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餅
石子餅
石子餅是山西的一種別具風味的特色小吃。流行於山西運城、永濟、臨汾、汾陽一帶,大多在中秋節大量製作以供自家食用。石子餅有白面和豆面兩種,以前後一種一般供自家食用,現大多以前一種為主。由於人們的食性不同,所以白麵餅又分為包餡石子餅、糖石子餅與一般石子餅。
其方法是將石塊燒熱,穀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這主要是利用石塊傳熱慢,散熱也慢,布熱比較均勻的特點,以達到控制火候的目的。這種方法一直為後人所沿用,唐朝時有“石鏊餅”之制,明清謂之“天然餅”。而這種古老的烹調法,仍在永濟廣泛流行。
石子餅,這一山西古老的風味小吃,因傳承遠古烹飪技術,被專家稱為“活化石”,同時因其深厚悠久的民俗傳統,又被譽為“遠古華夏第一餅”。它不僅具有油酥咸香、營養豐富、易於消化、耐貯等特點,而且因為其製作手法獨特而深受人們喜愛。因為是把餅胚放在燒熱了的石子上面格制的,故而得名。石子餅具有明顯的古代石烹遺風。黃河人類用火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石烹法的出現,應該說與人類谷、麥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關係。植谷為食,始於神農時期。神農氏是黃河先民中的一位聖人,即傳說中的炎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之一,他首創農業生產,教人食谷。《白虎通》雲;“古之人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來呂,教民勞作。”然穀物粒食,不宜於火上直接燒烤,先民就發明了“石上燔谷”之法。《古史考》云:“神農叫時民食谷,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關於“石上燔谷”,其它典籍中也多有所載《禮記·禮運》有“其燔黍捭腸人。污尊而杯飲燔黍,以黍米加於燒石之上,燔之使熟之。”、“臂析腸肉加工於燒石之上而熟之也。”
主要原料為白面、麻油、酵母(比例為白面1公斤、麻油0.2公斤、酵母0.1公斤)、鹼面,臨汾某些地方的石子餅還要加入雞蛋,以使其更軟方便咀嚼。而制豆面石子餅最好放些炒熟的麻子、花椒水、食鹽。制包餡的,則是紅糖餡。
石子餅
山西石子餅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1959年發現的山西芮城西侯度人遺跡,說明 180萬年前我們祖先在河東就學會了取火,開始了熟食。進入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形成,烹飪以黍米加於燒石之上焙熟,出現了石鏊(一種經過打磨製成的能在下面用火燒熱的薄石片),被烹飪界稱之為“石烹時代”。《禮記》有“燔黍捭豚”,東漢鄭玄注曰:“中古未有釜甑,釋米擘肉,加於燒石之上而食之”。山西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民間石子餅至今仍以石子傳熱焙熟而食,凹凸疤痕呈粒燔之象,故被稱為遠古烹飪的“活化石”。原始社會到堯帝時代,雖陶器大盛,但石烹猶存。《面道本源》載,山西民間有“堯制石餅,麵食流芳”的傳說:堯時新麥豐收,大雨使糧倉坍塌,麥被砸壓成粉狀。雨後初晴,人們將粉麥鋪於石板上曬乾備收藏,卻發出了奇異香味。堯乃教人們以石盤、石棒將黍麥碾碎,以“燔黍”之法烙制麵餅,慶賀糧食豐收,喜賀子孫興旺,自此山西石子餅進入了第二個發展階段。如今,晉南地區麥收以後,家家戶戶都要烤制石子餅,走 親串友,慶賀豐收,誰家媳婦生了孩子,娘家也要烤制石子餅前去看望,以示祝賀。這種遠古習俗,因出於堯,民間又稱石子餅為“堯王餅”或“華夏第一餅”。
遠古石烹技術跨越兩千多年的陶器、青銅器時代,進入鐵器時代。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魏國出現了最早仿陶鏊製作的三腿鐵鏊(山西萬榮縣出土),當時還只囿於貴族間使用。到西漢初年,隨著鐵器的廣泛普及和石磨技術的發展,鐵鏊在民間逐漸代替了石鏊而被使用,形成了平底鐵鏊上放河灘石子以烙餅的方法,山西石子餅進入了第三個發展階段。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幸河東、祀後土、歡宴於汾河之舟,即以百姓敬獻的石子餅為美食,並作《秋風辭》發虎嘯龍吟。
石子餅
在唐代,石子餅還被稱為石鏊饃,作為奉獻給皇帝的貢品。《名食掌故》載,永濟民間相傳,崔鶯鶯避難普救寺,與張生相愛,受到老夫人的阻攔不能見面。鶯鶯托紅娘每日買石子餅送給張生,以表情達意。因此愛情聖地的蒲坂人還將這種石(沙)子餅稱為“鶯鶯餅”。明代,據《繁峙縣誌》 載,正德年間,明武宗曾出京巡視,品嘗疤餅(因石子餅有凹凸疤痕,當地人故又稱疤餅)。到了清代,石子餅有了“萬德昌”、“三和堂”等三晉專業作坊經營,並在大江南北流傳,《隨園食單》著者袁枚贊其為“天然餅”。1937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駐晉辦事處移駐臨汾縣劉村鎮,當地群眾曾製作堯王餅來慰問。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人民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山西民間石子餅的用料與製作更加講究,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如晉南河津一帶多取花椒葉與芝麻入餅面,清香酥脆;呂梁汾陽則加入餡心,甜咸適口;晉中祁縣平遙還現做現賣,成為旅遊的飲食佳品。如今超市多有銷售石子餅,但終不及鮮食之香脆,不及風情故事裡與鄉民同嚼一番充滿晉風晉韻的古烹古俗。
石子餅有白面和豆面兩種,后一種一般供自家食用。由於人們的食性不同,所以白麵餅又分為包餡石子餅、糖石子餅與一般石子餅。主要原料為白面、麻油、酵母,(某些地方加入雞蛋使其鬆軟)(比例為白面1公斤、麻油0.2公斤、酵母0.1公斤)、鹼面,如制豆面石子餅最好放些炒熟的麻子、花椒水、食鹽。制包餡的,則是紅糖餡。
石子餅
3.將油鹼水晾冷后才可倒入麵粉(倘油鹼水不夠使用,可用涼開水代之)。用手攪勻呈棉絮狀時,把面和好,軟硬程度類似於干餅。面和好后,放的十分鐘,再製作。
製作前,先將石子淘洗乾淨,倒入砂鏊,擦點油,(以防石子粘在麵餅上)然後反覆攪拌,使石子升溫均勻。製作時,先揪一塊麵糰,反覆揉之,使之看似光滑即可。然後,把揉好的麵糰檊成圓狀薄餅。將烘熱的石子向鏊子的四周攤開,中央留下薄薄的一層,將圓狀餅胚置於其上,再將四周的石子覆蓋於上。一般每公斤面可製作15個左右。
1.事先將紅糖餡拌好,內放點芝麻,與炒熟的白面和熟麻油拌均勻。
2.製作與包月餅法雷同,但餡僅是月餅餡的一半,其餘與前一種製法相同,但需防流出糖汁。
1.和面前將白糖用開水溶化;
2.油鹼水應酌情減少;
3.和面時要先用油鹼水,再加白糖溶汁;
4.其它製作與前同。
石子餅
3.和面時,先注入油鹼水,再加鹽汁水,拌勻后,反覆揉搓;
4.製作與燒烤法同前。
這種烙制食品的方法雖然古老,然而由於焙烙傳熱均勻,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吃起來咸酥成香,非常可口。如今,石子餅的身價倍長,已成為人們訪親問友小孩過生日的禮品。
石子餅的製作材料:
麵粉500克,精鹽、食用鹼、熟豬油、鮮花椒葉各適量。
如何做石子餅:
麵粉加入適量清水,加入精鹽(也可用糖)、食用鹼、熟豬油、鮮花椒葉和成麵糰,反覆揉勻揉透,摘成小劑,用擀麵杖擀成約0.7厘米厚的圓形薄餅坯。爐內燃煤火,上面放上鵝卵石子,燒熱取出一部分,放入餅坯后,再把取出的部分石子蓋在上面,等幾分鐘后,把餅子取出,把石子翻攪一下,取出一部分,把餅子翻過來(沒烤的那一面)放進去,蓋上取出石子,上焙下烙數分鐘至餅色金黃即熟。
石子餅的製作要領:
1.石子要洗乾淨;
2.烙制時底火不宜太旺,熟后小心揀出上面的石子,以免破損石子餅。
色澤金黃,表面凸凹不平,別具一格,咸口味的油酥咸香,脆利爽口。甜口味的甜而不膩,味道醇厚。
七十年代,關中一農民有冤,地方不能伸,攜此餅一袋,步行赴京告狀。正值暑天,行路人乾糧皆壞,見其餅不餿不腐,以為奇。至京,坐街吃之,市民不識何物,農民便售餅僱人寫狀,終於冤案大白。農民感激涕零,送一餅為其明冤者存念。問:何餅?說:石子餅。其餅存之一年,完好無異樣,遂京城嘩然。
此餅製作:上等白面,搓調料、油、鹽,餅胚為銅錢厚薄。洗凈的小鵝卵石在鍋里加熱,餅胚置石上,上再蓋一層石子,烘焙而成。其色如雲,油酥咸香。
同州人尤擅長此道,家家都有專石子,長年使用,石子油黑錚亮。據傳,一家有二十多年的油石子,到六十年代,遭災,無面作餅,無油炒菜,每次熬蘿蔔,將石子先煮水中便有油花,以此煮過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