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滕玉公主的結果 展開

滕玉公主

歷史人物

勝玉公主,吳王闔閭的小女兒(或作“滕玉”)。

人物關係


簡介


吳王有女滕玉,因謀伐楚,與夫人及女會蒸魚,王前嘗半與女。女怒曰:王食魚辱我!不願久生,乃自殺。闔閭痛之。葬於國西閶門,外鑿池積土,文石為槨。題湊為中,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女。乃舞白鶴於吳市中,令萬民隨而觀之。還使男女與鶴俱入羨門,因發機以掩之,殺生以送死,國人非之。湛廬之劍惡闔閭之無道也乃去。
——《吳越春秋

詳細介紹


吳王闔閭的小女兒

叫勝玉(或作“滕玉”),她年方十四五歲,還未出嫁。個性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比玉還要“玉”:潔凈,自尊,脆硬,易碎。

蒸魚的事件

吃飯的時候,吳王闔閭和夫人以及勝玉商量伐楚的事。席間,有一道蒸魚,吳王吃了一半,把另一半給勝玉吃。誰知這個舉動惹惱了勝玉公主。
她當即丟了碗筷,氣得臉通紅,對父親說:“你把吃了一半的魚給我吃,什麼意思啊?是不是羞辱我?”
吳王沒有理會少女莫名其妙噴湧出來的壞脾氣。如果少女的脾氣反覆發作,家長開頭還重視,哄一哄,後來就冷處理了,通常叫大家不要去理睬她,她自己氣一氣就好了。誰知勝玉公主奔回卧室,抽出一把短劍就自殺了。

史書記載

史書上就是這樣記載的。前因竟然這麼簡單,稍懂一點青少年心理的人都不能信服。“半條魚”顯然只是自殺的導火線。吳越多湖,魚是家常菜,又不是什麼高級東西。史書究竟迴避和省略了什麼?或許早戀受阻?或許離家出走未遂?或許考試不及格?——都不可能啊!只有一點可以肯定,既然吳王和勝玉討論伐楚的事情,顯然勝玉是從小習武的,懂一些軍事,吳王對這個女兒是非常看重的。
吳王一看女兒血流滿地,竟然真的自殺,後悔心痛得不得了。吳宮上下都莫不惋惜,竟然因為半條魚,實在是……唉!
勝玉的葬禮引得全城人都出來看。因為真的好看,跟什麼什麼開幕式似的。有很多市民們從沒見過的陪葬品:玉杯金樽,珠寶綢緞,對了,還有一把名劍叫盤郢,是越國敬獻的。越國當時具有世界頂尖的鑄劍技術。著名的歐冶子大師鑄了五把名劍。這些劍都是有靈性的,有名有姓,有雌有雄,有出身有來歷。其中三把名劍都獻給吳國了,一把叫魚腸,被刺客專諸使用,藏在魚腹中刺殺吳王僚;一把叫盤郢,想來勝玉公主生前十分想得到它,勝玉死後,這把劍就給她殉葬了。還有一把湛盧,它的去向到本文結尾再說。
最好看的還不是殉葬品,而是“白鶴舞”。這是數百人表演的大型“團體操”。每人手持一隻超大的白鶴,這白鶴用竹子做骨架,白絹做身子和翅膀,人拉動牽線,“白鶴”就翩翩起舞,象徵死者的靈魂升天。送葬隊伍刻意在街上多停留和表演了一段時間,並沒有驅趕老百姓的意思,似乎很歡迎老百姓加入送葬隊伍。老百姓向來喜歡看熱鬧,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共有上萬人。
“白鶴隊”邊舞邊向公主的墓地走去,老百姓很想看看下面還有什麼節目,就推擁著一塊兒往墓穴走。

勝玉公主的墓

是什麼樣呢?傳說中是“鑿池積土,所鑿之處,遂成太湖,今女墳湖是也。”太湖就是為了葬勝玉而鑿的——這當然不對,太湖是自然形成的。不過,這也告訴我們吳越王族的墓地一般建在湖中,在湖中堆出土墩來(難度很高哦)——這只是後來的視覺效果,過程其實是反著的,就是先挖出一個巨大池塘,土堆在池塘中間形成一座墳塋,墓室用巨大的條紋石塊堆砌成空室。建好后就往池塘里注水,只留一條堤壩樣的通道通向墓室。
看熱鬧的百姓被引入唯一的通道,忽然出現大隊的士兵將他們往墓室里趕,一些人站立不穩,被推擁到墓室里,等裝得差不多了,墓室的大石門從上面刷地落下,將送葬隊伍和純粹看熱鬧的老百姓關在裡面,上萬人都給勝玉公主當人殉了——(墓室能裝上萬人嗎?其他人可能是被踩踏致死,或者被擁推到湖中淹死,或者被驅趕的士兵砍殺,可能也有一部分人在混亂中逃走),城中幾乎家家都有死傷,全城的每個角落都有人大放哀聲。
吳王闔閭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減輕喪女的痛楚,求得自己邪惡靈魂的片刻寧靜。

傳說


那把湛盧劍,非常痛恨吳王闔閭的殘酷無道,它不願意在吳國呆下去,就悄悄溜到長江中,像一條冷峻的中華鱘,悄悄地潛水遊動,逆流而上到了楚國。一下子就鑽到兵器收藏家楚昭王的枕頭邊。吳王闔閭聽說了劍逃走了,很不高興,就興兵滅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