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人康
鄭人康
其長女壽貞,后更名鄭堅,畢業於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財經專業,在北平大陸銀行工作。
1933年和江蘇儀徵人、北平大學農學院昆蟲系教授盛成先生結婚。在京湖南老鄉齊白石老先生為之證婚。鄭堅生育一子二女,長子保羅,長女碧西,次女滴娜。鄭堅1938年逝於淪陷的江蘇儀征,三個孩子托親戚經上海、香港、廣州等地曾帶到衡山。
鄭堅的弟弟名成武,字同羽,抗戰更名紅羽。1918年生於北平,1951年逝於四川。他和夫人車毅都是老一輩文藝工作者,1945年結婚,生有兩子,老大羅漢曾在兒影作製片人,次子車曉彤是總政治部文工團“劉伯承”特型演員及軍內外電影、電視演員。他在著名電視劇亮劍中飾師長。他的女兒車曉是目前演藝圈的後起之秀。
鄭人康:四川省廣安人,副貢,嘉慶五年八月到任金山縣知縣,嘉慶十三年七月離任。
母女雙節坊:乾隆十三年(1748)為胡炳文妻程氏、吳義瞻妻胡氏建。原來一向在東林寺側,嘉慶年間在東林寺側建文昌宮。金山知縣鄭人康移立母女雙節坊於萬安橋。
同善堂:原來在法忍寺大殿左面,內設“施棺局”,初建時間不詳。乾隆年間,監生施士愷、王弈亭、顧成式、汪鳳彩、生員徐葆初、馬鎔等人先後進行管理。後來太學程鳴玉統管此事,改為同仁堂。嘉慶十三年(1808)五月,封翁胡士億、太學生顧大章、明經生黃霆、司馬丁益美、中翰張銘新兄弟等人,捐資勸募,同善堂移到了文昌宮,並按照知縣鄭人康的指示,置田十畝於周家埭,於清明、十月初,添設掩埋及施藥、代寫書信等善事,凡是有路上水裡的無名屍體,按照松江府的規定,同善堂發給收殮人員的伙食和用具,所有一次費用折錢八兩銀子。嚴禁勒索,所有收屍事項全部詳細立案,當時被稱為善舉。
文昌閣:道教宮觀,一個在釣灘,清朝初年,各位元老曾經在此結成一個叫“文會”的社團,朱古匏寫有《釣灘文會啟》後來廢棄。在塘西的另一個現在也不存在了。金山縣秀才金堃標、丁繁衍、上捨生嚴濟等人在東林禪寺塑像,每年二月三日,全鎮敬香。後來朝廷欽封了文昌閣,每年需要春秋祭祀,沒有地方就全部跑到東林寺來了,嘉慶十年(1805),知縣鄭人康首先捐出了俸祿,紳士踴躍出錢出力,在東林寺東面看了風水,建正殿五間,東西兩個廳。
孚佑帝君祠:在文明裡。嘉慶十二年(1807)五月,知縣鄭人康捐出俸祿倡導建立,建設委員會組成人員監生奚鋆、監生許襲芝、奉祀生孔象賢、生元黃大經等募捐落成,春秋致祭。
知縣鄭人康《奉敕新建文帝宮碑記》:皇帝登基以來,尊重聖人,國家繁華,百姓文明,光芒似海,官員敬業,國家興旺,繁榮昌盛,光天之下,天涯海角,人民無不深受皇恩,甘心作為大清國的臣民,大家一起歌頌皇上英明,恩重如山,與日月同輝,與星辰共亮,看天文,觀天象,大家無不覺得這是老天在保佑我大清國的眾生,於是皇帝特地發布命令,各地政府建立祠堂廟宇,每年春秋和固定的日子,謹慎祭天,我們尊崇大清天子的命令,會同群眾的力量與智慧,本人首先捐出自己的俸祿,與當地的紳士爭先恐後地建設文昌閣,根據風水先生的測量,開始選在朱涇鎮西面,後來又選擇在釣灘的南面,最後確定鳳翔里的東林禪寺的右邊是風水寶地,於是花費金銀若干,建成大殿五間,東西各三間,學宮三間,大門塗以紅漆三遍,四周建以圍牆,不奢侈也不簡陋,抓緊時間大功告成。
按照《禮記•祭法》,“七祀、五祀,皆先司命”。《周禮•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尚書》:“禋於六宗。”《周禮•小宗伯》:“兆四類於郊。”《月令》:“季冬之月,畢祀天之神祇。孟康、鄭康成皆謂司中、司命與焉。”《史記•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為文昌宮:曰上將、次將、貴相、司中、司命、司祿。”《漢志》、《晉志》,小有異同,都是指文昌的意思。為祭祀掌管文運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風昌盛而建。