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

美國獨立

1783年9月,雙方正式簽訂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歷時8年的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4年以後(1787年),美國第一部憲法,1789年華盛頓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美國獨立戰爭不僅開創了現代文明的美國歷史,給美國人民留下了光榮的革命傳統,而且給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以強大的支持動力。

基本簡介


1783年9月,雙方正式簽訂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歷時8年的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4年以後(1787年),美國第一部憲法,1789年華
美國獨立宣言
美國獨立宣言
盛頓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美國獨立戰爭不僅開創了現代文明的美國歷史,給美國人民留下了光榮的革命傳統,而且給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以強大的支持動力。
1775年,北美13個殖民地的人民開始掀起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組成了"大陸軍",由華盛頓任總司令。1776年7月4日,殖民地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堅合眾國。《宣言》全文約2500字,分三個部分。
第三部分宣告13個殖民地獨立,建立獨立國家,斷絕與英國的一切政治關係。
但作為主權國家的獨立是在英國軍隊主力在約克鎮被擊潰,被迫同美國講和,並於1783年簽訂《巴黎和約》,正式承認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

美國的象徵


自由女神像

舉世聞名的自由女神像,高高地聳立在紐約港口的自由島上,象徵著美國人民爭取自由的崇高理想。
自由神像重45萬磅,高46米,底座高45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紀念性建築,其全稱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整座銅像以120鋼鐵為骨架,80銅片為外皮,30萬隻鉚釘裝配固定在支架上,總重量達225噸。銅像內部的鋼鐵支架是由建築師約維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艾菲爾鐵塔聞名於世的法國工程師艾菲爾設計製作的。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
女神雙唇緊閉,頭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著羅馬古代長袍,右手高擎長達12米的火炬,左手緊抱一部象徵《美國獨立宣言》的書板,上面刻著《宣言》發表的日期“1776.7.4”字樣。腳上殘留著被掙斷了的鎖鏈,象徵暴政統治已被推翻。花崗岩構築的神像基座上,鐫刻著美國女詩人埃瑪·娜莎羅其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詩。
觀光的遊人從銅像底部乘電梯直達基座頂端,然後沿著女神像內部的171級盤旋式階梯登上頂部的冠冕處。為了方便遊人,每隔三節旋梯就設置一些休息座,供不能一口氣登頂的遊客小憩。冠冕處可同時容納40人觀覽,四周開有25個小鐵窗,每個窗口高約1米。通過窗口向外遠眺,東邊可見有“鋼鐵巴比倫”之稱的曼哈頓島上高樓大廈林立;南邊的紐約灣一望無際,波光船影相映;北邊的哈得遜河逶迤伸向遠方。從冠冕處向右還可登上銅像右臂高處的火炬底部,這裡可容納12人憑窗遠望,9.11襲擊后因顧及安全暫停了開放,直到2009年5月才再次對外開放。塑像的基座是一個大廳,1972年美國聯邦政府將其闢為移民博物館。館內設有電影院,為遊客放映美國早期移民生活的影片。從市區到自由島之間,每隔半小時有一班輪渡,來往非常方便。

自由女神像的由來

創作這一藝術傑作的是19世紀後期一位才華橫溢的雕塑家,他的名字叫弗雷德里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1834年巴托爾迪出生在法國的一個義大利人家庭。他從青年時代起就酷愛雕塑藝術,自由女神的形象很早就存在於他的心目中了。1851年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政變推翻第二共和國后的一天,一群堅定的共和黨人在街頭築起防禦工事,暮色蒼茫時,一個年輕姑娘手持熊熊燃燒的火炬,躍過障礙物,高呼“前進”的口號向敵人衝去,波拿巴分子的槍聲響了,姑娘倒在血泊中。巴托爾迪親自目睹這一事實,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從此這位高攀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為他心中自由的象徵。
1865年,巴托爾迪在別人的提議下,決定塑造一座象徵自由的塑像,由法國人民捐款,作為法國政府送給美國政府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有趣的是:沒過多久,巴托爾迪在一次婚禮上同一位名叫讓娜的姑娘邂逅,讓娜長得美麗端莊,儀態萬方。巴托爾迪認為讓她來為“照亮全球的”自由神像做模特是十分相稱的,讓娜欣然文諾這一要求。在雕塑過程中,他們之間產生了純潔的愛情,終於結為夫妻。
1869年自由神像的草圖設計完成,巴托爾迪便開始全心全意地投入雕塑工作。他曾去過美國旅行,爭取美國人對塑像計劃的支持,但美國人遲遲沒有意識到這一禮品的珍貴。直到1876年巴托爾迪參加在費城舉行的慶祝獨立100周年博覽會時,為了引起公眾的注意,便把自由女神執火炬的手在博覽會上展出,才引起一場轟動。擺在人們面前的這隻手手僅食指就長達2.44米,直徑1米多,指甲厚25厘米,火炬的邊沿上可以站12個人。於是這件幾天前還鮮為人知的雕塑品頓時身價百倍,成為美國人人渴望欣賞的藝術珍品。不久,美國國會便通過決議,正式批准總統提出接受女神像的請求,同時確定貝德羅島為建立女神像的地點。
1884年7月6日,自由像正式贈送給美國。同年8月5日,自由神像底座奠基工程動工。1886年初,75名工人爬上高高的腳手架,用30萬隻鉚釘把自由神像約100塊零件釘到它的骨架上。10月中旬,自由神像的建立終於全部完工。10月28日,美國總統親自參加自由神像揭幕典禮並發表了講話。無數群眾簇擁在神像周圍,懷著激動的心情企首仰望著自由女神像第一次露出她莊嚴的面容。中國易經協會主席陳帥佛2001年參觀自由神像並獻了花環,巴托爾迪由於他的卓越功績而當選為紐約市榮譽市民和法國榮譽勛團指揮級團員。他於1904年10月5日在巴黎逝世,但他所塑造的自由神像永遠表達著人民對自由的熱愛和嚮往。

介紹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又稱“自由照耀世界”(英語: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法語: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的獨立100周年禮物,位於美國紐約市哈德遜河口附近。雕像所在的自由島是觀光重點。
法國著名雕塑家巴托爾迪歷時10年艱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女神的外貌設計來源於雕塑家的母親,而女神高舉火炬的右手則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為藍本。
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的服裝,所戴頭冠有象徵世界七大洲及四大洋的七道尖芒。女神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她象徵著自由、掙脫暴政的約束,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並揭幕。雕像鍛鐵的內部結構是由後來建造了巴黎埃菲爾鐵塔的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
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為93米,重200多噸,是金屬鑄造,置於一座混凝土製的台基上。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約瑟夫·普利策籌集10萬美金建成的,現在的底座是一個美國移民史博物館。
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數據
搭建安裝雕像所用時間 3個半月
手的長度 5.5米
雕像的厚度 8米
雕像頭部可容納的人 40人數
雕像總重 (80噸銅 + 120噸鋼) 200噸
銅板的厚度 2.37毫米
從法國搬運到美國時所用的集裝箱數 210個
建造支出 343 000歐元
開工日期 1866年7月12日

自由女神簡介


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的獨立100周年禮物,位於美國紐約市哈德遜河口附近。是雕像所在的自由島的重要觀光景點。(原來法國計劃送給埃及的,因為神像是女性被埃及拒絕,後轉送給美國成為紐約市甚至全美國的標誌。)
法國著名雕塑家巴托爾迪歷時10年艱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女神的外貌設計來源於雕塑家的母親,而女神高舉火炬的右手則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為藍本。
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的服裝,頭戴光芒四射的冠冕,有象徵世界七大洲及四大洋的七道尖芒。女神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長達12米的火炬,左手捧著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她象徵著自由、掙脫暴政的約束。花崗岩構築的神像基座上,鐫刻著美國女詩人埃瑪·娜莎羅其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詩。雕像鍛鐵的內部結構是由後來建造了巴黎埃菲爾鐵塔的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它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並揭幕。
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為93米,重200多噸,是金屬鑄造,置於一座混凝土製的台基上。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約瑟夫·普利策籌集10萬美金建成的,現在的底座是一個美國移民史博物館。
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整座銅像以120噸的鋼鐵為骨架,80噸銅片為外皮,以30萬隻鉚釘裝配固定在支架上,總重量達225噸。

發展歷程


歷史

自由女神像的鋼鐵骨架由設計巴黎艾菲爾鐵塔的艾菲爾設計,雕像由法國雕刻家維雷勃杜克設計,並在巴黎完成。法國政府將這一標誌自由的紀念像,作為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贈給美國。
1869年,巴特爾完成了自由女神像的草圖設計。1874年造像工程開工,到1884年完全竣工,前後歷時十年。
1884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正式贈送給美國。8月5日,神像底座奠基工程開始,基座高約27米,由花崗石混凝土製成。基座下面是打入弗特伍德古堡中心部位6米深處的混凝土巨柱。該古堡是一座軍用炮台,呈八角星狀,於1808-1811年為加強紐約港的防衛而建,1840年翻新。1885年6月,整個塑像被分成200多塊裝箱,用拖輪從法國里昂運到了紐約。1886年10月中旬,75名工人在腳手架上將30隻鉚釘和約100塊零件,組合一處。
1886年10月28日,紐約港輪船汽笛齊鳴,煙花四起,在21響禮炮聲中,格羅弗·克利夫蘭總統將北美洲或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像贈送給了美國人民。從此,進入紐約港的船隻上的乘客可以看見屹立的自由女神高舉自由火炬。對成千上萬個來美國的移民來說,自由女神是擺脫舊世界的貧困和壓迫的保證,自由女神像成了美國的象徵。
1916年,威爾遜總統為女神像安裝了晝夜不滅的照明系統並主持了竣工儀式。
1942年美國政府做出決定,將自由女神像列為美國國家級文物。
1984年~1986年,曾進行整修。

又稱美國革命

美國革命是指在18世紀後半導致了北美十三州脫離大英帝國並且創建了美利堅合眾國的一連串事件與思想。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是革命的其中一部分,然而革命在萊剋星頓(Lexington)與康考德(Concord)打響的第一發子彈之前就已經開始了,並且在英國於約克鎮投降之後還持續下去。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寫道:“戰爭開始之前革命就已經帶來了影響,並且已經存在於人們的心中。”
關於美國革命的內涵與範圍,有不同的解讀方式。普遍而言大家同意革命大約起源於法印戰爭(the French and Indian War,1754年—1763年)的時候,然後結束於1789年喬治·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關於美國革命的兩個極端的觀點之一是,美國革命事實上根本不能算是革命,因為它並沒有大幅地轉變整個殖民社會,而只是將一個遙遠的政府替換成一個當地政府而已。這個觀點的相反觀點則是,美國革命是一場獨特且激進的歷史事件,其帶來的改變對於世界歷史擁有深遠的衝擊。現在大部分觀點則是位於這兩個極端之間。

宗教潮流

美國的“大覺醒”是先前在歐洲發生的宗教復興的延伸。這股新的宗教潮流認為個人意識和經驗,才是宗教經驗中最有價值的地方,而不是教會所傳布的資訊。這使得浸信會教派的觀點開始在殖民地中蔓延開來。這也是第一個對英國殖民地造成全面性影響的事件。

經濟爭議

(1760年—1770年)
英國的國家財政在戰爭期間升高到警戒的程度,因此在1760年開始了一系列的經濟政策,用來向殖民地取得更多的財源。這些政策被認為是正當的,因為殖民地上的人享受了戰爭勝利而所帶來的成果。
理論上,英國其實已經透過了《航海法案》(Navigation Acts)在管理殖民地的經濟了,不過長久以來普遍的逃稅行為是被寬容的。現在藉由“協助命令”(Writ of Assistance,一種開放式的搜索許可證)的使用,公權力才被嚴格落實。1761年一位馬薩諸塞州的律師詹姆士·奧提斯(James Otis)抗議“協助命令”侵犯了憲法所賦予殖民地居民的權利。他輸掉了這個案子,然而約翰·亞當斯之後寫道:“美國獨立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生的。”
1764年英國首相喬治·葛蘭維爾(George Grenville)所頒布的《食糖法》(Sugar Act)和《貨幣法案》(Currency Act)讓殖民地陷入了經濟困難。為此而來抗議行動包括了英國商品的聯合抵制,而殖民地居民也認為只有他們自己的殖民地議會,而非英國國會可以向他們課稅,於是出現了一句流行的口號:“沒有代表權不能徵稅”(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殖民地於是組成了一些聯絡委員會來發起抗爭。在最初的幾年,各個殖民地的抗爭比較是各地方的活動,而非整個殖民地的集體行動。不過葛蘭維爾的政策逐漸將他們集結起來。
美國革命初期的一個里程碑,是葛蘭維爾為了提供北美駐軍的經濟來源,在1765年通過的《印花稅法》(Stamp Act)。《印花稅法》要求所有殖民地的印刷品如法律文件、許可證、商業契約、報章、小冊子和紙牌等都要貼一分或五十元不等的印花稅。
為此殖民地的抗議行動蔓延開來。每個殖民地中都成立了被稱為“自由之子”(The Sons of Liberty)的秘密結社,他們使用宣傳、恐嚇和群眾暴力來阻止《印花稅法》的實施。這場騷動在“印花稅法會議”中達到高潮,而該會議在1765年10月向英國國會遞送了一份正式抗議。英國國會撤銷了《印花稅法案》來作為回應,然而也意有所指地在1766年的《宣示法案》(Declaratory Act)中聲明國會對殖民地擁有合法威權力,“無論是在何種事務上”。

唐森德法案

不久,1767年英國國會就通過了《唐森德法案》(Townsend Acts),對一些進口到殖民地的日常用品徵稅,包括玻璃、顏料、鉛、紙和茶。殖民地領導人對這些英國進口商品發起聯合抵制,因而發生諸如波士頓茶葉事件等對來自英國的進口貨進行拒絕入口、損壞等行為。一艘屬於殖民地商人約翰·漢考克(John Hancock)的船隻自由號由於涉嫌走私,在1768年6月10日被波士頓的海關局查扣。忿怒的抗議行動讓波士頓海關局向倫敦報告說波士頓已經處於暴動狀態。
英國軍隊在1768年10月開始登陸波士頓。緊張情勢不斷升高,最後在1770年3月5日爆發了波士頓屠殺(Boston Massacre),英國士兵對著憤怒的暴民開槍,打死了五個人。像山謬·亞當斯(Samuel Adams)這些革命鼓舞者便利用這個事件來激起群眾反抗,不過在那些士兵接受審判后,緊張情勢就緩和下來了。
《唐森德法案》在1770年被撤銷,理論上殖民地進一步的血腥衝突是有可能避免的。然而,英國政府把《唐森德法案》中對茶葉的徵稅保留了下來,作為某種象徵性的政治宣示,表示英國還是有權利對其殖民地徵稅。對革命者來說,只有他們的殖民地代表可以對他們徵稅,在這個原則之下就算是一個稅也足以讓他們起而反抗了。

波士頓傾茶事件

波士頓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 又稱波士頓茶黨事件。1773年發生的北美殖民地波士頓人民反對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茶葉貿易的事件。1773年,英國政府為傾銷東印度公司的積存茶葉,通過《救濟東印度公司條例》。該條例給予東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銷售積壓茶葉的專利權,免繳高額的進口關稅,只徵收輕微的茶稅。條例明令禁止殖民地販賣“私茶”。東印度公司因此壟斷了北美殖民地的茶葉運銷,其輸入的茶葉價格較“私茶”便宜百分之五十。該條例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極大憤怒,人們飲用的走私茶占消費量的十分之九。紐約、費城、查爾斯頓人民拒絕卸運茶葉。波士頓革命分子塞謬爾·亞當斯領導的一個由三組每組50個當地人組成的組織“自由之子”,打扮成印第安人偷偷摸到三艘船上,將船上貨物搗毀,並將342箱茶葉倒入港口內。當時,燈把晚上照得像白天一樣,很多人起來看熱鬧,整個過程相當平和及安靜。但是此舉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批評,英國政府下令關閉波士頓港口,直到他們把扔下茶葉的錢償還,還將戰船和軍隊駛入殖民地。前新澤西州州長本傑明·富蘭克林認為被傾倒的茶葉應該被賠償,表示願意用自己的錢來賠。英國認為這是對殖民政府的挑釁。

不可容忍的法案

1774年英國政府通過一系列“強製法案”(Coercive Acts),旨在加強控制。這些法案雖然是針對馬薩諸塞州,但被北美居民稱作“不可容忍的法案”,後來費城等其他港口也陸續響應,終於導致1775年4月的美國獨立戰爭。

獨立戰爭


1775年4月19日,波士頓人民在來剋星頓上空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一槍,來剋星頓的槍聲拉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
1775年4月,馬薩諸塞總督兼駐軍總司令托馬斯·蓋奇得到一個消息:在距波士頓不遠的康科德鎮上,有“通訊委員會”的一個秘密軍火倉庫。蓋奇立即命令少校佛朗西斯·史密斯和約翰·皮特凱恩率800名英軍前往摧毀,以挫傷民兵士氣。部隊連夜出發了,4月19日凌晨,他們來到了離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莊--萊剋星頓。英軍在黎明前的薄霧中向前行進,經過一夜行軍。他們個個睏倦不堪,呵欠連天。忽然,他們發現村外的草地上站著70多個村民,正手握長槍嚴陣以待。史密斯知道這些武裝村民就是萊剋星頓的民兵,北美大陸殖民地上的居民都叫他們“一分鐘人”(Minutemen),因為他們行動特別迅速,只要一聽到警報,在一分鐘內就能集合起來,立即投入戰鬥。讓史密斯吃驚的是,這些民兵為什麼這樣快就知道英軍的行動呢?原來,“通訊委員會”的偵察員早就得到了情報,並在波士頓教堂的頂上掛起一盞紅燈。“通訊委員會”的信使,雕板匠保爾·瑞維爾看到后立即騎馬到萊剋星頓,通知隱藏在那裡的反英領袖塞繆爾·亞當斯撤離,然後趕到康科德報警。
史密斯一看對方只有幾十個人,原來有些緊張的心情馬上放鬆下來。皮特凱恩也沒把這些衣服破爛的民兵放在眼裡,命令他們繳械投降。但以喬納斯·帕克為首的民兵拒絕了英軍的要求。皮特凱恩就命令英軍包圍這些民兵。在混亂中,不知是誰開了槍,頓時激戰爆發。幾分鐘后,槍聲漸漸稀疏,民兵們8死10傷,因為人少很快撤離了戰場,分散隱蔽起來。英軍只有1人受傷。史密斯初戰告捷,非常得意,指揮士兵直奔康科德。英軍趕到鎮上時,天已大亮,旭日東升了,但街道上卻看不見一個人,家家關門閉戶,顯得冷冷清清,史密斯下令搜查,英軍進入各家翻箱倒櫃,折騰了大半天,什麼也沒找到。原來,民兵早已把倉庫轉移,“通訊委員會”的領導人也隱蔽起來了。史密斯覺得情況有些不妙,連忙下令撤退。這時,鎮外喊殺聲、槍聲陡然大作,附近各村鎮的民兵已得到消息,從四面八方向康科德趕來。包圍了正在撤退的英軍。他們埋伏在籬笆後邊、灌木叢中、房屋頂上、街道拐角處向英軍射擊。英軍一批又一批倒在地上,而當英軍舉槍還擊時卻連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英軍一路向波士頓方向退卻,沿途遭到民兵的不斷襲擊,狼狽不堪。戰鬥一直持續到黃昏,最後還是從波士頓開來的一支援軍,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出去。這一天,英軍死傷273人,民兵損失了95人,剩下的英軍彈藥耗盡,回想起來也是心有餘悸,他們第一次嘗到殖民地人民鐵拳的滋味。有個士兵說:“我48小時沒吃一點東西,帽子被打飛了3次,2顆子彈穿透上衣。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萊剋星頓的槍聲震動了大西洋沿岸的13個殖民地。美國獨立戰爭從此開始。為了聯合抗英,北美第二次大陸會議於6月14日決定,建立各殖民地聯合武裝力量即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10月13日,又決定建立大陸艦隊。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誕生。戰爭初期,雙方力量相差懸殊。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擁有世界第一流的海軍,駐北美英軍約3萬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北美殖民地人口僅300萬,兵力不足,裝備落後,缺乏訓練。但是,殖民地軍民聯合,同仇敵愾,又有優秀的領導者和軍事指揮員,英軍的海上補給線卻時常被干擾,在北美不得人心,所以最終殖民主義地獲得勝利,並且獨立了。

第一階段

1775~1778年為戰爭的第一階段,為戰略防禦階段,主戰場在北部,英軍佔據優勢。戰爭開始后,英軍主動進攻,企圖迅速撲滅殖民地的革命烈火。其總的戰略是:海軍控制北美東部沿海,以陸軍分別從加拿大和紐約南北對進,打通向普蘭湖、哈得孫河谷一線,以孤立反英最堅決的新英格蘭諸殖民地,然後將其他殖民地各個擊破。大陸軍因力量薄弱,除戰爭初期遠征一次加拿大外,基本上處於守勢,採取待機破敵,爭取外援的方針。1775年5月,各殖民地民兵主動進攻,並圍困波士頓。6月17日,殖民地民兵在波士頓外圍邦克山戰鬥中首戰告捷,殲滅英軍1000人。1776年3月,威廉·豪指揮的英軍被迫從波士頓撤至哈利法克斯待援。8月底,豪率英軍3.2萬人,在海軍艦隊配合下進攻紐約。華盛頓率1.9萬人與英軍打陣地戰,結果損失慘重,被迫於11月率余部5000人撤往新澤西,英軍佔領紐約。當年聖誕節前夕和新年之夜,華盛頓利用英軍疏於戒備之機,奇襲特倫頓和普林斯頓得手,俘敵近千人,士氣大振。1777年夏,約翰·伯戈因率7000英軍從加拿大南下,企圖與豪會師。但豪未按計劃北上,反而率軍1.8萬南下,於9月奪取了大陸會議的所在地費城。伯戈因孤軍深入,行至薩拉托加地域時,遭到1.2萬美軍和游擊隊的圍攻,5000英軍被迫於10月17日向美軍投降。薩拉托加戰役成了這場戰爭的轉折點,促使法國、西班牙、荷蘭先後對英宣戰。1778年2月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1778年6月法英開戰,西班牙也於1779年6月對英作戰。俄國於1780年聯合普魯士、荷蘭、丹麥、瑞典等國組成“武裝中立同盟”,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1780年12月荷蘭進一步加入法國方面對英作戰。北美獨立戰爭擴大為遍及歐、亞、美三大洲的國際性反英戰爭,英國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形勢的變化,迫使英軍於1778年6月放棄費城,決心退守紐約。隨之,北部戰爭便出現了僵持的局面。

第二階段

1779~1781年為戰爭的第二階段,以薩拉托加大捷為標誌,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主戰場轉到南部,美軍以弱勝強。英軍新任統帥柯林頓上任后,利用南部“效忠派”較多和靠近西印度群島的有利條件,調兵遣將,決心將英軍主力轉移到南部,企圖對美南部諸州各個擊破,並依託沿海基地和紐約遏制北部。北美大陸軍則力圖與法國陸海軍配合,控制沿海基地,同時積極開展游擊戰,打破英軍的計劃。1778年底,英軍攻取喬治亞州首府薩凡納,揭開了在南方發動強大攻勢的序幕。1779年秋,南方美軍司令林肯會同德斯坦指揮的法國艦隊進攻南部英軍主要基地薩凡納,受挫。1780年春,柯林頓率領1.4萬英軍對查爾斯頓實施陸、海兩麵包圍,迫使林肯部5000餘人投降,並繳獲軍艦4艘,使美軍遭受了整個戰爭中最大的一次損失。事後,柯林頓率英軍一部回師紐約,留下康沃利斯指揮7000英軍控制南方陸地和沿海。這就為南部民兵游擊隊活動提供了方便。大陸會議委派格林為南方美軍司令,諧同摩根到南方開展游擊戰,先後於1781年1月和3月,在考彭斯和吉爾福德等地大勝英軍,迫使英軍從內地向沿海撤退。格林乘勢揮師南下,在民兵游擊隊配合下,拔除英軍據點,收復了除薩凡納和吉爾斯頓之外的南部國土。

第三階段

1781年4月-1783年9月,為戰略反攻階段。1781年8月,康沃利斯率7000名英軍退守弗吉尼亞半島頂端的約克敦。此時在整個北美戰場英軍主要收縮於紐約和約克敦兩點上。1781年8月,華盛頓親率法美聯軍秘密南下弗吉尼亞,與此同時,德格拉斯率領的法國艦隊也抵達約克敦城外海面,擊敗了來援英艦,完全控制了戰區制海權。9月28日,1.7萬名法美聯軍從陸海兩面完成了對約克敦的包圍。在聯軍炮火的猛烈轟擊之下,康沃利斯走投無路,於1781年10月17日即伯戈因投降的第四個周年紀念日,請求進行投降談判。10月19日,8000名英軍走出約克敦,當服裝整齊的紅衫軍走過衣衫襤褸的美軍面前一一放下武器時,軍樂隊奏響了《地覆天翻,世界倒轉過來了》的著名樂章。約克敦戰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幾次交戰和陸上的零星戰鬥外,北美大陸戰事已基本停止。1782年11月30日,美國與英國的代表在巴黎簽訂初步停戰條約,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殖民地代表於凡爾賽宮簽訂1783年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 ),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成立。和約共10條,和約第一條規定:“英王陛下承認合眾國為自由、自主和獨立的國家”。內容還有:確認美國疆界東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北接加拿大五大湖區,南至佛羅里達北界;兩國人民從此永久和平,停止在海上、陸上的一切敵對行動並互釋戰俘;英從美境內所有港口、地區、港灣撤出全部軍隊和艦隻等。該和約的簽訂標誌著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使美國獲得完全獨立,這是美國人民通過長期的民族解放戰爭換得的勝利成果。

歷史年表


1773年,發生波士頓傾茶事件。 1775年,獨立戰爭爆發(萊剋星頓的槍聲:獨立戰爭的開始),十三州民兵進攻加拿大失敗。 1776年,英國增兵北美,華盛頓率軍1.8萬人防守紐約被英軍擊敗,撤退過特拉華河時身邊只餘下4000餘人,法國和西班牙開始向美國提供財政援助。 1777年,英軍,佔領大陸會議所在地費城,華盛頓試圖反攻費城,結果部隊竟然在濃霧中自相開火,反攻失敗;美軍擊敗前往內地掃蕩的一支英軍,獲得薩拉托加戰役的勝利(薩拉托加大捷: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1778年,法國承認美國獨立,簽訂法美同盟條約,條約規定“法國保證美國的獨立及其在同英國的戰爭結束時確定下來的領土”。隨後,法國對英國宣戰,法英海軍發生多次海戰;英國政府得知法國艦隊出動奔赴北美的消息后命令費城英軍退到紐約,美軍“收復”費城:英國佔領西印度群島和印度的幾個據點;年底,英軍攻佔喬治亞州重要城市薩凡納,大陸軍損失5000餘人。 1779年,法國佔領塞內加爾的聖路易斯和西印度群島的幾個島嶼;法國和西班牙組成人型聯合艦隊準備進攻英國本土,英國主力集中防守本土:法英多次海戰;法美聯合攻擊薩凡納失敗。 1780年,英軍攻佔南卡羅來納重要城市查爾斯頓;英法在西印度群島多次發生海戰;7月,羅尚博率領的法國特別遠征軍在紐波特登陸。 1781年,法國對澤西島的襲擊失敗(這是英吉利海峽的島嶼,法軍登陸英國本土的必經之路);法國格拉塞艦隊來到北美,與英國海軍展開多次戰鬥,短時間內獲得了切薩皮克灣的絕對制海權,隨後,法美聯軍在格拉塞艦隊的策應下迫使約克敦守軍投降,北美大陸的大規模戰鬥自此結束:西班牙—法國聯軍佔領佛羅里達的彭沙科拉城,法英海軍在西印度群島、維德角海域多次爆發戰鬥。 1782年,法國—西班牙聯軍佔領地中海西部島嶼米諾卡的聖菲利浦要塞:法同佔領西印度群島多個島嶼和斯里蘭卡的亭可馬里:法英在印度沿海發生多次海戰:法國人佔領了和摧毀了加拿人的多個英國要塞;在直布羅陀,法西聯軍3.3萬人對英國守軍展開總攻,被擊退。11月30日,美國與英國的代表在巴黎簽訂初步停戰條約。 1783年,法英在印度庫德羅爾展開海陸拉鋸戰,英國人敗北。9月3日英王代表與殖民地代表於凡爾賽宮簽訂巴黎和約。

薩拉托加大捷


薩拉托加大捷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戰役,是北美英屬殖民地十三州獨立戰爭的轉折點。這次戰役開始於1777年10月,在戰鬥中英軍死600人,美方死300人。美國歷史上稱這次遭遇戰為弗里曼農莊大捷。

戰役簡介

英軍將領威廉·豪將軍自一舉奪取費城之後,完全沉醉於勝利的喜悅之中。阿諾德發現敵人右翼與中路之間有空子可鑽,便協同摩根插入敵陣。這下敵軍頓時大亂,眼看敵軍即有崩潰之勢,恰巧左翼的里德塞爾馳兵來救,才防止了英軍敗勢。阿諾德馬上請求使用後備隊,但他的上司蓋茨不願發兵,阿諾德只好就此罷休。這次戰役,英軍死600人,美方死300人。美國歷史上稱這次遭遇戰為弗里曼農莊大捷。薩拉托加和日爾曼戰役,成了北美獨立戰爭的轉折點。這兩個戰役之後,華盛頓開始組織大規模的進攻和反攻。 1777年,英國新近從德意志召募的一支雇傭軍到加拿大,其實力大大加強。為了速戰速決,這年九月,英軍在柏高英率領下自加拿大出擊向南進攻,企圖與另外兩路英軍共同包圍新英格蘭,切斷大陸軍與新英格蘭的聯繫。在遭到美國民兵的迎頭痛擊后,既得不到另外兩路英軍的配合,也不能繼續前進。10月,民兵們一舉把陷入困境的柏高英部包圍於紐約州的薩拉托加,並形成人數上四比一的優勢。柏高英彈盡援絕,走投無路,被迫於1777年10月17日向美軍投降。薩拉托加大捷紐轉了整個獨立戰爭的戰局,不僅增強了美國人民爭取勝利的信心,也為美國人民抗英鬥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條件,從此美國軍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