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型

蠟型

蠟來源於礦物、動植物和蟲類等,其主要化學成分大部分是由碳氫化合物或高級脂肪酸與高級一元醇組成,是一類有機化合物。各種類型蠟的分子結構中,羧酸碳原子數越多,其熔點和軟化點越高,相反則低。而醇的鏈越長,則軟韌性越大,反之則小。除此以外,蠟中尚有各種不同的遊離酸及醇等,使各種蠟的物理性能有所差異,呈現出不同熔點、硬度、韌性、脆性、流動性與可塑性、收縮性與膨脹性、壓縮變形等。

性能信息


蠟型
蠟型
1.熔點範圍與軟化溫度 蠟的熔點與金屬不同,它開始熔解的溫度和全部熔解時的溫度不一樣,後者往往要升高5~10℃,這一段溫度,稱為熔點範圍。石蠟的熔點範圍是42~62℃,棕櫚蠟是84~90℃。軟化溫度有兩種含義:一是蠟本身有一個特定軟化點溫度,一是指廣義的可供操作和塑形的溫度。軟化溫度較重要,一般商品規格中只標明軟化溫度,因它與流動性和可塑性有密切關係。
2.熱脹率 要求牙用蠟的熱脹率要小。一般蠟的熱傳導性低,熱脹率大,熱脹率大的蠟,收縮率也大。選擇熱脹率低的蠟,可降低其收縮率,提高蠟模的準確性。
3.流動性 蠟的流動性,是指流變性和可塑性的結合。加壓縮短率是流變性的重要觀察指標,國際上對此有嚴格規定,特別對嵌體蠟規定了嚴格的技術參數,固定壓力為0.196MPa。蠟的流動性影響蠟型的準確性,流動性差的蠟不能流到預製的牙體點和線角內。蠟流動性的大小,是由蠟本身密度、粘度和軟化溫度所決定的。
4.變形與應力鬆弛 蠟在製成蠟型后,其形狀往往會逐漸變化,影響修復體的精確性。將嵌體蠟置於37~39℃溫水中,彎製成閉口的馬蹄形,隨後冷卻定形,再將其投入37~39℃溫水中lOmin,馬蹄形會緩慢開口變形,開口最大時呈半圓形。這種蠟型有遇熱回復傾向,在室溫放置時間長時也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蠟在冷卻時,具有收縮性,蠟的內部形成內應力;當蠟再次遇熱時,內應力緩慢釋放,形成應力鬆弛,隨之變形。
臨床上出現的現象是:3/4冠蠟型的近遠中側面自動變形張開,卡環蠟型的卡環臂末端變形張開,全口托牙蠟型的后堤離開石膏模型0.5~1.0mm間隙,簡單局部義齒馬鞍蠟基托向頰舌側張口變形等。蠟的應力鬆弛必須引起重視,需暫時保存應冷卻固定預防。
5.其他性能 蠟的顏色,要與口腔有關組織有明顯的區別,與模型材料顏色相區別,便於準確操作。要求鑄造蠟在高溫鑄造時能氣化,經揮發后不留下燒灼殘渣;基托蠟在裝盒去蠟時能被除凈,不留殘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