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國

昌邑國

昌邑國,西漢封國,國都昌邑(今山東巨野)。漢武帝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始置,漢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國除,更名山陽郡,共存二十四年。

西漢昌邑國先後有父子二位昌邑王,第一位昌邑哀王劉髆,漢武帝第五子。第二位即劉髆之子,昌邑王、漢廢帝、海昏侯劉賀

歷史沿革


漢武帝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劉髆封昌邑王,在位十一年,死後謚“昌邑哀王”,其子劉賀襲封。漢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病死,因子,霍光等大臣遂迎立昌邑王劉賀繼皇帝位,在位二十七日,廢黜,史稱“漢廢帝”。上官太后詔令劉賀回昌邑,賜其湯沐邑兩千戶。昌邑國被廢除,降為山陽郡。
據《漢書·諸侯王表》載:昌邑哀王髆,武帝子,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立,十一年薨,子賀嗣。宣帝即位,廢昌邑國為山陽郡。《續山東考古錄》:“天漢四年改昌邑國,宣帝元年國除。”
昌邑國從公元前97年至公元前73年,存二十四年。都昌邑。其疆域,同山陽郡。

國都轄縣


國都

昌邑,春秋戰國時期為邑,秦時設縣,西漢時期為郡治,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分梁地,置山陽國,封梁孝王之子劉定為王,從此昌邑城就成為王國之都。

轄縣

昌邑國,都昌邑。其疆域,同山陽郡。《漢書·地理志》載:“山陽郡,縣二十三:昌邑、南平陽、成武、湖陵、東緍、方輿、橐、巨野單父、薄、都關、城都、黃、爰戚、郜城、中鄉、平樂、鄭、瑕丘、甾鄉、栗鄉、曲鄉、西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