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公弼
北宋大臣
呂公弼(1007年—1073年),字寶臣。壽州(今安徽鳳台)人。北宋大臣,宋仁宗時名相呂夷簡次子。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賜進士出身,同判太府寺將作監,遷直史館。為河北轉運使,權知開封府。英宗即位,加給事中。官至樞密使、西太一宮使,卒贈太尉,謚惠穆。
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賜進士出身,同判太府寺將作監,遷直史館。為河北轉運使,權知開封府。
宋英宗即位,加給事中。后拜樞密副使。
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擢樞密使。
熙寧六年(1073年),為西太一宮使,同年卒,年六十七。贈太尉,謚惠穆。
呂公弼治理成都時,因為政寬鬆,人們譏諷他處理政務不夠威嚴果斷。有一名小兵犯法該施杖刑,他卻耍賴,說:“我寧可被殺,也不願挨打。”呂公弼說:“鞭打是按國法,處死是你自願。”於是下令先施杖刑后處斬,從此再也沒有人敢批評呂公弼無能。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將其與張詠“一錢斬吏”之事並列,評價道:“若無此等膽決,強橫小人,何所不至?”
趙曙:①公弼甚似其父。②公弼在河東,方出師倉卒時,有緩御之能,宜使往。
范鎮:維公之生,氣直而溫。規為設施,無所不宜。匪急而集,匪嚴而威。外台將輸,阜康是圗。國裕於用,家豐有儲。方面翰屏,慎重鎮靜。有懷者恩,必信維令。廟論和壹,樞機精密。出入始卒,周旋如一。公訃上報,維皇震悼。大用未究,胡不耆耄。神崧之原兮博大且長,松栢森成兮林林蒼蒼,附於先公兮永固以藏,福流無窮兮子孫其昌。
《名臣碑傳琬琰集》上集卷二六范鎮《呂惠穆公神道碑》
《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列傳第七十》
王安禮《王魏公集》《宋故推誠保徳崇仁翊戴功臣宣徽南院使光祿大夫檢校太尉充太乙宮使東平郡開國公食邑六千戶實封一千四百戶上柱國呂公行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