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貝爾·尼維爾

羅貝爾·尼維爾

羅貝爾·喬治·尼維勒(Robert Georges Nivelle) (1856年10月15日-1924年3月22日)曾徠在鎮壓清朝義和團運動中擔任法國炮兵軍官。他是個非常能幹的指揮官和野戰炮兵的組織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1916年12月12日他被任命為西線法軍總司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流利的英語說服英國,在英國的協助下才得以擔任法軍總司令。

人物生平


羅貝爾·喬治·尼維勒1856年10月15日出生於法國科雷茲省蒂勒小鎮,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英國的新教徒。1878年畢業於巴黎綜合理工學院,隨後任炮兵少尉,1887年晉陞上尉。參加了法屬印度支那、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等殖民地的戰爭,1898 - 1901年參加法國中國遠征軍,鎮壓中國義和團運動。1913年12月晉陞炮兵上校。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月晉陞准將,1915年2月晉陞少將,同年12月晉陞中將。1916年在凡爾登戰役(2月21日- 12月18日)期間在菲利普·貝當手下任職,當貝當被提升為法國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官時,尼維勒接替貝當指揮法國第二軍,在凡爾登對抗德國人。在凡爾登戰役中他和夏爾·芒然將軍被指控強攻德軍防線,極大浪費法國士兵的生命,10月24日法軍重新奪回弗勒里和都奧蒙( Douaumont)要塞,以功績在12月12日代替約瑟夫·霞飛任陸軍總司令。但同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流利的英語說服英國,在英國的協助下才得以擔任法軍總司令。
他一上任便計劃對努瓦榮突出部的南北兩翼發動攻擊,由英軍攻打索姆河以北,法軍攻打索姆河以南,吸引德軍的注意力,然後由法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發起主攻,以一舉突破德軍陣線,並將其趕過萊茵河,迅速結束戰爭。按照“內維爾計劃”,英軍應於1917年4月9日開始在阿拉斯附近日旺希以南20千米的正面上發起了地面攻擊。為了配合地面作戰,英國皇家飛行隊於4月4日,即發動地面戰役前5天發起空中進攻,企圖肅清天空,把德機逐出該戰役地帶。以便協約國的偵察機和炮兵校射飛機開展活動。為爭奪制空權,英德雙方發生了激烈的空戰。英國在阿拉斯的進攻,最後取得有限的勝利,但與這相配合的空中戰役,卻傷亡慘重,因此英國皇家飛行隊把1917年4月稱為“血的四月”。
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並導致該次戰役的策劃者、上任不足半年的法軍總司令羅貝爾·尼維爾將軍被革職。
1917年5月15日,羅貝爾·尼維爾被解職,由亨利·菲利普·貝當接任總司令。1917在12月被派往北非,在那裡度過了剩餘的服役時間,直到1921年。1924年逝世。

主要功績


在191幾年10月24日指揮法軍在一戰中重新奪回弗勒里和都奧蒙( Douaumont)要塞並以功績在12月12日代替約瑟夫·霞飛任陸軍總司令。
1918年加拿大落基山脈大陸分水嶺被命名為尼維勒山,附近以其它法國將領命名的山峰有:科多尼埃(Cordonnier)、福煦、霞飛、芒然、貝當。
獲得以下榮耀:
●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 Knight (9 July 1895)
羅貝爾·尼維爾
羅貝爾·尼維爾
● Officer (21 December 1912)
● Commander (10 April 1915)
● Grand Officer (13 September 1916)
● Grand Cross (28 December 1920)
● Médaille militaire(30 December 1921)
● Croix de guerre 1914–1918with 3 palms
● Médaille Interalliée de la Victoire
● Médaille commémorative de l'expédition de Chine (1901)
● Médaille commémorative du Marocwith "Oudjda" and "Haut-Guir" clasps
● Médaille commémorative de la guerre 1914–1918
● Grand Cordon of the Order of Leopold(Belgium)
● Croix de guerre (Belgium)
● Officer of the Nicham Iftikhar (Tunisia)
● Distinguished Service Medal(US)

人物評價


尼維勒重複貝當的口號:“大炮征服;步兵佔據”。他相信一個飽和轟炸,可以打破敵人的陣線防禦。因為指揮失利造成傷亡過大而被譴責指揮部無視士兵生命,造成法國軍隊嘩變。
利用外來勢力為自己謀的利益,忠於國家卻更重視自身利益,過於保守,無視普通士兵生命,才能中庸但勝過濫竽充數之輩。

軼事典故


為了打開戰局,他命令120萬法國陸軍與英國陸軍發動大規模攻勢,被稱為尼韋勒攻勢,英法兩國軍隊付出35萬人的代價,才突破德國陣地。因此1917年5月15日貝當取代尼維勒作為總司令,12月尼維勒被調到北非,是法軍中任期最短的最高指揮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