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召鎮

梁召鎮

梁召鎮(Liangzhao Zhen)位於河北省任丘市東北部。梁召鎮(Liangzhao Zhen)位於市境東北部。京九鐵路從西北部穿過。鎮政府駐梁召村。距市政府駐地20公里,轄23個行政村。常住人口43714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面積7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2969畝。

行政區劃


梁召鎮
梁召鎮
梁召鎮轄梁召 北蘆張 樓子村 唐召村 梁辛庄 正洛村 西南蘆張 南蘆張 南梁召 西段村 東段村 大姜村 北姜村 辛安庄 閻家塢 南丁塢 老各庄 梁各庄 東姜村 前王仙庄 北丁塢
代碼 130982106:~201 梁召村 ~202 唐召村 ~203 婁子村 ~204 東蘆村 ~205 北蘆村 ~206 南梁召村 ~207 南蘆張村 ~208 西蘆張村 ~209 莊上村 ~210 西段村 ~211 東段村 ~212 梁辛庄村 ~213 正洛村 ~214 大江村 ~215 北江村 ~216 辛安庄村 ~217 閆家務村 ~218 東江村 ~219 王仙庄村 ~220 北丁務村 ~221 南丁務村 ~222 老各庄村 ~223 梁各庄村

人口數據


2021年6月,任丘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梁召鎮常住人口43714人。

村名由來


梁 召:建村於戰國。當時有梁王將軍在此築一高台召兵,后此為村,名為梁王召台村,后簡稱為梁召。該村為我市較大集市。
北蘆張:建村於秦朝。四周圍水,蘆草叢生,中間一塊高地,後有人在此居住,取名北蘆州,后演化為北蘆張。該村北臨任文乾渠,共分兩個大隊。地處大窪地帶,鹽鹼易澇。
樓子村:建村於隋初。當時有一宗姓,佔地千頃,名為宗千頃,房屋成片,並在院中修一小樓,后稱村名為樓子村。該村地勢低洼。
唐召村:據碑文記載:建村於唐朝。當時該地有一尼姑廟,因離村太遠,常受歹徒侵擾,有僧人海濟用25畝香火地換取廟旁處建村,取名唐召村。
梁新莊:建村於戰國末期。由梁召村遷出一部分人在村東建一村,取名梁辛庄,后叫成梁新莊。
正洛村:該村建於元末,原名曲里店,明初遭戰亂無人,由山西洪洞市遷入劉、鄒、唐三戶,取名正洛村。
西南蘆張:建村於秦朝末期。因在北蘆張西南面,故名西南蘆張。該村西鄰任文乾渠、古洋河交叉之處。唐堤繞村西而過。共分兩個大隊。
南蘆張:建於秦朝末期。因在北蘆張南面,故名為南蘆張。該村位於鄉鎮駐地西南偏北土公里處。
南梁召:建村於明朝永樂元年。因在梁召正南,只有一坑之隔,故名為南梁召。
西段村:隋朝建村。當時有一淤泥河在村中間通過,把村分為兩部分,河西取名為西段村。
東段村:隋朝建村。當時有一淤泥河南北向流過村中間,把該村分為兩部分,東部取名東段村。
大姜村:建村於南宋慶元年間,遷居者定居時該處多溝河,港叉,水勢如江,故名大江村,后改“江”為“姜”,故名為大姜村。
北姜村:建村於明洪武年間,該村位於大姜村北面,故名北姜村。該村南臨任文乾渠。
辛安庄:該村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燕王掃北”后,有幾戶人家在大姜村東邊重新建村,起名新安庄,后改為辛安庄。該村北靠任文乾渠。
閻家塢:建村子明朝永樂年間。“蒸王掃北”后,由山西洪洞市移民至此,因該地多鹽鹼,且靠河,有碼頭船塢,故名鹽家塢,后改名為閻家塢。該村北鄰任文乾渠。
南丁塢:建村於明朝洪武年間。因村北靠河有碼頭,村呈丁字形,故名南丁塢。
老各庄:建村於明朝永樂年間。“燕王掃北”后此地無人,後有早年外出人鄭氏回到此地居住,起名老家莊,后改為老各庄,
梁各庄:建村於唐代天褊年間。以姓氏命名為梁各庄。
東姜村:建村於明朝洪武年間,因位於大姜村東部,故名東姜村。
前王仙庄:建村於明初。因王姓居多,故名前王仙庄(文安市有后王仙庄)。
北丁塢:建村於明洪武年間。因與南丁塢隔河相望,故名北丁塢。

區劃沿革


1958年建西段村公社,1966年更名梁召公社,1982年改梁召鄉。
1997年,面積73.9平方千米,人口37萬,轄梁召、北蘆張、樓子村、唐召、梁新莊、正洛、西南蘆張、南蘆張、南梁召、西段村、東段村、辛安庄、大姜村、北姜村、顏家村、南丁塢、老各庄、梁各庄、東姜村、前王仙庄、北丁塢等23個(原出處如此,疑有誤)行政村。
後撤鄉設鎮。

農業發展


該鎮建立發展了設施蔬菜、花卉、苗圃、冬棗等10個科技示範園區和種植基地,現種植優質棉花1.6萬畝,每畝效益達到1000多元,種植經濟林3000畝,四旁植樹10萬株,糧經作物比例達到6:4。養殖業上發揮肉雞養殖傳統優勢,不斷完善鎮肉雞養殖服務中心的職能,目前服務中心月放 養量突破10萬隻,居我市鄉鎮第一。投資78萬元建起正洛高標準肉雞養殖小區一座,使全鎮雞棚達到130個,肉雞存欄40萬隻,年出欄可達180萬隻。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方面,古淀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古淀”系列白酒暢銷吉林、黑龍江等十幾個省市,並出口韓國、俄羅斯、蒙古,“白洋淀”商標榮獲河北省著名商標,曾連續三年被河北省輕工業廳指定為“向消費者推薦產品”,並取得國家生產許可證、蒙古國精品批發體系證書和國家檢驗檢疫局出口企業註冊。古淀酒業有限公司又向奶牛養殖和奶業加工發展,投資450萬元建成奶牛養殖基地,下一步建立奶製品加工廠,形成飼養、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鏈。5家大型棉花深加工廠總投資2500萬元,根據今年國內、國際棉花市場需求狀況,增加投資,擴大生產,一度出現購銷兩旺局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金鐘燒雞和春發色拉油市場不斷拓展,成為周邊地區知名品牌,深受消費者青睞。

工業發達


梁召鎮工業發達,工業企業產值連續5年年均增長10%,外貿出口也實現快速增長。全鎮有各種工業小區9個,有工業企業356家,其中合資企業2家,年產值超千萬元的35家,超億元的4家,從業人員12800人,其中具有各種專業技術資格或職稱的專家和技術人員430人,15家企業獲ISO9000系列國際標準質量體系認證,2家企業獲得“3C”強制認證,3家企業獲得自營出口權,23家企業獲得省級重合同守信用單位稱號,永興電纜廠生產的“雲鷹”牌電纜被評為河北名牌產品,京聯岩棉廠生產的“丁興”牌礦棉板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品和國家綠色環保裝飾裝修材料,川田摩托車廠“白洋淀”摩托車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全鎮已經擁有線纜、摩托、汽配、化工、玻璃、制酒、金具、吹塑八大行業,形成了東有岩棉化工,西有摩托鋼鐵,南有電纜金具,北有農機汽配的工業格局。岩棉產品已經佔全國市場份額的近一半,並出口德國、俄羅斯等國,摩托行業也實現了由小規模、大群體向集團化的轉變,產品遠銷亞歐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金具產品也佔據了國內市場的近一半份額。

鄉鎮建設


以小城鎮建設為依託和載體,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目前全鎮有商業門店2000多個,綜合集貿市場9個,有大江汽車配件、辛安庄汽車配件和婁子廢舊鋼鐵3個專業市場,商貿流通異常活躍,吸引了大量勞動力向第三產業轉移,從業人員達到5200餘人,吸引了全國各地客商前來經貿洽談,日交易額500多萬元。該鎮將聘請專家對小城鎮建設進行科學規劃和論證,力爭在3年內將梁召建設成為鎮區面積20平方公里、可容納5萬人口、集工業區、商貿區、辦公區、生活區、休閑娛樂區於一體的具有輻射帶動力的現代化新型小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