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李鶴年的結果 展開
李鶴年
中共早期黨員
李鶴年(1895-1969),原名李傳齡,又名李茂三,泰安縣東向村(今肥城市邊院鎮東向村)人。早期中共黨員之一,職業革命者。
革命人物李鶴年
李鶴年出身貧苦農民家庭,早年入武校學藝,16歲輟學務農。他兄弟5人,靠租種十幾畝薄田勉強糊口,后以微資做本錢開饃饃鋪,賺取薄利,以補家用。
1916年春,李鶴年家境日艱,為尋生路,隻身到淄博當煤礦工人。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舊政府招募華工輸往歐洲,李鶴年應募去法國當華工。到法國后,在鐵路做工2年,后干收屍、修墳等雜役。其間,他結識在法國勤工儉學的留學生郭隆真、趙士炎(後為中共旅歐總支書記)等人。在交往中,李鶴年漸漸懂得打倒列強、打倒軍閥,建立新中國的道理,萌發革命的要求。他經常拿工資資助中國留學生和生活拮据的華工工友,在旅法華工中享有較高威信。當時,法國當局歧視和迫害華工,華工的工作條件差、工資少,生活水平低下。法國當局對華工的歧視和迫害,激起了華工的反抗,多次舉行罷工鬥爭。面對覺醒的中國工人,法國當局採取兩面手法,表面答應華工提出的條件,暗地裡卻秘密對罷工華工領袖進行迫害。在險惡的環境面前,李鶴年沒有退縮, 1921年前後,他和留法學生先後領導了3次罷工,並取得勝利。後為躲避法國當局的迫害,他潛至里昂,在留法學生盧永秋的幫助下,改名李鶴年,領取中國領事館的護照。此後,他一直在里昂附近的一家工廠做工,並擔負華工工會裡昂分會的組織領導工作。在中國共產黨旅歐總支部的培養下,他進一步受到馬克思主義教育,1923年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4年6月,旅歐黨組織派李鶴年、羅覺、陳喬年等人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學習,同年12月轉為中共黨員。1925年5月,國內工人運動高漲,急需幹部,他和陳喬年提前被派回國。他們喬裝到達上海,與黨中央取得聯繫,被派到北方區委工作。后又和趙士炎、袁達時等去開灤煤礦領導工人運動。在趙各庄、馬家溝、唐庄等礦區發動煤礦工人起來進行鬥爭,成立礦工工會,公開懸起“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旗幟,並組織聲勢浩大的罷工鬥爭。開灤煤礦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引起反動當局的恐慌。一次,李鶴年等領導人正在召開工人領袖會議,軍閥李景林派軍警包圍了會場,袁達時當即被捕,李鶴年在工人的掩護下,化妝逃往唐山。在中共唐山地委書記阮章榮處,與趙士炎研究決定,返回礦區秘密聯絡工人,再次發動罷工,以營救被捕的同志。三天後,他們的活動被敵人察覺,受通緝。李鶴年被迫去北京,後轉張家口隱蔽。是年10月,黨組織讓他改扮成華僑商人回到家鄉,待機開展革命工作。
李鶴年回到家鄉后,仍與趙士炎保持聯繫。為掩護開展革命活動,他在東向鎮中心開辦了“平民飯店”。當時這一帶土匪活動猖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很大威脅,李鶴年以此為由,辦起了“義武團”,自任團長,準備以此為基礎開展黨的地下武裝鬥爭。1926年,趙士炎在上海被捕犧牲,李鶴年一度和黨組織失去了聯繫。
1927年夏,李鶴年任東向小學校董,他以學校為基顧,團結進步教員,開辦夜校,進行平民教育。7月,建立中共東向支部,李鶴年任書記。8月,根據中共山東省委的指示,在東向建立了中共泰安縣委,李鶴年任組織委員。
1933年7月,臨時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長宋鳴時叛變,臨時省委遭破壞。12月,原泰安中心縣委書記曹福廣叛變,帶領捕共隊來泰安,李鶴年等22名共產黨員、共青團員被捕。在敵人的法庭上,他大義凜然,慷慨激昂,始終未暴露黨的機密。國民黨泰安縣長周百煌暴跳如雷,將李鶴年判刑5年,送往山東第一監獄關押。在獄中,他團結戰友,進行三次反虐待絕食鬥爭,均取得了勝利。到1937年“七·七”事變后,在全國人民抗日高潮壓力下,國民黨當局被迫將他釋放。
回到家鄉后,李鶴年不顧虛弱的身體,立即投入到抗日宣傳,發動武裝起義的活動中。他和武冠英一起,聯絡共產黨員,動員進步青年,籌借一批槍支彈藥。數月間,在東向、武家、柳林一帶,建立起一支50餘人、40多支槍的抗日游擊隊。1938年1月,舉行泰西抗日武裝起義,成立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游擊隊編入自衛團第五大隊,李鶴年負責五大隊的後勤供應工作。
1938年5月,中共泰安(西) 縣委成立后,為適應創建抗日根據地的需要,選派幹部建立各區區委和區公所。5月下旬,泰安(西) 九區(東向)區委、區公所建立,李鶴年任副區長。1941年7月,日偽軍加緊對泰肥山區“掃蕩”,泰西形勢嚴峻,泰安(西)縣將所轄5個區,劃為10個區,李鶴年任五區區長。
1942年,泰安(西)縣委書記鄒靖國叛變,黨組織遭受嚴重破壞,李鶴年置生死於度外,深入敵人營壘做分化瓦解工作,並利用敵內部予盾,除掉了兩個死心塌地為日寇賣命的漢奸。12月18日夜,李鶴年正在於老莊家廟召開鄉、村長會議,被一叛徒帶領日偽軍包圍。他臨危不懼,對敵人大聲喝道:“我是區長,會是我召集的,與這些人無關,我跟你們走! ”日偽軍抓住李鶴年,如獲到寶,將他押往泰安日軍憲兵隊,企圖從他口中得到黨的機密。敵人先是軟化利誘,一無所獲,隨即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等各種酷刑,他被拆磨得臂斷、腰傷、腿殘,幾次昏死過去,但他寧死不屈。敵人無計可施,只好將他關進木籠,長期折磨。后經縣委千方百計設法營救,多方疏通,以“只能在家,不準外出”為條件出獄。在家中,他受到敵人嚴密監視,沒有活動自由,但他仍然藉機了解敵情,做分化瓦解敵偽的工作。
1945年10月,李鶴年病體稍見恢復,即長途跋涉到冀魯豫一專署報到,請求工作。組織上分配他在磨麵坊工作,翌年2月,又調他籌建聊城專署鐵工廠,擔任經理。他帶領工人自力更生,收集廢舊鐵器打造農具。一次拆卸舊炸彈,他怕出危險,讓其他同志躲開,自己拆卸,手被炸傷。工廠建設初具規模,他又主動提出讓年輕有為的同志擔任經理,自告奮勇擔任了營業股股長。
1952年5月,黨組織為了照顧他,將他調往北京,初擬任華北婦聯處級幹部,徵求意見時,他向黨組織表示:“自己年老體弱,很難負此重責,不能為了照顧我而耽誤黨的工作。”黨組織接受了他的請求,任命他為總務科副科長。1966年因病離休。 “文革”中,李鶴年被污衊為“叛徒”,家庭受株連,他積憂成疾,於1969年12月病逝。
國家機關黨委根據中共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對李鶴年的歷史進行了複查落實。1986年7月4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在關於李鶴年黨籍問題的批示中指出:“李鶴年同志是我黨早期的老黨員,為革命做出了一定貢獻。”1987年9月8日,李鶴年的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