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靈膏

中醫食療古方

玉靈膏為中醫食療古方,源自清中醫名家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是補血補氣的臻品,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北京電視台《養生堂》等欄目均有中醫專家介紹該方。

原料組成:龍眼肉(干)+西洋參(磨成粉比較好吸收),10:1的比例進行配備

食療方來源:清代名醫王士雄(字:孟英)《隨息居飲食譜》

[功用]補血,益氣,安神,改善睡眠,益脾胃。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西洋參粉16克
去核桂圓肉乾160克
16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西洋參打粉(藥店可以打粉),桂圓肉去核(超市和藥店有賣),糖根據口味加(據說紅糖比較好),比較合適的比例是桂圓肉:西洋參粉:糖=10:1:1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加糖攪拌均勻(我沒有加,我不吃糖,不加糖成品比較苦),燉盅內不加水,隔水蒸40個小時,可間斷。我是用曬乾去核的龍眼肉,把西洋參粉和龍眼肉攪拌均勻,蓋紗布蒸的時候水汽會滲透過去,不用擔心起粉。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燉盅不加蓋,用棉紗代替,冷水上鍋,大火上汽後轉小火,可間斷隔水燉煮40小時,這樣才不上火。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燉!前20個小時不加蓋,后20個小時加蓋!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睡眠不好,多夢,思慮過多者可食用,我是今年冬天特別怕冷,睡眠不好,血虛,同事推薦的一個方子,感覺效用跟阿膠差不多,比阿膠便宜點。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說是清代的一個方子。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這是蒸2.5小時的情況,把下面的西洋參粉和桂圓肉攪拌均勻,均勻受熱。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這是蒸了4個小時的玉靈膏。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蒸了8個小時的玉靈膏。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蒸了12個小時的情況,已經在變軟變糯。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蒸了22小時的情況,味道微甜,桂圓味道很重,後面開始加蓋子隔水蒸,水汽太多了。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蒸了40個小時,蒸好后體積比一開始縮小了1半!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一共蒸了6天,不蒸的時候等待自然冷卻冰箱冷藏保存,冬天天氣冷,直接放廚房蒸架上了。(蒸的時候下面放一包米,據說效果更好)。補血養氣,每天2次,每次10克,密封保存。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一共蒸了6天,冷藏保存,第一口是甜的,然後特別苦。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一共蒸了6天,每天不要超過2小勺。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龍眼肉(乾的)300克
西洋參(打粉)30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自己剝開去核,留肉乾待用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剝好的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西洋參打粉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兩種食材按10比1的比例,拌勻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按照書上寫的是需要蒸40小時,我用了智能高壓鍋,蒸了3個白天,基本上也有20多個小時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蒸好后就是這樣了!有一定的粘度,沒有整個的龍眼乾就可以了!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放涼后,密封在玻璃罐里,每次可以吃一小勺,每天兩次,用開水沖服,味道像不加糖的咖啡☕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龍眼肉1000g
西洋參100g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將龍眼肉洗乾淨,放到瓷碗中。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西洋參要磨成粉末比較好吸收,鋪在龍眼肉上。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放上蒸籠,柴火火候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弱,全程48小時都不能離開把握火候,每四個小時加水,每天10小時蒸制共4天。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每10小時將膏拿出來攪拌均勻,待其冷卻第二天再繼續蒸制,通過熱脹冷縮才能更好發揮藥性,去掉火氣。

史料記載


玉靈膏 一名 代參膏。自剝好龍眼,盛竹筒式瓷碗內,每肉一兩,入白洋糖一錢,素體多火者,再入西洋參片,如糖之數。碗口冪以絲綿一層,日日於飯鍋上蒸之,蒸到百次。凡衰羸、老弱,別無痰火,便滑之病者,每以開水瀹服一匙,大補氣血,力勝參芪。產婦臨盆服之,尤妙。
清*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

功效


補血,益氣,安神,改善睡眠,益脾胃。
血虛,血液不足導致血不養心,所以出現睡眠障礙。玉靈膏養心血,安心神,則心得血養,自然可以安睡。
氣血虛,則面色必定萎黃蒼白,精力不濟,脾胃虛弱。將正氣,血液補足,可以使得面色紅潤,氣色好正氣足精力充沛,脾胃佳。

適宜人群


血虛氣虛,面色差,易疲勞,心悸,失眠多夢。
產婦需補氣血者;女性生理周期不佳補氣血調理者;精力不濟,思慮過多,血虛氣虛亞健康男性。失眠健忘,體弱易病老者。

注意事項


孕婦忌食,兒童不宜。痰火內盛或濕熱蘊阻者(舌苔黃膩),不宜食。感冒期間停食。

原料組成


玉靈膏
玉靈膏
龍眼肉+西洋參

食療方來源


清代名醫王士雄(字:孟英)《隨息居飲食譜》
龍眼肉為補益佳果,現代研究發現它含有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及各種維生素,營養十分豐富,為養心補虛佳品。
西洋參含有多種人蔘皂甙,具有顯著的抗疲勞、抗缺氧能力。它性偏涼,為陰虛體質者所宜,近人張錫純稱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蔘而不受人蔘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
龍眼肉與西洋參制膏,功能大補氣血,有很好的補益效用,故清代醫家王孟英稱它為“代參膏”,說它“力勝參芪”。它不但效力大,而且味道好,頗受人們的喜歡。

製法

1,將龍眼肉洗乾淨,和西洋參粉按照10:1比例攪拌均勻,置於燉盅。
2,放入鍋中隔水蒸,建議蒸制40小時,達到這個時間的龍眼肉之熱性得以消散,膏方平和。
3,食用方法:每日早晚挖一小勺玉靈膏放入杯中,開水沖調食用。

保存方法

密封包裝后冰箱冷藏保存,可保存45天。

不宜食用人群

孕婦和兒童不宜食用。痰火內盛或濕熱蘊阻者,不宜食。
本方為甘溫與甘寒相濟的滋補劑。方中龍眼性味甘溫,功能益心脾,補氣血,安神益智,主治勞傷心脾,氣血不足,心悸失眠,神疲體倦,面色萎黃,飲食欠佳等症。西洋參性味甘寒,功能益氣養陰,生津止渴,主要含有人蔘皂甙,所以它與人蔘都有補益的作用。《醫學衷中參西錄》說:“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蔘而不受人蔘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龍眼肉與西洋參配伍,溫而不燥,涼而不寒,是葯食兩用的滋補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