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後街
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街
沙灘後街,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起沙灘北街,西至景山東街,北與大學夾道相通,南接西老衚衕,全長323米。清代屬皇城,稱馬神廟。民國時稱景山東街,1965年將東老衚衕併入,稱沙灘後街。街內原有清和嘉公主府。1898年在街北側建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前身),1935年在街南側建北京大學地質館。
(圖)沙灘後街
京師大學堂遺址位於沙灘後街59號,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京師大學堂創辦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其校址原為乾隆帝四女和嘉公主府空閑府第。當年,光緒帝在維新派推動下,接受康、梁的變法主張,實行新政,開辦京師大學堂為新政措施之一。民國成立后,京師大學堂改為北京大學。現建築保留有原屬於和嘉公主府的正殿、公主院等清式建築和民國年間建成的數學系樓及“西齋”十四排中式平房,是中國近代成立的第一座最高學府。“五·四”運動前,共產主義讀書會小組在此成立,是早期介紹和宣傳馬列著作的活動地點。
和嘉公主府
(圖)沙灘後街
大院大殿之後公主梳妝起居的閨閣,被闢為藏書樓,昔日艷麗的粉黛為脈脈的書香所充填。這是北大最早的圖書館,無論偉大領袖青年時代曾經工作過的圖書室,還是今天燕園中巍峨的“百年書城”,都只是這個藏書樓的後生晚輩。府邸內的“公主大殿”,成為大學集會演講的禮堂。不少學者名流曾經來到這裡粉墨登場。大院里後來次第新建了幾棟中西合璧式的教學小樓、實驗室、階梯教室,以及十幾排學生宿舍。今天,在這個園子里還能見到遺留下來的“數學系小樓”,以及已經成為民居的“西齋學生宿舍”群。
[1] 全景環視 http://www.360cn.net/picbank/subject.asp?SubNameID=112
[2] 人民教育出版社 http://www.pep.com.cn/rjjt/rjgl/rjls/rjzl/200703/t20070302_279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