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獾子油

狗獾的脂肪油

長白山獾子油藥用獾油即狗獾的脂肪油。獾油可溶化於湯劑中內服,亦可外用塗搽。

主要功效


長白山獾子油,獾子膽,獾子皮。
長白山獾子油
本公司生產獾子油即獾油。
主治中氣不足、子宮脫垂、咳血、痔瘡、疥癬、斑禿、燙傷、凍瘡等症,中成藥的外用藥獾油就是用獾子油加入冰片配製而成,用於燒傷、燙傷、皮膚腫痛、浸淫潰爛、疼痛不止等症,其潤膚生肌、消腫止痛的功效顯著。
【治疥癬】獾油塗患處,用微火烤之,每日兩次。治斑禿獾油用火加熱,溫度適宜時,塗搽患處,每日3~4次,同時,用枸杞子15克煎湯同服,每日1劑。

獾油介紹


(《綱目拾遺》)
【異名】獾子油(《黑龍江中藥》)。
【來源】為鼬科動物狗獾的脂肪油。動物形態詳"獾肉"條。
【採集】冬季捕捉,此時脂肪最厚。殺死後,取其皮下脂肪及腸網膜上脂肪,入鍋中熬煉成淡黃色的脂油,濾去油渣即成。
【功用主治】治中氣不足,子宮脫垂,咳血,痔瘡,疳瘡,疥癬,白禿,燙傷,凍瘡。
①《綱目拾遺》:"治頭止白禿。"
②《山東中藥》:"外敷治湯火傷。"
③《黑龍江中藥》:"內服可補中益氣,殺蟲潤腸,止咳血,胸腹脹;外用治內外痔瘡,火燒水燙,小兒疳瘡。"
【用法與用量】內服:溶化入湯劑。外用:塗擦。
【選方】①治子宮脫垂:獾子油三錢,雞蛋七個。將油熬開后加適量水,打入雞蛋,趁熱服下,一日一次,連續服用。
②治半身不遂:獾油一斤,豆腐十塊。將豆腐用獾子油炸熟,食量不限,日服二至三次。
③治火燙、凍瘡:獾子油塗患處。
④治疥癬:獾子油塗患處,微火烤之,每日二次。(①方以下出《吉林中草藥》)
⑤治白禿:獾油,火烤,擦三、四次。如年久者,恐不生髮,以枸杞子煎湯飲。(《年希堯集驗良方》)
全國中草藥彙編》:獾油
【拼音名】HuānYóu
【來源】鼬科動物狗獾MelesmelesL.的脂肪經加工而成。秋冬捕捉。
【炮製】取肉油,洗凈,切碎,置鍋內煉油,去渣,放冷后加入冰片適量(獾油1斤用冰片5錢),攪拌均勻,分裝。
【性味】甘、酸,平。
【功能主治】生肌止痛。用於燒燙傷,酒齇鼻(酒糟鼻)。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塗患處,每天1~2次。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頁首
《*辭典》:獾油
【出處】《綱目拾遺》
【拼音名】HuānYóu
【別名】獾子油(《黑龍江中藥》)。
【來源】為鼬科動物狗獾的脂肪油。冬季捕捉,此時脂肪最厚。殺死後,取其皮下脂肪及腸網膜上脂肪,入鍋中熬煉成淡黃色的脂油,濾去油渣即成。
【功能主治】
治中氣不足,子宮脫垂,咳血,痔瘡,疳瘡,疥癬,白禿,燙傷,凍瘡。
①《綱目拾遺》:"治頭止白禿。"
②《山東中藥》:"外敷治湯火傷。"
③《黑龍江中藥》:"內服可補中益氣,殺蟲潤腸,止咳血,胸腹脹;外用治內外痔瘡,火燒水燙,小兒疳瘡。"
【用法用量】內服:溶化入湯劑。外用:塗擦。
【附方】
①治子宮脫垂:獾子油三錢,雞蛋七個。將油熬開后加適量水,打入雞蛋,趁熱服下,一日一次,連續服用。
②治半身不遂:獾油一斤,豆腐十塊。將豆腐用獾子油炸熟,食量不限,日服二至三次。
③治火燙、凍瘡:獾子油塗患處。
④治疥癬:獾子油塗患處,微火烤之,每日二次。(①方以下出《吉林中草藥》)
⑤治白禿:獾油,火烤,擦三、四次。如年久者,恐不生髮,以枸杞子煎湯飲。(《年希堯集驗良方》)
【摘錄】《*辭典》
《中華本草》:獾油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拼音名】HuānYóu
【英文名】BadgerFat
【別名】獾子油
【來源】
藥材基源:為鼬科動物狗獾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lesmelesLinnaeus
採收和儲藏:冬季捕捉,宰殺后,剝皮,剖腹,取其皮下脂肪有腸網膜上的脂肪,煉油。
【原形態】狗獾,屬鼬類中較大種,體長45-55cm,重10-12kg。體肥大頸部粗短。鼻端尖,鼻墊與上唇間被毛。耳短眼小,四肝粗短,前後足趾具利爪,尾較短。頭部毛短,有3條白色縱紋,在其中隔以兩條黑棕色紋。耳背黑棕色,耳緣白色。下頜、喉部黑棕色。體背有長而粗的針毛,整個背部顏色為黑棕色與白色混雜;體側白色毛居多;腹面、四肢黑棕色,爪棕黑色。尾端為黃白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棲息於森林、山坡的灌叢、田野及湖泊、河流旁邊。洞居,晝伏夜出,雜食。
資源分佈:分佈於東北、華北及陝西、青海、江蘇、浙江、福建、廣西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呈淺黃色凝固的油膏狀,微有香氣。
【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置熱鍋內加熱,化開,過濾,晾涼。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脾;大腸經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潤膚生肌;解毒消腫。主中氣不足;子宮脫垂;貧血;胃潰瘍;半身不遂;關節疼痛;皮膚皸裂;痔瘡;疳瘡;痊癬;白禿;燒燙傷;凍瘡
【用法用量】內服:溶化入湯劑,5-15g。外用:適量,塗擦。
【注意】脾虛濕阻或濕熱內蘊;食欲不振,苔厚粘者慎服。
【附方】①治子宮脫垂:獾子油三錢,雞蛋七個。將油熬開后加適量水,打入雞蛋,趁熱服下,一日一次,連續服用。②治半身不遂:獾油一斤,豆腐十塊,將豆腐用獾子油作熟,食量不限,日服二至三次。③治火燙、凍瘡:獾子油塗患處。④治疥癬:獾子油塗患處,微火烤之,每日二次,(①方以下出《吉林中草藥》)⑤治白禿;獾油,火烤,擦三、四次。如年久者,恐不生髮,以拘記子煎湯飲。(《年希堯集驗良方》)
【摘錄】《中華本草》
長白山獾子油
獾子油即獾油。獾分豬獾和狗獾兩種。狗獾似小狗而肥,尖喙,矮足,短尾,深毛褐色。藥用獾油即狗獾的脂肪油。獾油可溶化於湯劑中內服,亦可外用塗搽。主治中氣不足、子宮脫垂、咳血、痔瘡、疥癬、斑禿、燙傷、凍瘡等症,中成藥的外用藥獾油就是用獾子油加入冰片配製而成,用於燒傷、燙傷、皮膚腫痛、浸淫潰爛、疼痛不止等症,其潤膚生肌、消腫止痛的功效顯著。
【治婦女子宮脫垂】獾子油9克、雞蛋7個,將獾油熱開后加適量水,打入雞蛋,趁熱服下,一日一次,連續服用。
【治半身不遂】獾油500克、豆腐10塊,將豆腐用獾油炸熟,食量不限,日服2~3次。治水火燙傷、凍瘡取獾油塗於患處。
治疥癬】獾油塗患處,用微火烤之,每日兩次。治斑禿獾油用火加熱,溫度適宜時,塗搽患處,每日3~4次,同時,用枸杞子15克煎湯同服,每日1劑。
獾子油
獾子油是由獾子的脂肪提取的油脂。
獾子,又稱狗獾、豬獾,食肉目,鼬科物種。體形粗實肥大,體重約10至12公斤,體長500至700毫米,尾長150至200毫米。四肢短,耳殼短圓,眼小鼻尖,頸部粗短,前後足的趾均具強有力的黑棕色爪,前爪比后爪長。狗獾的脊背從頭到尾長有長而粗的針毛,顏色是黑棕色與白色混雜,故有“芝麻獾”之稱。
獾皮是經濟價值較高的皮毛,其皮革製品美麗大方,色彩艷麗,其針毛為三種色毛,兩端白色中間黑棕,製成女大衣漂亮美觀,毛桿粗細適中,彈性好,耐磨,是皮革搶手貨。獾肉可食,味道鮮美,脂肪入葯,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潤腸之功能,可治燙傷燒傷,疥癬痔瘡,大便乾燥等病。獾子油煎雞蛋治胃潰瘍有奇效。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到“其效有起死回生之功效”。
從臨床上觀察,獾子油治療燙傷燒傷效果明顯(癒合得快、疤痕不明顯)來分析,“癒合得快”說明其有殺菌、消毒功能;“疤痕不明顯”說明其能促進細胞再生。據此,可不可以說:“獾子油等價於紫杉醇”,這有待於專家的研究和論證。
常年供應獾子油,獾子膽,獾子皮。質量好,價格合理。
獾子油是由獾子的脂肪提取的油脂。
獾子,又稱狗獾、豬獾,食肉目,鼬科物種。體形粗實肥大,體重約10至12公斤,體長500至700毫米,尾長150至200毫米。四肢短,耳殼短圓,眼小鼻尖,頸部粗短,前後足的趾均具強有力的黑棕色爪,前爪比后爪長。狗獾的脊背從頭到尾長有長而粗的針毛,顏色是黑棕色與白色混雜,故有“芝麻獾”之稱。
獾皮是經濟價值較高的皮毛,其皮革製品美麗大方,色彩艷麗,其針毛為三種色毛,兩端白色中間黑棕,製成女大衣漂亮美觀,毛桿粗細適中,彈性好,耐磨,是皮革搶手貨。獾肉可食,味道鮮美,脂肪入葯,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潤腸之功能,可治燙傷燒傷,疥癬痔瘡,大便乾燥等病。獾子油煎雞蛋治胃潰瘍有奇效。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到“其效有起死回生之功效”。
從臨床上觀察,獾子油治療燙傷燒傷效果明顯(癒合得快、疤痕不明顯)來分析,“癒合得快”說明其有殺菌、消毒功能;“疤痕不明顯”說明其能促進細胞再生。據此,可不可以說:“獾子油等價於紫杉醇”,這有待於專家的研究和論證。藥名:獾油
分類:中成藥外科用藥
主要成份:獾油、冰片
作用用途: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輕度水、火燙傷。皮膚腫痛。
劑型用法和用量:塗敷患處。每瓶內裝15克,30克。

注意事項


1.本品為外用藥,禁止內服。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本品使用時應注意全身情況,如有高熱、寒戰等癥狀時,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4.本品只適用於輕度小面積燙傷,重度燙傷不宜自我治療,應去醫院就診。
5.燙傷局部一定要注意創面清潔乾淨,在清潔環境下最好採用暴露療法。
6.用藥一天後癥狀無改善或創面有膿苔應去醫院就診。
7.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護下使用。
9.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