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墓

鄭成功墓

1962年2月1日為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00周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撥款修葺,重立碑記。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國家再次撥款整修墓道、台階,建山門,築圍牆,在墓兩側增建石構憩亭各1座。1989年建立保管所。

截止2019年,擴大保護圍,建築陵園大圍牆建立文物保管所,修築墓道和專線公道,綠化林木花草,建置碑亭,環境寬敞,風景優美,為海內外遊覽和祭拜“國姓爺”的好地方。

人物介紹


鄭成功是我國偉大的民族英雄,名森、字明儼、號大木,福建省南安石井人,出身於官商家庭。1624年(天啟四年)農曆七月十四日,誕生於日本長崎縣平戶市千里浜。在日本渡過七個春秋,1630年間(崇禎三年)隨從其叔芝燕等回國,住安平(晉江市安海鎮)鄭府。
鄭成功自幼聰明敏捷,八歲能通讀四書五經,十歲能寫八股文,文章過人,詞藻華麗典雅,十一、二歲,兼習春秋左傳,孫吳兵法,並能舞劍學射。十五歲的稟生,二十一歲攻入南京國子監太學,氣宇軒昂,才華橫溢,獲得師長稱讚:“此人英雄,非人所得比。”明隆武帝見成功年少英俊,文武雙全,問之日“江山危矣,你何從我乎?”對曰:“文不貪財,武不怕死,江山可保矣。”隆武帝非常讚許他,即賜他與同姓,易名“成功”,封御營中軍都督,授尚方寶劍,儀同附馬,自是咸稱“國姓爺”。
鄭成功一生最偉大的功績是收復台灣,驅逐荷蘭侵略者和大規模開發台灣。
永曆十五年(1661年)十二月甘三日,率軍3萬餘人,大部份是泉州人,把荷蘭侵略者從我國寶島台灣趕走。鄭成功實現了他收復台灣和開發台灣的遠大抱負。當時曾賦詩一首:“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服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菇苦間關不忍離。“
收復台灣以後,他走訪四社,了解民情及社會情況,在那荒涼的台灣島上,實行“寓兵於農”之法,屯墾開荒,“農隙則訓以武事,有警則荷戈以戰,無警則負來以耕”。那時,台灣新闢土地環境十分惡劣,瘴癧流行,“病者十之七八,死者基多”,甚至有數十丈巨蟒為患,開荒任務非常艱巨,鄭成功都親率官兵,積極開發,同時採取各種措施加緊鞏固台灣海防,堅守陣地,免於荷蘭侵略者“復仇”,重佔台灣。
鄭成功率軍披荊斬棘,流血流汗,艱苦創舉。由於十年征戰,馳騁沙場,積勞成疾,於永曆十六年(1662年)農曆五月初八病逝台灣,享年三十有九,墓葬於台灣的台南州仔尾。
鄭成功墓
鄭成功墓
歷經30多年,其孫鄭克塽降清后,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5月22日卯時遷柩歸葬於南安縣,拊葬於康店村的鄭氏祖瑩,隨同遷葬的還有其子鄭經的靈柩。當時康熙帝除下敕遣官兵護柩外,還賜輓聯一對,曰:“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爾後還派御林軍護陵守墓。
同1929年,鄭陵被盜,即時搶救石質墓誌銘兩塊,一為鄭經1674年回鄉修祖墳時所立的(橄欖山墓誌)。另一是遷葬時鄭克塽之《鄭氏歸墓祖文墓誌》。
鄭成功靈柩用棺廓兩層,裡面一層油漆朱紅鮮先澤,棺內布滿水銀,骨骼完好,取出將盔一項,龍袍一件,腰圍玉帶鑲玉十七塊,靴鞋各一雙,還有頭髮等珍貴一級文物,由南安石井鄭成功紀念館收藏。
時遷葬於祖瑩樂齋公內還有其父鄭芝龍,其母和其妻墓氏,遷墓后重立墓碑功墓採用水灰三合土構築土堆墓,墓碑墓道皆用花崗石雕砌成,墓碑高75厘米,長15.8厘米,“山”字形,整座墓域佔地997平方米,墓前石質華表一對,相距15米,高14米呈八角形,徑52厘米,頂端雕一座獅,保存完好。墓前兩側還有石板旗杆夾九對,左五右四,其中一板刻有“戍子年解元”5個字。

陵墓介紹


在福建南安縣水頭鎮橄欖山麓。佔地面積998平方米。鄭成功(1624~1662年)名森,字明儼,號大木,南安縣石井人,為明末清初反抗荷蘭侵略,收復和開發台灣的民族英雄。永曆十五年(1661年)四月,揮師東渡,在台灣人民的支援下,於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迫使荷蘭侵略者投降,台灣回歸祖國。
鄭成功墓
鄭成功墓
永曆十六年五月初八日(1662年6月23日)病逝,葬於台南洲仔尾,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五月二十二日遷葬今地鄭氏祖塋內。隨同遷葬的有其子鄭經等靈柩。墓室三合土構築,坐東朝西,平面呈風字形,列3排,分9室,第二排中室為鄭成功的墓穴。墓前有石華表1對,高14米,頂端雕坐獅;石夾板9對,左五右四,其中一板刻“戊子年解元”。
1929年曾在墓內發現鄭成功佩戴的龍紋及鳥紋玉帶17塊,分別為大、中、小長方形和圓桃形狀,共出的還有頭髮、龍袍殘片、布靴面等珍貴文物。墳堆前設石供案桌和花崗岩石墓碑,墓碑陰刻“明石井樂齋鄭公、淑慎郭氏、喬梓五世孫、六世孫、七世孫塋域”。

遷回真相


南安市鄭成功研究會近日透露,石井發現一份清代聖旨手抄件,揭秘鄭成功夫婦之墓系由台灣遷回南安故里。該手抄件也再一次證實,鄭成功真墓即在南安。
清聖旨手抄件秘不示人
記者採訪中得悉,該手抄件珍藏於石井鄭氏後裔之處,平時有專人收管,秘不示人。
該手抄件包含了三部分珍貴內容,一是鄭克塽(鄭成功的孫子)奏請皇上希望能將祖父鄭成功墓遷回南安的內容。二是皇帝的“旨意”:“康熙三十九年聖祖仁皇帝詔曰:朱成功系明室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遣官護送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置守冢建祠祀之。”三是“遵旨創建明賜姓延平郡王專祠序言”。
研究會鄭新新與許慶芳先生介紹,康熙帝一是同意了鄭成功墓歸葬南安故里的請求,二是批准建祠祀之。
根據後人研究,當年在台南有建鄭成功祠,帝王的旨意只被執行了一半,墓遷至南安的水頭,但南安石井並沒有馬上建祠,而是後來才建的。
據介紹,聖旨中顯示,皇帝派官員護送“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其實,這次遷葬一共包含有鄭成功夫婦、鄭經夫婦之棺柩,另外還有鄭成功父親鄭芝龍的木主。
鄭成功墓其實是合葬墓
據了解,鄭成功靈柩從台灣遷到南安故鄉后,是屬於“附葬”於祖先“樂齋公”瑩內的。由於輩分等關係,墓碑上面沒有鄭成功的名字。但由於鄭成功聞名於天下,人們統稱之為“鄭成功墓”。
後來,該墓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
據了解,該墓即位於南安水頭康店村橄欖山上。
英雄墓曾遭遇兩次盜掘
鄭成功墓從台灣遷回了南安之後,曾不幸遭遇了兩次盜掘。
誰人盜了英雄墓?無從得知。
早在1929年農曆五月的一個晚上,鄭成功墓被人盜掘,鄭氏族人聞訊趕往。
當時墓頂被打了好幾個地方,但是都沒通。盜墓賊最後從墳墓正前方的墓桌挖了洞進去,但只到了墓誌銘廳,打斷了墓誌銘。可能隨著天快亮了,盜墓賊逃逸。
當年親歷鄭成功墓整理的老人在世時曾回憶,盜墓賊挖到的是放陪葬品的墓穴,也就是墓誌銘廳。裡面還有很多官服,但大家不重視,搬出來堆放在墳墓外的墓桌上,有的立馬就腐爛了。後來有人說這官服拿去燒了當藥引,能避邪,於是許多村民都來撕,最後僅剩下一點點被紀念館收藏。
據說,鄭成功的棺材漆的是硃紅色,棺材是上了六層漆后才最後上了紅漆,堅固且能防潮。打開時棺材下面有一層水銀,屍骨仍呈人形浸在水銀中,骨骸還是完好的,身上穿著龍袍,身邊還有一把扇子。打開龍袍,裡麵包著一塊護心鏡,出土時還是金光閃閃的,但後來族人為了試其硬度,回來后又給摔破了。
1946年清明時節,英雄墓又一次被盜。鄭氏族人進墳墓看時,幾口棺材因為遇空氣的緣故,都已腐爛了,裡面已沒有其他東西。
如今,南安珍存一條玉帶,據說為國姓爺所佩戴,系國家一級文物。隨玉帶出土的,事實上還有靴子、頭髮等物,女棺中還有首飾數件。
盜賊在國姓爺頭上動土,卻沒有搜光所有隨葬品,是因為時間來不及,還是良心發現呢?這無頭公案,給後世留下了難解之謎。
真墓在哪裡曾有爭議
鄭新新介紹,鄭克塽在撰寫墓誌銘中明確寫鄭成功遺骸附葬於南安樂齋公瑩內。
但是,河南固始一份“鄭成功墓地考察報告”說,20世紀70年代,河南固始發現“鄭成功之墓”(位於現今固始縣汪棚鎮大廟村,后以“鄭成功衣冠冢”於200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另外還有人發起“鄭成功真墓在何方”的討論,猜測鄭成功之孫鄭克塽為了遮人耳目,寫下《鄭氏附葬祖父墓誌》聲稱鄭成功歸葬南安,其實可能早就設法把鄭成功父子秘密安葬在河南了。
廈門已故專家張宗洽《細說鄭成功》一書中分析,這一問題確實值得引起注意,遺憾的是河南固始之墓,早年未留下可靠考古資料,僅憑事後調查追記。
另外,南安鄭成功墓1929年被盜,當時似乎未弄清所開二棺究竟是鄭成功夫婦或鄭經夫婦之棺。殊不知鄭經亦襲王爵,依制亦可用蟒袍、玉帶。文中認為,若後人有機會再重新整理南安鄭成功墓,或可弄個水落石出。
泉州市鄭成功學術研究會伍天輝先生則表示,河南固始一說證據不足,鄭成功真墓即在南安,且列入國家文物保護。

陵墓被盜


近年來,有關鄭成功墓在何處的爭議不時發生。此前,河南固始縣稱在上世紀50年代挖掘到了鄭成功墓,研究鄭成功的有關專家對此說予以質疑。專家介紹,鄭成功靈柩於1699年遷葬南安水頭,歸附祖墓。1929年,鄭陵被盜。日前,記者再訪當年參與整理鄭成功墓的當事人後代及研究鄭成功的一些學者。

歸葬祖墓

從324國道水頭複線往康店方向,有一條水泥路一直通往覆船山。覆船山,歷史上的記載都稱之為橄欖山,位於水頭康店村。鄭成功陵墓就在山腰。
鄭成功墓
鄭成功墓
在離陵墓不遠的地方,立著兩塊紀念石碑,一塊是1963年福建省公布鄭成功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碑刻,另一塊是1982年時,國務院將鄭成功墓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紀念碑。
同行的鄭成功學術研討會延平分會的常務理事許慶芳先生介紹,這裡本是鄭成功的祖墳,鄭成功靈柩是附葬在此的。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鄭克
奏請康熙皇帝,念台灣遼海,祭掃不便,怕被人挖掘,乞遷葬內地,並獲恩准,於康熙三十八年農曆五月廿二日遷葬南安水頭康店村,與樂齋公合葬一瑩。
鄭陵的墓系三合土構築,墓碑、墓道為石砌。墓碑高約70厘米,呈“山”字形,為花崗岩石雕琢而成。這裡是鄭成功陵,但墓碑上沒有鄭成功的名諱。
許慶芳說:鄭成功是歸葬祖墓,按照古代嚴格的族輩先後,“祖孫同堂,父子共室”,因此即使鄭成功官爵多麼顯赫,也不能獨署其名。
墓穴被盜
11月28日,正好是南安石井“鄭成功譜牒修編暨南安市文物保護單位‘鄭成功祠’揭牌儀式”兩周年的紀念日。
在這裡,我們見到了特意趕來參加慶典的鄭萬齡———鄭成功的第十世後裔。鄭萬齡今年68歲,祖籍晉江安海,現移居廈門。他隨身還帶著他父親鄭君漢的回憶錄列印稿,裡面介紹了鄭成功墓當年被盜及他參與整理鄭成功墓的情況。
鄭君漢是鄭成功直系後裔第九世孫,1929年鄭成功墳墓被盜時,鄭君漢和父輩多人去了現場。鄭君漢1991年過世,鄭萬齡在整理他的遺物時,意外發現了父親曾經寫的一份關於鄭成功墓被盜的回憶錄。這份書稿是第一次向媒體披露。
鄭君漢的回憶錄詳細敘述了鄭成功墓被盜及族人整理墳墓前後的整個過程。
墓被盜當日是1929年農曆五月十二日夜晚。盜墓者從墓上左畔掘下兩穴,“前一穴未挖通,中斷;后一穴已被挖通進墓內,從上看下去洞內空空無物,僅見一木主牌位,洞口小無法下去,可能天亮知不能得手立即逃逸。”次日凌晨,鄭成功陵園附近村民發現墓頂有被挖開的洞穴,就趕緊報告。水頭前宅、康店的鄉親都趕到山上觀看。確認是被盜后,前宅的鄭氏後人隨即到安海通知了鄭君漢的父親。鄭君漢的父親帶著鄭君漢,和族裡的一些親戚結隊前往,當夜就去守山。當晚,他們與前宅、康店的一些年輕人,預先講好暗號,分別在山上、山腳守著,一夜平安無事。

整理鄭墓

第二天早上,當時石井鄭氏的主事鄭維應、鄭維炳等到了水頭墳地。商議后認為,為了避免讓盜墓賊再垂涎,因此決定自己開啟。
“鄭成功骸棺外套一槨,塗層厚厚,粉黃色漆。槨有五尺高,周圍闊距離有二尺,墓上以紅磚成圓柱,四面墓壁皆以紅磚砌成。墓室乾燥清潔,走動無礙。”
隨後,鄭君漢一直在外面休息。槨和棺打開后,他聽目睹者說有一堆黃緞袍放在頭邊。但是進去整理的人不重視,全部丟了出來。當時外面有很多圍觀的村民,爭相來搶。鄭君漢趕忙制止了,聲明必須等檢查無夾帶文物,才能取去。“計拾得兩塊綉龍的胸前圓龍,又撿得綉龍黃綢靴履一隻,出土文物裝在一小籮筐用草藥蓋上。”
大家讓鄭君漢父子把挖到的文物帶回了家。當晚,他們去找當地一個打石師傅,商量拓墓誌的事情。“說明有兩塊,每塊約三尺長,闊一尺五寸。”
第二天,他們又去了墓地,將墓誌銘抬到山下,每塊分三段拓印。一直到十六日才將拓印稿完成,帶回安海翻印。據鄭君漢手稿中所寫,整個過程他主要負責拓印墓誌的工作,對鄭經及其他人的骸棺情況並不清楚。

屍骨完整

鄭君琴是當年親歷鄭成功墓整理的人中最後一個過世的老人。十多年前,原南安市鄭成功紀念館館長伍天輝特意走訪了鄭君琴,向他了解當時整理墳墓的情況。那年鄭君琴已經90多歲。
伍館長說,據鄭君琴回憶,整理墳墓時已經是穿短袖的時節,當時族裡的幾個老人一起決定挖開鄭成功的靈柩。對於是否有動其他人的棺木,當時鄭君琴也沒有說明白。盜墓賊挖到的是放陪葬品的墓穴,也就是墓誌銘廳。墓誌銘已經被打斷了,裡面還有很多官服,當時大家不重視,搬出來堆放在墳墓外的墓桌上,有的立馬就
腐化了。後來有人說這官服拿去燒了當藥引,能辟邪,於是許多村民都來撕,最後僅剩下一點點被紀念館收藏。
鄭成功的棺材漆的是硃紅色,打開時棺材下面有一層水銀,屍骨仍呈人形浸在水銀中。據說,因為水銀太多,大家買了9個夜壺去裝,回來后,再用紅薯削成塊當瓶塞。在屍骨旁邊還有一包用發黃了的白紙包著的東西,打開一看,是手指的骨頭。在屍骨旁邊還有一疊衣服,以及一個藤盔。屍體的骨頭很完整,頭骨向右斜,一件官袍蓋在屍骨上面。

再度遭竊

鄭漢口老人住在離舊紀念館不遠的一座閣樓。他今年80歲,他所知道的有關1929年鄭墓整理的情況,都是從父輩處獲悉的。鄭漢口聽整理鄭墓回來的人講,當時墳墓墓頂被打了好幾個地方,但是都沒通。盜墓賊最後從墳墓正前方的墓桌挖了洞進去,但只到了墓誌銘廳,打斷了墓誌銘。族人們在進去的時候,都要先立誓,不得隨便拿裡面的東西。
鄭成功的棺材是大紅色的,棺材是上了六層漆后才最後上了紅漆,堅固且能防潮。因為不小心,在開棺時有人將棺材敲裂了一道縫隙,裡面的水銀隨即遁入地下。
1946年,鄭成功墓再次被盜,正是清明節的時候,鄭漢口和族人天未亮就開始出發,一直走到快中午才到。那時,墳墓到處野草叢生。進墳墓看時,幾口棺材因為遇空氣的緣故,都已經腐爛了,裡面已經沒有其他東西。大家修整了一下墳墓,就回來了。

出土文物

鄭君漢在回憶錄里說,具體出土的殉葬物,則由鄭氏各房分為保管。
“玉帶有玉17塊,我家4塊,靴面殘片1塊,墓誌銘拓片,保存到解放后。60年代我家鄉石井籌建鄭成功紀念館時,送紀念館保藏,有據可查。”據了解,17塊玉塊後來由政府部門回收,被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由南安市文管辦保藏,目前仍完好。
1929年整理鄭陵時,石井鄭氏帶隊的人叫鄭維炳。據他的孫子鄭伏生回憶,當時17塊玉由鄭成功後裔的各房平均分了保管。鄭維炳當時相當於族長,就保存了三塊,其他各房大都保留一塊或兩塊。他小的時候也見過那三塊玉,兩塊是長方形,一塊則是心形。老人將玉放在一個木匣子里,裡面還有一本冊子,上面用紅印泥蓋著17塊玉的各自樣式。這個匣子有時候被鎖在一個鐵箱子里,“要打開還需要密碼,如果密碼輸入錯誤,箱子就會叫。”鄭伏生說,有時候,鄭維炳把木匣子當枕頭,一直放在貼身的位置。每到鄭成功忌辰時,各房再將17塊玉集中起來,放在供桌上祭拜、展覽。
在建鄭成功紀念館時,有關部門多方徵集與鄭成功墓相關的資料,共收藏了從鄭陵出土的包括頭髮、玉帶、龍袍片等物,另有鄭經1674年回鄉修祖墳時所立的《橄欖山墓誌》和鄭克。

專家聲音

鄭墓在河南證據不足1988年時,伍天輝寫了一篇文章,反駁河南固始縣所持該縣挖到鄭成功墓的說法。
據伍先生介紹,鄭成功墓葬河南的說法起於20世紀80年代末,有史學界人士撰文稱在50年代大躍進時,河南挖掘出了鄭成功墓,當時屍體用白布裹著,上面寫有“土部豐府鄭成功”字樣。同時還出土了一批文物,但因為保護不力等原因都已流失。恰如一個無頭公案。
伍先生說,河南所舉證據,因為對鄭成功的歷史了解不透徹,犯了一個歷史性的錯誤。“成功”二字為隆武皇帝賜國姓“朱”后同時改的名字,因此稱“成功”時,應該連國姓“朱”一起,而不是呼鄭成功。
施琅肯定鄭氏收復台灣
伍先生認為,施琅平台時鄭成功已過世20餘年,連棺木都已經腐爛,如何還能有白布裹身?如何再運?這些在史書上也無此記載。
根據李光地《榕村語錄續集》中記載,施琅攻下澎湖后,即向鄭氏後人下聲明“斷不報仇!當日殺吾父者已死,與他人不相干。不特台灣人不殺,即鄭家肯降,吾亦不殺。今日之事,君事也,吾敢報私怨乎?”表現出寬闊的胸襟。到島三天,他即親自到鄭成功墳前祭拜,並且親自撰文祭奠。可見施琅對鄭氏父子收復台灣功績的肯定,也流露了他對鄭成功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