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庄村

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大白登鎮下轄村

曹庄村,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大白登鎮下轄村。東靠石家莊村,西接經家莊村,南與大泉山村毗鄰,北與新團堡村相連。地理坐標為北緯40°18′26″,東徑113°44′39″—113°46′45″。

目錄

正文


全村土地總面積6.8平方公里(摺合10200畝),其中耕地面積約4020畝,林地面積850多畝,荒山面積1000多畝,未開發灘地3000多畝,養殖用地80多畝,未利用土地100餘畝,村莊佔地370畝。
曹庄村交通較為便利,村西即是神豐路,所在大白登鎮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路。
曹庄村屬內陸乾燥氣候區。冷熱分季明顯,日夜溫差明顯,區域差異明顯,是所在陽高縣氣候的三大特點。年平均氣溫8.3℃,極端最低氣溫-19.9℃,極端最高氣溫38.4℃。年平均5℃以上的持續時期約200天左右,年降水量400毫米,極端降水量最多672.3毫米(1995年);最少234.2毫米(1993年),年日照時數2678.3小時,大於等於10℃有效積溫2857.5℃,無霜期130天。
白登河與桑乾河是陽高縣境內主要河流。白登河為永定河二極支流,發源於大白登鎮,在陽高境內河長34公里,流域面積390平方公里,清水流量217米2/秒。
陽高縣是國定貧困縣,農民基本靠天吃飯,近年來隨著山西省雁門關生態經濟畜牧區建設的不斷推進,以及在大同市緊緊圍繞“一村一品、強村富民”發展思路,實施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的政策指導下,全縣農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曹庄村自2003年以來,村黨委、村委會積極致力於解決本村的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問題,在鎮黨委、政府支持下,通過政策引導、貸款扶持、場地優惠、技術推動等辦法,使本村以奶牛養殖為主的畜牧養殖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全村先後購進奶牛110頭,繁育改良350多頭,並建起一座擠奶站。目前全村奶牛存欄已達600頭,其中規模1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有5戶,規模5頭以上的超過35戶,日產鮮奶3噸多,僅此一項就為全村增中年收入180萬元,人均增加純收入880元。除奶牛養殖為該村養豬業也有較好發展基礎,在肉豬數量銳減,豬肉價格飛漲的2007年上半年,全村豬存欄數仍保持在2000頭以上。
除養殖業外,曹庄村的種植業也有較好的發展基礎。全村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常年播種面積在3000畝左右,畝產650公斤,其餘還有300畝馬鈴薯和極少量的穀子、黍子等雜料作物;經濟作物主要有蔬菜和仁用杏,其中蔬菜500畝,品種主要為青椒和茴子白,並建有22個簡易大棚,仁用杏面積850畝。全村玉米基本自產自消,蔬菜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種養業是曹庄村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83萬元,其中主導產業5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42元,人均消費支出1600元。
曹庄村現有農戶252戶,總人口988人,其中男性村民534人,女性村民454人。全村總勞動力450人,常年外出務工勞動力有60人,季節性務工約100人;全村60以上老年人約110人,中小學生約120人,嬰幼兒55人。
改革開放以來,在國家“三農”政策的指導下,村民逐步擺脫貧困,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項社會事業都有所發展。全村90%的村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因當地政府支持下,與石家莊村合辦建起了希望小學1所,解決了本村學生“上學難”的問題;村民飲水已全部實現自來水到戶;村內已實現水泥硬化道路3公里,其中主幹道1公里,街巷道2公里;中國網通、聯通等移動通訊業務已覆蓋全村;全村擁有固定電話180餘部,行動電話80多部,電視、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已普及;全村摩托車擁有量180輛,常住人口幾乎家家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