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

漢語辭彙

鄭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zhèng zhòng,指莊嚴,莊重,其形容詞(鄭重的)指嚴肅的樣子、副詞(鄭重地)指嚴肅地干某事。出自《漢書·王莽傳中》。

基本解釋


英語解釋:
1. [serious;solemn]∶嚴肅;認真
鄭重宣誓
2. [attentive]∶審慎;殷勤

引證詳解


1.頻繁,反覆多次。
《漢書·王莽傳中》:“然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顏師古 註:“鄭重,猶言頻煩也。重,音直用反。”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自古明王聖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此事遍於經史,吾亦不能鄭重,聊舉近世切要,以啟寤汝耳。”
黃遵憲 《罷美國留學生感賦》:“鄭重詔監督,一一聽指麾。”
2.殷勤切至。
唐白居易《庾順之以紫霞綺遠贈以詩答之》:“千里故人心鄭重,一端香綺紫氛氳。”
宋 沈括 《夢溪筆談·人事一》:“﹝石曼卿﹞他日試使人通鄭重,則閉門不納,亦無應門者。”
《西湖佳話·西泠韻跡》:“過訪已自叨榮,奈何復金玉煇煌,鄭重如此?可謂視葑菲如瓊枝矣。”
3.猶珍重。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迦陵配》:“此去,仍為僧,抑為儒,均自便……好自為之,前途鄭重!”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某別駕》:“許 置酒相款,至二更,乃命燭導別駕登樓,鄭重而去。”
郝懿行《證俗文·方言》:“﹝鄭重,﹞今人俱作珍重用,非 漢 人意也。”
4.莊重。
清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下:“七言絕句,初盛 唐 既饒有之,稍以鄭重,故損其風神。”
5.慎重;認真嚴肅
《朱子語類》卷九一:“大抵前輩禮數,極周詳鄭重。”劉壎 《隱居通議·駢儷一》引 宋陳文龍《上賈似道啟》:“鄭重千鈞之判,料理一介之寒。”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二:“萬事根本君心,而用人理財,尤宜鄭重。”
袁鷹《深深的懷念》:“‘同志,你們回 北京,給我們帶句話吧。’ 張朝滿 大爹突然轉過頭來,鄭重地對我們說。”

造句示例


1、校長鄭重地在會上發言。
2、在國旗下,我鄭重宣誓:為了共產主義的事業而奮鬥!
3、今天是升旗儀式,當國旗升起來的時候,我們都很鄭重地舉起手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