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墅鎮
導墅鎮
導墅鎮素有“十里三丞相、九里六尚書”的美譽,位於丹陽市東南部,是中國孔子學會前會長匡亞明故里,有著深厚綿長的人文底蘊和美麗動人的古老傳說。該鎮總面積80.5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2019年末總人口4.8萬人。
導墅鎮地處丹陽市東南部,總面積80.5平方公里,人口5.1萬,其中集鎮建成區面積2.5平方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非常迅捷,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120分鐘車程,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40分鐘車程,國內民航常州機場僅需10分鐘就可抵達,離長江第三大港——鎮江大港港口僅50公里,滬寧高速、滬寧城際輕軌、京滬高鐵,近在咫尺,312國道穿境而過。
導墅先後獲得全國千強鎮、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鎮、江蘇省衛生鎮、江蘇省家紡名鎮等諸多殊榮,是中國孔子學會前會長匡亞明先生的故里。2009年實現工業銷售42.7億元,GDP26.5億元,財政收入超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0600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60元/年。
近年來獲得全國千強鎮、全國體育先進鎮、省級衛生鎮和省級文明鎮殊榮。是全國星火技術密集區,位居丹陽市“十強鄉鎮”行列。全鎮工業經濟形成了以“宏運”農用車、電梯裝潢、床上用品和“異丙醚”、“對二乙基苯”等精細化工產品為主體,出口服裝、針織、輕紡、皮革製品等為輔的發展格局。
導墅鎮工業集中區位於導墅鎮區東側,總體規劃由鎮江規劃設計院、丹陽規劃設計院等專業機構與導墅鎮人民政府共同設計完成。集中區佔地面積4平方公里,基礎建設配套設施“五通一平”已完成。污水處理設施、消防中隊建設已投入使用。導墅鎮工業集中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0.6小時車程,距上海虹橋、浦東國際機場2小時車程,距常州機場僅0.2小時車程;距長江第三大港-----鎮江大港港口50公里。
導墅鎮2008年被授予“江蘇家紡名鎮”,工業集中區已形成家紡服裝、機械電子、皮鞋箱包、環保節能產品、工業電爐五大重點產業。目前已有50餘家企業入駐工業集中區。導墅鎮利用地處最具有活力的經濟區域,上海、南京經濟走廊中心地帶的區位優勢,主動接受兩大城市圈的經濟輻射,牢固樹立“工業立鎮、工業富鎮、工業強鎮”的思想,始終把工業化作為經濟工資的龍頭來抓,形成了以機械電子、精細化工、輕紡服裝、皮鞋箱包、工業電爐五大產業為重點,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全鎮擁有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300餘個。其中市級規模企業5個,銷售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28個,銷售500萬元以上的企業45個。綜合經濟實力名列全市前茅。
導墅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積極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特種水產養殖、無公害蛋肉雞養殖、草線簾製作、畜禽飼料加工、豐產意楊林、芹菜種植、苗豬養殖、優質稻米生產等十大基地。“黃巷雪”水芹通過了省無公害農產品論證,被蘇州蔬菜協會評為“市民優質農產品”。
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2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萬元,工業銷售48.8億元,工業增加值16億元,其中定報範圍增加值11.6億元,技改投入7.15億元。完成利稅3.12億元,財政收入8500元,農民人均收入8000元。
丹陽市導墅鎮東泊村境內的新鶴溪河兩岸的河坡、河崗還是荒草遍布、雜樹叢生。6年後,這裡卻被一排排生機勃勃的意楊樹所替代,如今新鶴溪河兩岸已是風景如畫。說起這一變化,得歸功於這片意楊林的主人、東泊村意楊種植大戶趙金邦。
導墅鎮東泊村境內新鶴溪河兩岸的300多畝河坡、河崗由於長年失管,河坡兩側荒草、雜樹叢生。趙金邦根據當時市場林木短缺,同時自己又有植樹育苗經驗的實際情況,從2002年開始,承包了新鶴溪河兩岸總長8公里的河坡種植意楊。開始,村裡很多人都不理解、也不支持。而且,當時有些人在河坡上種了山芋、蔬菜之類的農作物,為了阻止趙金邦在河坡造林,有些村民晚上就將他種的意楊苗或拔了,或砍了。趙金邦說,當時村裡人都說他犯傻,但這都沒有打消他造林的念頭,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不斷做好意楊的扦插、育苗、補種、間苗及正常的除草施肥、治蟲整枝等工作。
經過幾年努力,目前趙金邦所承包的河坡栽種的意楊長勢良好。趙金邦說,意楊木材由以前的7分錢一斤漲到了現在的3毛多錢一斤,平均一棵意楊可以賣到50元錢,意楊市場可謂是供不應求。這幾年來,老趙一直都在不停地擴種意楊,平均每年的擴種面積達20多畝,現在他共種植了4.3萬棵意楊樹。老趙每年因此可增收10多萬元。
看到老趙種意楊發家致富后,東泊村農民種植意楊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很多人都投資加入了意楊種植行列。在老趙帶動下,該村共有意楊種植戶20多戶,種植面積達1300餘畝。該鎮的長江防護林河道綠化面積也達到了2300畝,有效改善了東泊村的村莊、河道綠化,大大改善了導墅鎮的生態環境。
“種植意楊使這些荒坡、河崗得到了有效利用,既保護了水利設施,防止了水土流失,同時還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真是一舉多得啊!”面對眼前這片“綠色銀行”,老趙笑得一臉燦爛。
桑園村是導墅鎮面積最小的村,全村只有1700多人。與村黨支部書記周群宜聊起新農村建設的話題,他的觀點很明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是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生產不發展,村民的收入不增加,還算得上是什麼新農村?”據周書記介紹,去年導墅鎮農民人均純收入是5800元,而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則超過了萬元。
桑園村
鼓勵農民發展農業三產服務業增加收入。桑園村農民在很早以前就購買了桂林牌收割機,並且嘗到了甜頭。近年來,看到農業三產服務業的巨大市場前景,桑園村鼓勵村民單獨或合股購買了5台久保田聯合收割機。這些購機農民組成了收割小分隊,同進同出,常年轉戰於浙江、江蘇、安徽等地,一年下來,每台機都能賺上6萬元左右。
靠能人帶出去一批增加勞務收入。該村的能人曹玉良、顧達興長期在上海從事建築行業。近年來,在村裡的組織下,越來越多的村民投到他倆的“麾下”,組成了桑園村的建築“鐵軍”。目前這支隊伍已發展到100多人的規模,每年完成的工程量達到了四五千萬元。
“在我們桑園村,基本上沒有閑人,大家都有賺錢的門道,即使是老頭老太,利用自留地種點蔬菜拿到集鎮上去賣也能掙到錢。”周群宜說。
據了解,桑園村是省里確定的1000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之一,目前有關新農村建設的規劃已做好,上級有關部門正在審定。若這個規劃通過評審,該村將依據規劃興建一個佔地100多畝村民集中居住區,把村民現有的共計300多畝宅基地進行復墾,置換出200多畝興建工業集中區,同時在臨近集鎮的地方建商住樓,通過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