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隆河

湖北荊門京山縣境內的河流

永隆河,位於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境內。當地老百姓世世代代享受河流的恩澤,期盼河流能給子子孫孫帶來永遠興隆的物華天寶,故名。

歷史沿革


乾隆皇帝曾經到過永隆河,為避“隆”諱,曾將隆改為“湰”,乾隆皇帝死後,當地老百姓為了書寫簡便,又恢復原河字名。
解放前,永隆河設有團防局,負責當地的治安保衛工作。有時,這裡也有正規部隊駐紮。一到夜晚,團防局的隊長就帶領十幾個團防隊員到處巡邏,保衛永隆河的安全。守時打更的人員按時打更。寧靜夜晚有規律的打更的“梆梆”聲和打更老人抑揚頓挫的安全警示聲,就象是一曲無限美妙的音樂,給永隆河人帶來了無限的安全感和滿足。在永隆河裡,大小帆船不計其數。運糧食棉花的船,運楠竹杉木的船,運布匹百貨的船,運當地土特產的船,在河面上一字排開,井然有序。真是帆檣林立,商賈如雲哪!永隆河有上中下三個碼頭,每個碼頭都有青一色的青石板石階。上中碼頭上去的街是最熱鬧的。為了兼顧農業商業,永隆河趕集分熱冷集。陰曆每月的單日為熱集,雙日為冷集。上下碼頭都有渡船。每逢熱集的早晨,河西趕集的人天不亮就起床,帶著自己的農產品和土特產成群結隊趕住永隆河。為爭搶渡船過河發生擁擠,經常有落水者。在永隆河碼頭,帆船上裝卸貨物的聲音、撒網捕魚的聲音、爭搶渡船過河的聲音、婦女在河裡用棒捶捶衣服的聲音、談笑聲、吆喝聲,各種聲音形成了永隆河的一種特有的喧鬧聲。人們只要每天能聽到這種聲音,當地老百姓的心裡就是平靜的。
永隆河邊有一個自然集鎮,名為永隆集,是京山縣的西南重鎮,素有“小漢口”之稱,在二三十年代,這裡只有兩條主要街道。緊靠天門河河邊的街叫河街,也叫正街。東邊一條是背街。兩條街都呈南北向排列,且都是青石板鋪地。由於年代久遠和集市的興旺,所有的青石板都被千萬雙腳經年累月地磨得光滑透亮。古色古香的店鋪木製的門窗和鋪面上,都塗上了象北京紫禁城城牆一樣的暗紅色。在鋪面林立的正街上,趕集的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背街店鋪稀疏,簫條冷落。正街是寸土寸金之地。在這裡,靠河邊的每戶人家和每個店鋪都把自己的房屋和店鋪向後延伸到河坡,並在河坡上建有吊腳樓,藉以增大居住面積和使用面積。
永隆河
永隆河

水系


永隆河從楊家烽以北的大洪山南麓發源,沿途納小溪,容涓流,向東經過天門縣城,注入刁汊湖,全長約30公里。永隆河蜿蜒曲折,最寬處約30米,一般寬度10米左右。豐水期水深6米左右,枯水期水深也有2至3米。到了夏季,每當暴雨,河水猛漲得幾乎上岸。解放前,這裡主要以水路作為交通通道。就是這條永隆河,給永隆鎮帶來了繁榮和勃勃生機。
永隆河下游的刁汊湖,肥美的水草和優越的生態環境,使得淡水魚類在湖中生長繁殖茂盛。這些魚類從刁汊湖經常成群上溯至永隆河及以上的地方,給永隆河帶來了豐富的漁業資源。每天,捕魚的小船在河面上往來穿梭,每天捕魚收穫頗豐。魚類成群上溯被當地人稱之謂“走俏”。每當走俏時,捕魚的人更多。岸邊、河裡,撒網的,扳罾的,比比皆是。一網下去,十斤八斤幾十斤魚的收穫真是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