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朱襄氏陵
炎帝朱襄氏陵
炎帝朱襄氏陵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城東6公里處的大仵鄉朱堌寺村,是遠古時期三皇之一的炎帝朱襄氏之陵墓。
2001年,炎帝朱襄氏陵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商丘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炎帝朱襄氏陵陵前大殿
2001年,炎帝朱襄氏陵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商丘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炎帝朱襄氏陵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城東6公里處的大仵鄉朱堌寺村,北距省級商(丘)周(口)公路2公里,有柏油路連接炎帝陵廣場,北距商丘閼伯台35公里,距商(丘)開(封)高速公路35公里,東南距鹿邑太清宮35公里。
炎帝朱襄氏陵陵前大殿
《辭源》註:“朱襄氏炎帝之別號。”
炎帝朱襄氏陵
《古史考》載:“陳之秋邑,朱襄氏之邑”,明確指出,朱襄氏都於陳地秋邑(今柘城古稱)。
《呂氏春秋》和《路史》記載:“柘城為朱襄氏之邑。”
《易繫辭疏》、《初學記》九並引《帝王世紀》言:“朱襄,炎帝別號也。”
《寰宇記》“陳有株邑(今柘城古稱),蓋朱寰之地。”
《呂氏春秋·古樂》:“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畜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士達作為五弦瑟,以來陰風,以定羣生。”高誘 註:“朱襄氏,古天子 炎帝 之別號。”
《帝王世紀》載:“三皇之一的人皇伏羲氏之後,為女媧氏、大庭氏、柏黃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廬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陰康氏、朱襄氏、無懷氏,凡十六世,皆襲伏羲氏之號。朱襄氏,乃伏羲氏之後也。”然而按《帝王世紀》排序,神農氏當在以上所列十六帝之後,可見神農氏的出現要晚於朱襄氏。
清雍正《河南通志》卷之四十九(古迹.陵墓)云:“朱襄氏陵,在柘城縣城東一十里朱堌上,有寺以守焉。”
《柘城縣誌》:“有巢氏沒,數閱世而朱襄氏立,於是多風,群陰閟遏,諸陽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遲春而黃落,盛夏而痁痎,乃令士達作五弦瑟,以來陰風,以定群生。令曰來陰,都於朱,故號曰朱襄氏,傳三世沒。”
《柘城縣誌》載:“朱襄氏之陵在縣城之東,久淤。”“城關十里有朱固寺以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