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戲

三角戲

三角戲起源於江西,約明清間傳入邵武,在當地又稱“家庭戲”“三子戲”等。歷代邵武藝人在傳承演繹三角戲時把邵武民間的茶燈戲、花鼓燈、游春戲、民歌融入其中,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多源性地方劇種。

名稱


三角戲:戲曲劇種。流行於福建邵武、光澤、建寧、泰寧等地。

簡介


起源於江西,明清間形成。初僅小生、花臉、花旦三個腳色,故名“三角戲”。后逐步發展為“七子班”,即由小生、小花臉、花旦、青衣、打鼓兼手板、打大鑼及小鎖、打小鑼兼雜務各一組成。伴奏僅大鑼、小鑼、咚古、北古、木魚、小鈸等六件打擊樂。
三角戲
三角戲
“三角戲”以江西地方方言為主,“旦、丑”也使用普通話和土話,語言恢偕風趣,早期三四個人便可演出,叫“三角班”。“三角戲”在發展過程中,經藝人們不斷完善,慢慢發展到七人,並加入了笛子、胡琴、二胡等傳統樂器。使人看后輕鬆舒暢,因而民間流傳“沒有皇帝沒有官,越看越心寬,越看越喜歡”的讚譽。
唱曲牌:分兩類:一類為本戲通用的曲牌,如《湖廣調》、《南調》 、《四平調》等;一類為僅一本戲單用的曲牌,如《雙功夫》、《長工歌》等。各種曲調又可分成多種板路。傳統劇目有《青龍山》 、《鳳凰山》 、《白扇記》等一百七十多個。

特點


三角戲
三角戲
三角戲有一個特點,就是小戲多。小戲和摺子戲有《進店》、《砂子崗》、《三字經》、《送表妹》、《賣櫻桃》、《取學錢》、《挖筍對詩》、《大反情》 、《雇長工》、《看相》等。大戲僅有《鳳凰山》、《白扇記》、《毛蓬記》、《過界嶺》、《桃妹反情》等幾齣,在140多個傳統劇目中所佔比例很小。小戲角色以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為主,而沒有小生、小丑或兩個小旦的戲。大戲的角色可多至7人,主要是增加老生和青衣的人數。戲曲的“生旦凈末丑”五人行當中,唯獨三角戲沒有“凈”(大花臉)這個行當。
三角戲
三角戲
三角戲樂器以咚鼓、北古、大鑼、小鑼、木魚、小鈸為主。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活潑自由,沒有嚴格的程式。旦角手不離帕,生角手不離扇,丑角表演樸素自然,走矮樁步,摹仿許多動物形象,充滿生活情趣。演員台位是呈三角形不斷變換。角色上台到中央唱第一句,接著是打擊樂過門。過門時,演員由台中央走到台右角唱第二句。當第二次後台過門時,演員從右方走到台中央唱第三句,接著又是打擊樂過門,演員便從台中央左邊唱第四句。看似單調,卻也保留著民間原始藝術的純樸性。
關於來歷
(1)古時候在竹鄉的一個小山村,有位牧童長年受雇砍柴、放牛。有一年寒冬,大雪封山,無法打柴,他在一個蓋滿雪的岩石上傷心哭泣,淚水溶化了石上的積雪,那山裡的狐仙深受感動,便變成美女,唱起戲來,解牧童之悶。太陽出來了,狐仙對牧童說,別打柴了,去唱戲吧!唱給村民聽,為受不平待遇的人唱吧!此時,正巧田公元帥路過,聽到山裡有唱戲的聲音,十分喜歡,便上山與他們二人配合,合成三人唱的戲。田公元帥扮生,狐仙扮旦,牧童扮丑,於是就有了三角戲。
三角戲
三角戲
(2)相傳300年前,有一位江西的青年農民上山砍柴,唱起山歌驅愁解乏,美妙的歌聲吸引了一隻住在這座山上狐仙,她化成一個美麗女子來對歌,從那后兩人天天對歌助樂。有一天,田公祖師(中國戲劇的鼻祖)從此經過,聽到山間唱戲的聲音,興奮不已,走上山與他們配合變成三人唱的戲,慢慢發展成了三角戲。後來他們來到福建省邵武民間演出傳藝,使邵武三角戲開始得到發展。傳統的三角戲旦角出場與其他劇種不同,是背朝觀眾倒退出來的,其原因就是狐仙害羞怕見人。“三角戲”是由“生、旦、丑”三種角色組成民間小戲,大都取材於農村日常生活,多為家庭糾葛、男女愛情、悲歡離合的故事,“三角戲”多為喜、鬧劇,故又稱家庭戲,劇中人物多為農村的夫妻、兄妹等,還有極少的員外。
(3)三角戲出現於明朝嘉靖年間,源於江西的“採茶燈”
(4)大約在清代乾隆年間,江西的採茶戲分兩支向外發展,一支向浙江演化成睦劇,另一支向福建演化為邵武三角戲。

音樂唱腔


通用曲調和單用曲調。在配合劇情節發展、人物感情變化時,節奏上分為緊板、快板、慢板、哭板、悲板等。唱詞通俗易懂,每段唱詞的最後一句常重複一遍。後台樂器有冬鼓、北鼓、大鑼、小鑼、小鈸、木魚及弦樂等。服
三角戲
三角戲
裝、道具也簡單樸素,只有裙、衫、襖等接近生活的服裝。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活潑自由,沒有嚴格的程式。旦角手不離絹帕,生角手不離摺扇,丑角則手不離煙管。丑角表演樸素自然,走矮樁步,摹仿許多動物形象,充滿生活情趣。演員台位呈三角形不斷變換,一個演員上台到中央唱前兩句,後台過門時,另一個演員從右方走到台中央唱第三句,接著又是打擊樂過門,最後一個演員便從台中央走到台左邊唱第四句。看似單調,卻也保留著民間原始藝術的純樸性。

其他相關


閩北三角戲
三角戲
三角戲
採茶戲有兩個發源地:一是贛南九龍山茶區。二是贛東鉛山縣武夷山茶區。(而武夷山茶區實際上是包括武夷山南坡的崇安、光澤、建陽建甌等古代著名產茶地)。江西省鉛山縣河口鎮是武夷茶北銷的重要集散地,採茶歌舞十分活躍,所以說武夷山茶區孕育著採茶戲的雛形。
閩北三角戲一般無專業劇團,是由半農半藝的山區農民在農閑或節慶期間組織排練和演出。其基本形式是由6至12個姑娘手提茶籃燈與一小丑載歌載舞,唱《十二月採茶》、《姑嫂觀燈》等曲子,然後再在簡易舞台上演些“二小”、“三小”戲,如《打豬草》、《下南京》、《三伢(矮)放牛》等。也有不用茶籃燈而用竹馬燈的,加上一個插科打諢的小丑就可以直接演唱戲文。而由專業藝人組成的、有一定規模的劇團,則可以演《鳳凰山》、《青龍山》以及蔡鳴鳳、喻老四系列劇,同時也演“三小戲”。從戲文內容來看,小戲
三角戲
三角戲
仍未脫離歌舞範疇。而大戲中表演的故事,則多發生在鄂東山區,如黃梅、麻城等地。光澤縣老藝人羅運芳,在一次戲曲會演期間曾與著名黃梅戲演員嚴鳳英對戲,可同演許多共同劇目。邵武、光澤等縣三角戲藝人還會用贛南客話演出《磨鏡子》一劇,以及描寫贛南風光的《雙福船》等。
從音樂上來分析,閩北三角戲的主要鑼鼓經叫“湖廣調”,帶有原始板腔體結構的主要唱腔也叫“湖廣調”,這就說明了它的“籍貫”。

參考資料


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4-8-20/438098.shtml
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fzwb/000112/3_9.html
http://www.zh5000.com/ZHJD/zgxj/2006/zgxj-0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