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薤的結果 展開
- 蔥科蔥屬植物
- 漢語漢字
薤
蔥科蔥屬植物
藠頭(學名:Allium chinense G.Don)是百合科蔥屬多年生鱗莖植物。該種鱗莖數枚聚生,狹卵狀,鱗莖外皮白色或帶紅色,膜質,葉2-5枚,具3-5棱的圓柱狀,中空,近與花葶等長。花葶側生,圓柱狀,高20-40厘米,下部被葉鞘;傘形花序近半球狀,較鬆散;花淡紫色至暗紫色;花被片寬橢圓形至近圓形,頂端鈍圓;子房倒卵球狀,腹縫線基部具有凹陷蜜穴。花果期10-11月。
該種原產地中國,在長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區廣泛栽培。其適應性較強,在偏冷涼氣候條件下發育較為良好,冬季及夏季30℃以上時休眠。能適應弱光照,以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壤土或沙質土壤為宜。繁殖方式為鱗莖繁殖。可供食用,其製成的罐頭味道酸甜可口,也可供藥用。
(概述圖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藠頭
葉2-5枚,具3-5棱的圓柱狀,中空,近與花葶等長,粗1-3毫米。
花葶側生,圓柱狀,高20-40厘米,下部被葉鞘;總苞2裂,比傘形花序短;傘形花序近半球狀,較鬆散;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1-4倍,基部具小苞片;花淡紫色至暗紫色;花被片寬橢圓形至近圓形,頂端鈍圓,長4-6毫米,寬3-4毫米,內輪的稍長;花絲等長,約為花被片長的1.5倍,僅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內輪的基部擴大,擴大部分每側各具1齒,外輪的無齒,錐形;子房倒卵球狀,腹縫線基部具有簾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為10-11月。
藠頭的花
該種原產中國,在長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區廣泛栽培,也有野生。日本、越南、寮國、柬埔寨和美國均有栽培。
藠頭為無性繁殖作物,以鱗莖作種球,秋季栽培的種球內已宿存有數個分球芽,栽后不久即萌發生長。分球芽不斷長出新葉,當年都能形成大小不等的分球,每個分球有葉2-4片。
藠頭為無性繁殖,準備好球莖后即可栽植。宜選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種植,黏壤和壤土也可種植。除低洼田塊不宜種植外,無論是平原或丘陵、山坡的微酸性到中性土壤均可種植,以pH值6.2-7.0的砂壤土種植較好。由於藠頭的根系能分泌丙烯基硫化物,對土壤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因此不宜連作,也不宜與其他蔥蒜類蔬菜接茬,最好與大豆、花生、瓜類或油菜等輪作。
前茬作物收穫后翻耕,施足基肥后耕耙作畦,畦向以南北向為宜,畦寬2米左右,畦溝寬40厘米、深17-23厘米,具體視地勢高低而異。如利用水田改旱地種植,畦溝應深達20厘米以上,並要做到“三溝”配套,保證排水暢通,雨止田干。
藠頭
藠頭
藠頭主要蟲害有蔥薊馬和種蠅幼蟲地蛆。蔥薊馬體型很小,成蟲和幼蟲均可銼食葉片,在葉片上形成很多細密長形灰白斑點,嚴重時使葉片扭曲枯黃。發生初期可用溴氰菊酯或功夫菊酯2000-2500倍液噴霧防治。種蠅幼蟲地蛆為害藠頭根和鱗莖,為預防,嚴禁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若已被感染,發生初期可用溴氰菊酯或功夫菊酯2000-2500倍液灌根。
藠頭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和紫斑病,均在葉上產生梭形或不規則病斑。霜霉病病斑為黃褐色,紫斑病病帶紫色,最後使葉片枯死。2種病害防治方法大體相同,可以兼治。為避免病害發生,需注重合理輪作,清溝排水。發病初期可用0.5%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按0.5千克硫酸銅、1千克石灰、100千克水配製),或80%百菌清800倍液噴施。
藠頭味道可口,個大,色白,柔嫩,汁多味足,製成的罐頭酸甜可口。其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消食、除膩、防癌等功效,是名副其實的保健食品。藠頭中含糖分8%-12%、蛋白質5%-7%,並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鈣、磷、鐵等微量元素,是我國重要的出口創匯蔬菜之一。
《食療本草》:“患寸白蟲人,日食七顆,經七日滿,其蟲盡消作水即瘥。”
《新修本草》:“薤乃是韭類,葉不似蔥……薤有赤白兩種:白者補而美,赤者主金瘡及風,苦而無味。”
《神農本草經》:“治金瘡瘡敗,輕身者不飢耐老。”
食物名稱 | 藠頭 |
含量參考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1千卡 |
不溶性膳食纖維 | 0.3g |
鎂 | 39mg |
磷 | 58mg |
鉀 | 120mg |
鈣 | 160mg |
錳 | 0.34mg |
鐵 | 3.6mg |
銅 | 0.28mg |
鋅 | 0.58mg |
維生素A | 560μg |
維生素C(抗壞血酸) | 27mg |
維生素E | 0.11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