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鎮
柳州市融水縣轄鎮
大浪鎮屬於麻石電站庫區,總面積213.47平方千米。轄10個行政村和一個社區委員會,總人口14187人(2020年)。
名稱來歷因1933年在大浪塘始設鄉公所而得名。
清屬懷遠縣。1933年,設有大浪鄉,屬三江縣。1950年12月,大浪鄉隸屬三江縣白雲區。1952年8月,劃歸大苗山苗族自治區。同年11月,設立大浪區,治大浪塘(1953年遷到河口街)。1958年9月,設大浪公社。1962年7月,大浪公社改為大浪區。1968年12月,大浪區改為大浪公社。1984年11月,大浪公社改為大浪鄉。1989年,大浪鄉設10個村公所、1個居民委員會、47個村民委員會。
大浪鎮
地處融水苗族自治縣東北部,東接三江侗族自治縣丹洲鎮,南連融安縣大巷鄉,西鄰安匯鄉、白雲鄉,北靠三江侗族自治縣老堡鄉。人民政府駐河口社區,距融水苗族自治縣城49.7干米。
以低山為主,兼有少許中山、丘陵、階地及台地。全境呈巴掌形,南北長、東西短: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土嶺連綿,田寨河似掌心脈將全境劃為南北兩部。山脈有白雲山、太陽山嶺。境內地面高程--般在海拔200-600米,境內最高峰位於白雲山主峰,海拔1488米;最低點位寺鄉政府駐地,海拔180.3米。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全境年平均氣溫為18.2C-19C;7月最熱,平均氣溫為27.7C.極端高溫為38.4C;1月最冷,平均氣溫為6.3C,極端低溫為-3C。高培、大新等高寒村寨,冬季氣溫常到0度以下。年平均日照時數是1379.7小時。年降雨量在1900-2100毫米之間。雷雨多集中在夏、秋兩季。
境內屬珠江水系。融江自三江侗族自治縣的六孟人境,境內河道長12千米。田寨河經白雲鄉入境.然後注入融匯,境內河道長10千米。
主要來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低溫、霜凍、雷擊、冰雪等。旱澇災害平均4年1遇:近百年來最大一次洪水發生在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農曆六月初,連日大雨,河水猛漲,許多田地被沖崩、淹沒,大浪塘商人房舍多被洪水捲走,融江水位上升,船隻可由田寨河口北岸的狗頸坳通過。早在近代較嚴重的--次發生於1940年春,當時,常年川流不息的溝水多為枯竭,許多水田無法插秧。
境內已初步探明並已開發的地下礦藏有金,銅、銻。鉛鋅、硅石等,其中硅石儲藏量較大。
2011年末,轄河口1個居民委員會。大德、麻石、河口、桐里、大安、竹橋、潘里、上里、大新、高培10個村民委員會。
大浪是三柳高速在柳州北部三縣中唯一設出口的鄉鎮,地理資源優勢得天獨厚,產業以無公害天然生態保健食用茶油綜合加工利用、特色水產養殖、竹木加工及林下經濟開發、高山蔬菜和勞務輸出為主。近年來,大浪人發揮集體智慧,大力發展特色水產養殖、油茶種植、農貿交易等重要產業,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人居環境越來越好,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要把大浪建成融水縣融江片的商貿、物流中心,建成柳北三縣重要的商貿集鎮。將抓住撤鄉建鎮契機,牢牢把握髮展機遇,按照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求,充分挖掘產業化發展,打響打亮生態牌,創建“山中有城,城中有水”的生態園林城鎮,同時,發展旅遊產業,加大小城鎮建設步伐,形成休閑娛樂、農家餐飲、商業居住、特色產業、水源地保護五大功能。
耕地面積11874畝,其中水田7334畝,早地4540畝,主要種植水稻、木薯、玉米,紅薯、大豆及早禾。2011年,農業總產值3520萬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000噸,人均222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木薯、蔬菜。
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810頭,年末存欄3670頭;牛飼養量1310頭,年末存欄823頭:家禽飼養量15.28萬羽。
截至2011年末,林地面積2450000畝。境內林木由用材林(人造、自然兩種)、薪炭林(栗木和雜樹)、經濟林(油茶、油桐、八角、竹林及各種果樹)組成。森林總面積14222畝,森林覆蓋率為79.1%。水源林30189畝。用材林
中,有杉木49971畝,蓄積量60143立方米:松木1407畝,蓄積量8249立方米:雜木28035畝,蓄積量112086立方米:薪炭林30.189畝。經濟林中,油茶46900畝,板栗1050畝,八角1500畝,各種竹林(主要是楠竹)6800畝,桐油樹多與新造油茶林間種,果樹為零星種植。
以木材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269萬元。有工業企業9家,職工187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0萬元。
商業外貿
2011年末,商業網點8個,職工180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2.1億元,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0.9億元。
財政金融
2011年,財政總收入71.33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1.81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2.96萬元,增值稅28.7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2元。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0.8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15億元。
2011年末,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個,各類文化專業戶8戶:各類圖書室11個,藏書3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20人。有“三月三”民族傳統歌節。
2011年末,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60人,專任教師6人;小學3所,在校生1654人,專任教師88人,小學適齡兒童人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76人,專任教師52人,初中適齡人口人學率、小學升初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32.8萬元。
生2011年末,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個,其中鄉衛生院1所,門診部(所)12個;病床16張,固定資產總值96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9名,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3萬人次。11個村(社區)165555名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0.3%。
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3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2011年,新建成大浪鄉文化廣播電視站。
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650戶,人戶率20%。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5戶,人數128人,支出27.6萬元,比上年下降12.9%,月人均30元,比上年增長20%;醫療救助7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28人次,費用共支出26.8萬元,比上年增長63%。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19戶,人數2287人,支出205萬元,比上年增長34%,月人均25元,比上年增長50%。
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2.3萬元,比上年增長14%。
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6766人,參保率91.45%。
2011年末,郵政網點1個,業務收入280萬元,其中純收入75萬元;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3.8萬份(冊)。
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000門,固定電話用戶860戶,電話普及率30%;行動電話用戶7300戶:網際網路用戶35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70萬元。
枝柳鐵路、639縣道、田寨河、融江河過境。水路可上通貴州省從江縣,下通柳州市、梧州市。依託639縣道和融江河為主的“村村通公路”工程網路已經形成。
2019年10月17日,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大浪鎮高鐵無軌站正式開通運營。這是廣西區內第15個高鐵無軌站,也是全國首個鄉鎮級高鐵無軌站。
融水縣大浪鎮地處榕江、潯江、苗江3江併流區和柳州市北部地區融水、三江、融安3縣交界處,是周邊6個鄉鎮、12萬人外出廣東、湖南等地的必經之地。以前鎮上只有開往融水縣城的汽運班車,旅客外出需要到縣城中轉換乘。大浪鎮高鐵無軌站開通運營后,每天有13個接駁班次直通柳州站、三江南站之間,實現與公路鐵路無縫銜接。旅客從大浪鎮高鐵無軌站出發,4小時可抵達南寧,7小時可抵達廣州,出行比以往節省兩個多小時。
大浪鎮也是融水縣最大的油茶生產基地,雖坐擁“金山銀山”,但由於交通不便,大浪鎮10個村1個社區中仍有5個“十三五”貧困村。解決人民群眾外出、農產品外運難題,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當務之急。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大浪鎮大德村、潘里村和紅水鄉良隴村對口扶貧單位,充分發揮鐵路運輸優勢,通過建設高鐵無軌站方式,解決大浪鎮人員外出、產品外運的難題。
大浪鎮高鐵無軌站開通運營后,讓“無長途班線、無汽運企業、無鐵路通達”的大浪鎮無縫對接柳州、三江南高鐵站,全面銜接貴廣、衡柳、柳南高鐵,進而通過“高鐵經濟圈”,融入廣西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和粵桂滇黔高鐵經濟帶。
2021年5月,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2249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29人。總人口中,男性11600人,佔51.57%;女性10895人,佔48.43%;14歲以下3290人,佔14.6%;15-64歲16896人,佔75.1%;65歲以上2309人,佔10.3%。總人口中,以壯族為主,達11472人.佔51%;有漢、侗、苗、瑤4個民族,共11023人,佔總人口的49%。2011年,人口出生率11.32%e,人口死亡率4.13%0,人口自然增長率7.19%e。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9千米,總面積213.65平方千米。其中陸地211.28平方千米,佔98.89%;水城2.37平方千米,佔1.1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5.29人。
2021年,融水苗族自治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為1418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