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城
千年古都成都的榮譽稱號
“第四城”這一概念是由新周刊與華西都市報、新浪網聯手主辦的“再說第四城”論壇上成都光榮摘取的,與會代表包括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及香港等本地30多位專家學者和文化名流,充分表明了此次會議的嚴肅性和科學可行性。經過長達數小時的激烈辯論,“第四城”稱號光榮的被千年古都成都奪得,成為北京、上海、廣州后的第四城,深圳與”第四城“失之交臂。從此正式成為準官方為成都頒發的榮譽稱號,正式名列“成都十大名片”。
第四城
————節選《朱清留背影》
第四城
但是從本質上來看,“第四城”是《新周刊》為成都度身定製並炒熱的一個概念,這並不意味著成都在綜合實力上對深圳實現了絕對的超越。對比國內其他幾座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等),成都的定位似乎有點模糊。但放眼西部,第四座城市這個稱號也確實難以判定,西部有著全國最年輕的直轄市重慶的飛速發展,最近幾年重慶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成都角色也越來越不明確。但是,不管認同還是不認同,自此以後,成都憑藉著華西都市報的一番炒作,在國內獲得了空前的反響,知名度越發提高,不再是個地處西部而少有人知的全國特大城市城市。
在首張“名片”、“第四城”的頒獎典禮上,新周刊社長孫冕,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本報總編輯劉為民和成都捲煙廠廠長程佳華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一場“再看第四城”的活動讓一本南方新銳雜誌、一張本土主流報紙和一家成都地方企業走到了一起,這場由他們共同掀起的活動給成都又帶來一場“注意力經濟”,使成都再一次成為全國媒體共同關注的焦點和談論的話題。對於這次活動,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初衷,讓成都更好,也讓自己更好。
新周刊執行總編封新城上個月剛來了成都,參加成都電視台新台標的評選。他第一個讓成都與“第四城”沾上邊,四年後他感受最深的成都變化是什麼呢?
“不好說,因為我深入得還不是特別多,去年來過一次也是行色匆匆的。感覺中,好像這次來,德國人的凱賓斯基飯店在成都也開業了。”除卻這個具體的變化,封新城印象中覺得成都人從事運作的自我意識強了很多,像東方伊甸園、太陽神鳥台標這些都體現了成都人這兩年來的向外宣傳意識,和華西都市報合作反響也很強烈,“成都人現在更多意識到自己的魅力,有意識地去打造自己的魅力,這是件好事。我們認為成都在西部仍然是生活方式的領袖城市。”
第四城
我們大力支持包裝、宣傳成都
作為西部最大都市報的領導者,劉為民顯得很低調,他更願意把說話的機會讓給外來的媒體和企業。在論壇開始前的致辭中,他簡潔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只要是包裝成都的、宣傳成都的,我們都將全力支持”。
劉為民說,華西都市報作為中國第一張都市報,是適應都市生活的發展創辦和崛起的,這本身就是成都城市生活發展的一種體現。成都雖然不是中國西部最繁華的城市,但是成都不光引導著中國西部消費潮流,也是文化觀念、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典型城市。從報紙的發行規模上就可以看出成都人的讀報習慣和成都文化氣息的濃厚,也從喝茶聊天、打麻將等傳統民俗方面看得出成都的歷史厚重。正是因為有了成都這個城市的經濟、文化、社會背景,華西都市報才能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躋身全球日報發行一百強。而西部唯一進入“一百強”的日報在成都,本身也對成都的實力是一種很好的佐證。
第四城
幫助成都解決“成長煩惱”
對於接受媒體的採訪,程佳華有些不情願,“公眾往往將這種活動視為一種單純的商業宣傳,這讓我覺得不太有多說的必要。”在記者的再三追問下,他坦承了自己的想法,“裡面也有公益思想,這一點不應該因為商業宣傳而被否認和抹殺。”
生在重慶、長在成都的程佳華一直將自己視為成都的一分子。他認為,成都最近幾年發展得非常快,其發展速度已超出西部這個區域所提供的資源發展的速度,因此不得不向四川索取更多的資源來發展成都。但是成都市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城市建設的加快發展,這些都讓他感到欣慰和自豪的。同時,成都在發展過程中所遭遇的“成長的煩惱”也讓身為成都人的他覺得自己有義務為這個城市發展的進一步完善出自己的一份力。
“我非常希望成都市民都能為這座城市走向現代文明多作一些個人的努力,儘快地克服成都文化中那些不符合現代社會倡導方向的東西和需要完善的東西。搞這次活動是想通過專家把脈問診,說說成都的優勢與不足,既提升成都市民的信心,進一步促進成都人都熱愛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也讓他們明白成都還應該朝哪些方向努力。”
再看第四城·另類觀點杭州成都休閑之都雙城記在各抒己見的“再看第四城”論壇上,杭州《都市快報》編委姜賢正在杭州、成都爭奪“休閑之都”城市名片的問題上,大膽提出兩城聯手,合力打造中國休閑雙城記。此提議當場得到華西都市報總編劉為民先生的認同。劉總編還當場對在座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媒體發出邀請,請他們都參與到打造休閑雙城記的活動中來。
話說城市文化專家褒貶不一
城市運管專家、策劃大師王志綱:中國有價值的休閑平台
從成都的GDP、城市規模等方面來考證,成都被稱為第四城的確名不符實。但是從文化、社會潮流、特色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看,成都被稱為第四城並非名不符實。跟上海的小資文化,廣東的商人文化不同,成都是頂級的市民文化。高薪者可以休閑,低薪者也可以休閑,是一種非常祥和的社會環境。在全國各城市都太浮躁、辛苦、功利的時候,成都倒不失為中國一個有價值的休閑平台。
我說成都是上帝最寵愛的城市,是因為成都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無天災、二無人禍。在農業社會時期,成都因為地理條件好,人們不必付出太多,就可以得到收穫,這樣長之以久,讓成都人形成了悠閑的生活習性。如果說廣東人敢於生活,成都人就是善於生活。拿吃的打比方,廣東人吃海鮮,物價高,而成都人卻能用普通的原材料做出精美的食物。
我覺得應該向全世界推介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因為不需要浪費資源、不破壞生態平衡、也避免環境污染。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長李栓科:人文地理稱“第四”當之無愧,城市的功能不僅提供吃住,應該從經濟、政治、文化、自然、環境、歷史整體中看多角度來看。城市自然的多樣性,成都最得天獨厚。成都在中國三大自然資源交匯的地帶,我們都說成都盆地、天府之國,成都有來自四川的財路、有四川為成都提供的大量的自然資源,說它是“第四”,成都人自然當之無愧。
廈門大學教授、城市觀察家易中天:成都:俗有餘雅不足
成都是農業時代田園都市的標本,是樸野和儒雅相結合的城市,但是俗有餘、雅不足。比如餐廳里就餐時,成都人喜歡大聲說話,所有人都在大聲說話,結果誰也聽不見。在俗和雅之間,成都人應該學會把握一個度,應該多找一些和悠閑相對的來互補,比如吃麻辣燙可以和成都潮濕的空氣互補,但是“雄起”不應該只停留在足球場上,還應該讓城市也“雄”起來。
成都是一座拼湊的城市,全中國許多城市都是這樣,但是成都卻是一塊一塊直接拼湊起來,沒有整體的概念。說成都是休閑之都,也是臨時提出來的。成都市民的生活本身是休閑的,卻沒有拉動其他人到這裡來休閑,如果能說這一點做得好的城市,威尼斯值得一薦。
再看第四城·本地名人“第四城”成都當之無愧
對於成都當選“第四城”,絕大部分本地名人表示無可非議。
文化評論家、專欄作家何小竹先生明確表示,自己對成都有很深厚的感情。理由有二:一是在成都的朋友多;二是由於地理、生活方式等因素,成都就是讓人感到更放鬆,沒有壓力。他認為成都當選為“第四城”應該從歷史文化上來理解:成都人自古即有“小富即安”、“知足長樂”的思想。在如此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成都人要慢就慢得下來,這就是成都最大的特色。
建築大師劉家琨先生也完全贊同成都當選“第四城”。做為一名知名建築大師,對於一些關於成都城市面貌“沒有個性特色”的說法,他的看法是:“城市面貌總體來講應該是自然形成的。成都與其他城市相似之處十分正常,如果非要說成都的城市建設走入過什麼誤區,那也是全國各地的城市都走入過的誤區。”
《中國美容時尚報》社長兼總編輯張曉梅女士是又一個絕對贊成成都被封“第四城”稱號的本地名人。她從成都是“美容之都”的角度重點闡述了成都作為“第四城”的不爭條件:擁有最好的整形醫療機構、擁有最好的美容學校、擁有權威的美容時裝雜誌。
在同樣欣喜的心情之下,部分本地名人同時也表現出理性的思考和客觀的反省。
“巴蜀鬼才”魏明倫先生在充分肯定成都在城市面貌發展方面獲得很大成績的前提下指出:成都在歷史文化方面的挖掘存在欠缺。他以春熙路為例說:“春熙路作為成都歷史的縮影,具有極大的歷史文化意義。可現在的春熙路除了一堆圖片外,根本沒有可以表現歷史文化的文字元號。”
著名畫家、成都畫院副院長周春芽先生則對民間藝術如何搞好市場開發,豐厚底蘊,打造城市名片的問題發表意見。他認為:民間藝術應該保持自身純潔性,同時也要關注社會受眾需求,與時代合拍,與國際接軌。成都的民間藝術恰恰過於保守,對國際化的認識根本不夠。
四川師範大學現代藝術學院院長韓萬齋先生認為應該把“第四城”看作是對成都的一種激勵。他進而提出應該把“蓉城”改稱為最初的“錦官城”,以表錦繡前程之意。
民間藝術家李伯清先生則認為成都最首要的是:提高精神面貌、擺脫市民氣。他舉出“未來號天橋上吐痰”的例子來說明成都人不好的生活習氣。同時,他認為只要成都人自己日子過得舒服、實在,名次並不重要。如果日子過得不好,就算被評了個“第一名”,那也只會是像他李伯清被人叫做“帥哥”一樣,“立馬就想飛起一腳把他龜兒踢翻。”
與大部分本地名人言論完全相反的聲音來自《成都批判》一書的作者:王躍。他態度堅決的認為:成都算不上“第四城”,“第四城”頂多算是成都的一個理想。他主要從傳統文化的遺留保存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說:成都的圍牆、皇城根已經被拆了、有名可數的池塘大多被填了、有書可載的河道已經被挖了、甚至好多老街道也改名了,就連成都引以為豪的休閑這一定位都變得岌岌可危:越來越糟糕的空氣質量、市民文化素質相對於沿海發達地區總體偏低下等等,成都,能證明自己是歷史文化名城的東西所剩無幾。他還進一步表示:成都經濟發展速度不如重慶;歷史保留不如西安;旅遊資源開發不如昆明。實在不能稱為“第四城”。
王躍先生的言論頓時引發論壇高潮,甚至因此出現嘉賓搶話筒的場面。
城市觀察家易中天先生首先就反問王躍:“如果成都不是第四城,那你認為誰是第四城?”他還說:“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這四句話,都可以套用到成都一家的頭上。”
魏明倫先生也發言強調:“西安的生活休閑程度,不如成都;重慶的生活環境程度,不如成都。可以把第四城的提名看作是一個遊戲,那麼成都勝出的條件就在於綜合性。”
成都夜景
《新周刊》發表的《成都——中國第四城》摘要如下。競爭時代論排名,中國人公認的三大城市是北京、上海、廣州。在新一輪的城市賽跑中,誰將是京、滬、穗之後的中國"第四城"?許多城市都渴望這個位置,而這"第四城"必須和北京、上海、廣州一樣,財富、生活質量、文化魅力、城市聲譽一個都不能少。北、東、南的注意力都被京、滬、穗佔去,人們將目光投向西南,佔中國幅員56%的西部,如果只挑一座經濟實力最強,生活水平最高,人文氣息最濃,聲譽最久遠的城市,她會是誰?西邊有女初長成,她就是成都。成都的發展速度凝聚著歷史積澱的勢能和西部大開發的推力,她的經濟總量佔全川的32%,人均1.萬元的年GDP名列中國西部省會第一。她的企業,托普、地奧、全興、國騰、新希望等構成為新一輪發展的"成都概念股"。她還是全國私家車擁有量第二位的城市。成都還是時尚之城,姑娘們的時髦穿著連廣州人都自嘆弗如。圍棋講位勢,成都是中國大棋局中當之無愧的"天目";象棋講攻防,成都還是新一輪國民經濟發展的"當頭炮"。成都該有的都有了,欠的就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分--"第四城"。蓉城略影成都----中國西部的東部今時今日,仍單純以歷史文化名城的角色來看成都,絕對是一種錯覺。走近成都,你不會覺得自己來到了印象中與東部差距極大的西部。
深圳市副市長宋海
深圳市副市長宋海說:“四川這麼繁榮富饒,在我心目中,四川並不是西部!”而成都的經濟總量佔了四川省的32%,雖然是典型的以整個四川養大的成都,但是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成都的一舉一動都帶動著全省。1999年,成都的GDP為1190億元,人均1.2萬元,在中西部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中名列第一。在滿街成市、歌舞昇平的背後,成都的私家車擁有量居全國第二,萬人科技人員擁有量居全國第三;在人們還把它當成消費城市之際,成都正以電子信息業、機械製造業、生物製藥業和食品業為支柱夯實自己的家底。這時,它對自己172處人文景觀以及大成都旅遊圈的開發上剛剛開始,商業和第三產業還有待形成知名品牌,但它已經為自己搭好現代化的都市框架,以“你發財,我發財”吸引著東部和全球的投資。民間財富在成都也以驚人的能力積聚著。中國股市十年不過出了9位億萬富翁,而成都邛崍縣同樣的時間竟出了6位億萬富翁、十多位千萬富翁,而他們懂得拿錢修路修橋、建私人博物館、打產品品牌。一直以來,在人們心目中,成都是一個純消費型城市,今天,托普、地奧、全興、國騰、新希望等“成都造”被成都人視為企業英雄,被譽為西部一流開發區的國家級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10年以5億元投資引來500多億元投資;5年之後,“成都、綿陽、德陽高新技術產業帶”將實現年產值1000億元,中國西部第一大城市帶也將由此而生。迄今為止,成都可能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付出代價最少的城市之一,日益變厚的家底並沒有使這個城市變得形象模糊,面目可憎。環顧城內,斥資200億元在建的成都九大基礎設施——三環路工程、人民南路的南延線工程、成都至都江堰的高速公路、環城高速公路西段工程、金馬河治理工程、天然氣開發利用擴建工程、自來水廠“BOT”項目、老成渝路改造工程以及府南河二期整治工程——使成都城市格局脫胎換骨,現代化的新形象呼之欲出,而老成都在無數得到妥善呵護和保存的細節中活得異常滋潤。成都又準備修中國造價最便宜的聖保羅式的地鐵。成都----西部大開發的領頭羊“揚一益二”,說的是唐代的成都(益州)經濟地位在全國數一數二。正如“成都”之名兩千餘年而未變,成都已經習慣了在中國的大西南領袖群倫的地位。而今天成都的經濟總量和綜合經濟實力依然是西部第一,市場輻射能力在西部絕對第一。中國西部包括雲、貴、川、渝、藏和西北的陝、甘、寧、青、疆。論實力城市,西南有重慶這座大山需要翻越,西安、昆明等眾多省會城市追趕。成都的旅遊業不如昆明發達,但這僅僅是因為它的旅遊產業觀念、發展與規劃不如昆明、而實際的旅遊資源並不比昆明少。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曾蔭權
兩年前,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曾蔭權作財政決算報告時,打破封面黑底白字的慣例使用了草綠色,敏感的香港記者就此發問,曾蔭權說,我剛剛從四川回來,九寨溝的山水就是這種顏色,那裡的美景讓我難忘。四川旅遊發展戰略要營建五大國際知名旅遊景區,就有四個——九寨溝-黃龍、樂山-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三星堆”遺跡——在成都周邊。中國最大的特色生態旅遊項目“成都野生世界”第一期項目即將在成都市金堂縣動工。中國西部最大的會館在成都、最大的書城在成都。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準備建設一個重慶園區,給重慶願意到此落戶的企業安一個真正的家。強大的開發熱潮已使中國西部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城市競技場,而在西部五大城市的競技中,真正有實力當領頭羊的城市也許只有兩個,成都和西安,它們都有古老的人文歷史、科技優勢與資源優勢。就天時而言,氣候與水資源西安都弱於成都;就地利而言,成都天然就“據要路津”;就現狀而言,成都保持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