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3條詞條名為劉武的結果 展開
劉武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徠劉武,1982年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1986年考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攻讀碩士與博士學位。
現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人類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人類學學報》副主編。
多年來一直從事人類起源與演化及相關的體質人類學研究。開展的研究包括中國直立人起源與演化、更新世晚期人類化石特徵與變異、現代人起源與演化。先後在美國、日本、法國、南非、肯亞和衣索比亞進行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和參加了多項國家和科學院的研究課題,已發表學術論文105篇,其中第一作者60餘篇。
《人類學學報》副主編,
《Anthropological Science》編委,
《L’Anthropologie》編委,
《第四紀研究》編委,
《自然科學與博物館研究》編委,
《化石》編委,
中國科學院大學兼職教授,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兼職教授
主要從事古人類學、體質人類學等方面的研究。開展的研究包括中國直立人起源與演化、更新世晚期人類化石特徵與變異、早期現代人在中國出現與演化、古人類頭骨與牙齒形態變異、古人類身體大小與形狀、牙齒磨耗與使用痕迹分析、近代人類體質特徵。近年主要研究集中在早期現代人在中國的出現與演化的化石證據。
通過對中國直立人與智人的形態特徵、生存年代、演化特點及非洲與歐洲地區人類化石的形態分析,提出包括中國古人類牙齒大小及其變化特點(尤其是直立人與早期智人在牙齒大小方面的相近)在內的一系列直立人與智人的相似性表現是人類演化鑲嵌性的一個具體體現。通過對非洲直立人與中國直立人化石的對比研究發現一些被認為是局限於亞洲直立人的獨有特徵在非洲直立人頭骨都有出現。提出非洲直立人與中國直立人在顱骨形態上非常相似,不支持亞洲直立人具有特化的衍生性狀的觀點。
在中國更新世晚期人類演化方面,通過對山頂洞人與現代華北人頭骨非測量特徵對比,以及柳江人頭骨形態、身體大小與形狀、骨盆復原、相對腦量的研究,探討了中國更新世晚期人類體質特徵進化進化程度、內部變異及環境適應。在體質人類學方面,開展了以牙齒非測量特徵為主的牙齒人類學研究,觀察總結了中國新石器時代以來古代人群牙齒特徵,在此基礎上探討了中國新石器時代人類牙齒特徵的表現特點及其在東亞地區蒙古人種起源與演化上的意義。在雲南中新世古猿研究方面,通過對元謀古猿頭骨、牙齒形態與測量特徵、釉質厚度及生長周期、磨耗狀態、食物與群體結構的研究分析了元謀古猿與祿豐古猿及現生大猿關係、種的數目、食性及群體結構等。
近年來,主持湖北鄖西黃龍洞和白龍洞的發掘和多學科綜合研究,以及與南非古人類合作研究。新發現了一批古人類化石及相關人類生存和活動證據,開展了人類牙齒磨耗與使用痕迹、古人類用火等方面的研究。帶領課題組採用CT、三維激光掃描、幾何形態測量(geometric morphometric) 等方法研究古人類化石特徵。
在湖南省道縣發現了古人類化石。關於道縣人的發現首先發表於2015年的《自然》雜誌,表明10萬多年前生活在中國的人類跟當今的人類是一模一樣的。
200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13
劉武. 2013. 早期現代人在中國的出現與演化. 人類學學報
周蜜,潘雷,邢松,劉武. 2013. 湖北鄖縣青龍泉新石器時代居民牙齒磨耗及健康狀況. 人類學學報
范小筱,鄭龍亭,邢松,吳秀傑,黃萬波,劉武. 2013. 新發現的和縣直立人牙齒化石. 人類學學報
張銀運,吳秀傑,劉武. 2013. 中國西北地區古代人群的歐洲人種特徵 – 歐洲人群基因進入中國的頭骨特徵證據. 人類學學報
李意願,裴樹文,同號文,楊雄心,蔡演軍,劉武,吳秀傑.2013.湖南道縣福岩洞(後背山洞)古人類遺址2011年發掘簡報. 人類學學報
2012
邢松, 張銀運, 劉武. 2012. 周口店直立人3號與5號頭骨形態特徵對比及周口店直立人演化速率所反映的群體隔離. 人類學學報
2011
劉武, 吳秀傑, 邢松, Victoria Gibbon, Ronald Clarke. 2011. 現代中國人群形成與分化的形態證據 — 中國與非洲和歐洲人群頭骨非測量特徵分析. 人類學學報
劉武 金昌柱 吳新智. 2011. 廣西崇左木欖山智人洞10萬年前早期現代人化石的發現與研究. 中國基礎科學
2010
劉武,Ronald Clarke,邢松. 2010. 湖北建始更新世早期人類牙齒幾何形態測量分析. 中國科學 D輯:地球科學
劉武,武仙竹,吳秀傑,周蜜. 湖北鄖西黃龍洞更新世晚期人類牙齒磨耗與使用痕迹. 人類學學報
邢松, 周蜜, 劉武. 2010. 中國人牙齒形態測量分析 — 近代人群上、下頜前臼齒齒冠輪廓形狀及其變異. 人類學學報
張銀運, 劉武. 2010. 再論南京直立人的高聳鼻樑和氣候適應. 人類學學報
武仙竹, 李禹階, 劉武. 2010. 舊石器時代人類用火遺跡的發現與研究. 考古
2009
劉武 武仙竹 吳秀傑. 2009. 湖北鄖西黃龍洞更新世晚期人類牙齒. 人類學學報
劉武 邢松 張銀運. 2009. 南京湯山人化石研究新進展. 古生物學報
武仙竹,裴樹文,吳秀傑,屈勝明,陳明惠,胡勤,劉武. 2009. 湖北鄖西白龍洞古人類遺址初步研究. 人類學學報
邢松,劉武. 2009. 中國人牙齒形態測量分析 華北近代人群臼齒齒冠及齒尖面積. 人類學學報
徠張銀運,劉武. 2009. 南京直立人的高聳鼻樑和氣候適應. 人類學學報
邢松,周蜜,劉武. 2009. 周口店直立人下頜前臼齒齒冠形態結構及其變異. 科學通報
李海軍, 吳秀傑, 李盛華, 黃慰文, 劉武. 2009. 甘肅涇川更新世晚期人類頭骨的研究. 科學通報
徐欽琪,金昌柱,鄭龍亭,劉武,董為,劉金毅,孫承凱,呂錦燕. 2009 關於金盆洞遺址的古地理氣候問題. 人類學學報
2008
劉武, 武仙竹, 吳秀傑, 裴樹文. 2008. 古人類牙齒表面痕迹與古人類生存適應及行為特徵 - 湖北鄖西黃龍洞更新世晚期人類牙齒使用痕迹. 第四紀研究
劉武, 武仙竹, 李宜垠, 鄧成龍, 吳秀傑, 裴樹文. 2008. 湖北鄖西黃龍洞更新世晚期人類用火證據. 科學通報
吳秀傑, 劉武 董為, 闕介民, 王燕芳. 2008. 柳江人頭骨化石的CT 掃描與腦形態特徵. 科學通報
張銀運, 劉武. 南京1號與東非Bodo人類頭骨化石: 對“中心和邊緣”假說的檢驗。人類學學報
胡耀武, Richards M, 劉武, 王昌燧. 2008. 骨化學分析在古人類食物結構演化研究中的應用. 地球科學進展
張銀運, 劉武, 吳秀傑. 2008. 金牛山人類化石的發現和人類演化的階段.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編,北京大學考古學叢書 – 考古學研究 – 慶祝呂遵鄂先生八十壽辰暨從事教學與研究五十五周年論文集.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7
劉武, 吳秀傑, 李海軍. 2007. 柳江人身體大小和形狀 — 體重、身體比例及相對腦量的分析. 人類學學報,
武仙竹, 吳秀傑, 陳明惠, 屈勝明, 裴樹文, 劉武*. 2007. 湖北鄖西黃龍洞古人類遺址2006年發掘報告. 人類學學報
武仙竹, 裴樹文, 吳秀傑, 劉武. 2007. 鄖西人遺址洞穴成因與埋藏環境初步觀察. 第四紀研究
吳秀傑, 劉武, 張全超, 朱泓, Chris Norton. 2007. 中國北方全新世人群頭面部形態特徵的微觀演化. 科學通報
吳秀傑, 劉武, Christopher Norton. 2007. 顱內模——人類腦演化研究的直接證據及研究狀況. 自然科學進展,
張銀運, 劉武. 2007. 南京1號直立人頭骨與肯亞KNM-ER 3733人類頭骨化石的形態比較. 人類學學報
2006
武仙竹, 劉武*,高星, 尹功明. 2006. 湖北鄖西黃龍洞更新世晚期古人類遺址. 科學通報
劉武. 2006. 更新世晚期人類演化及現代人群形成研究的一些問題. 自然科學進展
劉武, 何嘉寧, 吳秀傑, 呂錦燕. 2006. 山頂洞人與現代華北人部分頭骨非測量性特徵比較及中國更新世晚期人類演化的一些問題. 人類學學報
劉武, 高星, 裴樹文, 武仙竹, 黃萬波. 2006. 鄂西-三峽地區的古人類資源及相關研究進展. 第四紀研究
劉武, 吳秀傑, 汪良. 2006. 柳江人頭骨形態特徵及柳江人演化的一些問題. 人類學學報
劉武. 2006. 蝴蝶古猿下頜臼齒三維立體特徵. 祁國琴 董為(主編):《蝴蝶古猿產地研究》. 北京:科學出版社
劉武. 2006. 蝴蝶古猿牙齒特徵與食物結構. 祁國琴 董為(主編):《蝴蝶古猿產地研究》. 北京:科學出版社
尚虹, 劉武, 吳新智, 董光榮. 2006. 薩拉烏蘇更新世晚期的人類肩胛骨化石. 科學通報
王巍,曾祥龍,劉武. 2006. 中國夏代人牙齒磨耗的研究. 口腔正畸學
張銀運, 劉武. 2006. 南京2號人類頭骨化石的複位和形態. 人類學學報
吳秀傑, 劉武, 王兆賢. 2006. 水洞溝發現的人類頂骨化石及中國更新世晚期人類腦演化. 見:鍾侃,高星主編. 舊石器時代論集. 北京:文物出版社
吳秀傑, 劉武, 吳永勝. 2006. 中國化石人類腦量演化特點及其意義. 董為(主編):第十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會論文集.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5
劉武, 張全超, 吳秀傑,朱泓. 2005. 新疆與內蒙古地區青銅-鐵器時代居民牙齒磨耗及健康的分析. 人類學學報
劉武, 張銀運. 2005. 中國直立人形態特徵的變異 – 顱骨測量數據的分析. 人類學學報
張銀運, 劉武. 2005. 南京直立人與印尼、周口店直立人的面顱形態比較. 人類學學報
2004
劉武, 吳秀傑, 張銀運. 2004. 中更新世非洲Bodo 人類頭骨化石與周口店直立人的比較 – 中國與非洲人類頭骨特徵對比之三. 人類學學報
劉武. 2004. 直立人研究進展及中國直立人起源與演化的一些問題. 紀念裴文中教授百年誕辰論文集(人類學學報,23卷增刊)
高星, 劉武(主編). 2004. 人類演化的足跡-紀念裴文中先生百年誕辰論文集, 人類學學報, 22卷增刊.
金昌柱, 董為, 高星, 劉武, 劉金毅, 鄭龍亭, 韓立剛, 謝小成, 崔寧, 張穎奇. 2004. 安徽蕪湖金盆洞舊石器地點 2002 年發掘報告. 人類學學報
吳秀傑, 劉武 Lynne Schepartz. 2004. 周口店直立人顱內模的復原與研究. 紀念裴文中教 授百年誕辰論文集(人類學學報,23卷增刊)
張銀運, 劉武 張羅. 2004. 南京直立人的鼻骨形態及其與歐洲化石人類基因交流的可能 性。人類學學報
張銀運, 張振標, 劉武. 2004. 古人類(湖北建始龍骨洞新發現的人類牙齒化石).鄭紹華(主編):《建始人遺址》.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3
劉武, Emma Mbua, 吳秀傑, 張銀運. 2003. 中國與非洲近代-現代人類某些顱骨特徵的對比及其意義 — 中國與非洲人類頭骨特徵對比之二. 人類學學報
吳秀傑, 劉武, 王兆賢. 2003. 水洞溝新發現的人類頂骨化石.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水洞溝-1980年發掘報告》, 北京: 科學出版社
張銀運, 劉武. 2003. 南京湯山直立人顱容量的推算. 人類學學報
2002
劉武, 鄭良, 高峰. 2002. 中新世古猿研究進展及存在的一些問題. 科學通報
張銀運, 劉武. 2002. 中國直立人與早期智人牙齒形態的鑒別. 人類學學報
鄭良, 高峰, 劉武. 2002. 元謀小河-竹棚與雷老地點古猿牙齒特徵的對比分析. 人類學學報
張銀運, 劉武. 2002. 南京湯山直立人頭骨的復原和更新世中期直立人的地理變異. 地學前緣
劉武, Emma Mbua, 吳秀傑. 2002. 非洲和中國直立人某些顱骨特徵的比較 — 中國與非洲人類頭骨特徵對比之一. 人類學學報
席煥久, 劉武. 2002. 人類學的研究與發展.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編):學科發展藍皮書(2002卷).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尹功明, 孫瑛傑, 業渝光, 劉武. 2001. 大荔人所在層位貝殼的電子自旋共振年齡. 人類學學報 劉武, 鄭良 A. Walker. 2001. 元謀古猿下頜臼齒三維立體特徵. 人類學學
吳新智, 劉武. 2001. 中國人溯源。解剖科學進展. 7(增刊)
鄭良, 高峰, 劉武. 2001. 牙齒尺寸比例及形態特徵與食物結構的關係-元謀古猿的食性分析. 鄧濤, 王原(主編):第八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會論文集.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0
劉武. 2000. 雲南元謀古猿研究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計劃局編:創新者的報告. 科學出版社,北京
1999
劉武 鄭良 姜礎,1999.元謀古猿牙齒測量數據的統計分析及其在分類研究上的意義. 科學通報
劉武. 1999. 中國第四紀人類牙齒大小的演化及其意義. 第四紀研究
劉武, 楊茂有. 1999. 中國古人類牙齒尺寸演化特點及東亞直立人的系統地位. 人類學學報
劉武, 楊茂有. 1999. 更新世到全新世中國人類牙齒特徵的連續性及蒙古人種的起源. 安芷生主編:第三十屆地質大會論文集,21 卷, 《第四紀地質》,地質出版社
劉武. 1999. 非洲早期人科化石的新發現及其意義. 人類學學報
1998
劉武, 王善才. 1998. 湖北長陽青銅時代人類乳齒的研究. 人類學學報
劉武. 1998. 中國古人類連續演化的牙齒特徵證據。徐欽琦 李隆助主編:慶賀賈蘭坡院士 90 華誕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 科學出版社, 北京
1997
劉武. 1997. 蒙古人種及現代中國人的起源與演化. 人類學學報
劉武, 斯信強. 1997. 貴州盤縣大洞發現的人類牙齒化石. 人類學學報
劉武. 1997. 西班牙新發現的人類化石及人屬一個新屬的命名. 人類學學報
1996
劉武, 曾祥龍. 1996. 第三臼齒退化及其在人類進化上的意義. 人類學學報
劉武, 曾祥龍. 1996. 陝西隴縣戰國時代人類牙齒形態特徵. 人類學學
1995
劉武 朱泓,1995. 廟子溝新石器時期人類牙齒的非測量特徵. 人類學學報
劉武, 葉健. 1995. DNA 與人類起源和演化 --- 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在人類學研究中的應用。人類學學報
劉武. 1995. 華北新石器時代人類牙齒形態特徵及其在現代中國人起源與演化上的意義. 人類學學報
1994
劉武, 鈴木基治. 1994. 亞洲地區人類群體親緣關係. 人類學學報
1991
劉武, 楊茂有, 王野城. 1991. 現代中國人顱骨測量特徵及其地區性差異的初步研究. 人類學學報
曾祥龍, 劉武. 1991. 顱骨測量與X線頭影測量方法的比較研究. 人類學學報
1989
劉武, 楊茂有 邰鳳玖. 1989. 破碎脛骨的性別判別研究. 中國法醫學雜誌
劉武, 楊茂有 邰鳳玖. 1989. 下肢長骨的性別判別分析研究. 人類學學報
劉武. 1989. 上肢長骨的性別判別分析研究. 人類學學報
1988
劉武, 陳世賢, 許照金. 1988. 應用多元分析法判斷中國人(男性)恥骨聯合面年齡的研究。人類學報
劉武, 楊茂有, 邰鳳玖. 1988. 應用判別分析法判斷胸骨性別的研究。中國法醫學雜誌
楊茂有, 劉武, 邰鳳玖. 1988. 下頜骨的性別判別分析研究。人類學學報
劉武. 2008. 《法醫人類學經典》評介. 人類學學報
劉武. 2003. 《南京直立人》評介. 人類學學報
劉武. 1999. 一種新的南方古猿化石在衣索比亞發現. 人類學學報
劉武. 1997. 關於日本人起源的第 11 屆國際學術討論會在日本京都舉行. 人類學學報
劉武. 1996. 《牙齒人類學進展》評介. 人類學學報
劉武, 吳新智, 張兆群, 張翼, 高星. 2009. 南非古人類考察. 化石
劉武. 2006. 追尋人類祖先的足跡. Newton-科學世界
劉武. 2005. 人類起源與演化. 喻緯(主編):最新科學報告(第二版).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劉武,邢立達. 2005. 我們都是非洲人?衣索比亞古人類野外科考見聞. 博物
劉武. 2004. 追尋人類祖先的足跡. 大自然
劉武. 2004. 人是怎麼進化的. 文物天地
劉武. 2004. 人類祖先故鄉何處. 百科知識
劉武. 2004. 群星閃耀的利基家族. 科學(上海)
劉武, 吳新智. 2004. 裴文中與中國古人類學的發展. 高星, 裴申(主編):不朽的人格與業績 – 紀念裴文中先生誕辰100周年. 北京:科學出版社
劉武, 張磊. 2004. 人骨家族 - 人類學第一家庭的傳奇. 吸引力
劉武. 2003. 在那片廣闊的荒原上- 衣索比亞古人類野外工作見聞. 化石
劉武. 2003. Herto 頭骨:現代人的最古老化石. 科學
劉武. 2002. 查德頭骨:最早的人類化石. 科學
吳新智, 劉武, 尚虹. 2002. 人類進化的足跡。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
劉武. 1999. 尋找人類祖先的遺跡. 人類的黎明-南方古猿的發現及其意義。科學
劉武. 1995. 牙齒人類學與蒙古人種起源. 化石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直立人向智人轉化過程中一些有爭議問題的探討”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鄖西黃龍洞更新世晚期人類遺址綜合研究”
3 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項目:“中國與南非更新世晚期人類化石及生存模式對比”
4 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項目:“中國與南非古人類學合作研究”
5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重要方向性項目:“鄂西-三峽及廣西地區古人類起源與演化”
6 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早期現代人在中國的出現與演化”
7 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重點項目:“中國與西班牙古人類化石對比及歐亞地區人類起源與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