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花鼓戲
隨州花鼓戲
隨州花鼓戲早期叫地花鼓、花鼓子、花鼓戲等,是湖北隨州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距今已有170餘年的歷史。其演唱聲腔分為“蠻調”、“奤調”、“梁山調”、“彩調”四大調式。主要活動在隨州地區和相鄰的鍾祥、京山、棗陽、襄樊、應山及河南省桐柏縣、信陽等地。解放后,成立專業劇團1個、業餘劇團4個,演齣劇目有200多個(本),常演劇目有100多個(本),其中《打裁縫》、《雪梅觀畫》、《血汗衫》等在隨州地區及相鄰縣市頗具影響。花鼓戲代表人物有郁大塊、羅銀、杜永義、李福元、劉鳳梅等。
隨州花鼓戲演齣劇目以創作、改編、移植為主,內容以愛情戲為主,兼演一些清官戲。服飾衣箱沿用京劇的規制,分大衣箱、小衣箱、盔帽箱三種。伴奏樂器以大筒為主,配鑼鼓、雲板、嗩吶、笙等,表演手段豐富多樣,貼近生活,與時俱進,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改革開放后,隨州花鼓劇團創作編演的《翠平賣豬》、《千古絕響》、《古墓花魂》、《大鵬歌》等劇目分別在省、地文藝調演中獲獎,其中《大鵬歌》榮獲隨州市人民政府的嘉獎,1986年由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攝製戲曲電影片對外公開發行放映。
隨州花鼓戲現有傳統劇目約217個,創作改編現代劇目約50個(本),上演劇目多屬家庭小戲,且以愛情戲為主,兼演一些清官戲。其中“蠻調”135個(本),主要有:《打紅梅》、《大清官》、《恨小腳》、《蘭絲帶》、《三請樊梨花》等。
“奤調”23個(本),演齣劇目有:《打蠻船》、《站花牆》、《攔馬》、《放綿羊》等。
“梁山調”32個(本),主要有:《劉海砍樵》、《下揚州》、《打蘆花》、《吳廣大拜年》、《借妻》等。
“彩調”38個(本),主要有:《大觀燈》、《賣雜貨》、《小放牛》、《陳瞎子捉姦》、《綉香袋》等。
基本劇目為“四奤”、“四蠻”、“四調”、“五贈”、“四樓”、“三辭”、“三反”、“二畫”等。
建國后,特別是一九五六年建立專業花鼓劇團后,所上演的劇目大大豐富,體裁進一步拓寬。一是整理編演了《吳三保游春》、《賈士道游西湖》、《趙五娘吃糠》等十餘個傳統劇目;二是移植上演了《秦香蓮》、《借親配》、《寶蓮燈》、《四下河南》、《孟麗君》等數十個優秀傳統劇目;三是移植上演了《劉介梅》、《劉胡蘭》、《紅珊瑚》、《三里灣》、《雙飛燕》、《救救她》、《心中的太陽》等四十多台現代戲;四是創作演出了《山村鑼鼓》、《鐵牛飛奔》、《翠平賣豬》、《古墓花魂》、《大鵬歌》等十多個大小劇目。
隨州花鼓戲主要聲腔有:“蠻調”、“奤調”、“彩調”、“梁山調”。由於經常與漢劇、河南梆子、越調等各劇種藝人搭台唱戲,使隨州花鼓廣泛吸收了多種聲腔,並通過隨州花鼓戲藝人的不斷加工改進,使南北迥然不同的聲腔藝術風格,統一於隨州花鼓戲聲腔之中,使隨州花鼓戲的聲腔更加豐富多彩,形成了濃郁的地方特色。
“蠻調”。早期為西路花鼓聲腔。傳入隨州后,與隨州的燈歌、薅草歌、栽秧歌、寺廟經歌等部分傳統民間音樂相結合,是隨州花鼓戲的主要聲腔之一。“蠻調”聲腔包括:“四平”、“十磨”、“雅腔”、“十字悲”、“牌子腔”等。“雅腔”是蠻調的代表聲腔,藝人稱它為“慢趕牛”,意思是曲調緩慢抒情,婉轉柔和。
“奤調”。源於隨州、應山一帶的說唱音樂(即大鼓、道情),並加入了一些民間音調,使之成為一體。“奤調”聲腔包括:“誇腔”、“奤四平”、“哭皇天”、“哭悲”、“奤哀子”、“臘花撩子”、“娃娃調”等,其中“誇腔”是“奤調”的代表聲腔。
“梁山調”。大部分是男女同腔,少部分是男女分腔。分腔部分,女的唱宮調式唱腔,男的唱徵調式唱腔。同腔的部分,主要採用宮調式唱腔。在“平板”聲腔上,枝生、小生、花旦、青衣唱“平板”,小花旦唱“翠調”,老生唱“黑鬍子調”,鬚生唱“白鬍子調”,丑角唱“輕調”。
“彩調”又名雜調。演唱種類繁多,曲調短小,旋律流暢,節奏明快。曲牌包括:“大扭絲”、“小扭絲”、“算命調”、“探親調”、“觀燈調”、“大頂嘴”、“鬧花園”、“賣白布”、“賣雜貨”、“賣豆腐”等七十多個曲牌和一些傳統民間小調。
隨州花鼓戲擅長表演一些唱、做生活小戲,演齣劇目從獨角戲(即一人演唱)、二小戲(小旦、小丑)、三小戲(小旦、小生、小丑),逐漸發展到六根台柱(即六個行當:小生、小旦、小丑、二旦、青衣、老生)。無“皇帝”出場是隨州花鼓戲劇目中獨特之處,如確屬劇情需要,也只是在幕後搭腔。表演藝術取材於當地生活原素。代表人物羅銀(演花旦、青衣)嗓音好,表演真實感人,表情動人、在扮演《打載縫》女主角鞭打裁縫時,做功到位,“腳站的穩、眼瞅的准、鞭打的響,身上又不疼”(被打者)。當時流傳有兩句順口溜:“看了羅銀戲,回家不慪氣”,“看戲抱枕頭(錯把枕頭當孩子),管他本頭不本頭”來讚美他的演技。代表人物聶太金在《血汗衫》劇中扮演陳氏,在表演一口把碗咬破時,碗破嘴卻絲毫未損,感情真摯,技藝高超。代表人物李福元十五歲拜師學藝,半年後登台演出。十七歲時,在河南省桐柏縣八里畈和王莊等地演出,觀眾把戲院圍牆擠倒了,因而一舉成名。在唱腔方面他總結出二十個字的演唱經驗:“音準板穩,唱清吐明,快慢起煞,低聲托起,高聲遠應”。在表演藝術上,他通過自己的藝術實踐總結出了十八個字的表演要領:“頂、眉、鼻、領、有、是、稟、請、手、眼、身、法、步、氣、急、愧、愁、歡”。例:花臉看對方看頭頂,旦角看對方時看眉,小生看對方時看鼻,內角看對方看領,各行當有各行當的表演動作特點。解放后,在組建隨縣花鼓劇團中,李福元作出很大的貢獻。
隨州花鼓戲起源於什麼年代,沒有詳細記載。據老藝人李福元(已經去世,90歲)講:在他的祖師爺郁大塊(大約生於1830年左右)那個年代花鼓戲就已經有四大聲腔調式和表演形式,後來經過藝人在長期演唱生涯中的不斷加工改進,並結合隨州地方的演唱特點,形成了現有的花鼓戲劇種。
隨州花鼓戲早期叫“地花鼓”、“花鼓子”、“花鼓戲”,流行於隨州、應山一帶。1956年被正式命名為隨縣花鼓戲,1984年撤縣建市后改稱隨州花鼓戲。它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是各路花鼓戲中一個較為別緻的流派,已作為地方劇種編入《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並列入《中國文藝年鑒》。
隨州花鼓戲最初只是一些民間藝人身背小圓鼓,走門串戶、沿門叫唱、乞討謀生的一種方式,眾稱“射門”,由一人演唱發展為二人,其中一人打鼓、一人打鑼。後來發展到唱一些家庭小戲,如《小觀燈》、《站花牆》、《何氏勸姑》等。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發展到三至五人到多人演唱,演唱聲腔大多是“地花鼓”的調式。由於隨州花鼓戲藝人經常與漢劇、河南梆子、越調劇種藝人搭班唱戲,使隨州花鼓戲廣泛吸收了多種聲腔演唱方法,並通過隨州藝人的不斷加工創新,使南北迥然不同的演唱藝術風格統一於隨州花鼓戲聲腔之中。
隨州第一個正規花鼓戲班是在隨州天河口建立的,當時藝人利用火神廟廟會人們聚集的機會搭台演出,戲班叫“嚴訓班”。民末清初,隨州花鼓戲已逐漸興盛,相繼出現了四大門班(又名順風班),具體是:淅河的彭馬、羅銀戲班,高城的杜永義(人稱杜矮子)、余篾匠戲班等。並湧現出彭馬、羅銀、杜永義、杜洪山、李福元等一批較有影響的職業藝人。1935年至1938年,是隨州花鼓戲發展的鼎盛時期,隨州全境先後成立了近三十個職業和半職業的花鼓戲班,十八個鎮都有花鼓戲班,演唱藝人達300餘人,1939年日本侵略中國時被迫解散,演出活動逐漸衰退。後由塔兒灣的劉樹亭、高城的余篾匠組織流散藝人成立“雙合班”,由於時局動蕩,時演時停。1945年元月,“雙合班”在應山界河演出時被新四軍五師接收,隸屬應北大隊,組成隨軍文工團,后編入十五旅,以唱花鼓戲為主。半年後,十五旅北上抗日,藝人們因家庭拖累,解散回家。1947年,由國民黨隨縣保安大隊第五中隊中隊長謝幫傑組織流散藝人三十多人成立了“同心劇團”(后改為“社會劇社”)。1956年春,隨縣花鼓劇團正式成立,隨縣人民委員會有關領導到場祝賀並贈言:“多演戲,演好戲,把戲演好”。1961年,隨縣花鼓劇團編排了《吳三保游春》,1962年《吳三保游春》參加武漢巡迴演出受到好評,被武漢電台、電視台錄音錄像並播音、播放。1964年,創作的《山村鑼鼓》參加全省文藝調演,被評為優秀劇目。1975年、1976年先後創作演出的《彩虹飛渡》、《鐵牛飛奔》參加省、地文藝匯演。1982年創作演出的《翠平賣豬》參加全省文藝匯演,榮獲省創作、演出二等獎。1984年創作編排的《大鵬歌》先後參加省、地文藝調演,榮獲襄樊地區創作、演出、導演、舞美、化妝、音樂、表演七項獎,榮獲省金牌兩枚、銀牌三枚、隨州市人民政府特別嘉獎兩個, 1986年秋季由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攝製成戲曲電影片對外公開發行放映。
隨州古為漢東大國(史稱“漢東之國隨為大”),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交匯地帶,誕生於此的隨州花鼓戲,集南北文化之大成,既有北方文化之高亢、粗獷,又有南方文化的委婉細膩,兩種文化在隨州花鼓戲中和諧共存,相得益彰。是我國戲曲藝術中一枝獨特奇葩,保護和發展隨州花鼓戲,對於傳承隨州文化,弘揚地方戲曲,研究隨州歷史、文化、民風、風俗等具有重大歷史價值。
隨州花鼓戲的劇目、音樂、表演形式自成一體,獨具特色,極具學術研究價值。如它的基本劇目和唱腔為“四奤”、“四蠻”、“四調”、12個半本戲(每半本為一台戲),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奤”為隨州以北地區,“蠻”為隨州以南諸地)。特別是其梁山調唱腔。已成為隨州花鼓的主要唱腔之一。如今,梁山調在四川、鄂西皆已失傳,而隨州花鼓是唯一保留並能演唱“梁山調”的劇種,其科學和研究價值非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