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橋鎮

貴州省石阡縣花橋鎮

花橋鎮位於石阡縣東北部,東與石固鄉相連,西鄰湯山鎮,南與楓香鄉接壤,北靠坪地場鄉。東西長17.25千米,周長51.5千米,國土總面積97.25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9公里,305省道穿鎮而過,村級公路縱橫交錯,交通十分便利。全鎮下轄5個行政村,16個自然村,134個村民組,4726戶。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花橋鎮常住人口為11786人。

基本概況


花橋鎮
花橋鎮
花橋鎮位於石阡縣東北部,地處東經108°20′14″,北緯27°32′03″,海拔高度614米,東與石固鄉相 連,鎮政府駐地花橋村,花橋鎮所在地單位37個,鎮直事業單位21個。全鎮有幹部職工96人,其中男73人,女23人,工人12人。本科以上文化8人,大專以上文化80人,大專以下文化12人。現有各類學校17所,在校學生2100人,教師16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衛星電視地面接收站1873座,電視覆蓋率達98%;移動、聯通通信基站各兩座,手機網路覆蓋率85%;有衛生機構(衛生院、室)共17個。各類加工廠36個。森林覆蓋率36%。

人口數據


2021年6月12日,根據石阡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花橋鎮常住人口為11786人。

行政區劃


(一)建置
1992年撤區並鄉以前,花橋鎮作為區政府所在地,轄現在的石固鄉、坪地場鄉。區政府所在地駐現在的花橋鎮。撤區並鄉后成立了獨立的花橋鎮人民政府,同時相繼成立了七所八站,從撤併建以來,花橋鎮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到2007年底GDP為3711.7萬元,比上年增長7.8%,實現人均純收入1188元,比上年增長4%。鎮內人口密度較小,居住集中,便於管理,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鎮。近幾年的發展速度較快,特別是以小城鎮建設為龍頭,帶動了其他基礎性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組組通電話,人畜飲水難的問題也得到了妥善解決。並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抓好“六個重點,一個發展”即烤煙生產、種植業、畜牧業、茶葉、小城鎮建設、社會治安、旅遊業發展,以促進全鎮經濟的協調發展。該鎮是平安鄉鎮、普法先進鄉鎮、治安模範鄉、平安鄉鎮。
以水、電、路為主體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順利完成了農電網改造、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訊、加密電視和城鄉電視聯網等已為民所用;自來水日供水量75噸,全鎮通公路里程達31公里,通公路村民組130個,集鎮新街建設已全面竣工。全鎮現有茶園1萬餘畝,茶葉生產已成為一項產業正逐漸做大做強。

地理資源


(一)地勢地貌
該鎮伴隨北坪村處於坪地場向斜為主體的槽谷地貌,其餘大部分地區屬低山山地,志留系沙頁岩侵蝕地貌,由於流水侵蝕作用,幾條溪流交錯而形成低丘,光熱水條件較好,山地面積佔85%,平地面積佔15%,境內最高海拔1195米,最低海拔450米。
(二)氣候資源
該鎮氣候屬中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全年平均氣溫15℃,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3.4℃—4.8℃,最熱月7月平均年氣溫25.4℃─26.7℃,≥10℃的年總有效積溫4000℃,年降水量1100─1250毫米,年無霜期290天,農作物一年一熟制。
(三)土地資源
全鎮總面積85.21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288公傾,其中:田888公傾,土400公傾;林地面積2087公頃;園地面積3公頃;牧草地面積1654公頃;交通用地面積31公頃;城鄉居民建設佔地面積137公頃;水域佔地面積106公頃;未利用地面積4532公頃。土壤類型主要有水稻土、紫色土、石灰土。
(四)礦產資源
主要礦產資源有煤礦、鐵礦、煤礦。煤礦主要分佈在打鐵都區域內,已探明儲量為25萬噸。鐵礦分佈在打鐵都至梁家屯一帶,儲量為1000萬噸。
(五)地熱資源
有位於涼亭村的施場溫泉兩處,一處水溫45℃,流量0.71升/秒,另外一處水溫45.5℃,流量1.15升/秒。
(六)水利資源
花橋鎮境內水資源十分豐富,有大小河流5條,並且落差大,蘊藏著巨大的水利資源優勢。水電工程有建中的長灘水電站、已建好的枇杷溝水電站。
花橋鎮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黨的十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緊緊圍繞石阡縣委、縣政府“打基礎、辦工業、興產業”的發展戰略,帶領全鎮黨員幹部群眾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全鎮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得到持續、全面、健康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歷史文化


花橋歷史文化悠久,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戲”、“說春”;這裡居住著仡佬、侗、苗等眾多少數民族,原生態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藝術地再現了花橋仡佬族青年男女的生活場景,被《民歌?中國》的“民歌博物館”永久收藏。這裡資源富集,有煤、鐵、大理石等多種礦產資源,有沁人心脾的洗浴勝地——“施場溫泉”,有美麗多姿的天然氧吧——“五峰山森林公園”、“凱峽河峽谷”,有獨特的民居——“侗寨翹角樓”,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是旅遊休閑和投資的最佳目的地。

經濟發展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發展經濟為中心,以改善民生為落腳點,順應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學的理念促進發展,以發展的眼光構建和諧,大力實施“集鎮商貿流通鎮、科技產業示範鎮、鄉村休閑旅遊鎮”發展戰略,強勢推進交通、水利、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產業發展步伐,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鎮基礎設施取得了新跨越,黨的建設取得了新進展,民生保障取得了新成效,產業發展取得了新突破,社會事業取得了新進步,實現了以重點領域、重點工作突破帶動全局發展的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