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子明

竇子明

簡介竇子明,傳說道教人物,又稱竇真人。子明遂上黃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 ”后二十餘年,子安死,人取葬石山下。

簡介


竇子明,傳說道教人物,又稱竇真人。
關於竇子明的出生地,一說是四川江油人。江油縣誌外紀志:竇真人名子明,江油人,為彰明(今四川省江油市彰明鎮)主簿,他覺得圌山清幽奇險,好似人間仙境,便棄官隱居於此,在這裡開山辟路,建築廟宇,修仙煉道,使圌山上殿宇成群,樓閣聯翩。而後竇子明修鍊成仙,騎鶴白晝飛升。於是“有仙則名”,後人便將豆圌山冠以“竇”姓,名“竇圌山”。
一說是今安徽青陽縣陵陽鎮人,陵陽鎮因陵陽山而名,而陵陽山(今名九華山)又以仙人陵陽子明所居而名。陵陽子明即是竇子明。

故事傳說


《列仙傳》陵陽子明傳

西漢劉向在《列仙傳》中,記載了陵陽子明的故事。
原文
陵陽子明者,鄉人也,好釣魚於旋溪。釣得白龍,子明懼,解鉤拜而放之。后得白魚,腹中有書,教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黃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三年,龍來迎去,止陵陽山上百餘年。山去地千餘丈,大呼下人,令上山半,告言:“中子安,當來問子明釣車在否。”后二十餘年,子安死,人取葬石山下。有黃鶴來,棲其冢邊樹上,鳴呼子安雲。陵陽垂釣,白龍銜鉤。終獲瑞魚,靈述是修。五石溉水,騰山乘虯。子安果沒,鳴鶴何求。
譯文
陵陽子明是鄉人,喜歡在旋溪釣魚。他曾經釣到一條白龍,很害怕,解開魚鉤向龍施禮,然後把它放走了。後來他又釣到一條白魚,魚腹中有封信,教給子明服用丹藥的方法。子明於是上了黃山,採集五石脂,燒開水沖服。三年後,龍來把他接走了,在陵陽山上住了一百多年。陵陽山的山頂離地面有一千多丈,他在山上大聲呼喊山下的人,讓他們上到半山間,對他們說:“山谷中的子安,當來詢問子明的釣具是否還在。”後來過了二十多年,子安死了,人們把它埋葬在石山下。有一隻黃鶴飛來,棲息在他墳邊的樹上,鳴叫著子安的名字。陵陽山中垂釣,白龍掛住了魚鉤。終於捕獲吉祥白魚,將奇異的法術煉修。五石散加水沖服,離黃山乘龍遠遊。子安確然已死,仙鶴鳴叫又有何求?

竇子明煉丹

安徽省族德縣城東20里,有座石鳧山,山上有座鳧山殿。從前,這裡香客如雲,香火終年不斷。關於石鳧山名的來歷,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呢。
竇子明飛仙圖
竇子明飛仙圖
在西晉太康年間,五胡亂華,晉室南渡,寄居江左。相傳沛(今江蘇沛縣)人竇子明因避亂出遊長江中下游東南一帶,后就任陵陽(皖南之地)主簿,因憤世嫉俗,不久棄官,與妻費氏及一對幼女來旌德棲真山採藥煉丹。他們住在山頂石窟中,旁辟曬葯坪,砌有煉丹灶。竇子明每天披星戴月,在山崖澗邊挖掘草藥。回家后,喚妻女用水洗凈,在曬葯坪上曬乾,放進葯臼里搗爛,用丹井之水沖浸拌勻,溶成藥湯,燃麒麟松枝煮葯煉丹。日久天長,煉得滿山雲霧升騰。煉呀,煉呀,不知煉了多少時日,終於煉成了仙丹。此時,山頂瑞氣浮動,空中祥雲飄拂,有一青鳧翩然而降,馱上竇子明及其妻女,乘著瑞氣,從山頂飄搖上升,飛入縣城東面一座高聳入雲的大山。竇子明和妻女入山後,墾山闢地,飼雞養犬,耕樵度日。他們看到山下有很多貧病交加的窮人,十分憐憫,乃終年累月攀崖跨澗,為貧病之人採藥送葯。忽一日。子明在山溪邊尋葯,遇一白髮隱者,遂相與為友,后一道羽化升天。不日其二女亦一個抱雞,一個攜犬,騎青鳧升天。正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後人根據傳說,就把這座山稱為石鳧山,並在山中建造鳧山殿,殿中塑立竇子明像。此後,來該殿求神拜佛、燒香還願者越來越多,香火盛極一時,該殿隨之名聞遐邇。據傳,唐代詩仙李太白亦曾到過旌德,聽了竇子明煉丹成仙的傳說,羨慕不已。後來他在遊覽宣城敬亭山時,還念念不忘,一心想跟竇子明煉丹成仙。有詩為證:“敬亭一回首,目盡天南端……願隨子明去,煉火出金丹”。

後世紀念


飛仙亭

在四川竇圌山山腰的雲岩寺東側懸崖上,有座為紀念竇圌山的開山鼻祖竇子明在此修鍊飛升成仙的飛仙
竇圌山飛仙亭
竇圌山飛仙亭
亭,該亭創建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現亭為 1985年重建,重檐歇山仿清式建築。傳說竇子明本是唐代彰明縣主簿,龍朔元年(公元661年)左右,竇子明棄官隱居於圌山之上,終日頤神養性,苦行悟道,日日煉丹,逾三年,終成正果,在這裡得道飛天

竇真殿

竇真殿又名竇正殿、痘疹殿。位於竇圌山東嶽峰頂。傳說為紀念竇子明
而建,又傳是為祈禱能免除小孩痘疹(天花)的竇真娘娘(竇子明的妻子)而建。約創建於宋元時期。現存竇真殿重建於清雍正三年(1725年)。1979年曾作維修。該殿為重檐歇山式建築,通高6.9米\面闊7.3米,進深7.3米。磚砌台基,木質樑柱,頂蓋生鐵筒 瓦,脊飾為寶頂、鰲魚,翼角為卷草。垂脊有人物、坐獸。六合雕花門、格花細木窗。內供竇真人和竇真娘娘塑像各一尊。檐角掛生鐵鈴,內有鐵質懸魚,山風吹來叮團作響,如聞仙樂。
5·12特大地震發生后,雲岩寺古建築群受損嚴重,其中竇真殿全部倒塌,坍塌構件遭風吹日晒,雨水浸泡,毀壞嚴重。同時部分坍塌構件懸掛在懸崖邊,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受國家文物局指派,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加緊制定了《江油市雲岩寺竇真殿緊急搶險方案》,並得到了四川省文物局的批複(川文物保函[2008]71號)。根據批複,雲岩寺文管所立即採取行動,參照考古發掘清理文物的方法對坍塌構件進行清理清點,現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