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鄉

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轄鄉

古城鄉,隸屬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

歷史沿革


名稱來歷漢至北齊此地為陰安縣城,五代和北宋為德清軍和清豐縣址,因歷史悠久,故日古城。
地理位置地處清豐縣西北部,東與高堡鄉接壤,南與大屯鄉為鄰,西連陽邵鄉,北接大流鄉。人民政府駐古城集,電話區號0393,郵政編碼457343,距清豐縣城8千米。
1944年,屬衛河縣第四區。
1949年,改屬清豐縣。
1955年,改區為鄉。
1958年,成立古城公社。
1984年1月,改古城鄉。

地理環境


古城鄉位於縣城西北8公里,全鄉25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36363人(2017年)、4.2萬畝耕地。近年來,該鄉抓機遇、保穩定、促發展,農業經濟逐年增長,鄉鎮企業發展迅速,招商引資成效明顯,特色產業輻射力強,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全鄉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實現了協調健康發展。
古城鄉歷史悠久,古城鄉政府駐地古城集.商貿六集,市場繁榮,其日用品市場,木材交易市場,禽蛋市場,輻射方圓數百里,是豫北一帶頗有影響的大集市。古城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境內有馬頰河,瀦龍河貫穿全境,農業生產條件較好,農產品資源豐富.小麥,玉米常年播種面積3.3萬畝,花生2.8萬畝,實現平原綠化高級達標.境內林成網,樹成行.1998年被確定為工行貸款重點扶植和黃淮海開發重點鄉。
地形地貌
境內地勢略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海拔48.9米。
氣候
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氣溫為13.4℃,極端最高氣溫43.1℃,極端最低氣溫-21℃。無霜期年平均215天。年平均降水量為500~700毫米。
水文
境內馬頰河、瀦龍河兩條河流南北穿境而過,古城溝、梁村溝橫貫東西。

自然資源


境內主要礦藏是石油、天然氣、煤,另外還有鹽、鐵、鋁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25個村民委員會。
古城集、張營、唐營、喬營、東佛店、西佛店、官路邊、劉村、程村、
范村、葉村、前張六、后張六、馬庄、呂家
徐家莊、吳家、大高、前囤上、后囤上、董村、西王莊、齊家村、梁村、臨河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39600人。總人口中,男性21200人,佔53.5%;女性18400人,佔46.5%;14歲以下8039人,佔20.3%;15~64歲28512人,佔72%;65歲以上3049人,佔7.7%。總人口以漢族為主,佔99.97%;有回族10人,佔總人口0.03%;2011年,人口出生率1.28%e,人口死亡率7.13%,人口自然增長率4.15%o。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0.9千米,總面積50.5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84人。

經濟


農業
2011年末,耕地面積4.83萬畝,人均1.22畝。
農業總產值達到6.89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全鄉地區生產總值的24.5%。以種植小麥、玉米、花生、蔬菜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95萬噸,人均777.40千克,其中小麥1.77萬噸,玉米1.18萬噸。花生種植面積1.55萬畝,產量5200噸;蔬菜種植面積1.16萬畝,產量2.69萬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辣椒、黃瓜、豆角等。設施農業主要有彩色甘薯、彩色花生山藥、生薑、大棚油桃、食用菌、果樹等。
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4.45萬頭,年末存欄1.59萬頭;羊飼養量1.78萬隻,年末存欄0.98萬隻;家禽飼養量751.6萬羽。
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1.2萬畝,其中防護林9430畝,經濟林257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22萬株,林木覆蓋率9.3%,活立木蓄積量0.92萬立方米。
工業
以製造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為主導產業。2011 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6.81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全鄉地區生產總值的30.7%。工業企業83家,職工2800餘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38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古城農副產品加工歷史悠久,工藝獨特,“三粉(粉皮、粉絲、粉條)"以優質綠豆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其產品晶瑩剔透、口感好、營養豐富,年產量800噸。松花蛋加工依託當地養雞優勢,松花蛋年加工量達到5000萬枚,產品本地市場佔有率100%,並遠銷安徽、山東及河南大中城市。
商業
2011年末,商業網點1215個,,職工2107人。
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8753萬元,比上年增長19.6%;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3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70%。為縣西北商貿流通中心。
金融
2011年,財政總收入310萬元,比上年增長37.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71萬元,比上年增長27.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03萬元,增值稅12萬元,企業所得稅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78.3元,比上年增長21.8%。
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817萬元,比上年增長18.6%;各項貸款餘額1895萬元,比上年增長19.7%。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郵政局1處,郵政業務總收入156萬元,其中純收入150萬元。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0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5萬門,固定電話用戶1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90%;行動電話用戶3萬戶,寬頻接入用戶15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70萬元。
古城鄉鄉鎮企業發突飛猛進,1998年鄉鎮企業總數達到146家,從業人員6025人,固家資產總值15000萬元,其中有投資500萬元的清豐縣第一玉米澱粉廠,200萬元的中原獸藥廠,200萬元的古城有機肥料廠等,其主導產品玉米澱粉,氯化膽鹼,有機肥產品遠銷全國十多個省市.全鄉畜牧養殖業十分發達,蛋雞飼養量常年保持在200萬隻,禽蛋產品遠銷山東,安徽,河北等省市,全鄉蛋雞飼養專業村達12個,專業戶達1580戶,是豫東北部重要的蛋雞生產基地鄉,1997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畜牧養殖產業化先進鄉鎮".
古城鄉交通便利,基礎設施良好,已實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話,村村通線電視,境內公路貫穿全境,南與107國道相連.全鄉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公路總里程達到160公里.通信光纜覆蓋全鄉,可開通國內國際直撥電話,全鄉電話裝機總量達到1000多部,1996年鄉衛生院被衛生部門授一級甲等衛生院,1999年,投資500萬元.完成了農村高低壓電網改造.

交通


東與106國道相通,南與302省道相連,大廣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境內長5.5千米,通往大屯鄉、大流鄉。
古城鄉地圖
古城鄉地圖

社會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文化服務中心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5個,各類圖書室26個,藏書14萬冊,秧歌隊5支,書法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45人。被縣文化局評為“先進書屋"。

教育

2011年末,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1652人,專任教師96人;小學12所,在校學生1830人,專任教師13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學生650人,專任教師5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85萬元,比上年增長27%。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0%,比上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鄉級醫療機構1個,37個村衛生室;病床10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7張;固定資產總值172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0名,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18人,註冊護士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6725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體育

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4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1%。

廣播電視

1997年10月建成古城鄉有線電視台,后改稱古城鄉廣播電視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6300戶,入戶率73.3%。

社會保障

2011年,累計發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戶596戶,人數820人次,支出14.98萬元,比上年增長20%,月人均190元,比上年增長18.8%;城市醫療救助4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61人次,共支出2.81萬元,比上年增長40%。累計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2萬戶,1.75人次,支出114.83萬元,比上年增長30%,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16.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1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9.42萬元,比上年增長20%。敬老院1家,床位8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78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79萬人,參保率94.2%。

城鎮建設

近年來,古城鄉小城鎮建設重點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小城鎮功能兩個方面加大投入,共整修西環路、北大街、東大街下水道2500米,埋設吃水管道3500米,同時拆遷安置50戶,新建沿街門店100餘間,2006年,古城集小城鎮西環商貿中心一期開發,投資400萬元,按照統一標準、統一設計、統一管理的運作模式,建成后將成為縣城西北最大商貿中心。古城集擁有各類市場6個,固定商戶500多家,市場年交易額達到2000多萬元。隨著古城小城鎮功能的日益完善,古城鄉集貿市場繁榮。

旅遊


旅遊業概況境內有周長3.50千米的古城遺址一處,是漢、唐古陰安縣城,五代和北宋德清軍城遺址和清豐縣址。遺址內出土有漢至唐代陶器、瓷器、磚瓦等。2000年8月被濮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