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決策新科學
西蒙創作的管理學書籍
《管理決策新科學》共有三版。第一版發表於1960年。5年後,西蒙又加進了自動化的經濟效果以及其他一些資料,作為第二版出版,定名為《自動化的形成》。10年後,他又對該書做了修訂,在第三版中,西蒙對各章篇幅作了擴充,內容也完全作了修改,尤其是在自動化對人類的作用和計算機在高層管理和企業組織結構中的應 用等問題的論述方面,作了較大的修改。西蒙認為,第一版和第二版成書的時間已有十年多,作第三次修改是必要的。不過,他同時指出,書中的結論和基本觀點卻未作大的改變,因為,原來的預言大部分被證明是十分正確的。
《管理決策新科學》共5章,分別闡述了組織決策過程、計算機以及新技術在企業組織及管理中的應用、計算機和新技術對管理工作以及社會的影響。全書貫穿了作者在管理方面的真知灼見。
本書不但闡述了管理決策過程、計算機在管理決策過程所起的作用,而且還說明了他在這些問題上是如何得出結論的。書中,作者對計算機在管理決策中的影響進行了闡述,強調計算機的突出作用,指出計算機的發展可以促進決策自動化,而且也可以對社會進步帶來巨大的影響。同時,西蒙從邏輯實證主義出發,對傳統管理理論中的命令統一原則、特殊化原則、管理幅度原則和集團化原則等展開了嚴厲的批判,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與眾不同的觀點:(1)管理就是決策。西蒙認為,決策貫穿於整個管理過程。組織是作為決策者的個人所構成的系統,組織活動的本質是決策,對組織活動的管理包含著各種類型的決策。(2)管理的實質是決策,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繫的工作構成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四個階段:情報活動、設計活動、抉擇活動、審查活動。(3)用“令人滿意的原則”代替傳統決策的“最優化原則”。他認為,企業決策者並不擁有“完全理性”,而只有“有限理性”;並且他們不再追求“最優”,而只追求“滿意”。(4)一個組織的決策根據其活動是否反覆出現可分為程序化決策和非程序決策。此外,根據決策條件,決策還可以分為肯定型決策、風險型決策和非肯定型決策,每一種決策所採用的方法和技術都是不同的。(5)發展人工智慧,逐步實現決策自動化。
本書的實際內容與西蒙所說是吻合的。全書共分5章,分別對組織決策過程,計算機和新技術在企業組織及管理中的應用,以及計算機和新技術對管理工作和社會的影響等做了詳盡的闡述,充分地反映了他在管理方面的真知灼見。
組織中各層管理人員所遇到的問題,可以根據其出現時在結構方面的情況、例行程序的情況和固定性等方面的情況而給以分類。在這個統一體的一端是高度程序化的決策:日常例行事務的處理或對標準產品的定價等。而統一體的另一是非程序化決策:制定新產品系列的一次性基本決策或在新協定上與勞工談判的戰略決策。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存在著一種既包含程序化決策又包括非程序化決策和既包含例行也包含非例行性的混合型決策。
管理者在組織中的地位與其所做決策的程序化程度之間,存在著一個大概但決非極其精確的關係。在一般的情況下,總經理與副總經理所遇到的問題要比工廠各部門領導的工廠經理所遇到的問題更少程序化些。
我們現在正處在決策過程的技術革命之中,這個革命包括兩個。第一個方面,主要與靠近我們所說的統一體的程序化的一端的決策有關,就是稱"運籌學"或"管理科學"的領域。第二個方面,與程序化決策和非程序化決策均相關,就是一組稱為"探索程序"或有時也為"人工智慧"技術的領域。通過這些技術,我們正在取得所有決策包括程序化的也包括非程序化的,實現自動化的技術手段。然而,與非管理工作一樣,決定自動化進程快慢的不是技術因素而是經濟因素。
管理人員主要關心的是:監督問題、解決正常結構的問題和解決複雜結構的問題。解決正常結構問題的自動化進程將是極快的;解決複雜結構問題的自動化將是中速的;而 監督的自動化問題將會更慢些。然而,正如前面我們所推斷的那樣,隨著工作越來越不是由人來定速而是更多地由機器來定速,監督工作的性質即將發生變化。
沒有方法可以對這些交錯和矛盾的趨向做出定量的估量。我們可以合理地做出這樣的推斷,從整體上看,管理和其他職業的活動在一代人的時間以後,它們在總就業中所佔的地位將和它們現在所佔的份量相同。但是我們也有理由認為,具有現代中層管理特點的那些管理活動將比別的活動更快地或全部地實現自動化。因而在整個管理工作中,它所佔的地位就將更少些。
我曾試圖為兩種表面上似乎相互矛盾的推斷提供理由:我們正在獲得用機器管理公司的技術能力,但在一段時期之內,人們將可能從事他們現在所做的工作。我發現這兩個推斷都是很穩妥的。具有使自動化生產達到儘可能全面的或我們認為最經濟的程度的技術能力,就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的生產能力都將達到足以消除貧困和剝削的水平。我們將有辦法消除作為人類的頭等問題的飢荒問題和關注其他一些較嚴重的問題。
在談到 這些時並不是沒有意識到顯而易見的無厭的欲求。然而,我們可以區分出印度農民和美國中產階級有一輛汽車的家庭,在需求上的心理差異。同時,也並不是我沒有 意識到由於思考不周而亂用生產能力所可能造成的污染問題或能源危機問題。自動化不是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同時拒不進行自動化也不能減輕這些問題。
雖然不斷趨於實現自動化,但是人們在未來公司中的工作仍將是為我們所熟悉的。我們盡可不必為兩種普遍存在的畏懼而擔心:第一,對技術性失業的畏懼;第二,很多人對機器人友善相處的畏懼或者說怕在自動化世界中被機器人所替代的擔心。我們將友好地相處,而且現在已是這樣,但卻是在一種與我們現在與汽車或電鏟一樣的友 善的方式相處。
解決了以上兩個問題后,我們就有了解決自動化世界中的更為重要的問題的準備。這些並不是新的事情,也不是它們比資源危機、環境保護危機或者和其他危機更不重要。它們屬於更長遠的問題,而不是近期內的問題,因而只要周圍還有更緊迫的問題,它們就很少排進議事日程。隨著自動化繼續向前發展,我認為在這些問題中,有三 個特殊的問題將逐漸更多地得到人們的注視:即發展關於人的科學,為作為社會基本目標的工作和生產找出更替物,重新改組人對他在宇宙中地位的觀點。
管理決策包括四個主要階段:即找出制定決策的理由;找到可能的行動方案;在諸行動方案中進行抉擇;對已進行的抉擇進行評價。這四個階段在經理的時間表上佔有十分不同的分值。雖然時間分值在一個企業和另一個企業間,在一個經理與另一經理之間可以變化很大,然而通過粗略的觀察,我們也就對其進行某種綜合概括。經理及其職員要用大部分時間分值來調查經濟、技術、政治和社會形勢;判別需要採取新行動的新情況。他們也許用較大的時間分值獨自或是跟他的同僚們一起去創造、設 計和制定可能的行動方案,以應付需要作出決策的形勢。而他們用較少的時間來選擇他們為解決已確認的問題而制定的而且對其後果也已做過分析的抉擇行動。他們 還得用適量的時間去估價作為重複循環一部分的、再次導致新決策的過去行動的結果。這四個部分加在一起,就構成了經理所做的主要事情。
決策制定過程的第一階段是:探查環境,尋求要求決策的條件,把它叫"情報活動";第二階段是,製造、制定和分析可能採取的行動方案,稱之為"設計活動";第三階段是,從可資利用的方案中選出一條特別行動方案,稱之為"抉擇活動";第四階段是,對過去的抉擇進行評價,我將稱之為"審查活動"。
我們把組織制定程序化和非程序化決策所使用的傳統方式與二次大戰后開始出現的新技術作了對比。而這種新技術的出現和普及,由於現代電子計算機之發現並被引進商業組織,而大大地加速了。
制定常規性程序化決策的傳統方式由於新的數學技術的研製和廣泛的應用已經發生了革命。這種新的數學技術的名字是"運籌學"和"管理科學"。任何商業或政府組織不管其規模的大小,其經營方式很少不為這些五十年代初期開始應用的新技術所嚴重影響的。雖然在邏輯上,這些數學工具與計算機無關,可它 們在應用時需要大量的運算,並且其在管理方面的主要的實際作用應當歸因於電子計算機巧合般地在運籌技術需要它時就應運而生了。
企業里制定非程序化決策的傳統方式,包括大量的人工判斷、洞察和直覺觀察,還未經歷過任何較大的革命。可是在目前,我們可以看到在一些基礎研究方面,如在探索式 問題解決方面,和過去二十年來已經在進行的人類的思維過程的模擬等方面,這種革命已正在形成。我們在對一個人在進行判斷或直覺觀察時,他頭腦里在發生著什麼,有了很多的了解。而且已經達到將這許多過程在計算機上進行模擬的程度。
我們對非程序化決策制定問題的日益理解將在管理方面引起兩種十分不同的變化。一方面這種理論將為非程序化問題領域內決策制定過程的某些方面的自動化開拓出新的前景,就像運籌學使程序化決策制定的許多方面能實行自動化一樣。另一方面,通過使我們深刻地洞察人類思維過程,這種理解將提供新的機會,特別是通過教育和訓練來改進一般人、特別是經理們在困難的結構不良的 複雜環境中制定決策的能力。
我對決策新技術以及與之相關的計算機和自動化對於現代組織中的工作性質,特別是藍領工人的工作和事務性工作,產生影響的各種方式進行了研究。人們對於在高度自動 化的組織里的人類工作一直存在著大量的焦慮和陰鬱的預言。對這類實驗性證據的研究和對那種認為自動化對工作性質產生了重大影響的論點的分析,把我們引向了一個完全否定的結論。
認為近年來工作滿意度已經下降或人員疏遠問題已經上升的論點是沒有根據的。因而這種趨勢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都不能把它的產生歸因於自動化。那種對政府或其他社會機構信任上的低落傾向是由其他各種原因引起的。
對由於引起計算機而使事務性工作發生的實際變化的研究表明,變化在量上是中等的,在方向上是不定的。工廠和辦公室自動化最確切無疑的後果是它把勞力構成從工作滿意平均值最低的行業移向了較高的行業。
日益獨裁的組織,窒息人的創造才能的論點面對我們社會的長期性地向著削弱權威關係的趨勢已銷聲匿跡了。此外,這個論點所依據的心理前提也是值得懷疑的。那種認為人在一種能為他們提供中間性結構,包括那些由權威關係中所派生出的結構的環境中,將工作得最好、最富有創造性和最舒適的理論,似乎最合於道理。可是很難說中庸之道何在,但是也還沒有證據表明我們正在遠離中庸之道。
既然我們肯定是生活在一個面臨著不斷變革的世界里,就有理由相信我們所經歷的變革,不再是那麼沉重的心理上的壓力,甚至比我們祖輩、父輩所經受過的還要輕些。
從爭論中我得不出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最為美好的世界之中的結論。我得出的結論是工廠和辦公室的自動化可能給人類帶來的後果,在份量上是比較適中的,而且是逐漸地出現的。它將給我們帶來不利條件,也將帶來有利條件,而後者可能超過前者。
我們已經調查了當組織表現出愈來愈多的複雜的人--機器系統的各種特徵時,在管理工作中所發生的種種變化。我們也檢視了可能有助於其工作的各種信息系統。假如希望使用兩個詞去概括在管理方面我們可期待的變化方向,我提議使用"合理化"和"專業化"這兩個詞。新的信息技術已經在這些方面使中層管理決策過程產生了巨大變化。收集和篩選外來信息和模擬戰略規劃的更為尖端的信息系統的發展,上層管理將會日益感受到這些影響的存在。
我們收集了所有關於新情報技術以及其在企業組織中應用的情況后,即可看出,現今由於機器人所引起的不必要的憂慮是沒有事實根據的。因為當今世界里能思考的機器以 及能說明人類思維過程的理論的存在,均未能絲毫減損人體的一根毫毛。因此,上述憂慮是多餘的。人在評價其自身與其他事物不同的價值與尊嚴時,以及在評價其 在神的心目中及大自然中的地位時,人類總是脆弱的。所以人類應把自己放在應有的地位上。即使電子系統能仿效人類某些機能,或者人類思維過程中的某些奧秘被 解除時,以上的事實也無法改變。
我們必須強調的是新組織在很多方面將與我們現今所熟悉的組織是很相近的。其一是將來的組織仍然是由三個階層所構成的。一個基本層是物質生產與分配過程的系統;一 層是支配該系統的日常作業的程序化決策過程;一層是控制第一層過程並對之進行重新設計和改變其價值參數的非程序化決策過程。其二是將來組織的形式仍將是階 層等級的形式。組織將分成幾個主要的次部門,各次部門又將分成更小的單位,依次類推。這和今天的部門化很相似。但是劃分部門界線的基礎可能會多少有所變化。產品部門將成為比今日更為重要的部門,但採購、製造、工程和銷售之間的明確界線將漸漸消失。
但將來的組織會和今天的組織極為相似。人類是能解決問題、能運用技能的動物。一旦他解決了吃飯問題,下面的兩個主要經驗對他來說即是重要的了。他的最大的需求之 一就是施用其技能於挑戰性的工作,而不管這種技能是什麼,去享受一下如打出一個好球或能妥善解決一個問題后所得到的快樂。另一個需求就是能與一些人保持有 意義的與友好的相互關係,也就是愛與被人愛,分享經驗,尊敬和被尊敬,為共同的工作目標而奮鬥等。
物質環境與工作環境的具體特性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些特點將影響人類上述的需求。科學家在某環境中將能滿足自己的這些需求,而藝術家則在另一種環境中滿足自己的 需求,但二者的需求是相同的。一本好的關於企業的小說,或企業的傳記並不描寫企業本身的事而是描寫愛情、恨、驕傲、野心和快樂等。這些東西現在是、將來仍然是人類所最關心的東西。
決策的自動化與合理化將使組織對上述人類所關心的東西之情態發生重要的變化。在前面我已指出了一些可能的變化。總的來說,依我看這些變化將使管理者的日常工作更容易而不是更難於成為其生活中有意義的和使其滿意的一部分。
任何技術和生產力的水平與任何就業水平都是可以適應的,包括充分就業在內。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問題不會使我們從高等技術倒退下來,因為這種倒退與滿足世界人口 的需求是不一致的,但會使我們持續的技術進步的本質發生根本的質量轉變。為了人類生產力將來的增長,我們將更多地注意信息處理技術而不是能源技術。由於資 源的限制和由於對日益增長著的實際收人的要求形態的轉變,勞動力中將有比現在更大比例的人來從事於提供服務,而只有一小部分人將從事於生產物資。但沒有理 由使我們相信,在充分就業的水平上,我們會對物質或服務感到過剩。
技術是知識,信息處理技術是如何更有效地獲得和使用知識的知識。現代化的設備,例如那些使我們能檢測空氣中、水中和食物中微量污染物的設備,將我們行為的後果告 訴了我們,而以前我們對此是不知道的。應用於我們的能源和環境系統模型的電子計算機為我們描繪出了我們社會的某一部分所採取的行動對其他部分所產生的間接 影響。信息處理技術正促使我們所有的人重視過去很少使我們關心的在一般時間距離和空間距離以外的我們的行為的後果。它正在把保護後代和我們自己的責任寄託 於我們,或許是強加在我們身上。新技術、新知識正在重新規定人類事物中的道德要求。
信息處理技術無論在產生這種認識中,還是在提供處理這些問題的新方法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管理決策的科學和它所依賴的信息處理技術,對於我們,作為一個社會集體和個別的人,是否能夠履行我們所承擔的廣泛責任,將是重要的。
1960年出版的《管理決策新科學》是西蒙的代表作,書中對決策過程進行了深入討論,形成了系統的決策過程理論。決策理論發展到今天,能夠成為理解人類行為的鑰匙與實施管理行為的利器,西蒙功不可沒。時至今日,《管理決策新科學》依然是研究戰略決策領域的必讀書目。
西蒙在談到他撰寫本書及後來又修訂增補新內容的原因和動機時說:過去十年,我的研究活動使我接觸到使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的各種實際工作。這種計算機就是在原子 能世界和展望飛速發展的宇航世界中都是令人大為驚異的。計算機應用在新決策中的技術正在使藍領工人的、經理的和專業性的工作發生巨大的變化,就像使用機 械來代替人力時所引起的變化一樣。本書各章就是我對這種迅速發展的技術在企業組織和社會組織中應用的總結記錄。
組織決策理論已經被成功地用於解釋和預測各方面的活動,如公司內部取得信息能力的分佈和決策的制定,市場調整與有限競爭,選擇證券投資和選擇一個國家進行國外投資。現代企業經濟學和管理研究大部分基於西蒙的思想。——1978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西蒙諾貝爾經濟學獎時對他的學術貢獻的評價
赫伯特·西蒙(1916~2001),德裔美國人,管理學家和社會科學家,西方決策理論學派的創始人之一。自他開始,人們才發現決策的意義並對決策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他的理論已成為現代管理理論的基石之一。他在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組織行為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都取得了成就,極具傳奇色彩。他多才多藝,才能和精力令人驚嘆;擅長繪畫,會彈鋼琴,喜歡旅行,能流利地使用多種外語。
西蒙的主要著作還有:《行政管理行為》(1945)、《人類模型》(1957)、《組織》(1958)、《發明的模型》(1977)、《思想模型》(1979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