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斑啄木鳥
啄木鳥科啄木鳥屬動物
大斑徠啄木鳥(拉丁學名:Dendrocopos major)又名赤鴷、臭奔得兒木、花奔得兒木、花啄木、白花啄木鳥、啄木冠、叼木冠。小型鳥類,體長20~25厘米。上體主要為黑色,額、頰和耳羽白色,肩和翅上各有一塊大的白斑。尾黑色,外側尾羽具黑白相間橫斑,飛羽亦具黑白相間的橫斑。下體污白色,無斑;下腹和尾下覆羽鮮紅色。雄鳥枕部紅色。本物種未列入保護目錄,但受到非法捕獵的威脅,中醫傳統理論認為本物種全體有滋養補虛、消腫止痛的功效,刺激了對本物種的捕獵。另外由於本物種喜食很多林業害蟲,因此被譽為“森林醫生”。有很多機構在研究對本物種的人工飼養和招引,有一些機構還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大斑啄木鳥
大斑啄木鳥
雄鳥額棕白色,眼先、眉、頰和耳羽白色,頭頂黑色而具藍色光澤,枕具一輝紅色斑,后枕具一窄的黑色橫帶。後頸及頸兩側白色,形成一白色領圈。肩白色,背輝黑色,腰黑褐色而具白色端斑;兩翅黑色,翼緣白色,飛羽內翈均具方形或近方形白色塊斑,翅內側中覆羽和大覆羽白色,在翅內側形成一近圓形大白斑。中央尾羽黑褐色,外側尾羽白色並具黑色橫斑。顴紋寬闊呈黑色,向後分上下支,上支延伸至頭後部,另一支向下延伸至胸側。頦、喉、前頸至胸以及兩脅污白色,腹亦為污白色,略沾桃紅色,下腹中央至尾下覆羽輝紅色。雌鳥頭頂、枕至後頸輝黑色而具藍色光澤,耳羽棕白色,其餘似雄鳥(東北亞種)。幼鳥(雄性)整個頭頂暗紅色,枕、後頸、背、腰、尾上覆羽和兩翅黑褐色,較成鳥淺淡。前頸、胸、兩脅和上腹棕白色,下腹至尾下覆羽淺桃紅色。虹膜暗紅色,嘴鉛黑或藍黑色,跗蹠和趾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63~79g,♀62.5~72g;體長♂201~242mm,♀225~250mm;嘴峰♂21~28mm,♀26~28mm;翅♂121~133mm,♀122~133mm;尾♂79~98mm,♀91~97mm;跗蹠♂21~26mm,♀22~26mm。
(♂:雄性♀:雌性)
棲息于山地和平原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闊葉林中,尤以混交林和闊葉林較多,也出現於林緣次生林和農田地邊疏林及灌叢地帶。
分布圖
旅鳥:法羅群島、直布羅陀、中國香港、冰島、愛爾蘭、美國。
分佈於新疆、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雲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香港和海南島。
大斑啄木鳥
繁殖期4~5月。3月末即開始發情,期間常用嘴猛烈敲擊樹榦,發出‘咣咣咣……’的連續聲響,用以引誘異性。有時亦見3隻(兩雄一雌)在一起為爭偶而爭鬥,彼此攪作一團,上下翻飛,邊飛邊叫,直至另一雄鳥被趕走為止。營巢於樹洞中,巢洞多選擇在心材已腐朽的闊葉樹樹榦上,有時也在粗的側枝上。由雌雄鳥共同啄鑿而成。每年都要啄新洞,不用舊巢。每個巢洞約需15天完成。巢洞距地高多在4~8米,有時亦高至10多米和低至2米。洞口圓形,直徑為4.5~4.6厘米,洞內徑為8.5~10厘米,洞深18~28厘米。巢內無任何內墊物,僅有少許木屑。每窩產卵3~8枚,多為4~6枚。卵白色,橢圓形,光滑無斑,大小為24~27mm×16~21mm。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13~16天。雛鳥晚成性,雛鳥孵出后通體赤裸無羽,肉紅色。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過20~23天的餵養,雛鳥即可離巢和飛翔。
14個亞種 | |||
---|---|---|---|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命名人及時間 | |
1. | 大斑啄木鳥指名亞種 | Dendrocopos major major | Linnaeus,1758 |
2. | 大斑啄木鳥北方亞種 | Dendrocopos major brevirostris | Reichenbach,1854 |
3. | Dendrocopos major kamtschaticus | Dybowski,1883 | |
4. | Dendrocopos major pinetorum | C.L.Brehm,1831 | |
5. | Dendrocopos major hispanus | Schlüter,1908 | |
6. | Dendrocopos major harterti | Arrigoni,1902 | |
7. | Dendrocopos major canariensis | König,1889 | |
8. | Dendrocopos major thanneri | le Roi,1911 | |
9. | Dendrocopos major mauritanus | C.L.Brehm,1855 | |
10. | Dendrocopos major numidus | Malherbe,1843 | |
11. | Dendrocopos major poelzami | Bogdanov,1879 | |
12. | 大斑啄木鳥東北亞種 | Dendrocopos major japonicus | Seebohm,1883 |
13. | 大斑啄木鳥華北亞種 | Dendrocopos major cabanisi | Malherbe,1854 |
14. | 大斑啄木鳥西南亞種 | Dendrocopos major stresemanni | Rensch,1924 |
其它亞種:
• 大斑啄木鳥西北亞種,學名:Picoides major beicki。Stresemann於1927年命名。
• 大斑啄木鳥海南亞種,學名:Picoides major hainanus。Hartert et Hesse於1911年命名。
徠• 大斑啄木鳥東南亞種,學名:Picoides major mandarinus。Malherbe於1857年命名。
• 大斑啄木鳥新疆亞種,學名:Picoides major tianshanicus。Buturlin於1910年命名。
• 大斑啄木鳥烏拉山亞種,學名:Picoides major wulashanicus。Cheng et al.於1975年命名。
數量較常見。該物種分佈範圍非常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李國宏等調查發現,當大斑啄木鳥種群密度約為0.37~0.55隻·hm時,對桑天牛越冬幼蟲的平均啄食率可達24.71%,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抑制桑天牛種群密度的作用。朱元龍等調查了楊樹林內啄木鳥對黃斑星天牛自然控制作用,發現黑枕綠啄木鳥和大斑啄木鳥均為黃斑星天牛的優勢天敵鳥類,可以有效抑制黃斑星天牛的種群密度,實現“有蟲不成災”的良好控制效果。李剛等調查了農田林網中大斑啄木鳥對光肩星天牛的控制作用,發現1頭啄木鳥平均每天可以啄食23頭天牛幼蟲,對光肩星天牛的平均啄食率達72.3%。其他國家對利用大斑啄木鳥控制害蟲的報道極為少見。Kobayashi通過調查發現:在松天牛低蟲口密度情況下,大斑啄木鳥能夠對蟲口起重要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