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榆小蠹
歐洲榆小蠹
歐洲榆小蠹該蟲是一種邊材小蠹,主要危害樹榦和粗枝的韌皮部,破壞形成層。此蟲是荷蘭榆病病菌的傳播者。
![歐洲榆小蠹](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8/m78ddcff1590b8889c7d49b1d77cd8676.jpg)
歐洲榆小蠹
名稱:歐洲榆小蠹
拉丁學名:Scolytus multistriatus(Marsham)
中文俗名:榆波紋棘脛小蠹、波紋邊材小蠹、光榆小蠹
英文俗名:Smaller european elm bark beetle,Small elm bark beetle
分類地位(科):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
![歐洲榆小蠹](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1/m11e651170353f9ba9224c0a7d40297b5.jpg)
歐洲榆小蠹
該蟲是一種邊材小蠹,主要危害樹榦和粗枝的韌皮部,破壞形成層。此蟲是荷蘭榆病病菌的傳播者。荷蘭榆病是一種毀滅性的病害,能引起榆樹大批死亡,由於此疫病造成的損失僅美國就達10億美元,而在歐洲用於美化街道和公園的榆樹的大批死亡,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被人們稱為一場可怕的生態災難。由於此病的危害,歐洲許多地方的榆樹幾乎遭致毀滅性的打擊。故引起許多國家的高度警惕,將此病的病菌和其傳播行列為檢疫對象。最近中國公布的危險性病、蟲、雜草名錄中將歐洲榆小蠹作為一類危險性有害生物。
![歐洲榆小蠹](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4/m641ed52beb33bb5a1754e6f313cfade6.jpg)
歐洲榆小蠹
原產地:歐洲榆樹生長地區
引入途徑:從蓋亞那進境的木材中截獲
擴散途徑:隨該蟲的寄主木段和枝桿進行遠距離傳播,近距離擴散靠成蟲飛行和爬行。
以幼蟲越冬,少數以成蟲或蛹越冬;成蟲約5月份羽化,第1代成蟲飛行期可持續40—50天,最多能飛行5km;每次可產卵35—140粒;在相對濕度為75%和27℃的恆溫條件下,卵孵化需6天,幼蟲期為27一29天,蛹期為7天。該蟲有滯育特性,在前南斯拉夫的研究表明,20%的第1代種群和85%的第2代種群滯育。成蟲對受傷的樹和枯草芽抱桿菌Bacillussubtilis的分泌物敏感。越冬后第1代成蟲在健康的樹於和枝條上取食,構築坑道,將病菌孢子傳入韌皮部。幼蟲取食形成的子坑道從母坑道出發,呈輻射狀。幼蟲在樹皮中化蛹。
檢疫方法:對榆木及其製品要嚴格檢疫,特別是來自疫區的貨物,應引起高度的警惕。在現場檢疫時,仔細檢查該批貨物及其包裝鋪墊材料是否帶有樹皮,樹皮上是否有蟲孔、蟲糞、活蟲、蟲殘體等,如發現可疑情況,則剝皮檢查,將查到的蟲體保存好,儘快送實驗室鏡檢,並詳細記錄所觀察到的癥狀。
如發現是可疑蟲體,則儘快送有關專家核實。如發現貨物帶有該蟲,則應採取退貨、或銷毀該批貨物,或採取以下措施:
用溴甲烷或硫醯氟熏蒸,推薦使用的劑量為15℃以上,溴甲烷32g/m?、24h,或硫醯氟64g/m?、24h。
用水浸泡1個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