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鎮

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下轄鎮

普洱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5公里地處東經103°59'18"-104°14'49",北緯28°11'5"-28°24'38"之間,東接灘頭、落雁鄉,南連艾田、中和鄉,西鄰永善縣檜溪鄉,北靠綏江板栗鄉;普洱鎮座落於雞狗山主峰下,呈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為雞狗山主峰2198米,最低是小洞村江底坪村民小組河邊350米,鎮政府所在地小河街,海拔為390米,年平均氣溫17.8℃。境內主要河流有大關河、上清河、黃坪河,國土面積205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220人。轄區面積234平方千米。

普洱鎮擁有國土面積369平方公里,林地面積24萬畝,森林覆蓋率43.5%。常用耕地面積59340畝,占國土面積的10.7%。2006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7670.67萬元,糧食產量16314.5噸,人均有糧283公斤。主要收入來源於種植業和畜牧業,分別佔總收入的38.54%和46.34%。是一個山區農業大鎮。因岩石堅硬不易風化,長期受大小河流沖刷影響,地形陡峭,險峰峻岭,溝壑縱橫。屬典型山區。

地理環境


龍台村天主教:龍台村營盤自然村是雲南天主教發源地,該村230戶村民都信奉天主教。法國傳教士當年進入雲南,駐紮此處,從此不斷繁衍和壯大。傳教士死後也埋葬於此,現今仍保存著女學堂等古老建築物和兩位法國傳教士的遺墓。苗族聚居地:在普洱鎮正溝、串絲、龍台等村比較偏遠的大山裡,聚居近千人苗族群眾。因山高路險,遠離城市喧囂,很少受到現代文明的影響。他們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著苗族古老的風俗和習慣,如古老的文字語言、紡織、歌舞和服裝,外界對其知之甚少。

自然資源


進村公路
進村公路
普洱鎮素有“三江明珠”之美稱,旅遊資源有天生橋休閑山莊、芭蕉灣農家樂園、真武山文化公園,歷史文化遺產有宋烏蒙王墓、明耆老將軍墓等。

生物資源

(1)主要農作物有:玉米、稻穀、小麥、紅薯、洋芋等;(2)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大豆、甘蔗、蘑芋等;經濟林木有:竹子、油桐、五倍子、柑桔、棕片、茶葉、核桃、板栗、蠶桑等;中藥材:金銀花、半夏、桔梗、白朮、天麻;特色產物有:竹筍、竹笙、天麻、烏骨雞、山羊、野生薺菜、香椿、刺嫩芽(又叫刺龍芽)、筇竹筍、薄荷、蘭竹筍、蕨苔、薇菜、三塘菌、水竹筍、苦竹筍、佛耳草(粑粑草)、野生蔥、折耳根、車前草、野生黃花、馬蘭頭、黃辣丁(又名黃顙魚)、鰱魚、青博魚、野生魚鰍、肉石鮁、桃花魚等。

旅遊資源

普洱鎮素有“三江明珠”之美稱,交通便利,人傑地靈,自然景觀奇、險、秀、美,古香古色的茶館文化,人氣地氣十分厚重。主要景點有:歷史文化遺產---小洞村夷都山遺址、宋封阿杓烏蒙(今昭通)王和耆老將軍墓,集鎮碼頭—普洱古渡,茶馬古道----普洱大河街,雲南天主教發源地----龍台經堂,串絲劉氏文化,箭壩趙氏文化,真武山文化公園--真武寺,巨石經風雨蝕脫的自然橋---雷家岩天生橋,桃子坪生態觀光旅遊。

礦產資源

有原煤、鐵、銅、鉛、鋅、硫磺等,特別是亮焦煤總儲量上億噸,僅正溝村就有7000萬噸儲量,煤層厚2米。有大量的石灰石,頁岩,是生產紅磚、水泥、砂石料的極好原材料,

水利資源

普洱鎮境內主要河流有大關河、上清河、黃坪河,水利資源極為豐富,正等待開發利用,上清河上有上清河電站,普洱電站,黃坪河上有四方碑電站,大關河二級電站即將動工修建。

行政區劃


划2006年,鎮轄椅子、柏楊、小洞、冷水、桐梓、沿江、黃坪、燈草、正溝、串絲、龍台、箭壩12個村民委員會,3個街道社區居委會(大河、小河、跳橋),482個村民小組。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普洱鎮常住人口60855人。

經濟


農業
燈草蔬菜大棚
燈草蔬菜大棚
普洱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農業是農村人口經濟的主要資源,有總耕地面積2508公頃,其中常用耕地面積1502公頃,臨時耕地面積1006公頃。農作物播種總面積5745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515公頃,糧食產量11296噸,油料作物產量3704萬公斤,肥豬出欄2309頭,生豬存欄31940頭,大牲畜存欄892頭,家禽出欄30492隻,存欄42151隻。肉類總產量達1936噸。農業總產值按現價計算4545.4萬元,林業產值526.52萬元,牧業產值2029萬元,水產品產值13萬元。普洱鎮歷史悠久,由於受川文化的影響,個體工商業極為繁榮,全鎮有個體戶總數753戶,從業人員總數1161人,總收入3802.2萬元。其中工業55戶,從業人員119人,收入351.6萬元;批零銷售330戶,從業人員448人,收入1546.5萬元;交通運輸業160戶,從業人員186人,收入653.4萬元;餐飲業132戶,從業人員275人,收入1040.9萬元;其他76戶,從業人員133人,收入209.8萬元,全鎮經濟出現空前繁榮景象,新增大型超市2家。
2011年發展狀況
1、鎮村人口:到2011年末,全鎮共有14061戶63619人。其中農業人口12318戶57293人。年內出生457人,出生率為7.18‰;死亡376人,死亡率為5.9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43‰。
2、農業經濟:普洱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農業是農村人口的主要經濟來源,有總耕地面積4136.05公頃,其中水田893.04公頃。農作物播種總面積9001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617公頃,糧食總產量2081萬公斤;生豬存欄73471頭,出欄肥豬81430頭,牛存欄1253頭,出欄105頭;羊存欄1192隻,出欄682隻,家禽存欄170577隻,出欄180532隻;農民人均純收入2978元,實現勞務輸出14325人,完成勞務收入約9632萬元,2011年全鎮經濟總收入1.698億元。
3、教育事業:全鎮有學校33所,其中有中學2所,小學31所,共有學生10621人。中學佔地42638平方米,有教學班64個,教師147人,在校學生3165人。小學31所,其中完小23所,單小8所,在校生7456人,有教職工311人,專任教師307人。小學入學率達到99.68%,初中階段入學率為98.1%,非文盲率達99.6%。
4、交通設施:普洱是“雞鳴三省”的昭通發展區域上的一顆明珠。普洱境內有省管過境公路1條,鄉村公路13條,村組公路70條,公路總長達370.6公里,水麻高速公路、213國道線、溪洛渡專線、內昆鐵路、鹽水公路、串綏公路穿境而過,成為直通川渝的必經之道,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格局必將促成普洱成為出川入滇的重要物資集散地。
5、重點工程:一是萬年橋電站建設自2007年11月開工以來,接近工程尾聲。二是箭壩水子沖水庫於自啟動“三通一平”以來,已完成第一輪征地補償款項賠償,共計220萬元。三是在2011年4月初確定了普洱集鎮定位及規劃思路、內容。隨後開展集鎮地形圖測繪,組織完成集鎮情況摸底,累計摸底居民2578戶、機關單位67戶;完成重點區域(大河古街)三次摸底排查,進一步細化摸底數據,統計單位14個、居民總戶數333戶、房屋424間;邀請西部規劃設計院對鎮域和集鎮20年規劃設計,已報縣政府審批,預計在2012年10月前完成集鎮民房打造和功能建設。
6、公共衛生:現有鎮級中心衛生院1個,門診4個,醫院現有職工93人,其中在職在編職工56人,醫生22人,護理71人。業務用房面積4984平方米,床位110張,下設一個住院部、一個分院(串絲分院)和兩個門診部(沙灣門診及橋頭門診)。科室設置規範,設施齊備,技術力量強,服務態度好,其規模和效益僅次於縣醫院。有村級醫務室20個,村級衛生人員40人,為全鎮及周邊廣大患者就醫提供了方便。 
普洱鎮現有鎮級中心衛生院1個,門診部2個,醫護人員60人。有村級醫務室9個,醫務人員18人,為全鎮及周邊廣大患者就醫提供了方便。
為真正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送到基層,增強廣大群眾的的衛生意識,推動普洱衛生事業健康有序發展,減輕群眾負擔。近日來,普洱鎮黨委政府組織開展了“送醫療、送藥品、送政策”的巡迴醫療服務活動。活動由鎮合管辦具體組織,中心衛生院為主導,縣鄉具有良好醫療水平的醫生參與。活動以預防艾滋病、結核病、保健防疫、宣傳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現場就診等為主要內容,覆蓋全鎮12個村,同時深入到比較偏遠的箭壩、正溝路井、龍台鐵廠等村寨。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宣傳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群眾就醫程序和減免補償程序等政策;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廣大群眾就近得到了較好的醫療衛生技術服務。巡迴醫療活動深入到三個村委會,現場就診350人次,減免醫療費用2500元,發放宣傳單600份。
特色產業
正溝竹筍產業:正構村擁有竹林面積1400餘畝,年產鮮筍40萬公斤,銷售收入80萬元。每年來自四川的大小商販定期上門收購,對正溝當地村民和周邊老百姓來說,長期以來都是一項穩定重要的經濟收入。
三江明珠
三江明珠
箭壩村茶葉產業:箭壩村現擁有茶園面積6000餘畝,其中集中連片面積有4000餘畝,主要集中在黃河坪、柏香樹一帶。該茶園是縣委政府1992年在我村提出的發展思路和奮鬥目標時建立的。茶葉投產後,鹽津縣茶葉公司、普洱鎮供銷社在箭壩村修茶葉了兩個粗加工廠。在95年至2000年間,該廠每年能收購鮮茶葉30多萬公斤,但因經營不善,兩個加工廠紛紛倒閉。留下一大片經濟資源。燈草蔬菜大棚:燈草蔬菜大棚建立在燈草自然村公路邊,黃坪河邊,離鎮3公里,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現有大棚面積2畝。周邊地勢平坦,約200畝菜投資早蔬菜大棚生產。
鹽津烏骨雞:普洱鎮是一個農業大鎮,飼養家禽是當地村民的重要收入來源。共有家禽56000餘只,其中鹽津烏骨雞佔一半以上,常有來自四川等各地的商販上門收購,是鹽津縣重要的烏骨雞輸出地。
桐梓村蠶桑產業:桐梓村蠶桑產業發展處於初級階段,產鮮蠶繭210公斤。

交通


普洱鎮是“雞鳴三省”的昭通發展區域上的一顆明珠,是雲南進入中原的最重要通道和北大門第二站,經濟文化受昆明、成都、貴陽、重慶等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內昆鐵路、昆水公路穿境而過,與鄰近鄉鎮公路網已形成,水麻公路、普檜公路建成后,普洱就成為國家和省的四條交通線的交匯連接點,向南直達昭通、昆明,向西直達溪洛渡,向東連接四川筠連縣,向北通過水富、四川宜賓市進入廣闊的長江流域。

社會


教育
中學課堂
中學課堂
教育是振興民族的希望,普洱鎮有小學45所,其中完小17所,單小17所,一師一校11所,有在校學生6945人,有教學班170個,其中複式班17個。有教師217人,其中專任教師206人,有適齡兒童4807人,入學率99%,升學率73.92%,普及率達99.5%。有青壯年人口20425人,其中文盲555人,非文盲率為97.4%。普洱鎮有中學1所21個教學班,在校生1260人,有教師68人。其中專任教師57人,中考獲綜合評價三等獎,獲市、縣獎勵的有5人1集體。普洱鎮自1997年實現普及六年義務教育以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國務院掃除文盲工作條例》,舉全鎮之力,實施“兩基”攻堅,於2003年通過“掃盲”驗收。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鎮黨委政府帶領廣大幹部群眾,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由於中學校舍建設的原因,普九驗收推遲一年。但通過全鎮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中小學已基本達到“普九”的各項驗收指標。並於2007年9月13日至19日在全鎮範圍內進行了公示,公示期末收到任何舉報。現正式宣布:普洱鎮已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希望各村兩委和全鎮各族人民繼續努力,進一步鞏固提高“兩基”成果,促進我鎮教育事業不斷發展,使教育為普洱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及新農村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新農村建設
清新鄉鎮
清新鄉鎮
為集中時間,集中精力抓好普洱鎮昆水線新農村長廊建設,按照縣委、政府的總體部署,普洱鎮黨委政府將新農村長廊建設納入當前重點工作之一,在制定目標任務、工程質量、方法步驟、措施保障等方面嚴把五關,全力推進新農村長廊建設進程。一是嚴把組織關。普洱鎮涉及新農村長廊建設五個村,農戶744戶房屋1888間,田嘴、田壩兩個示範點要求在9月底前完成,大面亮化要求在年底前完成。時間緊,任務重,就需要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普洱鎮將全體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派駐工作隊、鎮村幹部等106人分別承擔這一重要任務,並將任務分配到人,捆綁到人,實行專人負責,一包到底。同時成立新農村長廊建設領導組,項目實施組、物資採購組、督查組,並細化各組工作職責。二是嚴把質量關。根據現有沿昆水線近距離視線範圍內所有民居房屋,包括框架、木架、石木三類結構類型,對框架結構房屋的頂戴帽、外牆抿糊,門窗上漆;對木架結構房屋結構房頂作脊,檐口勾邊,外牆抿糊,門、窗、柱、樑上漆;對石木結構的房屋原則上拆除重建,並按重建后的標準進行亮化。
箭壩村苦丁茶園
箭壩村苦丁茶園
三是嚴把宣傳關。為確保新農村長廊建設按時保質完成,縣鎮村幹部大力宣傳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新農村建設群眾是主體等精神,與群眾算細帳、講道理。通過家喻戶曉的宣傳,沿線群眾大多明白了長廊建設對於提升房屋面貌、村容整潔方面的重要意義,大多能主動配合包片幹部的工作。
四是嚴把村容整潔關。在房屋亮化前,對昆水線沿途無使用價值或使用價值低的房屋、閑置房、臨時用房等進行清理整治,將電線、管線、電話線等實行規範,進而達到統一美觀的效果。
五是嚴把管理關。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經常深入到實施項目的五個村組,具體督促檢查項目的實施情況;資金採用歸口報帳、單獨核算的形式管理;紀委、財政等部門對整個新農村長廊建設的資金實行全程跟蹤,確保工程實施得乾淨透明。田嘴、田壩兩個示範點進展良好,大面房屋亮化全面鋪開。
2月2日,鹽津縣五尺道文化演藝公司藝術團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按照縣委的春節前下鄉送溫暖文藝節目演出活動總體安排部署,以縣文廣旅遊局帶隊到普洱鎮串絲村開展新春慰問文藝演出活動。
活動中,普洱鎮分管文化工作的政府副鎮長舒程向演出致賀辭,且節目演出開始由青年歌手張林一曲“兒行千里”優美動聽溫情的歌曲拉開了演出的序幕,演出有歌曲、小品、舞蹈,演出內容豐富多彩。同時還開展了對黨的十八大知識和生活知識有獎問答,演出場面熱情、奔放、活躍。
演齣節目結束后,縣文廣旅局領導代表單位支部黨員向聯繫掛鉤串絲村的結對扶貧戶十一戶家庭每戶送50斤大米一袋、菜油一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