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7條詞條名為鐘鼓樓的結果 展開
鐘鼓樓
國家人文景觀
酒泉鐘鼓樓位於甘肅省酒泉城中央,是凝聚了古代肅州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誌性建築。鐘鼓樓最早創建於東晉穆帝永和二年(前涼永樂元年、346年),前涼政權酒泉郡太守謝艾主持重修的酒泉城(時稱福祿縣城)東城門。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擴展城垣,將原東城門留於城中央,穿通四條大街,改為鼓樓,上部建有木樓,置大鼓,並駐戍卒打更,后改稱為“譙樓”,與長城西端的嘉峪關遙相呼應。明代中後期,鼓樓逐漸演變成肅州城中心。自鼓樓向北,開北大街,在後坑子北側(今北關十字)開北門;向南,開南大街,在晉南門以東驛遞運所(今南關十字西北角);開西大街,但依前朝舊制不開西門;鼓樓以東為東大街。體現了明代傳統建築風格和規劃思想。
鐘鼓樓
鼓樓拔地27米。基座呈方形,周長112米,高8米。鼓樓為木架結構塔形樓,一樓每面三開間,牆體中鑲擎柱十二根,外有檐柱二十根,樓內四根粗壯的通天木柱頂貫三樓;二樓每面有12個雕花窗扇,嵌在十二根撐柱之間;外有走廊欄桿,東西兩面分別懸掛“聲震華夷”、“氣壯雄關”巨幅匾額,三樓為單間、單檐、四面開窗、四角高挑,外有迴廊護欄;樓頂裝有聚寶瓶。門洞的四個磚券門楣上部,鑲嵌有突出壁面的仿木磚雕廊檐,其下各有一幅浮雕神祥畫,東為“二龍戲珠”是取酒泉東向大海的意思;西鐫“丹鳳朝陽”,是取了《山海經》上西方有“丹穴之山,五色而多紫”的典故;南則鐫“河圖洛書”,是引了大禹治水的傳說,禹又到過河西,曾導弱水(黑河)至於合黎山,入於流沙(今內蒙額旗),導黑水至於三危(今敦煌)入於南海,故作此畫為頌大禹治水到這裡的功勞;北為“八仙慶壽”,是祈望人壽年豐的寓意。浮雕下面是門額,分別為“東迎華岳”、“西達伊吾”、“南望祁連”、“北通沙漠”。十六顆大字,言簡意賅,點明了肅州的地理位置及其河山襟帶的優越形勝。券洞中心為八卦結頂,懸置伏羲八卦板一塊,起著指示天文方位的作用,是一座體現明代建築風格的古建築。
張掖鐘鼓樓是甘肅境內可與酒泉鼓樓媲美的又一古建築。其建築平面呈方形,全用青磚包砌,基部襯砌石條,台頂砌有一米高的女牆,下部四面中軸線開券形門洞。門洞平面呈十字型,與四條大街相通,可供通行;門洞頂部砌5層磚券,上面嵌刻磚匾額,東為“旭升”、西為“賓晟”、南為"迎薰"、北為“鎮遠”。樓閣上下兩層,重檐四面懸掛匾額,東“金城春雨”、西“玉關曉月”、南“祁連望雪”、北“居延古牧”。康熙七年(1668年)重建后,改為東“九重在望”、西“萬國咸賓”、南“聲教四達”、北“湖山一覽”。
西安鐘鼓樓的建築形式與結構樣式則與酒泉鼓樓有很多相似之處。建築重檐窩拱,攢頂轉角的木質結構,共有3層。每層均施斗栱裝飾。樓基面積達1377.64平方米,通四街各有門洞。基座為正方形,高8.6米,寬約35.5米,用青磚砌築。樓高27.4米。由地面至樓頂,高36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供遊人登臨參觀。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清康熙十三年(1674)和乾隆五年(1740)先後重修,但梯體仍保持原建築特點。樓九楹三層,為歇山頂重檐三滴水木構建築。座寬38米,長52.6米,高8.7米,全用青磚砌築。樓高24.3米,通高33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寬各6米的券門。北懸“聲聞於天”匾額,南懸“文武勝地”匾額。樓建於基座中心,穩重厚實。
徐州鐘鼓樓,實則為一座鐘樓,其與酒泉鼓樓在結構形態和風格特點還有作用都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此樓位於徐州大同街中心,是一座混合結構的五層方塔形建築,樓高約20米,建築面積120平方米。據《雲龍區志》記載,修建此樓本是為了報火警,所以又稱“望火樓”。每有火警則以不同的擊打鐘聲表示火災的方位,以便市民聽到前去救火。不過,這“望火樓”從未報過火警,還險些因附近的大火被燒毀。1932年,大同街鋪設了徐州第一條柏油馬路,也決定把鐘鼓樓的大鐘換上新顏。據了解,此鍾為重鎚鏈條式齒輪時鐘,四面有瓷磚,羅馬字鐘面,指針長達一米。六十年代鐘面更換為白色油漆玻璃盤面,使用阿拉伯數字,用鏤空鋼板銼成數字和指針。大鐘後來因年久磨損,保護性地停止了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