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福海的結果 展開

福海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海,又稱東湖,是圓明園遺址公園徠中最大的湖。面積34.4萬平方米,水源原來主要自昆明湖,泉水斷流后,1983年進行治理,改從京密引水渠引水,最後退入北京北部的清河,歸海河流域北運河水系。

整個湖區,湖光山色,優美如仙境。清代始建皇家園林圓明園,后被遭英法聯軍焚毀,水系淤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進行疏浚有恢復部分建築,闢為遺址公園。

建設背景


名稱由來

福海,在雍正朝命名之前俗稱東池或東湖,其開鑿年代可能為康熙末葉。相傳,東海中有三座神山,山上有仙人居住,還有長生不老葯。秦始皇曾派徐福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尋仙境、求仙藥,福海的命名正是取“徐福海中求仙”的寓意,以求皇帝長生不老,大清帝國江山永固。

地理環境


福海,流域內降水具有時空分佈不均,豐枯交替發生等特徵。多年平均降水量614毫米。降水年際變化顯著,豐水年多達1406毫米,枯水年僅381毫米。豐枯連續出現的時間一般為2至3年。受季風氣候影響,年內各月、季節極不均勻,七、八兩月佔全年降水問題的64%,春冬兩季僅佔11.2%。
歷史上福海最深處達3.8米,一般水面深度也有2.3米。這樣的深度是為保證每年端午之日龍舟競渡,平日走大船。
福海地域,屬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風大幹旱多,夏季炎熱雨集中,秋季風小光照足,冬季寒冷雨雪少。春秋季節短,冬夏季節長。
福海地域,屬華北平原北部邊緣,位於北京西山東部,屬新生代沉積區,沉積了巨厚的新生代鬆散沉積層。由永定河總沖積扇和清河沖積扇組成。永定河沖積扇,在地表5米覆蓋層以下為一卵石、粗砂組成的含水層,地面是西北高東南低,海拔高程一般在58米~45.6米之間,地面坡降約1‰。清河沖積扇,在地表10米覆蓋層以下,為隔水層與含水層相間出現。地面海拔高程一般在48米~35米之間,地面坡降約為1.3。

位置境域

福海,在北京市圓明三園的中心地帶,圓明園內。東至圓明園與長春園分界,西至延真院,北至藏密樓,南至育宮。是圓明園內最大的湖,長600米、寬600米,面積517畝(34.4萬平方米),是圓明園內河湖水系的重要要組成部分。

保護措施


湖區治理

1984年12月1日,福海景區整修開工典禮舉行,歷時7個月竣工。1997年~1998年,清挖福海,整修福海周邊遺址,共挖土方13.24萬立方米,清整遺址3604平方米,新建橋樑1座,改造橋樑6座,鋪裝道路2183.92米,整修福海駁岸5992.7延長米。

水系治理

清河源於海淀區西部香山一帶。清代名會清河,是漕運軍糧供清河鎮一帶駐軍的河道。建國前清河水源有二:一為西山徠下泄之山洪或泉水沿北旱河進入;二為玉泉山的泉水沿北長河過青龍閘在安和橋與北旱河匯流進入。清河主幹流從安和閘開始(以上稱北旱河)經圓明園、清河鎮、立水橋溫榆河。全長28公里,流域面積150平方公里,海淀境內長度12公里,流域面積118.2平方公里。中途有大量的自流井水和萬泉河、小月河等支流匯入。故水量充沛,但河道窄淺灣多,排洪能力很低,雨季常漫溢出槽,災及兩岸。建國后1951年對幹流全面疏浚過一次,完成土方50萬立方米,使其泄量達到26立方米每秒。1963年大雨,清河流域遭受暴雨侵襲,文教區積水,體育學院進水、污水倒灌,毛紡廠、粉絲廠被淹,立水橋交通中斷,17個村莊兩萬多畝農田受災。
1970年代,流域內市政建設發展較快,支流萬泉河、小月河等迫切要求改變面貌,全面治理清河的工作遂於1977年開始。
萬泉河,是清河的較大支流,源於海淀區萬泉庄村西的諸淀塘。清代曾把萬泉水系的大小湖泊都圈入皇家園林,是一條幽靜、清潔、秀麗、水量充沛的河道。但是,由於年久失修,斷面雍塞,河床淤高,到建國前,沿河不斷發生洪澇災害。
建國後於1952年和1970年曾做過兩次疏浚,疏浚后的最大過水流量為5~20立方米每秒。治理的標準較低。治理后,萬泉河上建成府閘,閘前兩處引水,自南向北流入福海。

建築特色


水系構成

園外水系
圓明園內水源有三:一為昆明湖自二龍閘出,經西苑、梅花橋,在圓明園西南角入園,經福海,繞園內各水系后,在七孔閘流出,入萬泉河;二為萬泉河水,自萬春園入園,經萬春園各水系后北流與長園園水系相通,最後東流出二孔閘入萬泉河;三為園內自流井和泉眼。自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水系逐漸淤塞。1984年整修圓明園,首先疏浚福海,逐漸修復水系,1995年園內水面面積恢復至80萬平方米。水源來自京密引水渠昆玉段(原南長河),沿治理后的萬泉河,於成府閘上游入萬春園,再穿過園內水渠進入福海。
萬泉河,起於海淀區萬泉庄西,自南而北入清河,因匯納“萬泉”之水,所以得名“萬泉河”。該河是清代暢春園、圓明園供水河流。泉水斷流后,1983年進行治理,改從京密引水渠昆玉段建閘引水,流經圓明園各湖泊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校園,於大石橋北入清河,全長9.7公里,流域面積26平方公里。
清河,以水清冽故名,清代名“會清河”。從安河閘起東北流,經肖家河、朱房村、清河鎮、河北村、立水橋、沈家村、沙子營后入溫榆河,長28公里,流域面積150平方公里。清河水源有二:一是西山之山洪及泉水沿北旱河進入,二是玉泉山泉水沿北長河進青龍閘在安河橋匯入。清河下游清代曾是供應清河鎮一帶駐軍軍需的漕運河道。1978年,治理清河,裁彎取直河道,縮短為23.7公里。
園內水道
圓明園內的具體水道,根據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藏樣式雷圖及相關歷史檔案資料記載,圓明園的來水水源有兩個,入水口有九個,出水口有三個。具體為:
圓明園入水口有二:一為萬泉河引來的玉泉山、香山的泉水和山水,由圓明園宮門西邊藻園入水口處入園,這是圓明園的主要入水口,圓明園大部分湖面用水來自此水口;二是黑龍潭邊小清河引來溫泉、陽台山、鳳凰嶺一帶泉水和山水,從紫碧山房入水口處入園,保證圓明園北部魚躍鳶飛、北遠山村一帶江南水鄉風景區及西洋樓景區用水。
圓明三園的出水口有三:其一為長春園西洋樓景區東北角,西洋樓景區用水從此口排入小清河;其二為長春園獅子林東七孔閘,此出水口為全園主出水口,圓明園五孔閘出水流經長春園全園后,從此口排水到小清河;其三為綺春園心境軒東出水口,綺春園各景觀用水從此出水口排入萬泉河。
後來,圓明園周邊地區及圓明園本身水系已經遭到嚴重的破壞,原來圓明三園的供水源頭玉泉山水系和西北入水口早已關閉,昆明湖的水已不能直接進入圓明園。東部開放區水源主要是由正覺寺東側入水口和北京101中學校門西邊(小南園)入水口引入綺春園水系,后流入福海。從線法橋五孔閘流入長春園水系。三園之水最後彙集長春園東北區,多餘的水由溢洪閘(原七孔閘)匯入小清河。

島嶼碼頭

福海中央用嶙峋巨石砌成的三個小島,是仿李思訓的仙山樓閣的畫意而建的。雍正時叫“蓬萊洲”。乾隆改名為“蓬島瑤台”。三島中,中島最大,約45米見方(東島30米見方,西島約20米見方),名“蓬島瑤台”。
福海碼頭,位於福海東北角。
紫碧山房碼頭(遺址),位於圓明園西北角紫碧山房遺址岸邊。史料記載,乾隆皇帝要來紫碧山房需要從河道坐船,再從一個方形碼頭上岸進入宮門。2017年考古發現,方形碼頭的旁邊還有一個半圓形碼頭。半圓形碼頭從上到下有個梯形的坡度,正好和船頭的弧度吻合,方便固定船頭。
福海
福海

園林建設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部偏東,南隔萬泉河北京大學緊鄰,佔地350公頃,其中水面約120公頃,由圓明、長春、綺園三園組成。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開始建園,作為皇四子雍親王胤禛的賜園,初時規模不大,雍正親政后,不斷增建,後期已達3000畝。雍正三年(1725)八月二十七日,雍正首次駐驊該園聽政,成為帝京中最重要的皇家園林。乾隆繼位后,續建成了圓明園十四景,又陸續在其毗鄰長春園、熙春園、綺春園和春熙園,並將五園連成一體,這是圓明園鼎盛時期。
福海的開發始於雍正繼承皇位后,他逐步把花園改造成宮苑,圓明園的苑囿隨之擴大,為考慮皇室生活上休閒遊樂的需要,動用位於圓明園東部的“東湖”。
《圓明園大事記》載:“雍正四年(1726)正月已在圓明園內御門聽政,六月傳旨做雍正御筆匾額二十六面,其中有“廓然大公”、“深柳讀書堂”。可見這兩處屬於福海景區的景點在雍正四年之前已建成。始建開工時期還得早於1726年。雍正三年(1725),園內景區之擴建已全面鋪開。可見皇家苑囿總體規劃早已把福海景區列入重要組成部分。
雍正帝別出心裁,在500米×550米的大水面中心點綴神州三島,定名“蓬萊州”,后改名“蓬島瑤台”。雍正御書額:神州三島、日日平安報好音、瀛海仙山。這三個小島,與漢代太液池有異曲同之妙。乾隆御制《蓬島瑤台》詩:“福海中作大小三島,仿李思訓畫意,為仙山樓閣之狀……真妄一如,小大一如,能如此是三壺方丈,……”。在福海東北安排的“方壺勝境”,華麗的宮闕樓閣,也是為了海上三神山而設。
從《欽定日下舊聞考》可靠的記載,雍正帝御書的匾額遍及福海東西南北四岸的景點,福海景區總體布局已經形成。匾額分佈情況如下:
東岸:接秀山房——接秀山房、攬翠亭。
西岸:澡身浴德——深柳讀書堂、溪月松風。
南岸:夾鏡嗚琴——廣育宮奉碧霞元君,殿額:恩光仁照、西山入畫、湖山在望、佳山水、洞里長春。
北岸:平湖秋月——平湖秋月。
廓然大公——雙鶴齋、采芝徑、天真可佳、菱荷深處、影山樓、環秀山房、臨湖樓。
四宜書屋——四宜書屋。
中心:蓬島瑤台——神州三島、日日平安報好音、瀛海仙山。
北岸重要景點“方壺勝境”雖未見到雍正帝御書匾額,方壺勝境景點裡的匾額都是乾隆帝御書。但以福海景區總體規劃布局上分析,它地處圓明園水系下流總閘(五孔閘)出水口,湖面較大,並與大船塢相通,這是福海水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福海景區總體規劃非常完整,景區的建設是遵循總體規劃進行的。雍正繼承皇位后,即時開始按宮苑的要求規劃擴大圓明園,雍正元年(1723)便開始進行總體規劃,雍正二年(1724)正月奏准為圓明園擴建工程採辦木植。同年已制定圓明園擴建之總體規劃。雍正三年(1725)圓明園大宮門內外之朝房殿宇已建成,園內景區之擴建已全面鋪開。
雍正四年(1726)六月傳旨做雍正御筆匾額二十六面:“鏤月開雲”、“天然圖畫”、“杏花村銹”、“廓然大公”、“瑞應宮”、“深柳讀書堂”、“如意館”等。(以上引自《圓明園大事記》,楊乃濟輯。)可見上述諸景區已基本建成,或部分修建,工程進行非常迅速,而那些建築工程宏大,施工複雜的工地,雖已全面鋪開,非短期能完成。像“方壺勝境”這樣華麗的亭、台、樓閣,可能是在雍正末期或乾隆初期完成的,故未見到雍正御筆匾額。乾隆九年御制方壺勝境詩中所言“海上三神山,舟到風輒引去,徒妄語耳。要知金銀為宮闕,亦何異人寰?即境即仙,自在我室,何事遠求,此方壺所以寓名也”。從乾隆詩文中已明確建“方壺勝境”是為供奉“海上三神山”,這與“蓬島瑤台”(蓬萊州)的立意是一致的。其他的景點如“廣育宮”供奉的碧霞元君、“廓然大公”安排的是“雙鶴齋、采芝徑”。乾隆二十年御制廓然大公八景詩中有這樣的詩句:“皇考御書題額時有卿雲護之”。意思是雍正有卿雲護身,非常人也。詩中還寫有“仙術何須倩法善?往來常作廣寒游”,……“倩得仇英寫生筆,定須為作采芝圖”。
咸豐十年(1860)遭英法聯軍焚毀,致使這座經歷151年,集全國財力、物力和無數精工巨型匠修建起來的“萬園之園”成為一片廢墟。民國以後,廢墟遺存又遭破壞,園中殘存的石雕不斷流失。遺址僅存山形水系及圓明園內的大宮門、正大光明殿九州清晏、安佑宮等遺址和萬春園的正覺寺部分建築、長春園西洋樓的殘存雕,其中西洋樓大水法遺址成為園中最著名的景觀之一。
1949年後,遺址逐步得到保護和修繕。1976年成立圓明園管理處。1980年代后,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整治,疏浚福海,整修涵秋館、別有洞天、西洋樓等遺址,復建綺春園宮門、萬花陣迷宮(局部)等古建,並對部分遺址進行發掘清理。逐步開發成為遺址公園。1988年1月13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