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顒

何顒

何顒(?—190),字伯求,東漢末年名士,南陽襄鄉(今湖北棗陽)人。第二次黨錮之禍爆發之時被宦官誣陷,逃亡汝南郡境內。黨禍解除后出任中央要職,累次升遷。后參與謀刺董卓事件,未果,憂憤死去。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何顒,年輕時遊學京師。何顒雖然是晚輩,但郭林宗、賈偉節等與他很要好。顯名太學。

黨錮時期

何顒塑像
何顒塑像
陳蕃、李膺失敗以後,何顒因與陳蕃、李膺相好,被宦官誣陷,他於是改變自己的姓名,逃亡汝南郡境內。他所到的地方,結納豪傑,有名於荊州、豫州一帶。
袁紹仰慕他的為人,悄悄地與他往來,結為諭德宣誓的朋友。這時黨禍起,天下不少人遭了難,何顒經常私自跑到洛陽,與袁紹一起計議:對一些窮困無助的人,幫助他們渡過禍患。對一些被追捕的人,就大為出謀獻計,使他們得以逃跑或隱藏起來,使不少人免於黨禍。

董卓時期

黨禍解除了以後,何顒被司空府徵召。每次三府會議,沒有不推何顒為長的。累次升遷。
董卓秉政,逼迫何顒為長史,他託疾不接受,與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共同謀划誅殺董卓。荀爽逝世,何顒因別的事被董卓收捕,憂憤死去。
後來,荀彧任尚書令,派人西迎叔父荀爽,並收何顒屍體,葬在荀爽的墓旁。

軼事典故


替友報仇

友人虞偉高有父親的仇沒有報,重病將死,何顒去看他,虞偉高向他哭訴,何顒被他的大義感動了,為他報了仇,用仇人的腦袋祭了虞偉高父親的墳墓。

評價世人

何顒見曹操,嘆息說:“漢家將亡,安天下的必定是這個人啊。”曹操因此非常高興。曾經稱讚“潁川荀彧,王佐之器。”

主要成就


何顒與袁紹對一些窮困的人,幫助他們。對被追捕的人,就隱藏起來,讓不少人免於黨禍。

人物評價


張璠:顒顯名太學,於是中朝名臣太傅陳蕃、司隸李膺等皆深接之。
范曄:渭以涇濁,玉以礫貞。物性既區,嗜惡從形。蘭蕕無並,銷長相傾。徒恨芳膏,煎灼燈明。

史籍記載


《三國志·太祖傳》
《三國志·荀彧傳》
《三國志·荀攸傳》
《後漢書·何顒傳》
《漢紀》
《漢末名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