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難民
生態難民
生態難民是指由於全球的生態狀況嚴重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被破壞,水資源危機和海洋環境破壞等等,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從而導致受這些狀況影響的人們被迫離開自己長久的居住地而四處遷徙。
(圖)生態難民
不可否認,造成前述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態系統自身演變的影響,又有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直接作用。但是,過度的人口增長,不合理的資源利用方式,工業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等等,毫無疑問都是加劇環境損害的重要原因。人口數量的增長,必然對經濟規模的擴展提出更高要求,由此引起對土地總量的需求,其結果之一便是人均佔有土地不斷減少。
(圖)生態難民
(圖)老農無法捨棄廢棄的家園
其一、生態環境的保護需要用法製作為“守護神”。中國已有《憲法》、《環境保護法》等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但還有關環境專家還提出對生態保護立法已經刻不容緩,建議制定更多可操作性強的環境保護部門法規、規章,以便能將法治精神真正貫徹落實到環境保護中去。
其二、生態環境保護既要尊重經濟規律,又要尊重自然客觀規律。這就要求環保部門深入研究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問題,積極探索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客觀規律,為重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使用誰付費、誰受益誰補償的制度。必須按照環境資源的價值規律和公共屬性,明確生態保護的責、權、利,充分運用多種手段保護生態環境。
其三、進行生態保護需要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其四、控制人口數量及合理的人口流動、搬遷是生態保護所必需的。當人口總量超過了當地環境承載能力時,任何環保理念都將無從談起。控制人口數量,進行合理的人口流動、搬遷是減輕一些地方生態環境壓力不可或缺的手段。
70年代初,中國的羅布泊、居延海等乾旱地區的大型湖泊先後乾涸,進入90年代,塔里木河、黑河、黃河斷流愈演愈烈;80年代以來,海南省海岸線向陸地移動了300米,渤海的對蝦由80年代的年產3-4萬噸降至90年代的0.3-0.4萬噸;目前全國草地退化面積達135萬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達262.2萬平方公里,不僅使人畜失去生存的家園,而且成為沙塵暴產生的發源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點多達41萬處。而其中三分之一是人為不合理的資源開發造成的,全國生態破壞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1000億……
(圖)生態難民
這批農墾職工包括家屬共300多人都是靠鄱陽湖生活,湖泊划入保護範圍后,這些人徹底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本生產資料,而保護區管理局自身無任何經濟來源。地方政府也認為這批人已划離地方不能夠納入當地的“低保”範疇。這些農墾職工變成了典型的“生態難民”:保護區管不了,地方政府不願管,生計沒來源。這批“生態難民”年齡偏大僅平均工齡就達27年,約半數人員年齡在50歲以上,缺乏重新工作的技能。經過十年反覆集體上訪反映,2002年年底江西省政府借用企業改制的辦法,對這批農業工人進行身份置換。在毫無選擇的情況下,這些職工接受了這個殘缺的身份置換計劃。但這次賣斷將這批難民最後一點希望和保障都賣斷了。由於缺乏可靠生活保障,兩年時間遺留下的一點工齡賣斷補助也都陸續用完,這些老弱病殘的“生態難民”生活極度艱難。
神農架因為保護環境,導致有樹不能伐、有礦不能采、有葯不能挖、有獸不能獵。
全國已有25個地區建立了地方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但補償標準普遍偏低。2008年底,神農架終於被湖北省定為生態補償試點,但落實下來卻是“毛毛雨”。2000年3月,神農架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採伐,關閉了80多家森工企業。長期形成的“一木獨大”的產業格局徹底終結。自此造成的連鎖反應是,地方經濟滑坡,從事木材生產、加工的工人大批下崗,農民減收,財政銳減。
在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蘇木(鄉),到2000年前後,草場退化、沙化更加嚴重,羊迅速減少,人們靠放牧無法維持生計,便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開始了農耕生活,這些年曼德拉蘇木先後從阿拉善右旗生態脆弱區接納“生態難民”140多戶。近年來,部分牧民因草場退化沙化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草場,還有一些牧民因生產、生活條件太差沒有發展前途,被迫搬遷到孿井灘揚水灌區等條件稍好的地區從事農業生產。另有部分牧民即將失去牧業家園。根據盟行署一項計劃,今後每年搬遷5000人以解決這些牧民的生活出路。
生態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