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Zhejiang Quzhou No.1 Middle School)在1953年被列為浙江省九所重點中學之一,也是浙江省“百年名校”、浙江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創辦於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初名衢郡中學堂,1911年改名為浙江省立第八中學堂,1912年更名為浙江省立第八中學校,后浙江省立衢州初級中學、浙江省立衢州中學,1954年改為現名“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

歷史沿革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在清末維新變法“廢科舉、興學堂“思潮的推動下,時任衢州知府世善奉命興辦衢郡中學堂,范鳳書為總理,校舍在原求益書院。
衢州一中歷史沿革
衢州一中歷史沿革
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學堂遷入正誼書院。
1911年(清宣統三年),學校改名為浙江省立第八中學堂。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學校改名為浙江省立第八中學校。
1923年8月,浙江省立第八師範併入,學校設中學、師範和小學三部。
1933年,學校改名為浙江省立衢州初級中學。
1937年,學校增設高中部,並改名為浙江省立衢州中學。
1944年,簡師部獨立設置。
1950年2月,學校從府山遷至縣學街現址。
1953年8月,學校被列為浙江省九所重點中學之一。
1954年,學校更名為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
1996年,學校被列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佔地240餘畝,共有52個教學班,學生2400餘人。

硬體設施

衢州一中校徽
衢州一中校徽
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 配有計算機網路、多媒體網路、安全監控網路等6大系統,有17個選修課教室、6個計算機房、4個科技活動室、3個電子閱覽室、3個微格教室及琴房、舞蹈房、健身房、展覽廳、報告廳、體育館等,每個教室、宿舍均安裝空調,熱水系統直達宿舍。

師資力量

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共有教職工237人,其中全國模範教師1人(孫亦器)、全國優秀教師1人、浙江省功勛教師1人(孫亦器)、浙江省特級教師4人(孫亦器、金雪東、毛楊林、屠承安)、衢州市名師15人、衢州市學科帶頭人3人(祝芳、張永明、胡美蓉)、外籍教師2人。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 高考成績
2015年高考,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共計273人(文、理科),體藝類37人,文理科重點人數增量兩區(柯城區、衢江區)第一,重點人數及重點率均居兩區(柯城區、衢江區)第二;一位學生獲衢州市文科狀元。
2014年高考,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共計266人,其中文理科227人,體藝類39人,文理科重點人數增量兩區(柯城區、衢江區)第一,重點人數及重點率均居兩區(柯城區、衢江區)第二。
2013年高考,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學生文理科第一批上線共計175人,重點率居兩區(柯城區、衢江區)第二。
2012年高考,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共計248人,其中文理科191人,重點人數及重點率均居兩區(柯城區、衢江區)第二。
• 素質成績
2014年12月,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人文辯論隊榮獲“浙江省五水共治百校辯論賽”總冠軍。
2014年7月,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校園之聲”朗誦隊在衢州市第九屆青少年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比賽中榮獲中學集體組一等獎(第一名)。
2014年4月,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運動員王宇強、江瑩、徐肜月、鄭鄒傑、彭紫凌代表衢州市參加浙江省第十三屆中學生運動會健美操比賽暨全國學生運動會選拔賽,榮獲混合五人操項目金牌。
2013年11月,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方明霞、汪舒婷、吳志媚同學研究的課題《柯城區汪村“空心房”的調查報告》在浙江省第七屆中學生研究性學習評比中榮獲一等獎,另有學生獲得省二等獎一項、省三等獎兩項。
2013年9月,在第二十一屆“炎黃杯”全國青少年作品大賽中,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余曉曦等9位同學榮獲一等獎,吳進等17位同學獲二等獎,獲得一、二等獎的26篇作品均入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十一屆“炎黃杯”全國青少年作品大賽精品選》。
2013年6月,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徐睿玲同學的作文《舊時光里沒有人》榮獲第九屆“為學杯”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一等獎,柴慧鑫同學的《你的肩膀,我的高度》獲二等獎。

教師成績

時間教師內容獲獎情況
2014年12月孫亦器《普通高中學校特色選修課程建設的研究》浙江省第六屆教研課題評比二等獎
祝芳《基於知覺運動技能特徵重構球類教學內容的實證研究》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14年11月黃春梅敘事《選擇,伴我成長》浙江省高中選修課程敘事評比一等獎
毛佩清《集郵——從小方寸中見大世界》入選浙江省第三批普通高中精品選修課程
柴宏良《從趣味實驗走進高中物理》
2013年胡竹菊、胡國堯、張永明、孫仲明、徐鑫婷《漢語負遷移對高三英語寫作的影響及對策研究》衢州市一等獎
祝芳、趙海俠、鄭小偉、徐志紅、吳林娟《從知覺運動技能角度重構球類教學內容的實證研究》
黃春梅、王煒、蘇婭、王志文《高中政治課堂“主題情境式”教學的實踐與研究》衢州市二等獎
方妤、鄭向春、方潛龍、劉平文《高中語文教學中歷史知識融入的研究》
吳麗芳《創造性模仿在高中生物實驗複習課中的應用研究》衢州市一等獎
2012年度毛佩清、林燕《高中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程有效課堂課型範式的研究》浙江省第五屆教研課題成果評比一等獎、衢州市一等獎
阮巧玲、方潛龍、王泉水、崔路明、方妤《中學歷史動態生成式課堂的現狀分析及建構策略》衢州市教科規劃課題一等獎
徐雪斌、方妤、劉永前、鄭向春《意象結構分析法在小說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以人教版,《外國小說欣賞》為例》衢州市教科規劃課題二等獎
2013年12月祝芳論文《從動作知覺的角度構建“空間判斷”在不同水平段的教學內容》第七屆學校體育科學大會全國一等獎
2013年10月梁樺浙江省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第一名
2013年9月孫亦器被授予“浙江省功勛教師”榮譽稱號
此表信息來源: 

學校榮譽

學校榮譽
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全國軍民共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浙江省文明單位浙江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浙江省“百年名校”浙江省華文教育基地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基地 全國寫作教學示範學校 
浙江省首批“中學共青團工作示範校”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 校徽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校徽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校徽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的校徽以該校校訓“敦品勵學”為主體,寓意學校 師生要將“敦品勵學”始終牢記心中。橫豎線的交叉寓意了目標的準確與定位的準確;同時又形成了“田”字格的形態,“田”是對教育事業的一種詮釋,既是耕耘、播種,又有豐收,隱喻衢州一中正在辛勤地為國家培養棟樑之才;橫豎線的交錯也有通暢的感覺,寓意“四省通衢”,借寓學生在這裡邁向成功,道路寬闊暢通。
• 校訓
敦品勵學
校訓釋義:砥礪品德,發奮學習。語出清學者梁章鉅《歸田瑣記》: “先生敦品勵學,實為儒宗。”
• 校歌
衢中校歌
崢嶸東峙濲西流
鍾靈毓秀
群英相聚樂悠悠
風雨雞鳴候聲起
應求把學問造就
還期
身健行優身健行優
他日在社會作完人
方無所負方無所負 

學生活動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學生課餘生活豐富,截至2014年12月,共建有學生社團10餘個,經常開展“紅五月”大合唱比賽、論語辯論賽、科技文化節、學雷鋒光碟行動、運動會以及元旦文藝匯演等活動,校暑期社會實踐隊每年會開展各項公益活動,例如“減少鳴笛、寧靜衢州”倡議活動、“綠色低碳知識宣傳”活動、“爭做美麗一中人”主題愛心活動。
學生社團名單
揚帆記者團愛心電腦維修社
崢嶸文學社英語協會
動漫社青紅話劇社
人文辯論社松友攝影社
舞蹈社合唱團
急救技能協會書畫社
陽光志願者協會校園之聲廣播站
文藝社

現任領導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
徐衍昌:校長
方美花:黨總支書記
黃冬梅:黨總支副書記
何其平:黨總支副書記
金雪東:副校長
傅林峰:副校長
鄭忠穎:副校長
徐金良:工會主席
朱建軍:總支委員
張未華:校長助理
信息來源

校園環境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環境幽雅寧靜,建築古樸優美,是一座人文和自然融為一體、傳統與現代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園林式校園,校內各樓堂館所及路、石多用知名校友、學校舊稱命名。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
藝術樓——張曙樓(以著名校友、革命音樂家張曙命名)
教學樓(南)——求益樓(衢州一中前身為求益書院)
教學樓(北)——正誼樓(學校創辦不久遷址府山西南麓正誼書院)
行政樓——文白樓(以省立八中首任校長、文史學家、教育家祝文白命名)
科技樓——光燾樓(以著名校友、語言學家、學部委員、衢州十大歷史文化名人之一方光燾命名)
圖書館——子水館(以著名校友、國學大師、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毛子水命名)
食堂——寸心樓(每飯不忘父母情之意)
校內山上兩亭:
凌空高踞方亭——步雲亭。題匾額:石樑步雲(石樑曾是一中舊址(地名),也是山形,含棟樑之意;步雲原是一中舊址府山上一樓名,寓平步青雲之冀)
六角亭——崢嶸亭(府山又稱崢嶸山,一中原址,二十年代學校就有校刊《崢嶸》,如今學校仍有《崢嶸》報;崢嶸歲月含少年時期氣象崢嶸不平凡之意)
路名:府學路、小箭道、靜岩路、正誼路、天寧路、求益路、院士路
山名:崢嶸山
石名:教學樓南面文化石銘刻“靜岩”二字(一中在抗戰期間曾遷址石樑靜岩,含靜以修身讀書之意)

知名校友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歷史上彙集了如祝文白、程本一、敘功、沈天白、陳博文、鍾士傑、陳康白、陳友琴、王西、袁微子、方光燾、何英、江成標、吳良、朱子善等一大批名師。截至2014年,學校共有近4萬多畢業生,其中有8名院士、40餘名獲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的各界精英,學校因此獲得了"浙西教育的明珠,三衢精英的搖籃"的美譽。
教育、科技界王伏雄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方光燾語言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韓濟生神經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許紹燮地球物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元森微電子及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章基嘉大氣科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汪燮卿有機化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姜必寧醫學家,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美國心臟學院院士
鄭繩彥煤礦工程專家,高級工程師鄭國銓文藝理論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鄭光華電氣工程學家,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章本照流體力學專家,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
張文邦農學家,華中農業大學教授華崗現代哲學家、史學家、教育學家、革命理論家
政界徐以新原外交部副部長
文藝界金庸著名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周迅中國女演員、歌手
毛子水國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