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楚墓
淅川楚墓
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群是一個春秋中晚期的楚國貴族墓群,位於河南省淅川縣丹江口水庫西岸的倉房鎮下寺東溝村。是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墓地座東朝西,布局規律,墓地處於西北高,東南低的崗丘上,西北依山丘,北面與和尚嶺楚墓群為鄰,余處皆環水。墓地面積100000平方米。該墓群出土隨葬品6098件,其中王子午升鼎、雲紋銅禁和王孫誥編鐘等均為中國一級文物。
1977年,河南省西南部大旱,位於該省淅川縣境內的丹江口水庫水位下降。一天當地一個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露出地面的器物絆倒,后發現此器物是一件青銅器,而就在它的旁邊還有幾件類似的青銅器,此地的楚墓便由此被發現。
文物考古隊在這個墓群共發掘了墓葬25座、車馬坑5座。其中貴族墓有9座,陪葬有成套的青銅禮器和玉石等質料的飾物,根據 2號墓出土的平底鼎上面的銘文“王子午擇其吉金”和“令尹子庚民之所敬”等字,專家判斷墓主是楚共王和楚康王時期的令尹子庚之墓。
雲紋銅禁,通高28.8厘米,長103厘米,寬46厘米,雲紋銅禁重90多公斤,呈長方形。是河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級文物,也是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之一。
七尊銅鼎,為一套七件的失蠟法鑄造的列鼎,其中最大的一件是王子午鼎,收藏於河南省博物院。該鼎通高76厘米,口徑66厘米,鼎蓋呈平頂微弧狀,有圓形鈕。蓋、頸、腹內壁均鑄銘文,腹銘84字,記述王子午作器的用途和自己的生平。另外的幾個鼎現分別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淅川縣博物館。
王孫誥編鐘,數量達26件,最大鐘通高120.4厘米,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遞減。鐘身呈合瓦狀,是目前中國出土的春秋時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音域最廣、音色最好、音律較准、保存較好的一套青銅打擊樂器。
龍耳方壺,高79.2厘米,寬19厘米,口徑18.6~22.7厘米,有蓋,長方口,長頸,鼓腹,長方圈足。頸部附龍鬚雙耳,壺底俯卧兩獸承托全器。蓋飾鏤空夔龍。頸、肩、圈足飾蟠虺紋和雲雷紋,是楚國青銅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群位於河南省淅川縣丹江口水庫西岸的倉房鎮,其中 和尚嶺楚墓群位於陳庄村東南1公里的長嶺上,1989年,丹江口水庫水位下降,和尚嶺楚墓被盜,后被淅川縣公安局收繳回了一部分文物。徐家嶺楚墓群位於沿江村。這兩個墓群分別在1992年和2007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整個楚墓群對研究楚都丹陽、楚國歷史文化的發展、楚國與周邊諸侯國的關係、當時的禮樂制度以及古文字書法等方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出土重點文物
和尚嶺楚墓出土的克黃升鼎、曾太師奠鼎、捲雲紋填漆鼎、鳥嘴獸紋鼎、畫像銅壺、仲姬敦、鎮墓獸座等都是文物精品。徐家嶺楚墓出土的青銅神獸尤為珍貴。
克黃升鼎,無蓋,大口,方唇外折,長方形立耳外撇,頸部內收,腰束,腹部微鼓,平底,蹄足。鼎耳飾三角紋,頸部飾蟠螭紋,並有兩個獸形飾。束腰處飾綯索紋,腹部飾垂鱗紋。底部有銘文[克黃之升]。這個鼎是目前中國境內發現最早的楚國升鼎。
曾太師奠鼎,通高46厘米,口微斂,口下有一周凸起的箍,箍上承蓋,長方形附耳微外撇,弧腹,圓底,蹄足較高且外撇。蓋微鼓,蓋的正中有一周陶索紋,內有兩條陶索紋呈十字交叉將其分為四等份,每份內各飾一條龍,兩條陶索紋的兩端飾圓渦紋,其間為由一周陶索紋和三周蟠螭紋組成的帶狀紋。蓋鈕是一個橋形鈕,鈕的兩端是獸頭。
捲雲紋填漆鼎,在陰刻的細線捲雲紋等紋飾內填滿黑漆,並打磨光亮,此種工藝較為罕見。
畫像銅壺器,表面飾滿鑄造時鑲嵌上去的七層紅銅畫像,每層又分數組,既有展翅欲飛的鳳鳥,頭上有角、雙手似翼的仙人,還有兇猛的老虎,奔跑的山羊等,整個畫像布局嚴謹,左右對稱,栩栩如生。
仲姬敦,該器殘缺一個環形鈕。整體呈圓球形。由蓋、身合成。蓋和身均呈半球形。蓋、身近口處各有兩個對稱的環鈕。
鎮墓獸座,呈正方形,方座的四角由底到上弧線內收,盝頂。方座四面的花紋相同,上面為兩隻變形的鳳,下面是兩隻老虎,正中是圓形渦紋,邊框和鳳、虎間飾有對頂三角形紋。對於“鎮墓獸座”的用途,目前專家的看法尚有分歧。
薳子受鈕鍾,此編鐘為鈕鍾,共九件,形制相同,大小相次,鐘體為合瓦形,較長,“舞部”上面是雙龍組成的鈕,“舞部”飾蟠螭紋。鈕鍾兩面各有十八個“枚”(景)。“鼓部”正面飾蟠龍紋,龍首相對,軀體較大,做側身狀,“鼓部”的內壁有長條形。“篆部”飾三角紋或龍紋,“鉦部”和左、右“鼓部”有銘文,與鍾同時出土還有懸鐘的銅掛鉤。此鈕鍾是楚國樂器,為近年來出土的一套組合完整、較為精緻的青銅編鐘,對古代音樂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青銅神獸,共出土兩尊,高48厘米,張口,吐舌,頭上六龍探首,頭伸不同方向,頸部、身體、尾巴為老虎的造型,足為龜足。獸身脊背正中鑄一方座,座上又有一怪獸作直身欲搏狀,其口內銜有一龍,龍的頭上有三個角,吐舌,躬身。整個器物通身飾龍、鳳紋和雲紋,滿嵌綠松石。關於其用途,學術界尚有爭議,有認為可能是懸鼓用的鼓架,有的認為是編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