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達

王家達

王家達,男,1939年生,甘肅蘭州人。1965年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是一名作家。

個人履歷


1957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50年代後期開始業餘創作,往《人民文學》、《中國青年》等刊上發表了一些短篇小說。1984年前一直在《甘肅文藝》和《飛天》編輯部擔任小說編輯。1984年7月起從事專業文學創作至今。歷任《甘肅文藝》、《飛天》編輯部編輯,甘肅文學院專業作家,甘肅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協主席。甘肅省政協常委,全國第八屆人大代表,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協第五、六、七屆全委會委員。其於2016年6月11日18時10分,王家達在蘭州病逝,享年77歲。其於2016年6月11日18時10分,王家達在蘭州病逝,享年77歲。

主要作品


多年來在全國許多刊物上發表報告文學和中短篇小說百餘篇(部),出版長篇報告文學《敦煌之戀》,長篇小說《鐵流西進》,中短篇小說集《清凌淩的黃河水》和《雲霧草》。其中《清淩淩的黃河水》翻譯到美國、英國和加拿大,《敦煌之戀》翻譯到韓國,全國先後有二十餘家報刊轉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

敦煌之戀

敦煌情結構成了王家達創作中的又一主題。如果說,他的黃河情結是感性的、抒情的,是著眼於人物的現實人生的,那麼,敦煌情結則是理性的、闡揚的,是著眼於人物的藝術人生的。這集中體現在他那部名震四海的長篇報告文學《敦煌之戀》中。作者採取了以人帶史、以事寫人的創作手法,通過幾個主要人物的命運變遷,把敦煌的歷史沉積和藝術神韻呈現在世人面前。不僅如此,敦煌藝術的精神實際上是敦煌人的精神,張大千的萬里追尋、于右任的慷慨仗義、常書鴻得九死不悔、段文傑的矢志不移、樊錦詩的堅忍不拔,以及眾多敦煌人的忘我奮鬥,他們的殉道情懷和人格操守本身就體現了敦煌藝術的真諦。正如著名學者雷達所說:“這是我們民族精神中最感人的部分,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獻給祖國和整個人類的最聖潔的禮品。”以藝術標準論之,《敦煌之戀》寫得恢宏大氣、包容古今,歷史與現實環環相扣,人與事經緯交織,藝術與人生互相生髮,千年歷史,百變世相,紛紜人事,作者融於心而會於手,一氣呵成,宛如大河奔流,行神如空,行氣如虹。而《天下第一鼓》則可視為《敦煌之戀》的姊妹篇,且“鼓”在前,“戀”在後,“鼓”是“戀”的感情積累,“戀”是“鼓”的最後完成。此篇寫了黃河邊皋蘭縣西岔鄉一支農民太平鼓隊自費去亞運會表演的故事。這批農民鼓手身在窮鄉胸懷天下,將蘭州太平鼓打向了全國,打向了世界。同樣是對藝術的執著和獻身,同樣是中華兒女的一腔報國熱忱,那擊鼓的一招一式,那一個個鼓點,都是民族精神的展示。因此,雖是寫蘭州太平鼓,卻與《敦煌之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鼓”一“戀”,都體現著作者的敦煌情結。

精魂

一者是小說的黃河情結,一者是報告文學的敦煌情結;一者是感情的張揚,一者是理性的闡發,兩個情結又都由一個無所不在的總情結所統領,這就是民族不滅的精魂。

花兒河

王家達新創作的40萬字長篇小說《花兒河》已經殺青,在年內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以重點作品推出。又是一條“河”,而且是一條長河。這條長河將以什麼樣的風采展現在世人面前,讓人翹首以待。

作品特點


王家達是地道的蘭州人,自小生長於黃河邊;蘭州大學畢業后,留城工作到現在。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歲月里,他喝黃河水,吃黃河岸邊的五穀雜糧,看黃河水漲漲落落、清清濁濁,聽黃河人的恩恩怨怨、哭哭笑笑,天長日久,種種感觸,在他心中凝起好大一個黃河結。王家達將黃河邊變化無常、神妙莫測的天文、地文和人文一併融入自已的小說中。使之呈現出一種大風卷水容天括地的氣象。在《清凌凌的黃河水》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一個黃河女性形象尕奶奶。在她身上體現著雙重人格,一方面年輕、俊俏、任性,常常做出一些在宗法社會裡被視為“出格”的舉動,一方面她又恪守傳統婦道,伺候丈夫、操持家務。她的性格實際上就是黃河的性格,既汪洋恣肆,恢宏不羈,以摧枯拉朽之勢蕩滌著封閉的凝固的現存秩序,又氣吞八荒,融古鑄今,一葉皮筏,可開交通之便;兩岸田園,盡收桑麻之利,維持著社稷民生。以母親河稱之,可謂名實相符。而在尕奶奶身上,她的熱情奔放兒女柔情,她的堅韌勇敢不屈不撓,她的靜謐若月光流瀉,熱烈若艷陽高照,不愧為喝黃河水長大的黃河人。《血河》是王家達寫黃河的又一成功之作,從傳達的文學精神看,與《清凌凌的黃河水》一脈相承,可視為姊妹篇。在這部小說中,他塑造了兩個性格鮮明的黃河兒女形象:羊報和白蛇。羊報是筏子客的優秀代表,他剽悍剛猛、無私無畏,曾裸身漂流2500公里去鄭州報告上游汛情,他有情有義,歷經磨難,與意中人白蛇結為夫妻。在白蛇身上,則具有尕奶奶的全部性格特色,還有敢於承擔一切的豪俠氣概。兩人的結合和最終毀滅,既是水與水的合流,又是火與火的燃燒。為了自由,他們雙雙獻身於自由的黃河。小說在情節構造上,人物命運如驚濤駭浪一波三折;在氛圍營造上,卻雍容展舒,元氣內斂。還應指出的是,兩部小說雖是悲劇藝術,但字裡行間無不傳揚著黃河人生的詩情畫意。農家小院的喜怒哀樂,筏子客的生死沉浮,在這無所不在的悲劇氛圍里,時時都有自由曠達的花兒旋律飛揚,歡樂時一曲花兒,悲憤時一曲花兒,生生死死都離不開花兒。因此,王家達的黃河小說是一幅幅黃河風俗長卷,也是一曲曲黃河人生的悲歌和讚歌。

人物評價


聽聞噩耗,著名評論家、中國小說學會會長雷達、甘肅文壇眾多作家在悲痛之餘,追憶了和這位長者的過往和為人之道。和王家達大學同窗五年的雷達表示,“王家達不僅是甘肅、西部的著名作家,在全國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作家。他的小說是黃河小說,作品清新質樸,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域特色,描寫的大都是蘭州黃河上游地區人民的生活、愛情和悲歡離合,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毋庸置疑,他對當代文學的貢獻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和尊重。”

人物逝世


2016年6月11日18時10分,王家達在蘭州病逝,享年77歲。

作品介紹


敦煌之戀
敦煌情結構成了王家達創作中的又一主題。如果說,他的黃河情結是感性的、抒情的,是著眼於人物的現實人生的,那麼,敦煌情結則是理性的、闡揚的,是著眼於人物的藝術人生的。這集中體現在他那部名震四海的長篇報告文學《敦煌之戀》中。作者採取了以人帶史、以事寫人的創作手法,通過幾個主要人物的命運變遷,把敦煌的歷史沉積和藝術神韻呈現在世人面前。不僅如此,敦煌藝術的精神實際上是敦煌人的精神,張大千的萬里追尋、于右任的慷慨仗義、常書鴻的九死不悔、段文傑的矢志不移、樊錦詩的堅忍不拔,以及眾多敦煌人的忘我奮鬥,他們的殉道情懷和人格操守本身就體現了敦煌藝術的真諦。正如著名學者雷達所說:“這是我們民族精神中最感人的部分,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獻給祖國和整個人類的最聖潔的禮品。”以藝術標準論之,《敦煌之戀》寫得恢宏大氣、包容古今,歷史與現實環環相扣,人與事經緯交織,藝術與人生互相生髮,千年歷史,百變世相,紛紜人事,作者融於心而會於手,一氣呵成,宛如大河奔流,行神如空,行氣如虹。而《天下第一鼓》則可視為《敦煌之戀》的姊妹篇,且“鼓”在前,“戀”在後,“鼓”是“戀”的感情積累,“戀”是“鼓”的最後完成。此篇寫了黃河邊皋蘭縣西岔鄉一支農民太平鼓隊自費去亞運會表演的故事。這批農民鼓手身在窮鄉胸懷天下,將蘭州太平鼓打向了全國,打向了世界。同樣是對藝術的執著和獻身,同樣是中華兒女的一腔報國熱忱,那擊鼓的一招一式,那一個個鼓點,都是民族精神的展示。因此,雖是寫蘭州太平鼓,卻與《敦煌之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鼓”一“戀”,都體現著作者的敦煌情結。
精魂
一者是小說的黃河情結,一者是報告文學的敦煌情結;一者是感情的張揚,一者是理性的闡發,兩個情結又都由一個無所不在的總情結所統領,這就是民族不滅的精魂。
花兒河
王家達新創作的40萬字長篇小說《花兒河》已經殺青,在年內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以重點作品推出。又是一條“河”,而且是一條長河。這條長河將以什麼樣風采采展現在世人面前,我們翹首以待。

獲獎記錄


長篇報告文學《敦煌之戀》獲首屆魯迅文學獎、1997年《中華文學選刊》獎、1998年敦煌文藝獎一等獎、2002年首屆徐遲報告文學獎、《當代》優秀作品獎,中篇報告文學《天下第一鼓》獲1995年中國報告文學獎及1994年《人民文學》銀磊杯獎,《大千破壁》獲1998年《人民文學》昌達杯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