄取。方復全進入吉林大學數學系后,師從我國著名拓撲學家孫以豐。名師出高徒,再加上方復全出奇的天分和刻苦的努力,奠定下紮實深厚的數學功底,這對於他以後從事拓撲和黎曼幾何的研究,並取得非凡的數學成就,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3年後,方復全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到南開大學做博士后。短短一年的時間裡,抱著為科學獻身理想的他,潛心治學,向高難度的數學研究領域奮起進軍,接連發表一些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讚譽。也恰恰是在這個時候,方復全開始了漫長的研究——“四維流形到歐氏空間中的實現”理論的過程。談到這些,方教授坦誠地說,當時他完全被一種激情所振奮,被一種無形的美所感召,整個過程彷彿是塑造美的過程。儘管他往往夜以繼日地鑽研,每天幾乎要工作十幾個小時,經常晚上躺在床上依舊思考,偶爾有新的想法萌發,就立即爬起來工作。他始終被創造的激情所驅使,忘我地工作。在他的苦心鑽研下,終於建立了“四維流形到歐氏空間中的實現”理論,填補了美國著名拓撲學家惠特尼的嵌入理論的一個空白,完全解決了這個有50多年歷史的重要問題,成為流形嵌入理論的一個經典定理,並被國外拓撲學家經常引用。
隨後,他又與他人合作,基本上解決了著名的“克林根伯格猜想”以及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著名數學家丘成桐的兩個公開問題。這些成果在國際幾何學界引起很大反響。美國馬里蘭大學著名幾何學家Grove稱這“無疑是近年來黎曼幾何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由於這些成果的重要性,他被特邀在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45分鐘報告,他的成果還被俄國數學家Petrunin在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45分鐘特邀報告中引用。他研究了Seiberg-Witten理論與對稱性的關係。發現了“Seiberg-Witten不變數的模P消滅定理”,推廣了日本數學家Furuta著名的“10/8-定理”這一成果對四維拓撲、辛拓撲有較為重要的應用。同時,他研究了四維流形的光滑結構問題,得到了結構複雜性的存在性定理,並與德國數學家Klaus合作給出了“維數不超過4的完全交的拓撲分類”。其後,進一步獨立完成了“高維數完全交的拓撲分類問題”。
方復全教授和同事們
方復全教授和同事們
他部分解決了大數學家嘉當在1936年 提出的一個公開問題以及有4個不同主曲率的等參超曲面的重數問題。該成果在國際上引起較大的反響。德國數學家Thorbergsson稱“它是自80年代初期以來的第一個重要進展”。這期間,他在《Invent.Math.》、《Duke J.Math.》、《Topology》等國際一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20餘篇被SCI收錄。他還先後主持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國家科技部973項目等多項重大科研課題。入選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計劃。同時他還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點基金、教育部振興行動計劃聘請世界著名學者計劃等項目。

研究成果


Fang Fuquan, & Xiaochun Rong, Curvature, diameter, rational homotopy type and cohomology rings, Duke Math. J. 107(2001), 135-158
Fang Fuquan, Smooth group actions on 4-manifolds and Seiberg-Witten theory, Diff. Geom. Appl.,14(2001), 1-14
Fang Fuquan, Orientable 4-manifolds topologically embed in R7, Topology 41(2002), 927-930
Fang Fuquan, & Xiaochun Rong, Second twisted Betti numbers and the convergence of collapsing Riemannian manifolds, Invent. Math.150(2002), 161-209
Fang Fuquan, S. Druck, S. Firmo, Fixed points of discrete nilpotent group actions on S2, Ann. Inst. Fourier. 52(2002), 1075-1091

獲獎情況


1.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1997年
2.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1998年
3.天津市首屆優秀青年人才獎,1998年
4.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999年
5.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2000年度
6.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2000年
7.天津青年科技獎,2003年
8.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2003年
9.天津市十大傑出青年,2003年
10.入選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計劃”,2006年
11.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4年
12.2018年11月28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學術活動


2014年第27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公布了確認的45分鐘報告人名單,共有13位華人數學家收到邀請,僅有2位全職在國內工作,他們是首都師範大學方復全教授、中科院計算所袁亞湘院士。
國際數學家大會ICM是由國際數學聯盟IMU主辦的國際性會議,每四年舉行一次,首屆大會1897年在瑞士蘇黎世舉行,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它是全球數學科學學術的會議,被譽為數學界的國際奧林匹克盛會。
方復全教授在幾何拓撲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完全解決了“四維流形到七維空間的嵌入問題”;與戎小春教授合作,證明了“正曲率流形的pi_2有限性定理”,被國際同行譽為自19世紀以來正曲率流形的九個主要定理之一,該結果是戎小春教授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被邀請做45分鐘報告的主要內容之一。
方復全教授被邀請在此次大會上報告的內容是其近期有關非負曲率黎曼流形方面的研究成果。近年來,方復全教授和歐美的著名數學家合作引進新的數學工具,解決了多個長期被公認的黎曼幾何重大問題,開創了非負曲率黎曼流形研究的新局面。
方復全教授與其合作者的研究工作2次被國際數學家大會邀請作報告,標誌著首都師範大學在幾何拓撲這一核心數學的研究方向上近10年來一直位居國際領先水平。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領域
方復全在微分與拓撲範疇解決了“四維流形到七維歐氏空間中的嵌入問題”,將Haefliger-Hirsch、吳文俊等人的工作中遺留下來多年懸而未決的重要公開問題畫上句號。與人合作,證明了正曲率流形的π2有限性定理(同時獨立得到的還有Petrunin-Tuschmann),被美國科學院院士Cheeger主編的權威綜述報告列為有關領域有史以來九個主要定理之一,並被幾何學家Berger寫入歷史性綜述報告《二十世紀下半葉的黎曼幾何》。與人合作,首次發現了Grove問題的反例,被中國國外專家作為牛津大學研究生教材叢書的重要內容,並以“方-戎方法”冠名小節標題。與人合作,首次建立了Tits幾何與一大類正曲率流形之間的聯繫,並得到了完整的拓撲分類。
● 承擔項目
開始時間截止時間項目名稱資金來源
1999.1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0.12013.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2.12014.12教育部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幾何分析”創新團隊項目教育部北京市教委
2015.12018.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低維流形的幾何與拓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 科研成果獎勵
2014年,方復全獨立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論文著作
據2020年3月首都師範大學官網顯示,方復全在“Acta Math.", Invent. Math.”,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 “Topology”等數學雜誌上發表五十餘篇科研論文。
主要論著
論文題目(書名)期刊(出版社)
Tits geometry and positive curvatureActa MathematicaVolume 218, No. 1 (2017)
The Second twisted Betti numbers and the convergence of collapsing Riemannian manifoldsInvent. Math. 150 (2002), no. 1, 61–109
Non-negatively curved manifolds and Tits geometry第27屆國際數學家大會45分鐘報告(2014)
Positive pinching, volume and second Betti numberGeom. Funct. Anal. 9 (1999), no. 4, 641–674.
Curvature, diameter, homotopy groups, and cohomology ringsDuke Math. J. 107 (2001), no. 1, 135–158.
Reflection groups in non-negative curvatureJ. Differential Geom. 102 (2016), no. 2, 179–205.
An almost flat manifold with a cyclic or quaternionic holonomy group boundsJ. Differential Geom. 103 (2016), no. 2, 289–296.
Embedding four manifolds in RTopology 33 (1994), no. 3, 447–454
Topology of complete intersectionsComment. Math. Helv. 72 (1997), no. 3, 466–480.
Smooth group actions on 4 -manifolds and Seiberg-Witten invariantsInternat. J. Math. 9 (1998), no. 8, 957–973.
Non-singular solutions to the normalized Ricci flow equationMath. Ann. 340 (2008), no. 3, 647–674.
Rank three geometry and positive curvatureComm. Anal. Geom. 24 (2016), no. 3, 487–520.
The symmetric commutator homology of link towers and homotopy groups of 3-manifoldsCommun. Math. Stat. 3 (2015), no. 4, 497–526.
Long term solutions of normalized Ricci flowDifferential geometry, 21–48, Adv. Lect. Math. (ALM), 22, Int. Press, Somerville, MA, 2012.
Knots in Riemannian manifolds.Math. Z. 267 (2011), no. 1-2, 425–431
Homeomorphism classification of complex projective complete intersections of dimensions 5, 6 and 7Math. Z. 266 (2010), no. 3, 719–746.
Complete intersections with metrics of positive scalar curvatureC. R. Math. Acad. Sci. Paris 347 (2009), no. 13-14, 797–800.
Two generalizations of Cheeger-Gromoll splitting theorem via Bakry-Emery Ricci curvatureAnn. Inst. Fourier (Grenoble) 59 (2009), no. 2, 563–573.
Collapsed 5-manifolds with pinched positive sectional curvatureAdv. Math. 221 (2009), no. 3, 830–860.
Maximum solutions of normalized Ricci flow on 4-manifoldsComm. Math. Phys. 283 (2008), no. 1, 1–24.
Positive quaternionic K?hler manifolds and symmetry rank IIMath. Res. Lett. 15 (2008), no. 4, 641–651.
Complete gradient shrinking Ricci solitons have finite topological typeC. R. Math. Acad. Sci. Paris 346 (2008), no. 11-12, 653–656.
Finite isometry groups of 4-manifolds with positive sectional curvatureMath. Z. 259 (2008), no. 3, 643–656.
G 2 -manifolds and coassociative torus fibrationFront. Math. China 3 (2008), no. 1, 49–77.
Perelman's λ -functional and Seiberg-Witten equationsFront. Math. China 2 (2007), no. 2, 191–210.
K?hler manifolds with numerically effective Ricci class and maximal first Betti number are toriC. R. Math. Acad. Sci. Paris 342 (2006), no. 6, 411–416.
A connectedness principle in the geometry of positive curvatureComm. Anal. Geom. 13 (2005), no. 4, 671–695.
Complex immersions in K?hler manifolds of positive holomorphic k -Ricci curvatureTrans. Amer. Math. Soc. 357 (2005), no. 9, 3725–3738.
Homeomorphism classification of positively curved manifolds with almost maximal symmetry rankMath. Ann. 332 (2005), no. 1, 81–101.
Positive quaternionic K?hler manifolds and symmetry rankJ. Reine Angew. Math. 576 (2004), 149–165.
Positively curved manifolds with maximal discrete symmetry rankAmer. J. Math. 126 (2004), no. 2, 227–245.
Secondary Brown-Kervaire quadratic forms and π -manifoldsForum Math. 16 (2004), no. 4, 459–481.
Index of Dirac operator and scalar curvature almost non-negative manifoldsAsian J. Math. 7 (2003), no. 1, 31–38.
Kahler manifolds with almost non-negative bisectional curvature.Asian J. Math. 6 (2002), no. 3, 385–398.
Positively curved 6-manifolds with simple symmetry groupsAn. Acad. Brasil. Ciênc. 74 (2002), no. 4, 589–597.
Fixed points of discrete nilpotent group actions on SAnn. Inst. Fourier (Grenoble) 52 (2002), no. 4, 1075–1091.
Orientable 4-manifolds topologically embed into RTopology 41 (2002), no. 5, 927–930.
Smooth group actions on 4-manifolds and Seiberg-Witten theoryDifferential Geom. Appl. 14 (2001), no. 1, 1–14.
Equifocal hypersurfaces in symmetric spacesChinese Ann. Math. Ser. B 21 (2000), no. 4, 473–478.
Fixed point free circle actions and finiteness theoremsCommun. Contemp. Math. 2 (2000), no. 1, 75–86.
Smooth structures on Σ×RTopology Appl. 99 (1999), no. 1, 123–131.
Topology of Dupin hypersurfaces with six distinct principal curvaturesMath. Z. 231 (1999), no. 3, 533–555.
On the topology of isoparametric hypersurfaces with four distinct principal curvaturesProc. Amer. Math. Soc. 127 (1999), no. 1, 259–264.
Embedding 3 -manifolds and smooth structures of 4 -manifoldsTopology Appl. 76 (1997), no. 3, 249–259.
Top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complete intersectionsC. R. Acad. Sci. Paris Sér. I Math. 323 (1996), no. 7, 799–803.
Embeddings of nonorientable 4 -manifolds in RTopology 35 (1996), no. 4, 835–844.
Top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4 -dimensional complete intersectionsManuscripta Math. 90 (1996), no. 2, 139–147.
Diffeomorphism type of certain 3 -connected closed smooth 12 -manifoldsNortheast. Math. J. 10 (1994), no. 3, 351–358.
人才培養
截至2017年12月,方復全先後培養了張宇光、張振雷、吳雲輝、邵鵬等多位優秀的研究生。其中,張宇光獲邀前往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工作。張振雷已成為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青年數學家,入選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邵鵬與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菲爾茨獎得主波爾賡合作。

人物評價


方復全身上特有的知識分子的溫文儒雅,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謙遜和低調,被艱苦生活磨練出了倔強和要強的性格,讓他不會輕易服輸。方復全在帶學生的時候,傳承了老師的風格,不僅指導他們的學習,而且對他們的生活非常關心。

個人生活


博士生導師:孫以豐(中國拓撲學家)。

社會任職

時間所在機構擔任職務
2020年3月深圳應用數學中心主任 
2019年5月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 
2018年1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大代表
2016年6月至2020年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數理學部委員
2016年9月至2020年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
2013年10月至2020年Differential Geometry and its Applications (Elsevier)編委
2011年10月至2016年9月德國數學文摘(Zentralblatt Math.)科學用戶委員會委員
2008年8月至2020年Manifold Atlas (Max-PLanck Institut fur Mathematik, Bonn)編委
2008年2月至2020年Frontiers of Mathematics (高教出版社)編委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國數學會第十屆理事 
2005年首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