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祠鎮
生祠鎮
生祠鎮,隸屬於江蘇省靖江市,全鎮總面積70.19平方千米(2017年),轄區人口47663人(2017年)。
在顯示生祠文化、生態特色的同時,已從一個單純的農業大鎮轉變為三大業同步發展的經濟大鎮,2007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0.3億元,農民人均收入7119元,先後被省市授予新型小城鎮、平安鄉鎮等稱號。是靖江西部輻射功能較強的經濟、文化、教育和商貿中心。
生祠鎮歷史悠久。南宋建炎四年,抗金英雄岳飛退軍江陰軍沙途中,安集江淮流民於此並派兵殿護。百姓感其恩德,在此立祠建廟以瞻仰之。因所立祠廟於岳飛生前故名"生祠堂",又稱"岳王廟"。生祠一詞遂流傳沿用至今,生祠鎮亦因此得名。
宋建炎四年(1130年)建生祠堂。
元至正三年(1143年)生祠堂隸江陰州,並在望岳橋西建巡檢司公署。
明成化七年(1471年)設靖江縣,生祠堂改隸靖江縣。
建國后 生祠堂為侯河區政府所在地
1958年 撤侯河區建公社,名紅英公社
1959年 紅英公社撤銷,改為生祠人民公社
1965年 改稱大興人民公社
1983年 撤社建鄉稱生祠鄉。
1986年 改稱生祠鎮。
2007年11月 原紅光鎮、生祠鎮合併,設立新的生祠鎮。
歷史文化古鎮生祠鎮。位於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長江入海口北岸。南枕萬里長江,北接寧通高速,廣靖高速和新長鐵路,省級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水、陸、鐵路交通便利。
生祠堂舊時面貌
生祠堂先有祠後有鎮,祠之建立,顧名思義,當在岳飛生時為靖民作崇德報功之紀念,或者後人思其功德,認為岳飛雖死猶生,故建祠以祀之。總之,年代久遠,已無從考證,茲就個人所親見之沿革狀況簡述於下:
生祠鎮
生涿州 起徐州 左豫州 守荊州 耿耿精忠昭日月
下聯是:
兄玄德 弟翼德 討孟德 誅龐德 巍巍大義震乾坤
東邊一間塑李老君像,西邊一間塑千手觀音像,東西側屋各五間,西為住持者居住,東被陸姓皮行佔據。祠內天井很大,樹木叢雜,我幼時目見左右柏樹數株,圍徑三尺左右,根據楹聯款識,祠在前清時代,曾經知縣張學醇一度重修,故在清末時,廟貌甚完好。
王濟川假公濟私兩度重修
民國初年,有岳南鄉民王濟川(又名劉宗漢)年近而立,身入邑庠以鄉為居,樹植惡勢力,企圖稱霸閭里,旋為謀他自己居住舒適,更借祠屋破舊名義,募捐修建(緣啟是我所撰)適逢劉國鈞先生(時為江蘇省副省長)急公好義,且以宗漢為同族慨助多金,王濟川獨立經辦,約一年時間,將屋宇神像洗刷一新,並在祠前甘露亭舊址建鐵柵表門,排砌武進錢振鍠所書石刻"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於垣壁之上,又將重修碑文刻石八塊,砌之祠壁,文系記敘劉國鈞先生之義舉。
越數年,有本鎮大地主徐寶珊、徐吟甫,以劉國鈞先生有存古績之美譽,自顧身家,未免相形見絀,不甘讓劉國鈞先生佔美於前,乃作東施效顰,大解堅囊,資助建築,王濟川得此良機,更施展其吹拍慣技,假公肥私,遂於生祠堂後面圈荒地數畝,闢建"岳園",周圍砌土牆,圍中種植樹木花卉,並擬在岳園北部新建敝屋三間,題為"徐廳"置備圖書供閱覽,想與靖城公園之"顯華樓"競美,甫完成初步規劃,即因日寇侵華而終止。
劉副省長關懷地方古迹祠宇重建新祠
解放后,生祠鎮民房逐漸恢復原狀,惟祠宇久未有人過問,劉國鈞副省長軫念古迹就湮,殊失崇敬民族英雄之至意,乃慨然斥資,重建新祠,原在鎮西中街河南善余恆布廠舊址建生祠堂兩幢,前為生祠堂,後為文化宮,落成已有數載。1961年劉副省長回里,親自察看,因祠堂南北面,雅不相宜且規模亦未盡善,復又斥資。就文化宮東西曠地辟基重建,現第一進已經竣工,還在繼續構造。歷史悠久、意義深重之生祠,又復巍然屹立於生祠鎮河南,其規模氣魄且較舊祠雄偉壯觀。
(載1962年10月、靖江文史資料第三輯)
舞龍燈、盪湖船
生祠鎮風景
廟會
生祠鎮是靖江最古老的集鎮,不僅文化古迹眾多、人文薈萃,而且民間藝術豐富,古鎮流傳至今的廟會足以說明這一點。
原生祠老街東西長400餘米,南北寬200米,小小的一條街,建有岳王廟、城隍廟、東嶽殿、三官殿、地藏殿、三茅殿,從集鎮再向周邊延伸幾里,還有玉皇殿、南霄殿、草三官殿、倪司廟、漲公殿、劉家觀音堂、七里庵、三里廟、普濟庵、大悲庵等,四方香客和遊人絡繹不絕。
每逢三月廿八廟會,江南海北,四面八方前來趕廟會的真是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廟會很有地方傳統文化特色。廟會一般要舉行三天。三月廿八為正日,殿堂內有和尚誦經的、有道士拜懺的,有"佛頭"講經的,木魚聲、鍾罄聲、鞭炮聲不絕於耳。廟會還要搭建戲台,請"戲班子"唱戲,空地上則搭起天棚,拉起帳幕,開起臨時店鋪,以風味小吃和地方特產招徠香客。廟會還將不定期舉行"出會"活動,出會這種形式可謂聲勢浩大,場面壯觀,頗具民間文化特色。出會,得由能人精心策劃和充分準備。"出會"一般下午二時左右開始,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廟門出發,八名身穿民族服飾的抬轎夫,肩抬神龕,最前面有專人鳴鑼開道,鑼很大,兩人抬著。儀仗隊約有幾十人組成,有扛旗打傘的,有拿金爪月斧的,有掮"迴避"、"肅靜"牌的;鼓樂隊敲著富有民族風格的喜慶鑼鼓;絲竹樂隊演奏著流行的"八段景"、"浪淘沙"、"梅花三弄"等;高蹺隊有幾十人組成,高蹺有長高蹺、矮高蹺之分,高的四五尺,矮的二三尺,還有一種特高的高蹺有屋檐那麼高,踩高蹺的人全部化裝成古代傳統故事中的人物,如"八仙"、"梁祝"、"劉關張"、"白娘子與許仙"等,如角色有女性,則用反串-男扮女裝;武術隊有舞"火流星"的、有舞鋼叉、九節鞭的;花燈隊有玩盪湖船的、挑花擔的、舞龍燈的、舞獅子的。本地區的盪湖船與外地不同,外加"船婆"和"撐兄"四人搭檔,一邊撐船一邊唱、打號子、對白等。還有值得一提的精彩表演是燒提鑼香,即燒重香,這節目屬雜技性質的表演,走在儀仗隊前面,表演者先用若干"S"形鋼針穿過肘下皮肉,將一面直徑約40厘米的銅鑼掛在"S"形鋼針上,隨隊伍前進,一邊行走,一邊舞蹈,一邊敲鑼。除燒提鑼香的,還有燒提爐香和板凳香的,形式相同,只是將銅鑼代之香爐和板凳而已。這種節目,有時三五人,有時七八人,互相競賽,各顯絕招,形成一種奇觀。參與出會表演的人多是本地的"文藝精英",他們彙集一起,各施其藝,各顯其能,實際上是一項民間文藝大展閱、大匯演,是廟會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讓遊客們大飽眼福。提到這種場面,生祠西街健在的91歲的孫老太歷歷在目,說得頭頭是道。
生祠鎮的特色文化——講經
被稱為"中國民間文化的活化石"靖江講經發源地就是生祠。千百年來,這種民間傳統文化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以綿綿的生命力,跨越時空,延續世世代代。
講經,是一種特殊的民間說唱藝術品種,起源於宋元時期,是民間佛教信徒禮佛了願,追亡祭祖的信仰活動,民間俗稱"做會"。生祠人在祭祀祖先和許多民間宗教活動中以岳飛忠心保國、觀音積善行孝等事迹為主,圍繞愛國、愛家、行善、積德、尚禮儀、守國法、敬天地、禮神明、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等,編撰出《岳傳》《大聖寶卷》、《三茅寶卷》、《觀音寶卷》等經卷,內容豐富,博大精深。
生祠講經是通過說唱形式宣講寶卷。它與眾多的地方曲藝一樣方言俚語,寓教於樂。在家庭院落內,簡單的八仙桌一面,"佛頭"獨坐,其餘三面"和佛"者圍坐,聽經人或坐或站,濟濟一堂,老"佛頭"清清嗓子,驚堂木一拍,便言歸正傳開講。"佛頭"每講一段,末了一句均以高腔長調哼唱,"和佛"的則按著"佛頭"的最後一個字拖長調齊聲相和,不僅"和佛"的人和,滿屋子聽經的人均可跟著和唱。在生祠和靖江農村的中老年人可以不看電視、不看電影、不打牌,但只要聽說有講經,都很樂意去參加,藉此自娛自樂,增加生活情趣,同時也受到教育。
生祠鎮深厚的文化蘊涵哺育成就了一批名人名家。如清末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之一朱淑尹、近代印刷業專家柳溥慶,愛國實業家劉國鈞,著名藝術家鞠秀芳,倪同芳等人。
朱淑伊,字翼程(1885~1977年)清朝末年秀才。一生以教書為主兼行醫,教書主教國文,行醫為中醫內科。前後教書五十多年,曾任省立鄉村師範國文教員,教育思想非常現實,教育學生愛國敬業,自立自強。提倡科學民主,反對封建迷信。在他的教育思想影響下,學生中不乏棟樑之才。如倪浩堂、韓一峰、陸藝培、翟紀成、劉軼倫等等。他行醫以中醫內科為主,切脈問病,開方取葯而已,從不收取病人任何費用。所以普受當地群眾歡迎。因為醫學知識是他自學的結果,而且不是他的主業。晚年,時值解放,新中國建立后,朱老先生雖賦閑在家,但為當地社會的進步,常常操心勞碌,后被聘為縣政協委員,則更加為政府建言獻策,參政議政作為自己的責任。
柳溥慶又名圃青、步青、柳霖。江蘇靖江生祠鎮人。1900年12月4日生。曾任中國人民銀行印刷廠總工程師,兼印刷技術研究所長,1974年10月24日在北京逝世。為中國印刷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著作有《近代平版印刷之理論與實施》、《照相凹版術》、《蛋白版的原理和方法》,譯著有《歐美印刷名著摘要》等。柳溥慶還是中國書法愛好者,編寫多種顏、柳、歐體書法字帖出版。
劉國鈞(1887~1978年),名金生,字國鈞,號麗川,生於靖江縣生祠鎮。是我國現代傑出的實業家、著名的愛國民族工商業者。劉國鈞幼年因家境貧寒,奮發圖強,成為當時聲名遠播的紡織業巨子,建國后曾任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副省長、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和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等職。1978年3月8日因病醫治無效而逝世,享年91歲。
鞠秀芳,女,1934年3月出生於生祠鎮鞠家埭,后隨父母在蘇州長大。自幼受母親影響,喜愛唱歌並諳熟許多江南民歌小調。鞠秀芳在賀綠汀院長、周小燕教授和丁喜才先生的支持和鼓勵下,在民族聲樂藝術道路上孜孜以求,努力開拓,終於以1954年灌制的第一張榆林小曲《五哥放羊》,給予人們新穎的民歌藝術體驗,得到廣泛的稱讚和肯定。1956年在北京舉辦的首屆全國音樂周上,鞠秀芳演唱的《走西口》再受好評,獲得青年優秀歌手的稱號。1956 ~1958年,鞠秀芳在攻讀研究生期間,從古典戲曲、文學及古琴弦歌中廣泛汲取營養,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逐步形成自己融會民族文化傳統與現代科學發聲方法為一體,既有師承、又有創新、不拘一格的獨特藝術風格,成為新中國音樂高等學府培養的第一位演唱民歌的歌唱家。現任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教授,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音樂家協會理事。其名字和業績被編入《音樂家手冊》、《中國音樂家詞典》、《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等多種文獻資料。
倪同芳,女,錫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1946年8月生,江蘇靖江生祠人,1959年考入江蘇省戲曲學院錫劇表演專業。1960年由省戲曲學院提前調入江蘇省錫劇團參加演出,隨著名錫劇表演藝術家王蘭英學習,工青衣、花旦。在40餘年的舞台實踐中,主演了《海島女民兵》、《沙家浜》、《紅色的種子》、《劉胡蘭》、《玉蜻蜓》、《玲瓏女》、《孟姜女》等錫劇,成功地舉辦了"倪同芳錫劇演唱會"。1990年主演《南歸記》獲江蘇戲劇紫金獎,同年獲第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995年獲江蘇省政府文學藝術獎,1999年獲江蘇省優秀中青年藝術工作者稱號和江蘇省首屆"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2000年被收入國家郵政局發行的"新時期中國藝術家"明信片,2001年獲中國戲劇節曹禺獎優秀表演獎。領銜主演錫劇電視劇《玲瓏女》獲全國戲曲電視片一等獎、最佳女主角獎。多次赴港、台地區交流演出。歷任江蘇省五屆人大代表,江蘇省政協第五、六、七、八、九屆委員,現任江蘇藝術劇院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表演藝術協會理事、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省文聯委員。1992年享受國務院發放的政府特殊津貼。
生祠鎮新生村有個將軍殿埭。此殿供奉的不是佛、菩薩和羅漢,而是一位沙將軍遺像,與當今的名人紀念堂相似。殿雖蕩然無存,名字猶存。
相傳在明朝初期,靖江建縣前有三十多個大小沙洲,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蘆葦叢生。不少富紳巧奪沙洲,開發灘塗,圍圩造田,招來不少泰興、如皋、揚中、海門等地窮苦良民租田耕種,起房造屋,繁衍生育,約有二千五百多戶人家。
那時,有的沙洲已與如皋、泰興相接,有的沙洲在長江之中。因居住分散,江水相隔,交通不便,來往甚少。長江中的盜匪經常到沙洲騷擾,掠奪財物,百姓無安寧之日。江陰知縣吳良得悉百姓的呼聲后,派麾下裨將沙原德帶領士兵百餘名駐紮馬馱沙,圍剿盜匪,維護治安。沙將軍到達馬馱沙后,乘船逐個到沙洲勘查,挨家拜訪,聽取意見。為各戶配備刀、棍、長矛,十戶為一組,夜裡輪流放哨,發現盜匪,鳴鑼為號。他還將部下士兵分住到較大的沙洲,兵民聯防,抵禦盜匪的侵犯。經過兩年的紮實工作,沙將軍威震馬馱沙,盜匪們不敢輕舉妄動了。老百姓安居樂業,生產迅猛發展,連江南山區的窮人也遷到馬馱沙來安居。
沙將軍為馬馱沙人民興辦實事,安定一地,致富一方,深受百姓愛戴。沙將軍死後,人們不忘他的功德,籌資建造了將軍殿,塑了遺像。
在生祠鎮金星村鞠家埭的北面,過去曾經有一個短短的埭,名叫牌樓埭。這裡有許多奇聞軼事,什麼"三多橋"、"九龍溝",什麼"牌樓、府第",什麼"陽宅陰宅"。這些都是現今一代人聞所未聞的奇事。如今的原牌樓埭所在地域,卻是一片平地,良田數百畝,麥苗青青,菜花金黃,誰也想不出它的歷史上卻蘊藏著豐富的內涵。
不知在多少年前,靖江出了一個大人物,此人姓劉,叫什麼名字無從考證,他被皇帝封為七省巡按。有一年劉巡按衣錦還鄉,便請陰陽先生尋找風水寶地建造巡按府。陰陽先生就找到了這塊地,說是龜地,龜頭朝南,龜尾朝北,是塊千年寶地。劉巡按於是大興土木,不多久,一座巍峨雄偉的巡按府便建造成功了。不說別的,單說它作為大門的石柱,每根就得兩個人合抱才圍得過來,足足有八仙桌那麼粗細,石柱高八丈,共有四根,這就是後來人們稱為"牌樓"的了,府第建築之雄偉可見一斑了。
為慶祝巡按府落成之喜,劉家請來戲班子,在家連續唱了幾個月的戲,由於戲班子生活在劉家,對劉家的底細了解得一清二楚。誰知這些戲子心懷不軌,一天夜裡,將劉家的金銀財寶,一切細軟席捲一空,逃之夭夭,並將巡按府付之一炬,最後只剩下石牌樓一座。這座牌樓直至1958年,為修村裡幾處水利設施才將它鑿倒移做它用。
生祠鎮新生村十一方埭,它既不是以十一戶方姓取名,也不是以十一方田取名。
相傳,在很久以前,這個埭的附近有座玉皇殿,殿里有十一名和尚,為了拉糧運物,和尚們飼養了一頭驢子。一天黑夜,驢子被賊子偷走了。主管殿內佛事的方丈,帶領和尚四處暗訪,八方尋找。終於在一家鋪子找到了一張驢皮,一看正是殿里的驢子。經店主提供線索,在三裡外的善人場抓獲了偷殺驢子的賊子。
方丈指著賊子說,"我們出家當和尚,是行善的,從不殺生,你們竟偷殺殿里的驢子來了!阿彌陀佛!"賊子氣焰囂張地說:"吃殿里的驢肉,你有什麼辦法,我們還要殺你們這批禿驢呢!"
方丈無法,氣得只好訴訟到縣衙門評理。
縣官接到狀子,很快將賊子傳到公堂,審問道:"你住哪鄉哪村?"
賊子回答說:"住善人場。"
縣官聽后,將驚堂木一拍,喝道:"豈有此理,善人場的人,應該是行善做好事的,為什麼要偷殺方丈的驢子呢?"傳令當堂二十大板,把賊子打得皮開肉綻,關進牢房,並判決兩條:一是將善人場改為十一方埭,讓賊子的子孫萬代不要忘記偷殺和尚驢子之事;二是限三天之內買一頭驢子賠給方丈,賊子才能釋放回家。
善人場的其他賊子們,當夜籌集資金,買了一頭驢子送到玉皇殿,交給了方丈,官司才算了結。
這場官司,很快傳遍全縣。因為和尚化緣俗稱"吃十方",是光明正大之事,吃十一方意思是不守本份,靠偷竊扒拿過日子。故至今,仍有些老年農民看到自己的子女不安心種田,遊手好閒,就罵道:"你去吃十一方好了"!
生祠鎮金星村五組名叫朱家壩埭。仔細一了解,整個朱家壩埭三十幾戶人家,除一戶姓柳一戶姓吳,且都是解放前後搬來的,其餘全部姓陸,沒有一戶姓朱的。要是將這個埭叫成陸家埭,倒還是名符其實。再說埭東埭西,埭南埭北,沒有一處有壩,哪裡來個朱家壩,甚至還以朱家壩為埭名,而且多少代來,一直沿襲至今,是何緣故?
原來,靖江建縣以後,靖江西片半個縣通往靖城、越江的道路,只有沿團河北岸邊的一條大道,西片的老百姓如果要進城去辦事或者做買賣,或是城裡人、城裡的官老爺們要到西片來,都得從這條大道上經過。所以這條大道就成靖江西片東西交通的要道了。
這條大道通過其它港門的時候都有橋,不是木橋就是石橋,唯獨通過二圩港的時候沒有橋而是一座土壩。就在這座土壩旁邊住著一戶人家,戶主姓朱。東西幾十里的大道邊,還只有這戶朱姓人家。當時這條大道上的來往行人已經是車水馬龍,絡繹不絕了。可在那時,既沒有腳踏車、三輪車,更沒有摩托車、汽車了。有的只是步行的人群,間或有推小車的、抬轎的,偶爾也有驢拉的車,馬拉的車等。步行走路是比較吃力的,這是大家共知的,大多數步行的人,途中總想歇歇腳,休息休息,這也是人之常情。於是這路邊的朱姓人家便常有借凳歇腳的人群,且每天不斷,尤其是到了夏天。朱姓人家雖然家境一般,三間冷攤瓦屋外加兩間草蓋的小屋。但戶主卻是一個好善樂施,樂於助人的大好人。他見每天歇腳的人多,索性就在門前搭起了一個大陰棚,而且自備了桌子板凳,外加茶桶之類的東西,讓要歇腳的人,有一個比較舒適的歇腳地點。這樣一來,每天到這裡來歇腳的就更多了,他們不單有凳,有桌子,口乾了,還可以喝點水。有許多遠道的,甚至早已計劃好,趕一上午路,到朱家壩"打尖",帶著乾糧,就著朱家的開水,吃過中午飯,再趕路進城,就這樣,朱家給了人們方便,朱家的名聲就傳開了,朱家壩的名聲也就傳開了。朱家附近村莊自然而然地成為朱家壩埭了。
後來,大概是因為建公路(即江平公路)的緣故吧,公路必須從朱家的宅基上經過,朱家拆遷至別處。公路在二圩港上修建了"洋橋",原來的土壩開挖了,朱家遷走了,土壩不存在了。但是朱家壩卻名聲在外,存在至今。
景點
· 岳王廟
· 望岳橋(思岳橋)
· 劉國鈞故居
· 田野畜牧養殖場
· 垂釣中心
· 竹林人家
· 文昌宮
· 東華植物景觀園
· 喬家大院生態農業科技園
· 金星休閑農莊
· 雙龍璧
· 石獅
· 石鼓
· 古屏風
· 古石刻、石碑
· 普濟庵-靖江抗日根據地
標誌性建築景點——岳王廟
生祠岳廟原稱"岳忠武穆生祠堂",俗稱岳王廟,位於生祠西街,佔地2800平方米,整體莊重雄偉,距今己有800多年歷史。因建在岳飛在世之時,比靖江建縣還早350年,而聞名全國的河南湯陰岳廟和杭州西湖岳廟均屬岳飛遇害后所建,故而生祠岳廟是天下最早的岳廟。
據《宋史》載:"詔飛退守通、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於沙洲保護百姓,伺機掩擊。飛以泰無險可恃,退保柴墟,戰於南霸橋,金大敗。渡百姓於沙上,飛以精騎二百殿護,金兵不敢近"。通,即南通;泰,即泰州;沙洲、沙上,即馬馱沙;百姓是指江淮難民。這些難民,就是當今許多靖江人的祖先。靖江有句話:"吾鄉自昔陰沙地,百萬生靈武穆移。" 《靖江縣誌》(1825年)中也有記載:"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江淮鎮撫使岳飛把江淮難民用船渡至陰沙。"
民間傳說,南宋年間,金兵進犯中原,岳飛率兵相抗。當時因泰州無險可恃,一路後退力保江陰,老百姓隨著岳家軍一路後退,一直到了揚子江畔的靖江。半夜,岳飛踱出帳篷,看到面前的這塊土地宜桑宜糧,是一塊養人的魚米之鄉。天亮時分,岳飛召集老百姓,說出了一番視民如子的肺腑之言:"你們就不要隨我渡江了,這是一塊好地方,你們就在這裡生息吧,我願這塊土地八百年無水災,八百年無旱災,八百年無兵災"。岳飛的話鼓勵了眾百姓,也就有了靖江與他的一段奇緣。傳說中那批中原百姓中的朱、劉、陳、范、馬、陸、鄭、祁八大姓氏,成為靖江人最早的祖先。岳飛要走了,老百姓緊緊相隨,送了又送,送到江邊一座橋頭才不得不停住了腳步,這座橋後來被命名為"望岳橋"(后改名思岳橋)。後來百姓為了懷念岳元帥,希望岳元帥長生不老,就在望岳橋旁建起了一座祠堂,曰"岳王生祠堂"供奉岳飛的長生牌位,後人亦稱"武穆王生祠堂",1968年,重修岳王廟時,趙朴初先生題書為"岳忠武穆生祠堂"。
如今岳廟已是有史記載以來的第四次重建,而這四次重建均與視岳元帥為精神偶像的劉國鈞先生有關。1932年,戰亂頻繁,劉國鈞先生回鄉瞻仰岳廟,見岳廟如此傾塌,便慷慨捐資重建。1962年,身為江蘇省副省長的劉國鈞先生回鄉憑弔岳廟,見岳廟滿目蕭條,又出資將岳廟由原來在生祠鎮東遷至鎮西,再建之後的岳廟莊嚴典雅,可在文革中卻又遭厄運。1978年,處於彌留之際的劉國鈞先生對他的子女說出其平生最大的心愿:一定要把岳廟重新修復。1985年,劉國鈞先生的子女劉漢棟、劉璧如捐資三建岳廟。20世紀90年代,劉國鈞子女又一次捐資和政府共同修葺。
出岳廟南行,就到了當年父老鄉親揮淚送別岳飛的望岳橋,岳飛回臨安后被以"莫須有"的罪名魂斷風波亭,消息傳到馬馱沙,靖江人民又紛紛走上了昔日送別元帥的橋上,遙望江南,思緒萬千,於是"望岳橋"又改名為"思岳橋"。如今,思岳橋仍在,它在和我們一起默默等待岳元帥回到他的子民中間。
1983年,岳廟被原靖江縣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正在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江蘇省靖江市生祠鎮
歷史文化古鎮生祠鎮,位於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長江入海口北岸。南枕萬里長江,北接寧通高速,廣靖高速和新長鐵路,省級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水、陸、鐵路交通便利。全鎮總面積70.5平方公里,轄區人口5.5萬人。
生祠鎮歷史悠久。南宋建炎四年,抗金英雄岳飛退軍江陰軍沙途中,安集江淮流民於此並派兵殿護。百姓感其恩德,在此立祠建廟以瞻仰之。因所立祠廟於岳飛生前故名"生祠堂",又稱"岳王廟"。生祠一詞遂流傳沿用至今,生祠鎮亦因此得名。
悠悠八百餘年的歷史為後人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宋式風格建築的岳王廟主殿,古色古香莊嚴肅穆;清道光年間建造的道教殿宇"文昌宮",風格獨特幽深自然;古戰場"七十二條半溝"遺址,氣勢龐大撲朔迷離……深厚的文化蘊涵哺育成就了清末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之一朱淑尹、近代印刷業專家柳溥慶,愛國實業家劉國鈞,著名藝術家鞠秀芳,倪國芳等眾多名人。
生祠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