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陝哲羅鮭
川陝哲羅鮭
川陝哲羅鮭(學名:Hucho bleekeri)是鮭科、哲羅鮭屬魚類。體長橢圓形,略側扁,腹部圓。口大,斜裂,向後延伸至眼球中部或后緣的下方。上頜稍突出,略長於下頜;上頜骨細長,向後伸過眼后緣。頜骨、犁骨和舌骨均有較多的粗壯牙齒,齒錐形,末端鋒利,斜向內方。犁骨軸部每側有四大牙齒。鰓孔大,鰓膜和鰓峽不相連。眼較大。鱗小,側線鱗125-152,腹鰭基具腋鱗3枚。側線平直。背部藍褐色,腹部銀白色。體側和鰓蓋上分佈有呈小十字形的不規則灰黑色小斑點。
川陝哲羅鮭屬一種冷水魚類,多棲息在河道狹窄、水質清澈、水流湍急、水溫較低的水域。分佈於中國四川省岷江、青衣江上游,四川省和青海省大渡河中上游,以及位於中國陝西省秦嶺山脈南麓漢江上游的徐水河和台北河。
川陝哲羅鮭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收錄於《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還收錄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為極度瀕危(CR)。
川陝哲羅鮭是世界上5種哲羅鮭屬魚類中分佈最南(北緯29-33°)的種類,在第四紀冰川時期氣候變冷時從北方擴散而來,冰期結束后留在海拔較高、水溫較低的河流中。歷史上,川陝哲羅鮭較廣泛分佈在中國岷江和青衣江上游、大渡河中上游、漢江上游的湑水河和太白河、秦嶺山脈的南部。
鮭科哲羅鮭屬魚類,廣佈於伏爾加河流域以東至黑龍江流域。在中國分佈於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及額爾齊斯河流域,一般都在北緯40°以北的地區。川陝哲羅鮭分佈北緯29-33°的秦嶺以南的長江流域北側水系,是哲羅鮭屬魚類分佈緯度最低的種類。中國內外學者將川陝哲羅鮭與北緯40°以北的同屬哲羅鮭所呈現點狀隔離分佈現象,視為滄海桑田、山川地理巨變的考證素材,推論川陝哲羅鮭是第四紀冰川期由北方南侵的殘留魚類,是研究中國魚類區系形成和古地理學的有力證據之一,在動物地理學、古生態及魚類系統與氣候變化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在2004年開展的川陝哲羅鮭專項調查中還了解到,在瑪柯河地區川陝哲羅鮭與當地農業生產具有密切關係。每年春季,當地藏族群眾每當見到川陝哲羅鮭在特定區域內出現時,便知道種地時間到了。
川陝哲羅鮭是大渡河魚類生態鏈的頂端物種。是中國鮭科土著魚類中的活化石,是水產養殖重要的後備種質基因。
川陝哲羅鮭體型大,可達50千克以上,生長速度快。中國一些地區受自然條件影響,水體呈冷涼特性,發展常規養殖有一定的制約因素,但發展冷水養殖卻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其分佈緯度較低,推廣範圍會更廣,且生長快,可作為中國發展水產養殖的重要種質資源。
日本專家到青海省指導川陝哲羅鮭保護工作
川陝哲羅鮭
川陝哲羅鮭
中國曾經邀請日本北海道大學水產學部部長原彰彥先生來到青海省,對青海省川陝哲羅鮭增殖繁育技術研究工作進行專門指導。以日本遠東哲羅鮭的人工繁殖為例,重點就川陝哲羅鮭的捕捉方法、繁殖生活習性、人工繁殖,特別是受精卵在孵化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關健性技術問題進行了指導,並提供了珍貴的影像資料,從而為青海省保護川陝哲羅鮭提供了一定的技術保障。
2021年2月1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布,川陝哲羅鮭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保護級別
1988年,川陝哲羅鮭被列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同時被收錄於《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2012年,川陝哲羅鮭被收錄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極度瀕危(CR)。
種群現狀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其分佈區域急劇縮小,種群數量直線下降,僅僅在很小的範圍能發現該物種的活動,包括大渡河和青衣江上游支流的天全河。性成熟個體的數量在2000-2500尾,該種群數量被估計在接下來的兩代中,其數量會以20%的比例減少(2013年)。
瀕危原因
在自然條件下,川陝哲羅鮭雌性遠少於雄性,雌性懷卵量少,產卵環境要求嚴格,對生存環境變化敏感,幼體成活率較低。因此,川陝哲羅鮭種群數量一旦遭到破壞,在自然條件下恢複種群數量極為困難,加之環境惡化、過度捕撈等因素,使本來日益稀少的川陝哲羅鮭更難生存。
棲息地遭受破壞和污染
棲息地破壞對魚類生存威脅最大,每一種魚類對周圍環境都有自己特定的忍受程度和範圍。棲息地的改變和破壞使魚類喪失生存場所,造成了極大的生存危機。
川陝哲羅鮭原有分佈區都分佈有茂密的森林且分佈水域水質清澈。隨著經濟對自然資源要求的增長,森林被砍伐,造成地表植被被毀壞,水土失去平衡,喪失涵養水源功能,最終導致水土流失日益加劇,河水含沙量增加,魚類的生態環境尤其是產卵場生態環境通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抑制了川陝哲羅鮭的繁殖活動。在河流上開礦采沙,尤其是開採金礦產生的重金屬污染,使魚類絕跡。另外沿河居民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大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河裡,威脅著魚類的生存。
興修水利工程進一步加劇了川陝哲羅鮭的生存危機。現代水利工程最顯著的特點是建築攔河壩。2004年調查發現,岷江上游建有很多的大中小型水電站,岷江上游規劃7級開發,大渡河17級開發。僅在都江堰(灌縣)以上區域,岷江流域就將建設27座水電站,這些地區過去都曾是川陝哲羅鮭的重要分佈區域。這些攔河壩在河流上蓄起的水庫改變了原來的水流及水文狀況,同時也隔斷了魚類的產卵、索餌、育肥洞游通道。更為嚴重的是淹沒了魚類產卵場,由於缺乏形成新產卵場的條件,造成產卵場水遠消失。在這些區域即使有川陝哲羅鮭,也因產卵場喪失而不能繁衍致使種群逐漸消失,最終絕跡。
不合理捕撈
川陝哲羅鮭在繁殖期間易被發現,容易捕獲。在繁殖期間肆意捕殺尚未產卵或正在產卵的親魚,破壞種群再生能力,會直接影響到種群數量恢復和增長。在產區,用電捕、炸魚,甚至毒魚等有害漁具漁法進行捕捉,使川陝哲羅鮭成魚及幼魚同其它魚類都遭到毀滅性破壞。長期濫捕濫炸,超過資源自身再生能力,危害資源恢復和發展,這也是資源銳減的一個主要原因。
保護措施
立法保護
在中國青海,以法律形式保護川陝哲羅鮭及其生態環境。《青海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辦法》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禁止捕殺川陝哲羅鮭;第二十五條規定瑪柯河(川陝哲羅鮭棲息水域)為常年禁漁區。在中國四川,漁業部門在分佈有川陝哲羅鮭的水域設立禁漁區。
人工繁殖
中國水產科學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在中國太白河建立了保護馴養基地,對誤捕的川陝哲羅鮭進行了救治和馴養,並於2013年6月和2014年6月2次成功進行了人工繁殖。
背鰭Ⅲ-Ⅳ~10-11;臀鰭Ⅲ~8-9;胸鰭Ⅰ~13-15;腹鰭Ⅰ~8-9;尾鰭分支鰭條18。側線上鱗31-36,側線下鱗25-27至腹鰭;鰓耙5+10;椎骨37+24。
川陝哲羅鮭體長375-640毫米:體長為體高4.5-4.9倍,為頭長4.1-4.7倍;頭長為吻長3.4-3.8倍,為眼徑5.5-5.6倍,為上頜長2.2-2.4倍,為最長背鰭條長1.9-2.2倍,為臀鰭條長1.7-2倍,為胸鰭長1.6-1.7倍。為腹鰭長1.7-2.2倍,為尾鰭條長1.4-1.5倍,為尾柄長1.6-2;尾柄長為尾柄高1.5~1.8倍。
川陝哲羅鮭體長梭形,略側扁。頭部無鱗。吻鈍尖。眼側位。眼間隔寬。口大、端位。上頜伸過眼后緣。前頜骨有齒18,上頜骨有齒50。下頜每側有齒14。齶骨齒13。犁骨前端有3-4個齒,兩側各有4個齒。舌有齒2行各6-7個。鰓孔大。鰓耙粗短。鰓膜骨條13。鰓膜分離且遊離。肛門臨近臀鰭始點。鰾長大1室。胃發達。鱗為小圓鱗,無輻狀溝紋。側線完整,前端稍高。
川陝哲羅鮭背鰭始於體前後端的正中點,第1分支鰭條最長,鰭背緣微凹。臀鰭約始於腹鰭基到尾鰭基的正中點。脂背鰭位於臀鰭基正上方。胸鰭側下位,尖刀狀,遠不達背鰭。腹鰭約始於背鰭中部下方,遠不達肛門。尾鰭叉狀。頭體背側藍褐色,有“十”字形小黑斑,斑小於瞳孔;腹側白色。小魚體側常有6-7個暗色橫斑。鰭淡黃色;生殖期腹部、腹鰭及尾鰭下叉橘紅色。
川陝哲羅鮭
屬冷水性魚類,喜棲居於深水河灣及流水環境,底質為礫石或砂石、海拔700-1200米的山麓溪流,兩岸多高山遮蔽、河道狹窄、水流湍急,溶氧量及水溫較低的水域。性活潑健泳、兇猛,喜單獨活動。為兇猛肉食性魚類,其食物主要是魚類和水生昆蟲的成蟲及其幼蟲,還包括水鳥和水生獸類等,有時也吃腐肉。
川陝哲羅鮭分佈於中國四川省岷江、青衣江上游,四川省和青海省大渡河中上游,以及位於中國陝西省秦嶺山脈南麓漢江上游的徐水河和台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