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瓷是一種黑色帶有紫及醬色釉彩的瓷器,原指福建的建窯瓷器。約在日本的鎌倉時代(1192—1333年),日本來我國留學的僧人曾從天目山把這種瓷器帶到日本,並稱它為“天目”,於是後來人們習慣上便把黑釉瓷稱為“天目瓷”,也稱“天目釉”,主要指古代福建建窯和江西吉州窯的黑釉窯變瓷器。此外河北磁州窯、定窯、山東博山窯、河南、山西、陝西也有出產約在日本鎌倉時代,日本僧人來我國留學,從浙江天目山帶去建窯瓷盞,並稱這種瓷盞為"天目"。後來人們把黑瓷統稱天目瓷,並在國內外有關陶瓷的論著中普遍使用。
起源於中國,因其表面的紋路類似
鷓鴣鳥胸部的黑底白斑,也像水面上的油珠而被日本稱為
油滴天目,稱為“國寶”.
主要紋路類別有曜變大師斑天目、曜變黑油滴天目、曜變藍油滴天目、黃金金珠天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