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李敏勇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台灣學者
- 山東大學教授
- 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與建築學院副院長
李敏勇
中國台灣學者
李敏勇(1947-),中國台灣詩人,屏東人,1947年出生在高雄縣旗山鎮。政治立場偏綠。曾就讀屏東車城小學,高雄中學。中興大學畢業,以文學為志業,並積極參與“台灣重建”與社會改造。主編過《笠》詩刊。曾擔任《台灣文藝》社長、台灣筆會會長、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和平基金會董事長、現代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出版著作,包括《經由一顆溫柔的心:台灣、日本、韓國詩散》、《自由啟示錄:信念的探索,遠景的追尋》、《台灣進行曲》、《花與果實》、《青春腐蝕畫:李敏勇詩集》、《春花朵朵開》、《心的風景50選》、《傾斜的島》、《人生風景》、《文化風景》、《情事》、《鎮魂歌》、《野生思考》、《戒嚴風景》《心的奏鳴曲》、《一個台灣詩人的心聲告白》等約40部著作。
作品涵蓋詩集、小說、散文、譯詩集、文學及社會評論。
考上第一志願高雄中學后,喜歡文學的李敏勇,開始閱讀詩刊、詩集,《創世紀》、《現代文學》、《文學季刊》等重要文學雜誌,以及存在主義文學,都是他此時愛讀的讀物。另外,他還接觸了《自由中國》、《文星》等政論雜誌。在初中階段,文學、哲學和政治開始了他的重要啟蒙。
當兵時,他開始嘗試投稿到報刊,第一篇散文在《中央日報》副刊”人生座右銘”發表,從此啟發了他往後漫長的寫作生涯。
除了投稿到報刊之外,他也在詩刊上發表詩作,其中《南北笛》曾以專欄推薦他的詩作。1968年,他開始在《笠》詩刊上發表大量的作品,從此成為《笠》詩刊的主力詩人。來年,他將過去寫作的詩和散文集結出書,取名為《雲的語言》,交由林白出版社出版。
1970年,他加入《笠》詩社,開始閱讀大量歷史書籍,唯一令他不滿又莫可奈何的就是沒有台灣史。1971年,他開始譯介坦米爾(Tami)詩抄、美國詩人摩溫(W. Smerwin)詩選,都發表在《笠》詩刊上。因為詩的表現傑出,讓李敏勇和吳晟獲得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的肯定,不過他最後拒領。
同時,李敏勇又在《笠》詩刊43期發表詩評《招魂祭》,批評詩人洛夫的詩認識和態度,引起詩壇廣泛的討論。這個被稱為”招魂祭事件”的風波,也宣告了李敏勇所代表的本土青年詩人對於當時主流詩壇及其脫離現實詩風的強烈不滿。
《雲的語言》處女作出版之後,李敏勇的詩風開始轉變。當他寫出了具有反戰精神的《遺物》一詩,不但讓他找到了自己書寫詩作的定位,也從此告別了青年時代的虛浮華麗及婉約浪漫。
他的詩內容涵蓋政治、歷史、文學等層面,也見證了台灣的歷史進程,讓讀者從他的詩中可以得到反省和沈思。他的詩以抒情為基調,對社會、現實、政治充滿關心,有對戰爭的反省,有對哲學的觀察,有對現實的批判,也介紹西方和第三世界的詩,更傳達對美學的概念。
只要讀過李敏勇的詩,都可以感受到他寫詩的批判性很強。儘管批判性強烈,他仍帶著一顆溫柔心,在最新作品《經由一顆溫柔的心:台灣、日本、韓國詩散》中,可以了解到他身為一個詩人、評論家、異議分子的文學跨國視野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