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橋鎮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轄鎮

花橋鎮隸屬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位於渠江以西,廣安市主城北部,距廣安市城區46公里,坐擁小平故里之腹地,地處三區四鄉之交匯,歷來為四鄰八鄉的中心集鎮。境內有國道318線、巴廣渝高速公路、川鄂公路、廣花路、花石路,交通區位優勢突出,素有“廣安北大門”之稱。

花橋鎮幅員面積4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萬畝,轄27個行政村、2個社區,212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48428人(2020年)。作為農業重鎮,花橋鎮富有“天然糧倉”之美稱,水稻、玉米種植歷史悠久,蔬菜、水果品種豐富。

花橋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其中“橋文化”和“祠堂文化”源遠流長。現保存完好的祠堂有周氏宗祠、蘭氏宗祠、於氏宗祠、曹氏宗祠、張家宗祠、程家宗祠、譚氏宗祠、藍氏宗祠。

2019年12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廣安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16號):撤銷蒲蓮鄉、大有鄉、消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花橋鎮管轄,花橋鎮人民政府駐花廣路35號。

歷史沿革


屬梁州之域,殷屬雍州之地。
周滅殷后,武王封其宗族姬姓於巴,立巴子國,屬之。
周慎靚王五年(前316),秦惠文王命張儀、司馬錯舉兵滅巴蜀,設巴郡於江州(今重慶市),為巴郡轄區。
秦國統一蜀、巴、賨后,於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推行郡縣制,置宕渠縣(隸巴郡),治地賨城(今土溪鎮城壩村)。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后,仍隸巴郡宕渠縣。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劉備鑒於巴西多事,又為拒曹要地,乃分巴西郡宕渠舊地置宕渠郡,花橋轉隸之。
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年從宕渠分出部分地域置始安縣,大同三年(537年)置渠州,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改北宕渠郡置流江郡,花橋屬之。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改屬渠州。開皇十八年(598),改始安縣為賨城縣(今廣安區)。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賨城縣析部分地域置豐樂縣(含花橋),治地恆升古城寨(今廣安區恆升鎮古城村)。
宋太祖開寶二年(公元969年),於渠江縣境秀屏山(亦稱翠屏山、銀頂山)下的濃洄鎮置軍,取“廣土安輯”之意,命名為廣安軍,屬之。咸淳二年後,改廣安軍為寧西軍,花橋仍隸之。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寧西軍及其轄地為元所據。十五年(公元1278年),改隸順慶府。二十年(公元1283年)順慶府升為順慶路,置廣安府,花橋隸之。
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將其納入版圖,同年廣安府改名為廣安州,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后,先後為李自成、姚黃(姚天動、黃龍)及明將甘良臣等部佔領。
清順治四年(1647),清軍滅大西政權,花橋歸入清朝版圖,隸川北道順慶府。宣統三年十月一日(公元1911年11月21日),蜀北民軍佔領州城,宣布廣安州脫離清政府,並由蜀北軍政府直轄。
中華民國元年(1912),撤“大漢蜀北軍政府”,花橋隸川北宣尉使署。民國二年(1913),改廣安州為廣安縣,隸川北道。三年(1914),川北道改為嘉陵道,隨屬之。民國八年(1917年)至民國十二年(1921年),四川軍閥紛爭,先後為黔軍、陝軍、江防軍所據,民國十三年(1922年)至民國二十四年(1933年),又先後為羅澤洲、楊森所轄。二十四年(1935),設立四川行政督察區,川政統一,屬四川省察專員公署設於大竹的第十行政督察區,至1938年12月8日未變。置花橋區公所(為縣政府的輔助機關),轄(花橋、大有、蒲蓮、消河、月山(又名月峰)、鄭山)六人民公社。
花橋鎮[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
花橋鎮[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
1949年12月9日,廣安解放。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將督察區改為專區,隸屬川東行署區大竹專區
新中國成立后,區公所為縣或市政府的派出機關(五六十年代曾經一度改建為區人民政府),其行政地位介於縣和鄉鎮之間。
1953年,撤銷大竹專區,花橋區公所隨廣安縣划入川北行署區南充專區,1968年9月南充專區改為南充地區,隨之改屬。
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促進國家行政體制調整,作為縣級政府派出機構,區公所在計劃經濟時期為鞏固農村基層政權、管理農村社會經濟事務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經濟體制的轉型和政府職能的轉變,現行區鄉建制越來越不適應縣域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一些體制性、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日益暴露。
1992年廣安縣撤區並鄉,花橋區公所撤銷,花橋、月山兩公社合併為花橋鎮,鎮機關設在原區公所,大有、蒲蓮、消河、鄭山四公社獨立建鄉,與花橋鎮同級。
1993年7月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廣安地區,花橋鎮隸屬廣安地區。1998年7月31日,撤銷廣安地區和廣安縣,設立地級廣安市,以原廣安縣的行政區域設立廣安區。
2013年2月22日,國務院批准廣安區行政區劃調整,分設為廣安區和前鋒區,花橋鎮仍隸屬廣安區。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花橋鎮轄天一門、拱橋壩2個居民委員會,獅溝、石鼓、竹林、雙山、建橋、獅鼓、高石、火炬、古井、雙龍、碧山、龍翔、花橋、星火、石塘、龍廟、霞林、鹽井、自主、油坊、月山、文武、雙峰、金華、高山、水寨、雙橋2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7個居民小組、20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花橋鎮下轄3個社區和3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花廣路35號。
天一門社區星火村上游村自生村三黎村
拱橋壩社區油坊村龍鹽村高升村光榮村
蒲蓮社區月山村大岩村聖廟村大利村
石鼓村雙峰村六角村一心村唐店村
竹林村水寨村來蘇村新樓村消河村
龍翔村衝鋒村太陽村新燕村新寺村
花橋村環城村金鶴村沙星村/

地理環境


花橋鎮得名於橫跨貫穿城區的花溪上的一座石橋,幅員面積46.5平方公里。位於渠江以西,廣安市主城北部,東北面隔消河鄉與達州市渠縣接壤,西北面隔蒲蓮鄉與南充市的蓬安縣交界,距廣安市城區46公里,渠縣縣城35公里,蓬安縣城37公里;鎮城地理坐標為東經106度41分,北緯30度47分,場鎮中心海拔350米左右,屬四縣結合部最大的農副特產、鋁及木料集散地,也是廣安北大門。

位置境越

花橋鎮,隸屬於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地處廣安區北部,東鄰龍台鎮,南與恆升鎮、井河鎮為界,西與蓬安縣銀漢鎮相連,北與渠縣新市鎮、蓬安縣福德鎮接壤。區域面積48.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花橋鎮境內最高點位於雙石寨,海拔564米;最低點位於沙溪河畔,海拔330米。
屬於典型的平壩淺丘地形,具有垂直性地貌,屬川中台坳的龍女寺穹窿旋轉構造區域,受地質構造的影響,形成低(淺)丘寬谷帶壩地貌,歷來享有“廣安小平原”的美譽之稱,土質肥沃,稻田成片集中;渠江中游右岸支流——花溪河自西向東穿鎮而過。

自然資源


氣候

花橋鎮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氣溫17.4℃,1月平均氣溫6.6℃;7月平均氣溫28.9℃。平均氣溫年較差22.3℃。無霜期年平均31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00小時,年總輻射89.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8月最多。
花橋鎮地處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熱量充足,雨量豐沛,空氣濕度大,四季分明,雨熱同季,乾濕季分明,夏不酷熱,冬無嚴寒,霜期短,春季氣候回春早,但多寒潮和低溫多綿雨,風力大,降溫快,四季宜耕。年平均氣溫16℃,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3℃,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33℃。多年大於或等於10℃以上的年積溫5600℃,無霜期306-328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43%的降水量集中於作物生長旺盛的夏季。多年平均徑流係數0.48,即降水量的48%匯入河川,52%為土壤吸收和植物蒸騰所消耗。終年植物繁茂,且無季節性河流。

自然災害

花橋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風、雹等。最嚴重的一次洪災發生在2011年9月19日,大量農作物被淹,房屋受損,基礎設施損毀嚴重,直接經濟損失900萬元;最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2007年,連續乾旱,農作物減產絕收,人畜飲水困難,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

土地資源

花橋鎮土地肥沃,耕地面積21182.39畝,占幅員面積的30.37%;林地219.50公頃,占幅員面積4.72%;城鎮建成區面積約2.4平方公里,占幅員面積的5.16%;交通運輸用地376.74公頃,占幅員面積的8.10%;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6.14公頃,占幅員面積的0.78%;其他土地873.1公頃,占幅員面積的18.78%。平壩可供開發土地資源10000畝,丘陵可供開發荒山5000畝。

水文

花橋鎮境內有渠江二級支流消水河過境,沙溪河(花橋河)由西北向東流入消水河。
花橋鎮[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
花橋鎮[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
多年平均降水量1225毫米~1382毫米,最多年為1585毫米,最少年為736.6毫米。一年之中,各季節的降水量不同。春季為75毫米~90毫米,夏季為201毫米~405毫米,秋季為78毫米~120毫米,冬季為7毫米~18毫米,氣溫與降水趨於一致,這種雨熱同季的氣候,有利於農作物生長。
花橋水廠,設計供水規模為5000m³/天,為現階段廣安區農村最大供水規模的水廠,解決花橋鎮、蒲蓮鄉、龍台鎮、大有鄉、消河鄉5個場鎮及周邊86個村4萬餘人飲水問題。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花橋鎮轄區總人口3768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872人,城鎮化率18%。另有流動人口1545人。總人口中,男性19382人,佔51.4%;女性18300人,佔48.6%;14歲以下4563人,佔12.1%;15~64歲29800人,佔79.1%;65歲以上3319人,佔8.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7659人,佔99.9%;有彝、傣等10個少數民族,共23人,佔0.1%。2011年,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長率2.8‰。
2017年,花橋鎮常住人口25120人。
截至2018年末,花橋鎮戶籍人口35113人。截止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花橋鎮常住人口48428人。

經濟


2011年,花橋鎮財政總收入2300萬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
2018年,花橋鎮有工業企業9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

農業

花橋鎮[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
花橋鎮[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
平壩適宜種植各種無公害蔬,亦可規模化、機械化種植糧油農作物;丘陵適宜種草、果、樹及牧養!共有210個農業合作社
場鎮人口密集,常住人口1萬餘人。飲水十分困難,1998年設計改造供水站,論證投資220萬元,由於資金籌措難,故需引資開發,效益俱佳。花橋是農業大鎮,主產水稻、玉米等,特別是優質水稻、玉米產量高,品質好,深受消費者好評。年產優質水稻5000噸,玉米3000噸,因經濟條件及技術原因,平壩地區未能實現規模化、機械化種植。
花橋鎮有農業耕地面積21300畝,林地面積7900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5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1%。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薯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6000噸,其中水稻6500噸,玉米4600噸,紅薯490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大豆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8萬頭,年末存欄1.5萬頭;家禽飼養量16萬羽,上市家禽14萬羽。

商業

1996年2月26日經省委、省政府批准花橋鎮為省級第三批試點小城鎮。2012年原廣安區一分為二后成為新廣安區主城區外的重點發展中心城鎮,民風純樸、交通便利、是投資辦企業,發展經濟的理想場所。

金融

現設有農業、郵儲、四川農商、信用聯社等銀行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花橋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65人;小學6所,在校生915人,專任教師9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27人,專任教師12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344人,專任教師117人。
2011年,花橋鎮教育經費達117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726萬元,比上年增長1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花橋鎮有衛生院2個,村醫療站27個;病床120張,固定資產總值155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3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3萬人次,住院手術1550台次,出院病人5400人次。

廣播電視

2001年12月,花橋鎮開通有線廣播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320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0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花橋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29戶,人數1137人,支出189.7萬元,比上年增長16%,月人均139元,比上年增長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14戶,人數1233人,支出81.4萬元,比上年增長7%,月人均55元,比上年增長4%;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8人,支出31萬元,比上年增長9%;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8人,支出14萬元,比上年增長8%;農村醫療救助15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677人次,共支出14萬元,比上年增長7%。救災支出145萬元,比上年增長54%。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7萬元,比上年增長17%。

未來發展

花橋鎮[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
花橋鎮[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
花橋鎮堅持“不誤農時抓農業,常年四季調產業,堅定不移興城鎮,創造條件引企業,傾其全力保民生,全力以赴促穩定,政府工作得民心”的發展思路,圍繞打造宜居小城鎮目標,團結帶領全鎮人民創新實幹,經濟實現了新發展,社會更加穩定和諧。緊緊圍繞發展這一時代主題,與時俱進,著力打造“群眾滿意工程”,全方位樹立服務型政府形象,腳踏實地為民服務,帶領全鎮人民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狠抓農業產業結構,引進推廣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形成了“一個品牌、二大基地、三大產業”,花橋西瓜品牌馳名遠近;兩雜種子制種、民營經濟三大產業為花橋的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二、切實做好平安建設。結合我鎮實際情況,與相關職能部門一道紮實推進平安建設,切實完成上級目標。按照“一個中心、兩支隊伍、四道防線”的要求,實施防邪攻堅工程,剷除邪教生存土壤;大打禁毒人民戰爭、控制毒品蔓延勢頭;加強矛盾排查調處、確保社會政治穩定。
三、創造和諧環境、大力發展文衛事業。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認真落實計劃生育、救災救濟、群眾教育、扶貧濟、社會保障、殯改管理等方針、政策,採取多種形式,全方位提高群眾思想素質工作能力,鎮內有高完中一所,小學一所,區級醫院一所,大型娛樂活動場所一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0%。花橋全鎮人民文化、健康、道德素質不斷提高。

基礎設施

花橋鎮[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
花橋鎮[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
城鎮水、電、氣、通信、閉路電視等齊備,建有變電站、銀行、學校(從學前教育到高中全面教學設施)等。川東天然氣管道貫通其中。
教育、衛生事業發達,區級醫院、高完中、初級中學、中心小學校等設置完善。城鎮人氣旺盛、商氣濃郁、文氣高雅,政治、經濟、社會穩定。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花橋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7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9000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780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完成2300件,征訂報紙4000份、期刊1000冊,業務收入75萬元。有電信服務網點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8000門,固定電話用戶1800戶,比上年增加55戶,電話用戶普及率21%,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19000戶,比上年增加30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96%,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網際網路埠總數1000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800個,寬頻接入用戶800戶,比上年增加200戶。
● 能源
2011年,花橋鎮天然氣管線長16千米,天然氣用戶2789戶,燃氣普及率31%,月天然氣平均用量5.6萬立方米。
● 給排水
2011年末,花橋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21千米,生產能力50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

交通


2011年,花橋鎮境內有318國道、省道川鄂公路過境;總長10千米;縣鎮級公路4條,總長19千米。2011年末,鎮區道路總長度13千米,道路鋪裝面積4平方千米。
318國道橫貫東西,縣道廣花路、花石路過境十餘公里,另有城鎮公路十餘公里,新建巴南廣高速公路途經花橋,從北向南貫穿全境,並開口互通。2015年12月28日,巴廣渝高速公路廣安境內通車,花橋互通亦投入使用,對花橋的經濟和發展增添新動力。
花橋鎮
花橋鎮

文化


地名由來

花橋鎮因境內花山寺和古生橋得名。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29日,花橋鎮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政治


黨風建設

花橋鎮[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
花橋鎮[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
花橋鎮把“三項建設”活動融入反腐倡廉建設全過程,通過監督管理、辦信查案等手段,集中力量解決反腐倡廉的實際問題,全面提升反腐倡廉的科學化水平。同時,堅持將能力素質建設、思想作風建設、基層組織建設“三位一體”整體推進,鎮、村(社區)兩級同步開展,確保紀檢監察幹部人人參與、人人受教育、人人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