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會盟

唐朝和吐蕃友好的標誌

長徠慶會盟,是唐朝和吐蕃王朝之間的第八次會盟,亦即最後一次會盟。唐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唐朝與吐蕃會盟於長安西郊,雙方談判基本成功,唐朝和吐蕃分別在長安和拉薩建碑,史稱《長慶會盟碑碑文》,雙方重申“和同為一家”的舅甥親誼,此次會盟在客觀上使吐蕃社會得到了暫時的安定,史稱“長慶會盟”,亦稱“甥舅和盟”。

原因


吐蕃王朝的王室內部及社會各階級的矛盾日趨嚴重,而當時的大唐王朝經歷“安史之亂”后時間不長,再加上朝廷朋黨之爭日漸嚴重以及後期的宦官干政使得大唐王朝也江河日下。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兩個即將敗落的王朝為得到對方的支持而進行了會盟,盟誓兩國永結同好,和睦相處。

背景


文成公主入藏后,吐蕃和唐王朝有過一段相對安定的時期,但從咸亨(公元670年)起,唐與吐蕃的關係時戰時和。因此唐和吐蕃會盟。

會盟的代表


由吐蕃贊普可黎可足的代表缽闡布與唐朝代表、宰相崔植、王播、杜元穎等人共同合訂。

會盟目的


“偃兵息人,崇姻繼好,懋建元略,規愎長利”。

經過


唐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唐穆宗李恆繼位,成為大唐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包括武則天),吐蕃贊普赤祖德贊先後兩次派使臣前往長安向李恆繼位表示祝賀。隨後赤祖德贊又派使者到長安請求兩國進行會盟以結永好,唐穆宗李恆下詔對此表示同意。
唐長慶元年十月,大唐與吐蕃在長安西郊進行了會盟,雙方代表對會盟中的各項約定基本贊成。
唐長慶二年五月,唐朝和盟使劉元鼎率領使團前往西藏進行會盟。劉元鼎使團到達邏些(今拉薩)后受到赤祖德贊的親自接見,之後大唐與吐蕃在邏些東郊進行了會盟。
唐長慶三年(公元823年),唐朝和吐蕃分別在長安和邏些建立石碑,碑上詳細刻錄了盟文以及會盟的人員名單,雙方在盟文中再次重申“和同為一家”的舅甥親誼,表示今後兩國永結同好,互相幫助,和睦相處。

長慶會盟碑碑文


內容

大蕃神聖贊普可黎可足與大唐文武惠德皇帝,商量社稷如一統,立大和盟約。茲述結約始末及此盟約,勒石以垂永久。神聖贊普,鶻提悉勃野化現下界,來至人間,為大蕃國王。於雪山高聳之中央,大水奔流之源頭,高國潔地,自天神而為人主,德澤流衍,建萬世不拔之基業焉。王曾立善教善律,以王慈恩,內政咸理,又深諳兵事,外敵調伏,開疆拓土,強盛莫比。自此缽教護持之王在位以後,南若孟族、天竺,西若大食,北若突厥、湼牟(即咽面),莫不畏服,爭相朝貢,俯首聽命。東方有國曰唐,東極大海,日之所出,與南方泥婆罹等諸國義,教善德深,足以與吐蕃相匹敵。唐以李姓得國,當其立國之二十三年,王統方一傳,神聖贊普棄宗弄贊與唐主太宗文武孝皇帝通聘和親,於南觀之歲迎娶文成公主。此後神對贊普棄隸縮贊與唐主(中宗)聖文顯武皇帝重結舊好,景龍之歲,復迎娶金城公主,永崇甥舅之好矣。中間邊將開釁,棄好尋讎,兵爭不已,然當此憂危之際,吾人於歡好之念終未斷絕,以彼此近鄰而又素相親厚也。重尋甥舅之盟,何日忘之?
長慶會盟碑
長慶會盟碑
父王贊帝棄獵松贊陛下,睿智天成,教興政舉,受王慈恩者,豈有內外之隔?遍及八方矣!四方萬國皆來盟來享。況唐國誼屬近親,地接比鄰,甥舅商量和協,欲社稷之如一統,與唐主神聖文武皇帝結大和盟約,舊恨消滅,更續新好。些后贊普甥一代,唐主舅又傳三葉,嫌怨未生,歡好不絕,信使往還,頻見書翰之通傳,珍寶之饋遣,然未遑締結大和盟約也。夫甥舅和協,掃彼舊怨,泯其嫌隙,喜兵革之不作,惟親好之是豈,豈不盛歡!神聖贊普可黎可足,聖明睿哲,代天行化,恩施內外,威震四方。與唐主文武惠皇帝甥舅商量社稷如一統,結大和盟約於唐之京師西興唐寺前,時大蕃彝泰七年,大唐長慶元年,即陰鐵牛的(辛歷)十月十日也。又盟於吐蕃邏些東哲堆園,時大蕃彝泰九年,大唐長慶三年,即陰水免年(癸卯)二月十四日事也。樹碑之日,唐使太僕寺少卿杜載等參與告成之禮,同一盟文之碑亦樹立唐之京師雲。
——《新唐書》吐蕃傳

具體的意思

雙方在盟文中重申“和同為一家”的舅甥親誼,決心今後“社稷葉同如一”,“各守本境,互不侵擾”,“煙塵不揚”,“鄉土俱安”。還規定了唐蕃雙方人員往來路線和供應辦法等具體事項。在現存唐蕃會盟碑的背面,還記述了唐蕃和盟關係的始末:對唐朝文成、金城公主先後嫁到吐蕃,唐蕃間長期和戰不定的形勢作了回顧;對極力主張與唐和盟的赤祖德贊作了充分的肯定。

碑身介紹

碑身呈方柱形,高4.78米,寬0.95米,厚0.50米。西面皆有字,西面為碑文,由漢文和吐蕃文刻成。

歷史意義


經濟文化上,會盟在客觀上使吐蕃社會得到了暫時的安定,促進了吐蕃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政治上,“和同為一家”,會盟反映了唐蕃人民想望結束戰爭的共同願望,符合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