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弗里德·馬歇爾
資產階級經濟學家
阿弗里德, 馬歇爾(Alfred Marshall) ,一八四二年七月二十六日生於英國克拉潘, 一九二四年七月十二日逝世。九歲開始在倫敦攻讀古典文學, 一八六一年入牛津大學。他深感古典文學枯燥無味, 喜歡數學, 後來又轉入劍橋大學, 鑽研數學和物理學。一八六五年畢業后, 在克利夫頓任數學教師, 不久重返劍橋。一了又六七年參加“格勞特”社, 與賽德威克等人經常討論折學, 遂對摺學發生興趣。一八六八年起任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文科講師, 主要講授政治經濟學, 有時也講邏輯和近代析學, 其間又赴德國研究康德哲學, 和黑格爾哲學。當時達爾文的《物種山來》和f沂賓塞的《第一原理》才月繼問世, 馬歇爾接受了進化觀念, 庸俗進化論是他的世界觀。
阿弗里德·馬歇爾(1842—1924)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最著名的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家,英國“劍橋學派”的創始人。他於1861 年入劍橋大學學數學,畢業后在劍橋大學教數學,後轉向研究經濟學。1877 到1884 年先後在布里斯托爾大學和牛津大學講授政治經濟學,1885 年任劍橋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直到1908 年退休,在此期間還參與英國政府政策諮詢活動。退休后,仍從事研究和寫作活動。《經濟學原理》是他的主要著作,這本書在1890年出版之後,曾被資產階級經濟學界看成是劃時代的著作。他們認為,馬歇爾在這本書中所闡述的經濟學說是英國古典經濟學的繼續和發展,並把馬歇爾稱作新古典學派的代表。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馬歇爾的經濟學說在資產階級經濟學中一直占著支配地位。三十年代后,雖然這種支配地位讓位於凱恩斯主義,但是它對現代資產階級經濟學仍然有著很大的影響,是現代微觀經濟學的基礎。
馬歇爾除一八七七年至一/ 又/ 又五年在布里斯特和牛津任教外, 一直在劍橋大學任政治經濟學教授, 從事教學和撰著。主要著作有: 《經濟學原理》(一八九O 年出版)、《工業與貿易》( 九九年出版) 、《貨幣, 信用與商業》( 一九二二年出版)、《工業經濟學》(一八七九年出版, ‘J典妻合著)。其中《經濟學原理》, 對二十世紀初期各國資產階級經濟學界有較廣泛的影響。他把數理方法用於經濟學的研究, 依據庸俗進化論, 強調所謂“連續性原理”及時間因素對經濟分析的作用, 提出了“均衡價值論”。他認為商品的價值山供給價格( 即生產者所要求的出售價格) 和需求價格( 即購買占所願出的購買價格)的均衡力量所決定; 供給價格決定於商品的生產費用(即成本), 需求價格決定於這一商品對購買者的“邊際效用’,。供給和需求對商品價值的作用如同一把剪刀在裁剪時土下刃所起的作用一樣, 共同起作用。生產要素勞動、土地、資本的報酬由邊際生產力決定, 各生產要素報酬的總和構戍國民收入。馬歇爾的“均衡價值論”把市場價格與價值混為一談, 把“生產費用說” 、“邊際效用說”和“供求說”混為一體, 集庸俗價值論之大成, 成為現代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的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