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漢劇
湖南省的地方傳統戲曲
常德漢劇,是湖南省的地方傳統戲曲之一。以湖南常德、桃源、漢壽、慈利為中心,流行於洞庭湖西岸各縣及黔陽、湘西自治州一帶,並遠及湖北西南部和貴州東部地區。
常德漢劇
武陵戲唱腔以彈為主,夾有“南北反”、“汰腔”、“丑腔”、“草鞋板”、“子母調”等,構成武陵戲特有彈腔。樂器以土、蘇、京三套鑼鼓結合使用,有其特色。角色行當分生、旦、凈、衛四大行。戲班一般以生行應工戲為主,角色18人,生行常有9人,故有“生半邊”之說,表演藝術注重“內八塊”“外八塊”的基本功.
常德漢劇主要流行於常德、桃源、漢壽、慈利諸縣市,以及西洞庭湖濱與湘西一帶,並遠及湖北、貴州部分地區。有高、彈、昆3種聲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彈腔為主的局面,採用中州韻與常德方言相結合的統一舞台語言。
清康熙以來,又有秦腔、蘇腔、徽調等傳入,至乾隆、嘉慶年間,彈腔南北路(皮簧)逐漸成為常德漢劇的主要聲腔,高腔和崑腔逐漸衰落。1910年前後,彈腔佔優勢,出現天元、瑞凝、文華、同樂4大名班。
1949年以前,一般稱之為常德班、沅河戲,也有叫“漢戲”的,可能是由於後期的彈腔受湖北漢劇影響之故而得名。1949年後,曾稱為“常德湘戲”,1957年後改稱為“常德漢劇”。
常德漢劇
腳色有生、旦、凈、丑 4大行。素重生行,過去的戲班通常18人,生行占 9人,故有“生半邊”之說。基本功分內外“八大塊”,“外八塊”即頭、眼、口(念、唱)、手、腿、腰、襠、罡(擺罡、即台步)八門外形功夫;“內八塊”即喜、怒、悲、愁、驚、疑、呆、癲八門表情技術。演員表演除較重視生活依據和本行技藝外,也常在行當分工基礎上互相借鑒。
表演技藝中還有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如“拗馬軍”(系借用牙牌譜名),就是演員用帽、須、手、足做正反向的交叉轉動,以表現人物內心感情的特技。名演員有王文松、孫元玉、萬千元、朱明祿(生)、毛太滿(凈)、邱吉彩(丑)、胡春鳳、李福祥(旦)等。演齣劇目影響較大的有:高腔戲《思凡》、《祭頭巾》,彈腔戲《兩狼山》、《打督郵》以及創作的彈腔現代戲《發霉的鈔票》等。
常德漢劇
常德漢劇的“四大名班”不是官府賜予的封號,而是在長期藝術實踐中人民群眾有口皆碑的愛稱。在二十世紀的前半個世紀里,“四大名班”可謂家喻戶曉、名震湘西北,在湖南的文化發展史上具有不可低估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其聲譽還遠及湖北、貴州和四川。“一家戲”的形成,極大地豐富了常德漢劇的劇目內容:從1953年成立常德市戲曲改進委員會到1962年成立常德專暑漢劇挖掘繼承委員會,常德文化部門先後集中老藝人和文藝工作者,共記錄傳統劇目450個,並與湖南省戲曲研究室合編成《湖南戲曲傳統劇目/常德漢劇》專集46集,共收劇本152個,規模位列全省之首。這些劇目中,僅在“四大名班”內演出的“一家戲”就佔有相當的比重,而且,傳統劇目中的經典之作都來自“一家戲”。這些劇目的產生,是常德漢劇各大戲班在長期藝術實踐中磨練的結果,也是被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予以肯定的產物。
常德漢劇
繼承了漢劇高腔,保存了文化遺產:常德漢劇演唱的聲腔有高腔、崑腔、彈腔以及雜腔小調。目前,常德漢劇以彈腔為主,高腔次之。高腔是一種古老的戲劇演唱形式,舊有“三十六腔(基本腔)、七十二調板(曲牌)”,“九板十三腔、九腔十八板”之說,由於大量劇目失傳,牌名遺忘,曲目、曲體較難清理。高腔有“流水”(滾唱)和幫腔,腔流結合,有人聲幫腔和嗩吶幫腔兩種形式。其幫腔又與沅水流域的船夫號子和扎排號子有著密切的關係。唱腔中,除地方方言外,還融合著本地巫腔、儺願腔、漁鼓調等。可以說,常德高腔是一種相當古老,頗具地方特色的人類文化遺產。
2006年3月,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上,常德高腔很榮幸地被列入,這為保護和發展常德漢劇奠定了基礎。四大名班順應了歷史的發展潮流,長足地發展了常德彈腔,使常德漢劇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它們在繼承高腔演唱藝術方面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比如,歷史名班瑞凝、天元原本就以高腔為主,在發展彈腔的過程中,在劇目上繼承和革新了大量的高腔劇目。尤其是天元班,由於其高、昆根底深厚,高腔散班之後,許多藝人紛紛進入該班,使得高腔戲《祭頭巾》、《拾金》、《罵相》、《李大打更》等劇目歷傳不衰。1954年,華勝班老藝人曾華春,蕭福生在政府的邀請下,在常德市為原文華班、同樂班傳授高腔戲30多出,為挖掘和弘揚常德高腔作出了重大貢獻。
常德漢劇
1926年,天元班請京劇武功教師排演《趴蠟廟》等武戲,學習了京劇許多優秀的東西。1939年,天元班、小天華班與湖北漢劇抗敵宣傳隊合組“常澧勞軍公演團”,進行抗日宣傳和勞軍募捐演出。同年,文華班、瑞凝班與保靖戲劇研究劇社等班社亦進行了募捐公演。同樂班在桃源改為桃源縣抗敵化妝宣傳第一隊,王文松主演新編歷史劇《戚繼光》 ,李福祥排演反映東北抗日的《最後兩彈》,這是常德漢劇排演現代戲的開端。在一系列的演出實踐中,四大名班不僅與其他藝術流派交流了藝術,而且傳播了常德漢劇文化,使常德漢劇這門古老的藝術形式得到周邊地區人民的認同和接受,從而奠定了常德名城的歷史文化底蘊。
名班與鄉班交相輝映,極大地豐富了城鄉人民的文化生活。名班的興起,也帶動了劇場的興盛。據統計,解放前夕,常德城區內的戲院、劇院、廟台多達20多個,這些劇場天天輪番上演著傳統劇目,看戲、評戲成為城裡人的主流文化時尚,也是有錢人、貧窮者共同分享的精神食糧。由於四大名班的名聲響亮,卻又不能及時滿足農村人民對戲劇的需要,於是,一些鄉班(江湖班)紛紛借用名班的旗號,以示班威。比如在民國初年,常德北門誕生過“小瑞凝”,民國7年至15年,桃源陬市出現過“祥瑞凝”,民國10年至20年,漢壽出現過“漢瑞凝”,民國18年,漢壽誕生了“漢天元”;民國28年至29年,湘西花垣出現過“同樂社”,民國36年,常德德山誕生了“德記天元”,四十年代,漢壽還誕生了“漢同樂”、“鄉同樂”等戲班。新中國成立時。一些以名班為號的鄉班亦成為實力較雄厚的戲班,“漢天元”於1952年在安鄉縣與天元班合併,“德記天元”、“漢同樂”分別成為桃源漢劇團和漢壽漢劇團的主要組成部分。
常德漢劇1日稱“常德班”、“沅河戲”,自清末以來形成的瑞凝、天元、文華、同樂四大名班,曾將常德漢劇的藝術水平和傳播範圍一度推向到一個至高點,對常德漢劇文化的發展起到過極為重要的作用。
常德漢劇
天元班亦為常德漢劇四大名班中最古老的戲班之一。相傳起源於明代,1595年(明萬曆23年),常德籍戲劇家龍膺之得力門生朱之番中狀元后,曾為天元班題寫班牌。天元班還是乾隆末年籌建常德府“老郎廟”的九個戲班之一。該班在常德府五宮街(今和平西街)有長期官店。
文華班清道光25年(1845年),桃源縣寺坪人李際在自家花園設“文華”戲劇科班,共招收兒童80名,四年學藝期滿,轉為正式戲班,即為“文華班”。舊例文華班過桃源縣境必落李家為“老本家”演出,頭本不收錢,以示不忘本。該班亦在常德府五宮街設有長期官店。
同樂班該班緣於1885年(光緒11年)創辦於湘西花垣的“雙美班”,1888年,班主李玉廷將此班遷於常德,改名為“天福班”。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后的梁啟超、唐才常、陳猶龍等人運動長江各省防軍,聯絡兩湖會黨開富有山堂(又稱富有票),組建自立會和自立軍,陳猶龍統左軍,駐常德。李玉廷為常德自立會及左軍骨幹,部分天福、松秀班的藝人也加入了富有山堂。
常德漢劇
自此,天元、瑞凝、文華、同樂常德漢劇“四大名班”正式形成,在常德府城共同演繹梨園春秋,成為風雲一時的文化現象。戲曲劇種。兼有高腔腔系、彈腔、崑曲3種聲腔,現以演唱彈腔為主。它與荊河戲、巴陵戲的聲腔、劇目及表演風格大體相近。
今天,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文化的追求和享受越來越具有多元性和層次性,當年“四大名班”主導常德城區文化潮流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然而,不能在讚美影視、網路等時尚文化的時候,忽略了曾經傳承祖國傳統文化的戲劇文化,在她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寶庫里,能夠找到真正代表民族文化的精髓,保護和發展戲劇文化是歷史賦予的神聖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