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江

外江

外江,江名。漢語辭彙,拼音讀wàijiāng,是多義詞。長江至湖北枝江縣東分為二支,流經百里洲以南的為外江。

外江又稱”江外江“,屬於出江支流,也叫“河”,如荊東河、藕池河等,曾在江漢平原廣為分佈,多數淪為故道湖泊,造就湖北為“千湖之省”。

解釋


外江
(1).江名。外江,又稱”江外江“。
(2)鑒別出江支流不是入江支流。如烏江岷江嘉陵江雅礱江漢江沅江湘江贛江等“入江支流”通稱“長江支流”,皆名“江”,不名“河”
江外江為原江分流而生。原江分流在自然狀態下,往往分流一段又回原江,人稱原江為“內江”、分流之支為“外江”。原江築堤后,江水分流多為江堤倒口,在洪水過後堵口築堤,在江外形成“故道湖泊”。
江漢平原原名“江漢盆地”,它是“長江之胃”,接納江水再經下游入海,猶如“人體之胃”接納食物再經腸道排泄,最初的江漢盆地就是一個“江水袋子”。由於江水泥沙俱下,在盆地不斷沉積且分佈不勻,出現江道和淤積平原。沿江築堤叫干堤,沿河築堤叫支堤。若遇江水改道,河必斷流,河就成為故道湖泊,江漢平原多數湖泊由此而來,以石首市的故道湖泊最為典型。
(3)民謠:“魚兒聽我說,江外江是河,故道湖泊的母親河,江堤是外公,原江是外婆。“
(4).舊稱長江以南為外江,也稱江外。
(5).廣東、福建等地人稱長江左近及以北數省為外江,稱其人為外江人。參見“外江話”。
(6)外江”實為“崴~江bai~”,需拖長了發du音,具體含義:感嘆詞,意思是“哎呀”。是一個新疆土話。

出處


(1).長江至湖北枝江縣東分為二支,流經百里洲以南的為外江,至江陵西南與內江合。參閱《嘉慶一統志》卷三四四。
(2).四川境內,沱湔稱為外江,郫江稱為內江。唐杜甫《寄岑嘉州》詩:“外江三峽且相接,斗酒新詩終自疎。”仇兆鰲注引邵寶之集註:“《一統志》:‘一渠由永康過新安,入成都府,謂之外江。一渠由永康過郫縣,入成都府,謂之內江。’”唐李商隱《武侯廟古柏》詩:“蜀相階前柏,龍蛇捧《閟宮》,陰成外江畔,老向惠陵東。”
(3).清方濬師《蕉軒隨錄·外江》:“寇萊公謂晏元獻為外江人。真宗顧元獻曰:‘張九齡非江外人耶?’”按,晏,撫州臨川人,張,韶州曲江人,都在長江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