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口鎮
岳口鎮
岳口鎮,隸屬天門市轄鎮。位於市境南部、漢江北岸。常住人口98207人。轄10個社區、43個行政村、1個林場,距市區18千米。
岳口鎮,隸屬於湖北省天門市,位於漢江之濱,處在天門仙桃潛江三個直管市中心城區的連線中央、天門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天門市唯一的“全國文明鎮”,天南的政治、商貿、文化中心。
岳口鎮國土面積125平方千米,城區面積12平方公里,轄10個社區居委會、43個行政村,總人口約98207人。
2016年,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0億元,比2011年69.4億元年均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53.1億元,比2011年20.07億元年均增長21.5%;工商稅收1.02億元,比2011年6384萬元年均增長9.9%。2018年5月24日,岳口鎮入選最美特色小城鎮50強。2019年12月24日,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
岳口——緣因唐代詩人皮日休途經此地留下“行檣約物價,岸柳牽人裾”的詩句得名“約價口”,后因南宋將領岳飛屯兵於此,改稱“岳家口”,簡稱“岳口”,至今1000餘年的歷史。
1949年為第九區,1950年改為岳口鎮。1995年設街道。1996年,面積91平方千米,人口10.4萬人,轄陳家巷、廟巷、孝義3個居委會和健康、唐家拐、劉鐵嶺、蔡宋灣、永興庵、梁巷、懷家坡、張越、洪寺廟、鄔月、習家橋、潘店、程家橋、燈塔、土屋巷、蔡堤、肖馬家台、東嶽廟、薛洪灘、耙市、峰嶺、塗楊灣、鄧巷、五星、截河、龔新垸、迴流灣、橫堤渡、天竺寺、尹興場、錢家嶺、聖台寺、糧侖巷、金家大灣、青華寺、黃家灘、新興垸、楊樹店、荷花潭、保安橋、夾樹林、勇敢42個行政村。
2004年,辦事處駐岳家口,人口110912人,面積100.7平方千米,轄陳家巷、廟巷、新堰口3個居委會和天竺寺、尹興場、聖台寺、鄧巷、截河、五星、塗楊灣、峰嶺、耙市、薛熊灘、習家橋、燈塔、程家橋、劉鐵嶺、唐家拐、蔡宋灣、梁巷、永興庵、懷家坡、張越、洪寺廟、青華寺、夾樹林、金家大灣、勇敢、糧倉、荷花潭、楊樹店、黃家灘、新興垸、龔新垸、橫堤渡、錢家嶺、迴流灣、肖馬家灣、東嶽廟、鄔越、潘店、健康、七屋巷、保安橋、蔡堤、五龍、楊李橋、新堰口、潭湖、徐家越、十豐庵、北堤、朱灣42個行政村。2008年,將候口街道的8村11居劃歸岳口鎮管轄。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001121廟巷街一居委會 | 223220鄧巷村 |
003121陳家巷街居委會 | 224220五星村 |
004122金灣居委會 | 225220截河村 |
005122青華寺居委會 | 226220龔新垸村 |
006122保安橋居委會 | 227220迴流灣村 |
007122勇敢居委會 | 228220橫堤渡村 |
201122健康村 | 229220天竺寺村 |
202220唐拐村 | 230220尹興場村 |
203220劉鐵嶺村 | 231220錢家嶺村 |
204220蔡宋灣村 | 232220聖台寺村 |
205220永興奄村 | 233121糧倉巷村 |
206122梁巷村 | 236122黃家灘村 |
207122懷坡村 | 237122新興垸村 |
208220張越村 | 238122楊樹店村 |
209220洪寺廟村 | 239122荷花潭村 |
210122鄔越村 | 242122夾樹林村 |
211220習橋村 | 243220五龍村 |
212220潘店村 | 244220楊李橋村 |
213220程橋村 | 245121新堰口村 |
214220燈塔村 | 246122潭湖村 |
215122七屋巷村 | 247220徐越村 |
216220蔡堤村 | 248122北堤村 |
217220肖馬灣村 | 249220十豐村 |
218122東嶽廟村 | 250220朱灣村 |
219122薛熊灘村 | 501220陳場林場 |
220220耙市村 | 222220塗陽村 |
221220豐嶺村 |
岳口鎮位於江漢平原北部,是天門第一大重鎮。距市中心竟陵18公里,地跨東經113°04′——113°05′,北緯30°28’——30°31’。東接橫林、彭市鎮,西鄰汪場、蔣場鎮,北與僑鄉開發區及白茅湖原種場交界,南與潛江市竹根灘、仙桃市鄭場隔漢江相望。鎮區依堤發展,呈蝴蝶形。境內地勢平坦,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坡度約3‰。海拔高度(吳淞標高點)32.5米,最高處天竺寺33.3米,最低處程橋村26.3,平均海拔31.4米。
岳口鎮
岳口地處鄂中水陸要津,是湖北省水陸聯運港口之一。西溯襄陽(水路至沙洋89公里,至樊城326公里;公路至襄陽280公里),東下武漢(水路206公里;公路北至漢口172公里,南至漢口156公里),北抵安陸(155公里),南通荊沙(至江陵102公里,至沙市107公里)。這裡既是天門的輕紡、燃化、電力、建材工業基地,又是天門、潛江、仙桃等縣市邊緣地區糧棉集散地和商業批發、運轉中心。
岳口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約16.2℃,最高氣溫達39.7℃,最低氣溫-7.2℃,年平均降雨量約1220毫米:一般春季雨水較多,夏季多暴雨,全年無霜期265天,年均日照86天。
岳口鎮
年降水量1220毫米,總量為28.98億立方米,地下水總儲量豐富,可開發利用30.29億立方米,漢江繞城而過,年引水約7億多立方米。
據地原勘探,岳口周圍300平方公里範圍內地下700米處蘊藏鈉、鉀、鹽、礦約184億噸,居全省之首,氯化鈉品位平均83.6%,尚待開發利用。
岳口鎮
本鎮生物資源豐富,經查大體有10類,500多個品種,包括糧油作物、經濟作物、蔬菜瓜果類、林木類、花卉類、中藥材、禽獸、水產、昆蟲及自然植被等。
全鎮總面積125平方千米(2017年),城區面積約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8萬畝,轄10個社區居委會,43個行政村,總人口98207人(2017年)。
廟巷街一社區 | 保安橋社區 |
陳家巷街社區 | 勇敢社區 |
金灣社區 | 健康社區 |
青華寺社區 | 糧倉巷社區 |
全鎮總人口98207人(2017年)。
截至2014年,全鎮財政收入3000多萬元,農村人平收入3280元,農業產業化形成格局,鄉企業發展狀況良好,經濟結構基本上是以工業為主導,農業為基礎。
張港花椰菜
義河蚶
岳口芋環
天門鍋盔
麻洋糖心皮蛋
天門三蒸
佛祖山粉蒸鰍魚
干驛炮蒸鱔魚
天門捆蹄
天門蒸菜
金龍腦海
天門醬鴨
麻洋鍋奎
黃潭米粉
苟三小籠包
天門藍印花布
全鎮現有幼兒園16所,小學9所,中學3所,岳口高級中學在全市同級中學中排名第一,形成了小學、初中、高中教育全面發展的格局。
岳口鎮
醫療衛生功能齊全,天門市第二人民醫院位居岳口,岳口中醫院設備先進,醫療水平為全市鄉鎮之首。全鎮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100%,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達90%。鎮內有敬老院1家。
2002年至2005年共吸引、投入資金近4000萬元進行了城鎮建設,使鎮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完善,2002年共吸引外資500多萬元投資興建了南天商貿城,吸引社會資金近500萬元進行城區門面開發(岳口食品廠門面開發);2003、2004年吸引外資1500萬元開發興建了風華商貿城。
2002年至2004年,鎮政府共投入500多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及完善。興建主次幹道10條,道路總長3344米,硬化道路面積16431平方米;維修道路9條,總長3000米;新建下水道2800米,初步改變了岳口“路難行、水難排”的局面
2005年,修建了東風大道和工農一巷道路、完善修建了穩健集團道路和下水道,完成了10條小街小巷道路硬化工程。實施庭院綠化工程,扶持企業進行廠區內外建設;投資500萬元進行城區水網改造;投入200萬元對城區電信、網際網路設施進行了改善。
自明清以來,岳口廟宇盛興,梵宮寶殿、禪林古剎、會館書院、樓閣塔亭遍布堤街上下,襄河南北,其殿閣之宏麗,在襄河沿線首屈一指,每年農曆新春,外地來廟宇進香、朝拜的善男信女不絕於途,主要風景名勝,古迹遺址:“岳口十景”:有“滄浪漁唱”、“古剎晨鐘”、“餞堤雁陣”、“江角聽川”、“三灣雨帆”、“五澹雲樵”、“倚園風風荷”、“鑒湖春柳”、“雙關鎖瀾”、“橋亭卧波”。“八大會館”:春秋閣山、陝幫會館,建於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主體建築為歇山頂飛檐斗拱宮殿,設有戲樓、鐘鼓樓、涼廳、中殿、正殿、偏殿、走廊、水池、花台,面積3200平方米。山門、扁鐫《千古丈夫》及楹聯均為當朝狀元題字,古相遵勁,異彩奪目。殿閣建築宏麗,氣勢雄偉壯觀,評為八大會館之首。俗謂“春秋閣上得畫”。解放后改建成人民劇場。瑞慶宮咸武幫會館,又稱九宮廟,建於乾隆三十八年,市縣有戲樓、涼廳、鐘鼓樓、中殿、水池、花台,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解放后改建成管理段。
天后宮福建會館,建於清道光七年,設有戲樓、紫台、正殿、大廳、庭園。園內廣栽古藤葡萄,青年男女多愛在此遊玩。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1939年被日軍拆毀前部。1951年改修成岳口師範中學。
● 武聖廟
武聖廟本幫會館,建於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前設戲樓(名“幻鐸”),兩邊紫台,中為涼廳,左右鼓樓,中大殿、走廊、水池、花台、正殿、觀花樓、荷花池、橋亭。大廳台階多漢白玉雕刻,庭園花木扶蘇,環境寬敞幽靜,遊人如織,面積1300平方米。1950年改建成岳口小學,后改成高中。
● 新安書院
新安書院安徽幫會館,建於清乾隆二十八年,設門樓、正廳、偏廳、正殿、花園,園中古梅蒼勁挺秀,盛開時香聞街巷。面積1020平方米。解放后改成派出所,財管所。
● 晴川書院
岳口鎮
晴川書院漢陽幫會館,建於清乾隆二十年,前為門樓,中為花園,後為正殿,面積820平方米,1939年被日機炸毀前層,現為居民點。
● 湖震書院
湖震書院江西幫會館,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設有門樓、涼台、前廳、偏廳、過道、水池、花台、后廳,面積2800平方米。光緒四年(1878年)迎思寺堤段潰口,隨之沖毀。
● 護國寺
護國寺建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設天王殿、大雄寶殿、世故藏經樓、玉佛樓、十八羅漢堂、卧佛堂等,面積1200平方米。玉佛坐像晶瑩燦爛,羅漢塑像千姿百態,泥金卧佛悠然自若。屢經戰火。年久失修,部分倒塌。解放初因堤防建設而拆毀成紅衛糧庫。清華寺建於明季,設天王殿、大雄寶殿、羅漢堂、大佛堂、客廳、塔園等,廟基十畝,田產三十畝,為岳口最大的古寺,與沙市章華寺、漢陽歸元寺齊名,向系傳戒禪林.門外古柳濃蔭,荷塘環繞,鳥語梵鍾,恬靜清幽。方圓百里內燒香游廟者絡繹不絕。1939年日軍占岳曾設為醫院。解放后,因殿宇傾圮拆建,遺址在石油庫右側。
建於乾隆年間的寺廟還有楊泗廟、水府廟、真君廟、三義廟、鍾馗廟、慧覺寺、迎恩寺、福壽寺、太平寺、雷祖殿等,均傾圮拆毀或改建成民舍。
● 園林寶塔
名勝古迹,園林建築有滄浪亭(建於清順治年間)、橋亭、寶塔、薈真樓、熊氏花園(倚園別墅)等。滄浪亭為一組樓閣軒榭齊全的古建築,瀕臨襄河,岸柳拂風,漁舟唱晚,風景如畫。熊氏花園位於荷花潭,佔地20餘畝,澹溪名花,山石玲瓏,景緻清幽。內一淡綠石筍,拱立奇突,高約兩米,鐫日“玉筍”;“宋宣和壬寅十一月”,有書畫家米芾詩人范成大題詞,因戰亂水患及堤防擴建而毀壞殆盡。為發展旅遊,1999年在堤灘恢復建薈真樓(六角亭)。樓高五層,飛檐翹角,雄峻高聳,為在南第風景。
劉天民(1791-1849):被譽為“楚四家”的清代詩人,著有《雲中集》、《莘農長短句》。
張其英(1788-1855):著有《澄遠堂文集》、《角山詩抄》。
羅家彥(1786-1832):為民奏本伸冤遭害的清翰林院編寫修、浙江道監察御使。
金煥模(1876-1959):居官清廉,以德化人,曾任廣西陽朔縣知事,上任后“裁陋規,除積弊,汰差役,免罰款”,“改革吏治,清除弊政,開辦學堂,振興實業”,其《德政碑》至今碧蓮峰。
近代人物
塗雲庵(1885-1957):曾任鄂豫邊區行政公署副主席、湖北省人民法院院長。
邱衍漢(1943-):歷任南疆軍區司令員、陝西省軍區司令員(授少將軍銜)
張業遂(1953-):現任外交部黨委書記、常務副部長。
盧惠霖(1900-):國內遺傳學研究權威、湖南省醫學教授。
傅心一(1888-1958):湖北漢劇名家、任武漢戲劇研究所所長。
劉政德(1936-):湖北工藝美術大師、著名雕塑家、省美術學院教授等。
孫午南(1921-1997),歷任台灣高射炮指揮官基隆要塞司令、陸軍炮兵學校校長、陸軍司令部中將副司令。
作為天、潛、仙三市邊緣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素有“小漢口”的美譽,2008年躋身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全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之後,2009年被確立為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全省新農村建設試點鎮,2010年納入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十大最具影響力鄉鎮和十大最具投資價值鄉鎮,2011年被評為全省文明鎮、全省綜合改革示範鎮、全省百強鄉鎮,2012年被評為全省新農村建設示範鄉鎮、全省經濟發達重點鎮;2013年進入全省“四化同步”示範試點鎮行列,被授予“湖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鄉鎮”、“湖北省衛生鄉鎮”、湖北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鄉鎮”稱號;2014年,被授予“湖北省文明鄉鎮”、“湖北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鄉鎮”稱號。2019年12月24日,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